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实践

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实践

[摘要]立足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人格的特质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探讨了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健全人格;理论;实践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是指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素养的非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扩宽知识领域的同时,开拓视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效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进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相对于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识教育强调在更广泛的学科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理念、技能和素养,进而成长为健全的人。可见,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及归宿最终是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与健全人格的社会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实践也从最初的探索到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在理念和实践上仍然有可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与尝试途径。

1新时期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结构内涵丰富

健全人格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通识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属,其内涵非常丰富。特别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人生理想的塑造。同时还要聚焦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因此,对健全人格的内涵也提出了更高和更加细化的要求。首先,健全人格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健全人格有着不同的论述和观点。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健全人格是包含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及社会性的人格,是理想的人格境界。它包括仁爱心、进取心和自信心,幸福感、价值感和责任感,以及自制力、耐受力和创造力。也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人格健全可以从五个维度即性格(内、外倾)、人格品质(善、恶)、责任感、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等方面进行描述。同时,健全人格还是一个结构性概念。从这个角度而言,健全人格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种成分,而且这三种成分应该是在多层次和多水平上统一的,并有丰富的内在逻辑关系。认知层面即个体如何认识事物及其内在逻辑或关系,从而形成的认知判断,由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决定;情感是建立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主观反应与行为倾向;意志(行为)则是认知和情感的外显或外在表达。当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就表明个体是人格健全的。这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可以较少或消除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调节个体与所处环境保持平衡的适应能力。再次,在表现形式上,健全人格又包含内隐的及外显的两方面人格特质。人格特质主要包括对社会、群体、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以及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人格的行为特征则主要体现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行为。健全人格涉及人格心理特征的完整性以及人格心理特征发展的正常性,这是人格的内隐性;从外显的层次来看,健全人格涉及的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以及稳定的行为反应方式(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环境等方面),体现的是个体的社会性和适应性。因此,健全人格的人具有和谐统一的认知,即正确的价值观,能主动的适应和改善环境,并且能积极的调整自己去适应和改善所处的环境,努力构建一个积极和谐的人际氛围。同时,具有坚定的意志、独立的自尊,敢于拼搏、奋发进取,能够用批判性思维合理的表达与交流沟通思想,具有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挫折承受力与应对能力,能够进行合理适度的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进一步的是,能够在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之上,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悦纳他人,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抱有好奇心、对他人和社会富有爱心,勇于反思及内省,能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2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理论多元化

通识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取得实效,就要在结合时展的特点上,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出发,依据与之相匹配的人格理论,进行培养和模塑。在心理学中,有许多与人格发展与培养有关的理论。根据上文对健全人格的分析与探讨,主要从特质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两个理论进行探讨。

2.1特质理论

人格的特质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所独具特色的神经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突出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个人特质又称个人特有特质,它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思维和情绪方式,是可以被客观测量的特质。简单的说,个人特质就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都可以表现出来的一些具有个人风格和特点的特质。这些特质越稳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和预测。他认为个人特质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其中,个体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最有概括性的特质是“首要特质”,它会影响个体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行为。其次是“中心特质”,它是构成一个人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突出的特质,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如李逵的直率、鲁莽、外向等都属于他的中心特质。中心特质虽然不是人格的支配者,也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典型,但它们也是构成一个人行为倾向的重要因素。最后是“次要特质”,这种特质是最不普遍的,概括性最差,平时不太容易外显出来的人格特质,它们只在特殊情境下才会表现出来,因此次要特质是与特定环境或场合相联系的个人特质。根据特质理论,健全人格应该包括自我广延的能力、与他人良好交往的能力、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具有现实性知觉、具有自我客观化等。

2.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理论。其中,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改善个体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觉察,对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得以认知。自我理论认为个体只有在审视自己的基础之上,放弃价值条件,消除他人的价值观对自身的影响,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人格的特质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为健全人格提供了参照框架。通识教育对健全人格培养理论的多元化,为其培养实践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3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实践多样化

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各个高校仍然在不断探索与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

3.1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通识教育对健全人格养成最直接的模塑方式就是通过课程与课堂教学。因此,与健全人格养成相匹配的通识课程体系就成为了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一环。纵观国内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最初的将公共课、体育课、公选课等“大杂烩”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到区分出了通识选修课和通识必修课程,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要培养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首先要从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着力。

3.1.1构建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经典导读课等完整的课程体系

基于对健全人格理念的理解和构建,通识教育要培养的是“全人”,因此,从人格构建的理论出发,要有培养核心人格特质的课程与之相匹配。因此,通过通识核心课程着重培养核心人格特质,这类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比如,通过创意写作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通过人文社科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通过自然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通识,为了进一步扩宽学生的视野,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修。比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一些自然科学类课程,反之亦然。经典导读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阅读经典书籍,让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脉络以及学科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比如,有些高校开始了《资治通鉴》《正义论》等经典导读课程。

3.1.2完善书院育人模式

书院制也是目前高校开始探索的一种育人方式,作为课堂之余的补充和课后的延伸,是一种高效且因地制宜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在书院里,学生实行高度自治,通过各类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同时,书院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基地,为课后活动提供了场所。同时,学生需要配合打造不同的书院文化,也有利于培养“全人”。

3.1.3搭建游学平台

随着校级间合作以及国际交流等的增加,游学是一种有效的交换思想的方式。学生通过短期的游学,既能体验不同环境中的资源,还能扩宽视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3.2强化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它需要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时,还要具有人文关怀和理性思维。因此,不断强化通识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专又博的专职通识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同时,高校还要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尝试育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德懿,魏丹.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15,0(3):66-68.

[2]陶春元,曹小华.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

作者:杨晓玲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