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验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

项目实验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

当前,社区教育向着“全员、全程、全面”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为实现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基于“项目实验”整体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提高了社区教育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1.研究保障:基于项目管理原理的实验管理

所谓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是指全区各个镇街都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点,根据本镇街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选择1~3个对本镇街社区教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项目,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通过项目实验,把社区教育从点推向面,从局部推向全局,促进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形成鲜明而有个性的社区教育特色。

(1)加强指导,提高项目实验的科学性

为推动“项目实验”工作,萧山建立了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指导小组,通过“编制项目指南,帮助确定实验项目——组织专项培训,提供理论指导——开展咨询服务,提供即时帮助——建立共享平台,分享实施成果”等方式,对各社区的项目实施进行业务指导。

(2)加强监控,提高项目实验的规范性

对项目进行监控是提高项目实施质量、规范项目实施过程、帮助项目实施顺利的重要手段。为此,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申报项目的立项评审。组织专家对各社区申报的实施项目进行评审,选择实施价值较高,对社区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项目予以立项,并根据规范化要求,对准予立项的项目下达评审意见书,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二是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定期组织检查,包括项目进展、经费使用、阶段性成果、方案调整情况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三是加强项目档案管理。项目实施过程形成的各种资料,要及时整理,规范管理。项目评审时,对档案情况将赋予一定的权重。

(3)加强评估,提高项目实验的实效性

坚持“实效性、科学性、个性化”的原则,对实施项目进行全面评价。一是效果评价。通过实地考察,评估项目实施带来的实际效果。二是科学性评价。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或研究论文进行评审,考察其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独特性及对实施过程的理性思考深度。三是影响力评价。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同行对项目实施的认可程度。

2.项目实施:立足于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以来,各社区教育机构以提升社区教育发展内涵为目标,以课题化为手段,进行了扎实有效的项目实验。

(1)以“实体化”为目标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社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必须走实体化发展之路,做到“学有其校、校有其师、教有其课”。一是强化基地建设,做到“学有其校”。在项目实验中,许多社区教育机构紧紧抓住提高办学能力这个“牛鼻子”,确定了以改善社区教育机构培训能力为内容的项目,如培训专用教室建设、培训课程建设、培训模式完善等,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创造了条件。如城东社区学校,根据本地钢结构产业发达,电焊工需求量大的特点,与东南网架公司合作,建立了电焊工培训实践基地,每年培训电焊熟练工200多名,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又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技术工人。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做到“校有其师”。不少社区教育机构以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作为实验项目,就社区教育的专职老师、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形成。临浦社区学校的项目实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就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来源、组织、培训、考核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形成了一整套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社区教育志愿者成为临浦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三是启动课程建设,做到“教有其课”。是社区教育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重要形式。如闻堰镇的餐饮特色课程开发、新街镇的“绿化工”培训课程开发等,都根据本镇街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就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载体建设、课程师资建设、活动课程的设计等进行了探索,保证了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引领社区教育在规范化轨道上不断前行。

(2)以“个性化”为目标强化载体创新

萧山社区教育坚持立足本土、坚持培育特色、坚持走自己之路。因此,在帮助各社区教育机构确定实验项目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体现个性特色的项目。一是服务农民市民化,社区教育顺应农村城市化的轨迹。萧山面临城市化的转变,引导农民转变为市民,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点;同时,又着力打造生活品质之区,提高市民素质,社区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因此,一些项目就在载体建设上下功大,根据本镇街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许多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项目。如开发区社区学校实施了“万名农民进课堂”项目,城区社区学校实施了“十万市民学礼仪”项目,以社区市民学校为阵地,组织市民进课堂学习,以此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二是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社区教育实现与本土文化的沟通。社区教育要积极发掘民俗瑰宝,弘扬传统文化,组织开展以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社区教育活动,实现社区教育与本土文化的“无缝对接”。像南片社区学校确立了《依托“细十番”艺术,弘扬本土文化,深化社区教育内涵》的实验项目,积极参与本镇街开展的“种文化”活动,以此为资源,开发本土化的社区教育课程,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3)以“科学化”为目标

强化课题化机制的建立开展项目实验其实就是“项目建设+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项目实验的成果,不仅是一个课题成果,更是一项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性或实物性成果。项目实验主要从两个方面强化课题化工作机制的建立。一是以项目实验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社区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不仅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更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由于要承担项目实验,社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经验,通过学习,使自己迅速入门;同时,为推进项目实验的开展,课题组和实验指导小组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搭建了许多平台,边实验、边学习、边研究、边提高。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研讨,一次次的活动,使社区教育工作者迅速成长起来。二是以项目实验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建立与本镇街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区教育,必须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来构建发展模式。要快速发展,就不能走弯路,要不走弯路,就必须遵循科学化的发展原则。而项目实验,就是把社区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点、热点问题,设计成项目,通过科学的形成性实验,不断优化工作策略、完善发展和创新机制。如“在茶果之乡开展农科教结合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这一项目,更是通过“融智”吸收了农技专家作为项目组成员,提升了项目的科学化水平。

3.研究成果:促进了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

围绕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抓关键项目,加强项目间的关联性,并以此促进整体工作的提升,已产生了一定的系统效应。

(1)项目实验成为载体创新的平台

基层社区教育的开展必须有抓手、有载体,否则,不是无所适从,就是“假、大、空”。基于项目实验的开展,让社区教育机构通过项目实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载体。

(2)项目实验成为人才成长的平台

通过项目实验,促进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成长。随着项目实验的开展,一批社区教育“土专家”迅速成长。

(3)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内涵

社区教育项目实验,使大家对社区教育的内涵、功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社区教育发展也实现了四个提升:在发展目标上,由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向建设学习型城区提开;在体系建设上,由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在发展思路上,由以特色培育重点向促进全面发展为重点提升;在推进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推进提升。

作者:蒋纪锋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