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志愿服务分析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志愿服务分析

摘要:

文章从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入手,从课程基本框架建设,搭建核心模块;注重志愿服务意识培养,突出人文情怀;注重志愿服务技能培养,增强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与实践,并对其启发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

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志愿服务学习课程

志愿服务学习课程是大学生获取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现如今,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的改革时期,推行素质教育是中心任务,而通识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又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此形势下,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对志愿服务学习课程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志愿服务学习课程的建设方向如何定位值得深究。

一、理论建构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也称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建设所倡导的教育内容。我国现代高校教育起步较晚,高等教育的内容及模式很多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吸收和借鉴过来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印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认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在吸收、借鉴国外教育理念基础上的独立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创新。

(二)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起源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所倡导的自由教育理念,对西方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大辞典》中的界定是:“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学方式。在一所高校里,指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参加同一内容的学习,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教育变革过程中,教育理论与流派几经波折,最终在二战后的美国通识教育得到复兴,它的标志就是著名的“哈佛红皮书”。随后在1973年,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指定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主持改革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1979年哈佛大学发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预示着从古希腊时期发源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发展成为意义更加广阔、更加完善的通识教育。

(三)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联系

虽然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起源不尽相同,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重视人文素养。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都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突出了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素质教育,是为了克服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弊病。而通识教育更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将人文教育作为其主要的教育内容。

2.重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突破了以往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更多地强调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主张突破学科桎梏,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念相互融合,以实现学习视野的拓展以及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的多样性统一。

二、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与实践

结合理论与实际,本研究在所在高校的志愿服务课程中进行了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基本框架建设,搭建核心模块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36课时2学分的选修课程《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代码:6910034C。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建立12个教学模块,包括志愿服务概述、志愿服务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愿景与核心理念、服务学习视角下志愿者团队建设、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涉外礼仪与志愿者必备素养养成实践教学、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实践教学、残障及特殊人群服务与技能培训实践教学、赛会志愿者素质要求、观众服务岗位介绍、观众服务志愿者模拟服务演练、志愿者课外实践体验与分享。将这12个教学模块有效串联,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注重志愿服务意识培养,突出人文情怀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根据实践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避免了盲目地进行灌输式教育。在志愿服务课程中,请参加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如达沃斯、东亚运动会、模拟联合国大会等学生代表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心肺复苏等实践技能的实操演练,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实践技能。

(三)注重志愿服务技能培养,增强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体验学习志愿服务知识的同时,进行实地志愿服务体验。例如,与大港第五中学建立合作基地,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深入到大港五中的课堂当中,结合中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及志愿者的爱好特长进行志愿服务,通过在大港五中的志愿服务,学生能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志愿服务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同时通过总结与反思,将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者新思路在后续的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二次飞跃,从而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本校志愿者获得了大港五中师生的一致好评。大港五中的师生表示通过高校志愿者加入课堂进行志愿服务,使得大港五中学生在围棋、象棋、舞蹈、日语等各门课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视野。

三、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与实践的启发

(一)设置多样性志愿服务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志愿服务学习课程形式应该更具多样性,在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形式创新。如可以吸收借鉴近年来在高校选修课课程形式大胆前卫的“潮课”,所谓“潮课”,是指高校中出现的区别于以往传统内容与形式的较为新鲜的选修课程。这些“潮课”名目繁多,内容各异,比如,哈利•波特与遗传学、三国杀攻略教程、爱情心理学等,还有品酒课、化妆课、蘑菇课等。可以从这种新鲜的课程形式着手打造志愿服务学习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度。

(二)构建多层次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完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

增强志愿服务学习课程的层次性,在志愿服务学习课程设置上进行体系建构。现在本研究所进行的志愿服务学习课程实践,还停留在初级层次,受众是低年级、首次接触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课程内容仅符合初学者。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建构,建立初级、中级、高级志愿服务学习课程,对不同层次与经历的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指导,这样才能使得志愿服务培训机制更加专业化。

(三)扩展多渠道志愿服务平台,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拓宽志愿服务学习实践渠道,在发挥特色实践基地优势的同时拓展新的实践平台。在现有的特色实践基地如大港五中、福华里社区、大港敬老院等志愿服务平台,还应该寻求新的合作基地,建立跨区域、跨文化甚至跨语言的实践基地,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实践的内容,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实现服务对象与服务项目的扩展,使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多方位的锻炼,更多地积累志愿服务经验,更好地促进志愿者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理论,二者对于构建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体系有重要作用。只有紧抓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论的相关性,才能让志愿服务学习课程与实践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构建出一个符合现实需求的志愿服务学习课程。

作者:姚军 潘安琪 杨翊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55.

[2]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2-8.

[3]姚军.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潮课”热现象[J].科技导刊,201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