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教育发展探索

新课标数学教育发展探索

摘要:

初中数学在新课标发展要求之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因为初中数学课堂情况比较复杂,仍旧存有许多阻碍初中数学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它们的探讨,我们可以寻找促进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思维;整体性

在新课标开展形势之下,与传统课堂相比,初中数学教育已经表现出众多的灵活性,课堂综合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素质也有了很好改善。但是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初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也产生了一些阻碍因素,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地位转换不足以及课堂方法等诸多问题,使得初中数学教育质量折扣大减。基于完善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探索初中教学的发展策略,也是目前教育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初中新课标要求教师依照客观教学活动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数学教学内容,投入较少教学成本实现教学受益。直接来讲,就是教师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获取学生更好、更高的数学成绩,更谨慎、更灵活的数学思维。这样的理念和目标虽然非常引人,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1)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加大整体数学教学难度的客观因素。

课堂教学是通过一对多的方式进行的,学生整体成员状况参差不齐,在学习兴趣与能力上,都存有一定的差异。初中数学教学不是精英教育,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新课标要求下,需要对班级整体的数学教育都要实现提升。初中数学知识内容较多,表现出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等数学特点,学生需要有一个长期融入的过程,需要具有较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浓厚不一,课堂表现也就不一样,因此对于数学知识接受的程度也就不一样,从而影响整体的数学工作的开展。另外就是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距,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步,甚至表现差距较大,就容易导致将一些能力不足学生的数学教育转移到课堂之外,加大学生学习负担,从而使他们呈现出“数学疲惫”的状态,慢慢地打击了对数学学习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2)教师课堂地位与数学方法不合理,是影响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教师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尽管教师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还是以自身为主体。从数学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考核等诸多环节,教师几乎占据了所有数学教学具体工作,自己设计数学内容框架吗,以往“四十五授课”的教学方式,测试题目完全统一,学生的参与程度根本不足。在数学方法上,教师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群体,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多动变化快,教师必须细致数学工作方法。但是现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单调,只是考虑自身教学技巧,没有把握学生全局情况。

(3)仍旧是应试为主的数学教学目标。

尽管新课改偏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但是在整个数学教育体制之类,仍旧是以应试为主。因此,在教学考核上,是以学生解题成绩为主要方法;在教学发展上,是以成绩为参考。因此,教师为了提高成绩,还是觉得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有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难以开展起来。并且应试为主的数学目的,相悖于新课标要求的学生综合数学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初中数学知识现实应用。

二、促进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途径

(1)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其综合学习能力。

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来进行教学。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设置相应的场景,引起学生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以兴趣为引入,带动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做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间接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再通过教师本身对教材内容的研究,通过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实际化、应用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

(2)转变教师数学教学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

改变教师霸占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现状,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系统结构,进行连贯性备课,并结合上下课程之间的连续,结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情况,吸引学生参与备课当中,了解具体知识点教学的不足。在讲课时,让学生多站到讲台上,以课堂主人公的态度参与数学学习当中,主动进行数学学习,充分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后测试当中,应当对学生情况区别对待,划出不同数学成绩层次等级,针对每一个层次的不同情况进行考核,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设计题目。

(3)改变应试目的的陈旧落后目标,树立以能力培养的数学追求。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功夫,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会降低数学知识实效。在开展课堂教育当中,应当以现实情况为背景,给初中生灌输“终身学习”的数学理念。通过以前辈实例为引导,树立数学能力运用的典范,完善学生的心理素养,改变传统过度应试的陋习。创设数学运用的实际背景,以符合初中生数学知识水平的现实应用,比如说简单的计算、统计以及相应的概率分析等,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能力。

作者:韦国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新华中学

[参考文献]

[1]杨俊玲.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3,(2):59-60.

[2]张伍言.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5):34-35.

[3]马培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科学周刊,201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