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通识教育下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摘要:语言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应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以通识教育为背景,透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理念来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思想。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Packard)教授第一次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虽然学界对于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不一,但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基本达成共识。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我国高校长期实行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划分,忽视通识教育,缺乏健全人的基本素养教育。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逐渐认识到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如学科分裂,知识被严重割裂,因此开始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传统。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开始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大学所提供的不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1],通识教育也因此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随着国际竞争和合作的不断加强,大学教育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能够适应全球化需要的人才。作为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特征,其外语能力、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公共必修课,其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易于承担更多通识教育的职责[3]。将大学英语教学置于整个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内容,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具有必然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4]。基于此定位,就要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实现语言习得和文化获取的平衡[5]。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层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哲学、文学及艺术等,使学生全方位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等,增进对中外语言文化、民族精神和思维方式共性和差异的理解,体会不同历史语境下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提升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6]。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初、中级阶段,也就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词汇,了解了基本的语法规则,接受了系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训练,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大学英语教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属于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因此不能完全照搬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在传授语言知识、强化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侧重学生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将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参照点: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而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往往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普遍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学的主要环节仍然围绕着词汇讲解、句型操练、语法分析和课文翻译来进行的,而语言以外的人文因素往往被忽略,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严重。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不符合世界上众多国家高等教育所倡导的通识教育的目标,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仅仅关注语言工具性的层面是不够的,还要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养既精通语言又熟悉他国文化、富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要基于学科教学,又要超越学科教学,站在教育的高度上去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使命和职责。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无不涉及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人文关怀,将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文化内涵。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选用的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好的人文性。教材内容往往以主题为线索,涉及文化习俗、伦理道德、科学技术、社会焦点等各个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里面的人文内涵,然后分主题、分模块将这些人文知识穿插进教学活动中,这种形式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第二,在教学形式上,要以人文主题为切入点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大学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设置文化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不同的见解要给予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思考,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内化,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对比的学习法,加强中西文化的对比。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只关注英美国家的文化,而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通识教育也将培养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英语教学一味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忽略本民族文化的表达,就无法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也就无法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的自我认同,提高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由于课时限制,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往往要为语言教学让步。然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能像知识教育一样可以单向讲学,而是需要建立在参与、体验、反思、领悟的基础上[7]。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规定学时的教学以外,还要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大力开拓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营造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课堂教学的容量有限,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而人文素养涵盖的内容却广泛而深远。这就决定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体验和认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开展第二课堂可以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延续和深化,如举办文化方面的讲座;举行经典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戏剧表演、英文电影赏析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己拟定主题、搜集资料、撰写策划、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帮助学生将活动开展起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注重学生的需求和主体感受。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好知识和语言层面的准备,在心理上克服传统课堂上因基础差异而造成的自卑情绪,排除由语言造成的交际障碍,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化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和思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三)创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估不但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会反作用于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依赖终结性评估,以量化的考试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这种评价模式单一,不能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对学生成长过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应为人文素养的评估留出空间,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从导向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完善的评估机制来判断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形成性评价正是目前评价体系中最有效的一种手段[8]。《课程要求》中指出,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估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师生间的互动,其主要目的不是对学习者进行评判,而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进一步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环节应积极运用形成性评估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行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9],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赋予更多的权重,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的成长,有效激发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意愿。

三、结语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在课堂内外创设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语言文化氛围,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语言学习的全过程,才能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80-84.

[2]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8.

[3]吴鼎民,韩雅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0(5):9-1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0).

[5]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

[6]黄淑萍.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8):117-123.

[7]陈俊,孙建光,刘玉君.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2013(6):99-105.

[8]庄玉莹.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1-122.

[9]王哲,李军军.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育,2010(9):3-8.

作者:吕璐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