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教育模式构建

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教育模式构建

【内容摘要】音乐通识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来华医学专业留学生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作者结合自身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实践,从以“音乐+文化+创作”为理念的音乐类通识课课程模式,进行校内、校外分方向音乐实践为理念的书院制音乐教育模式,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理念的中外医学生音乐社团合作项目建设三方面对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课程书院制;音乐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国内部分高校陆续倡导并实行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音乐通识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下“三制”(书院制、学院制、双师制)与“两突出”(突出人文艺术素养、综合能力培养)相融合理念的体现。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已成为艺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以“音乐+文化+创作”为理念的音乐通识课课程模式

课程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实施教育方针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音乐+文化+创作”音乐通识课程模式除了注重对音乐本体的认知,将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音乐审美素养提升融入到课程中,还注重引导学生把不同的音乐归置于相应的空间中,树立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关注社会现实的学习意识,将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层次的音乐表达与二度创作。

(一)非遗视角下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融入

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学习基础十分薄弱,接触与了解程度也十分有限。尽管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不太可能在古琴弹奏技艺上有较大提升,但是在音乐思想上的继承与领悟不失为提升自身修为的一种帮助。音乐学界很多学者也认为,古琴作为“正性之具”能让人修养身心、端正行为[1]。这也是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所注重的“人文性与音乐性”的融合、是对培育人的高尚心性与情怀的体现。以笔者教授的艺术鉴赏课程为例,在古琴艺术与文人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和古琴作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透过音乐去了解文化现象,引导其认识古琴艺术的历史、感受古琴艺术的文化与审美。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将音乐文化更好地传递下去[2]。此外,作品的选择与诠释也是影响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和共鸣的要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琴艺术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选用的欣赏作品除了兼具艺术性、趣味性的《酒狂》《阳关三叠》等古琴名曲外,还选用了由笔者作曲的声乐作品《潍医赋》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潍医赋》引子部分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古琴,对这部贴合学生校园生活场景的原创音乐作品的赏析,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古琴艺术的体验感与关注度。

(二)重视对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医学院校,由于欠缺音乐学科建设和艺术专业平台的支撑,医学生的音乐创作更侧重于音乐互动与分享行为的养成,重点是对音乐的二度创作能力的培养。从艺术创作完整性的角度出发,音乐二度创作的能力也是艺术鉴赏对受众的素养要求,如果没有受众,艺术作品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音乐教育主流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专业艺术院校培养优秀的音乐家固然重要,然而在高等医学院校,能够培养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听众亦同样重要[3]。

二、以校内外分方向音乐实践为理念的书院制音乐教育

受到中国传统书院精神的启发,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实践可以书院制音乐教育平台为培训教育基地,将音乐实践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方向。医学生根据自己课程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分阶段参与到校内外两种不同方向的音乐实践中。

(一)注重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校内音乐实践

书院制音乐教育的组织形式相对宽松、自由,以讲座、工作坊等形式为主。书院制音乐教育要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将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融入到音乐通识教育中,打造出本土音乐活动品牌,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质对校内音乐实践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人文风貌,才会加深对地域音乐本体的感知与理解。传承地域文化音乐、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校内音乐实践不仅丰富了校园艺术文化生活,也是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二)探索音乐通识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合作的校外音乐实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医疗健康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生物医学模式正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见习、实习的任务,也需在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成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那么,医学生在接受音乐通识教育后如何将已掌握的音乐素养与医学专业实践相结合,如何关注到更广泛的医疗服务的社会需求,这必然涉及音乐治疗、心理学、临床医学等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这些走出课堂、延伸至社会的校外音乐实践恰恰是课堂学习和校内音乐实践的重要补充。

三、以多元化音乐教育为理念的中外医学生音乐社团合作项目建设

国际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来华的医学留学生逐渐成为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群体。很多医学专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十分感兴趣,也乐于参与体验中华音乐文化。笔者在教授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中,深刻意识到开展音乐学科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必要性。在面向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群体时,教育者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将对文化间敏感因素的认识作为自身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4]。中外医学生音乐社团合作项目建设主要以大学生音乐社团为依托,以师生共同参与的为期1至2学年的项目建设为研究载体,为具有良好音乐基础的中外医学生提供接触多元文化和音乐交流的平台。根据项目建设的需求,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项目指导,分阶段邀请一到两名留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掌握关于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史以及如何组织团体音乐活动等领域的知识。项目建设注重音乐实践和过程参与,可以满足部分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更加专业化的学习需求(图1)。

(一)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树立医学生中华音乐文化推广的意识

随着“经典咏流传”“声入人心”等优秀音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艺术歌曲、音乐剧、歌剧等中外音乐艺术形式也走进了医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仅靠电视媒介、网络平台等渠道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组织中外学生参与音乐社团合作项目建设是音乐通识教育与文化推广有效融合的结果。重视对医学生音乐文化推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本土与国际音乐艺术的综合理解以及宽阔艺术视野的形成。

(二)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原创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推广

在指导学生合作项目建设过程中,笔者创作了潍医中外学生社团音乐文化合作项目的推广曲目《潍医赋》。《潍医赋》是一部声乐作品,采用二段式结构,简短精小,融合了古风和进行曲的创作风格,旋律优美、抒情。作品借景抒情,表达了吾辈潍医学子在新时代的起点,秉承“乐道济世”的校训,传承尚学之风,为人类康健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与情怀。《潍医赋》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外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认为创作一首贴合自身学习生活环境的歌曲,在学唱和传唱过程中会更有体验感、自豪感。后期,该作品将会由参与音乐社团合作项目建设的中外学生来演唱与推广。

四、结语

音乐通识教育的价值观点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调整变化的,在教育实践中也会影响教育者对教育功能和目的的认识,进而对音乐教学与实践做出新的改革与尝试。高等医学院校对音乐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不仅有助于教育者对自身教学进行全面的审视,也更有利于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此外,高等医学院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必然涉及艺术、医学和教育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高等医学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采取多学科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才能更加体现出音乐学科在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价值,有助于达成一种开放、多元、综合的医学生音乐通识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司冰琳.排斥与融合——议“琴不妄传”与《三教同声》[J].中国音乐学(季刊),2014(1).

[2]李晓菲.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评《新课程音乐教学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8(4).

[3]赖媛圆.公共音乐教育传统内涵与当代意义再诠释[J].音乐创作,2018(12).

[4]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田丛丛 单位:潍坊医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