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研究论文(10篇)

初中生物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边疆民族地区初中生物教学优化

一、边疆民族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注重教师讲授。

生物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表现为被动地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无法落到实处。有较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生物知识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障,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2.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部分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对于在生物知识方面持续学习的能力不强。如:有些老师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么样,从而会讲一些学生听不懂或理解不了的词语,或者把整堂课程霸占,不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讨论,以至于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也不可以很好地接受或学习新知识。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薄弱。

有的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关键问题把握、教学难点突破、学生组织与调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比较薄弱,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发散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二、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优化

1.变“讲堂”为“学堂”。

边疆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淡水生态、农田生态较为丰富,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物学资源。初中学生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因此,针对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们日常对生物的了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轻松学,易记牢的效果。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节“生物的特征”,可以去引导学生去联想身边的生物有没有这些特征?是不是全部生物都有这些特征?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一个死板的课堂就变得活起来了,教师与学生成为了良师益友,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勾起了他们的兴趣。与此同时,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了一种好奇心,从而不断地去探索学习。

2.变“教案”为“导学案”。

导学案是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核心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进行导学、导练、导结。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和探究,使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最后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例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可制作这样的一个学案(见文后———附表),让学生带着这些引导去看书,去学习里面的知识点,去发掘重点难点,并且分层训练,达到学习加记牢知识点的目的。同时也给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变“先教”为“先学”。

生长在边疆地区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但对一些生物学知识,生命现象的体验要比内地学生深刻得多。如讨论到食物链、食物网时候大家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食物链?食物链是怎么形成的?还可以联想到我们自己的食物从哪里来?我们与这些食物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猫吃老鼠,老鼠吃庄稼,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既可以联系生活,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新知识。而教师在这一阶段起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学之后遗留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给予点拨后再作系统的学习和记忆。

4.变“现成”为“生成”。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热点问题,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能力。关注生物学热点,就等同于关注了生物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技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学习“光合作用”,要注重光合作用衍生出来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很多知识就在身边,从而可以对照着生物学知识去发现新事物,便可达到知识的“生成”,而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现成”的知识。在生成后并带着遇到的问题在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或者带到课堂上解决,最后由老师协助解决。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去发现身边的许多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快乐学、轻松学、课堂学、生活中学的目标。

三、关于实践生物教学的探讨

当一段新课程结束后,我们需要一个巩固的阶段,把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温习并能熟练运用,这时教师占用一半的时间,提问学生,或者给同学们做一些课堂达标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老师可从简单的问题来提问或者出题,让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有一种成就感。如学到“呼吸作用”一节时,便可提问呼吸作用主要释放什么?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提问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由老师提出,并且大家自由更正,各抒己见,各自发表各自的看法和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原因。首先一般由后进生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更正,然后再由同学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更正。鼓励生物知识学习存在差异的同学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以帮助“学困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鼓起勇气,抬起头来,重新开始。在生物学上达到全面覆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效果。讨论,可以使学生在探讨和合作中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做相应的讲解,并对错误的知识进行纠正。对同学们讨论的结果作解析。并给学生讲解问题错误的所在,以此达到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目的。

四、总结

在新课标背景下,就初中生物教学来讲,要想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广大生物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并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探究能力。改变其教学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初中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促进他们生物素养的提升,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带入色彩斑斓的生物世界,真正达到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积极引导的作用。

作者:田先娇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

一、营造感性的课堂氛围,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1.结合多媒体教学,提供学生直接的心灵感受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常常在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的媒介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有一次,授课内容是《珍稀动植物》,我在课件上播放了一些珍稀动物被大量猎杀的片断,我在课件上还投影了三个字“惨!惨!惨!”,学生看了都很震撼。这时我适时地说:“我们的珍稀动物们正在遭受着灭顶之灾,我想,但凡一个有情感的人,都会想办法去制止这场灾难。”学生被吸引的同时也深受教育。

2.多种教学方式相互渗透,激发学生内在的美好情感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以演讲、诗歌、激情讲解等方式表达对生物的感受,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在的美好情感。有一次,授课的内容是《地面上的动物》,我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地面上的各种动物,学生们讲得惟妙惟肖。一生讲到:“北极熊是北极之王,除了人类,它没有天敌。”我没有放过这个教育的好时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强大的北极熊会惧怕人类,引发学生反思的同时,告诉学生人类的智慧应用来造福社会和环境,而不是用来残杀和我们一样是地球主人的其它生物。

3.联系日常生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联系生活,既有助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人类有没有做过一些伤害绿色植物的事情呢?生1:滥砍滥伐。生2:过渡放牧。……师:还有吗?生:我知道,还有乱盖大楼,城里的楼房越多,植物的立足之地就越少。师:假如若干年后,你有幸成为一个房地产的老总,你要开发一个新楼盘,但是却要毁掉一片植被,你会怎么选?生1:我会放弃开发(掌声自发响起)生2:我可能会犹豫一下(一片哄笑声)师:若干年后,如果大家真有这么一天,要做这种选择,你的脑海里哪怕只有过一丝的犹豫,就证明我们今天的课就没白上。

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寻找课堂上生成的闪光点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想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必须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在课堂上用真诚、微笑和细心走进学生的心,发现学生的好,从而收获学生的认可与尊重。

1.师生相处,以微笑赢得认可

“情愈满,知愈足”,情感教学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情感教学,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亲近感,从而积极配合。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细小的动作,良好的精神风貌,幽默诙谐的语言,都能带给学生一种正能量,这样就会让学生情绪振奋,思维积极思路开阔,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求知欲就会大增,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2.师生相交,以细心获得尊重

教师对学生既要关心热爱,又要严格管理,这样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良师益友,教师所传授知识及道理学生也就会乐于接受。教师应关注细节,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善良本质。

三、拓展课堂的外延,关注学生校内外的情感生活

1.用“亲情作业”拉近学生与父母关系

有些时候,生物课结束前,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我称之为“亲情作业”。如讲完《饮食与营养》,我会布置学生周末早起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为一家人设计科学的一日三餐食谱;讲完《消化和吸收》,我指导学生理性告诫父母饮酒的危害,以及让学生在父母应酬前劝他们先吃点东西来保护胃等等。这样的事虽小,这样的作业虽轻,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不能用分数衡量的,亲子关系会在这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2.用“英雄精神”升华学生高尚情感

有时,我们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班级、走进课堂,联系初中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我们学校请来过洪战辉,六小龄童以及“疯狂英语”的李阳,学生在一次次的报告和互动中,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叶澜教授认为:“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四、总结

教育新政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贯彻教育新政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让我们在课堂中注入情感的清泉,让我们的花儿健康地开放!

作者:马晓庆 单位: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探讨

1.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提高生物学习兴趣

初中的生物课堂上应该以生活中的素材为参考点,不断将这些素材引入到课堂上,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和协助指导,把这些生活上的素材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人成长经历,了解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显现出优越性。在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加强生活上的资料收集,然后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到课堂上,比如,对于葡萄的栽种,教师就可以通过收集葡萄的各个生长期的图片与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引入讨论,达到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另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对未知知识的学习欲望,激发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充分判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背景,在学生不同阶段上逐步加深对新知识的探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但又张弛有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明确学习目标,达到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2.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上的生活化

教师布置的作业与讨论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教师们可以通过作业和讨论内容的反馈,来进行调整教学水平与方向。生物学科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门课程,但是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生物时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生物课的准备是否充分决定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课程的开始前对学生们进行一些提问,例如,“我们人类的生活习惯和表现和那种动物很相像?同学们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当学生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设想回答,达到情绪高涨时,老师可以很好的引入所要教学的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更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以“向日葵种子的萌发”为例,即一种手写文字类叙述和图画成长过程描绘,另一种是在种子发芽到成熟的培养过程。书面作业与实践过程两者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氛围上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增加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3.注重生物教学活动生活化,加强生物知识运用

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初中生物的教学生活化,就是通过课堂将生物知识引入到生活实践当中。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事物都是和生物联系在一起的,运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以很快的将这些问题解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很少学生将从生物的角度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观察和解决。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的方法时,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教室上带出到生活上,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日常的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上遇到的问题与生物知识相应用。比如在学习“酵母菌的作用”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前对一些酒厂、面包店等运用酵母菌生产的行业进行问题与资料的收集,对这些问题与资料收集后,引入到课堂上进行信息的分享,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困难。教师们也应该带动学生们进行生物实验的探究,针对不同环境酵母菌的表现。这些都可以拉近学生们在学习生物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距离,促进生物科学水平的发展。

4.结语

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将学生从课堂上带到息息相关相关的生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上看,对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利用生活带动学习生物,学习生物提高生活的教学活动,更希望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能够为生物教学带来新的前进动力。

作者:杭志清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点滴浅析

一、灵活使用教材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内容的编排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水平,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重组和调整,了解学生需求,灵活使用教材。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认知规律,改变传统由教师带领了解课本,得出结果的方式,而是由学生自主讨论课本内容。如,《显微镜的使用》主要是要了解显微镜的各部分和名称。这时应当安排学生利用显微镜学习各个部分的功能,脑海中留下印象,继而名称就能更好、更快地记忆。《细菌和真菌》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冷冻食品的保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了解教材的内容。

二、改革教学方法

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题,重在发现,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例如,在教学“植物开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时,(1)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开花;如环境因素空气、光照和温度;自身因素,是否成熟等等。(2)自主动手进行试验探索,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开拓新的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逐渐在当今教育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课堂中。利用播放视频和图片,播放音频的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时,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向学生展现人体所需的相关营养物质,以及利用调节饮食减肥的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把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

四、建立新型的评价机制

传统以期中、期末成绩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等学习能力的评价。只有建立起新型的评价机制,增加平时的绝对评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使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更合理科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物科学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需要,教师要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作者:刘彤军 李秋琼 单位: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现状分析

一、引言

多媒体教学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应而生,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孔子曾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教学就是“器”的性质,旨在通过硬件设施和网络辅助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就是今天一般人理解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融入初中生物课堂时间相对较晚,取得的成效不明显,但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并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总的来说就是利大于弊。目前关于初中生物多媒体应用的利弊之处,缺乏系统总结和探究,也是多媒体有效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关键。

二、现今初中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成功之处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初中生物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教学内容基本来自教材和依据教材进行的实验活动,但多媒体介入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很多改变,效果有目共睹。

(一)教学内容层面

生物学目的可以说是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主要知识架构是生物圈的整体环境及生物圈的构成成分,如动物、植物、人等。在没有利用计算机以前,生物学辅助教学仪器只有简单的实验工具和显微镜等,这些器具远远不能满足生物学习需要。基于课本而言,在计算机辅助下,可以向学生展示生物学涉及的动态过程,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而对于课本之外的内容来说,更使学生获益良多,网络提供远远超越课本知识的生物学信息,其检索功能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探究和整理。在广泛涉猎的情况下,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所在,从而更容易培养起对生物学的热情。

(二)教学方法层面

多媒体的介入使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一改旧时风貌,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更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上。可以说,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设计者和使用者,必然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现今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转变主要体现为由原始口传心授和基础实验模式转变为对电子资源的利用,大大改进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如此,多媒体是一个充满创新潜质的舞台,教师在这其中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三、多媒体生物教学所遇到的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认为,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上升的,凡物之长,有利则必有弊,多媒体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的过程也是如此。由于教育理念及操作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多媒体技术“低效”利用,整体而言,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介质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一)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协调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强调各个环节和部分的共同协调发展,不能偏费一方。多媒体技术是依靠计算机存在的,它提供的都是电子资源,诸如影像等动态资料,却和动手能力不搭边。如果一味凭借多媒体实施单一教学,学生永远只能停留在记住知识、接受知识的层面,而不会实际应用。生物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植物的嫁接技术、培育技术等,如果只停留在只学不做层面,不仅学到的知识容易忘,更关键的是当学生面临实际情况时,只会手足无措、空留叹息,这也是我国各大学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讲出植物嫁接程序和过程,专业名词等都表达得很到位,但当让学生演示一下嫁接过程时,相当一部分同学手忙脚乱,一会儿找不到东西,一会儿停下来在脑海中想着理论上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落到实处,依然只是拥有一个“空壳子”,华而不实。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如上所言,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达成广泛一致。部分教师的操作能力和资源收集及整理能力严重不足,甚至出现课件制作差、教学内容扩展少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目前初中生物教师中,还有一批年龄较长、在旧模式中学习和成长起来的老教师,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培训,自己也没有过类似经验,只能跟随变化而变化,随波逐流。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并没有组织相关教师计算机培训和课件制作,因此很多教师对网络不甚了解,更没有筛选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必然造成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合理等,最终受害的仍然是学生群体。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多媒体介质的融入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许多问题,如硬币皆有两面,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向的偏差和多媒体技术利用不当,必然导致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的浪费及与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协调,最终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使教学发展滞后于时展。当然,认识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相信多媒体在初中生物学中的高效利用将不难实现。

作者:罗寒静 单位:习水县第八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自制教具运用探析

一、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功效

1.正确运用直观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于课本知识呈现方式比较传统,死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缺乏对知识的渴求,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想办法,动脑筋,以生动,形象且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快地掌握知识。

2.自制直观教具除了拥有其本身固有的取材易、成本低的经济性,且与商品教具相比,科学性并不逊色,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3.在教学过程中,自制直观教具,并对其充分利用,教师的讲解才能生动、直观、形象、切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感性知识,有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形成明确的概念,对知识理解透彻深入,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直观教具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直观教具能够直接形象的展现事物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如课堂上,当我突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时,同学们惊喜的眼神让我也倍感振奋。下课后同学们都会纷纷将我围住,他们还要近距离的一睹教具的风采,或者再亲自感受一下教具的操作。因此,教师在展示或者是演示教具时也要有策略,教师先要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从而大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后面学生们会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使用的策略

1.演示物要放在全体学生都可观察到的地方;在教学时,使用直观教具的时机要适时,出示时要注意和学生说明出示教具的种类,演示的解剖学位置等。另外演示完要及时收好,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思维。例如,刚上课时,这个时候学生正处于观望和等待的离散状态,此时利用教具设计问题,提出悬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顺利引入新课。上课过程中,遇到疑难时,利用教具解决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是突破难点的方法之一。当学生心理松懈时,如出示一个新颖生动的教具,可以大大刺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可以使学生再度兴奋起来。

2.在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不能为演示而演示,要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积极思维、形成概念。力求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具一般由教师来使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尽可能多得学生来体验;如果使用教具的时间不够,也可以让学生下课间来体验操作教具的乐趣。简单的也可以由学生动手操作并使用;复习时也可以使用教具,可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记忆,将知识点轻松回顾。

三、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以自制“鸡卵的结构模型”的教具为例,描述直观教具在新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自制鸡卵内部结构的模型(该教具曾获南京市生物教师自制教具三等奖):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学习鸡卵的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鸡卵内部结构,教师往往会通过打鸡蛋的方法,让学生观察鸡卵内部结构。但是如果这个环节做成演示实验,由于鸡卵比较小,像内部的卵壳膜,胚盘等结构由于过小,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根本无法看清。这样就无法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学校往往采用分组实验(一般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自己打鸡蛋,在打鸡蛋的过程中,全面认识鸡卵内部结构。我们学校初二年级18个班,每个班级平均45人。这样计算下来,每学年做这个实验就要买鸡蛋30来斤。花费一笔不小的实验经费。并且这个鸡卵打出来后,如果可以再利用也就罢了,可是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我们要为其配备镊子等实验工具,这样学生观察完鸡卵后,除了将新鲜鸡蛋倒在学校花园的土壤中外,别无它用。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社会,十分浪费。由此,我想自制一个鸡卵内部结构模型,这样,我每年教学时可直接使用模型。可以达到同样效果。1.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1)材料:铁丝(直径5mm)0.5m,铁丝(直径1mm)1m,粗松紧带0.,5m,乒乓球一个(黄色),透明胶带,小白纸(2)工具:剪刀,小刀,刻度尺,手钳,记号笔2.制作步骤:(1)取出0.5m长直径为5mm的铁丝,利用手钳将这个铁丝弯成鸡卵的形状(一边为钝圆,一边稍尖)。该轮廓代表卵壳。(2)将松紧带沿着铁丝内圈固定,固定材料为透明胶带。松紧带代表卵壳膜。(3)用剪刀剪下一段直径为1m的铁丝约15cm,将铁丝两端绕环缠绕在粗铁丝的两侧,形成一面积较小的分隔,该分隔代表鸡卵气室。(4)用剪刀将乒乓球两端各开一个小洞,该洞大小能容纳1mm细铁丝穿过。(5)取出1mm细铁丝约0.5m,将其穿过乒乓球。然后用手钳将乒乓球两侧多余铁丝绕成大小几乎相等的小圈,左右两边各约20个圈。黄色乒乓球代表卵黄。(6)将做好的结构一边固定在粗铁丝的钝头,一边固定在前面分隔气室的细铁丝上。此结构代表卵带上固定着卵黄。(7)白纸上撕下一个小白点,用透明胶带贴在卵黄的上面,代表胚盘。(8)该模型空白处代表卵白。3.教具主要特点:(1)本作品大小适中,便于在课堂展示给学生看。便于保存,每一学年均可反复使用。(2)制作方便,制作材料常见易得,方法简单。(3)成本低廉,几乎不用花钱,材料均为家中日常生活必需品。(4)方便携带,易于保存。附教具图片:

(二)自制“肌肉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运动模型”:

初中生物七年级中在讲解骨骼肌的收缩特性这一知识时,多年以来我自己一直很困惑,上课时,学生们很难理解“收缩”和“舒张”的实质含义。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运动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同学们对收缩和舒张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时间长了学生容易遗忘,而且在复习提问时也经常说反。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课后还会问我“老师,肌肉舒张我觉得是肌肉比较放松吧,可是我刚才自己做了一遍屈肘运动,肱三头肌舒张时,我感觉肌肉很紧张啊?怎么会是舒张呢?”我想要弄清舒张和收缩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难,关键是要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能够切实的体会到两者的发生时的状态。于是我制作了这个直观教具。1.教具制作材料与工具:两根木头(长30cm,宽5cm,高3cm),铰链一个,长约60cm松紧带(扁形,宽约1cm)两根。木头钉子四个,起子2.教具制作步骤:(1)将两根木头中间用铰链连接起来,使木头能够自由的打开以及闭合。(2)将松紧带用钉子固定在两根木头的上端和下端。3.教具主要特点:(1)直观,感受性强。(2)制作简单,可反复使用且成本很低。4.教具的使用方法:首先将教具放平,放直,模拟伸肘运动。此时木头上下两根松紧带也会有相应的状态。牵引教具上方代表肱二头肌的松紧带,此时松紧带明显被拉升,变的比较紧绷。此时可以让学生触摸松紧带,感受一下松紧带的松紧程度,松紧带被拉紧,这说明肱二头肌在舒张。这里舒张的意思就是肌肉在拉升。同理,触摸肱三头肌所代表的松紧带,明显变松,缩短。这说明肱三头肌在收缩,这里收缩的意思就是让肌肉变松弛。再将教具的两根木头弯成90度,模拟人手臂屈肘运动。同样让学生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得出结论。使用该教具后,我可以很轻松的化解难点。日后复习时,只要提醒学生想想到时自己感受过的松紧带,学生们很快能准确说出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到底时什么状态,屡试不爽。

四、总结

日后,我还会在生物学科的教具方面积极尝试和探索,争取制作出更多,更有创意的生物教具,这样教学会更有乐趣,学生也会更爱生物这门趣味十足的学科。

作者:晋丽雪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现状研究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其突出的表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一些学校依然沿袭着以往的思维,以应试教育作为生物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生物课堂的权威,教师的活动成为生物课堂活动的主流,学生在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中只能是次要的角色,学生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尊重,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学中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机械讲解只能选择无奈的被动接受,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一些初中生物教师依然承袭着旧有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则缺乏应有的关注。除此之外,生物教学是一门通过大量的实验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的学科,因此,实验器材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在一些学校对生物实验开展的器材与设备的投入相对不足,这极大地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实施,对生物教学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实现的策略

1.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原有的应试教育观念,要深入研究新的课程改革方向,深入理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目标,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课堂效率提高作为教学实施的努力方向,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现。

2.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深入地研究教学的内容,以教学内容的优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不断地探寻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改变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原有的教学定位,教师不仅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还要成为学生生物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以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情境,以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种生物教学的气氛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步地学会了提出一些更具个性的创新问题,在创新问题提出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推进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实施。

三、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实施对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进一步探究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作者:赵映梅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茗海中学

第八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教学应用

一、前言

案例教学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立合适的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探究、思考、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案例所构建的情景中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情况

现阶段初中的生物教学还是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位置,学生在下面被硬性的灌输知识,在被动条件下获取知识,过于遵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对学习缺少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不是特别明显。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不断的深入,致使教师也在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及教学质量,但是对于初中生物来说实际课堂上的活跃程度还是不够,开放性也没有达到标准,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开放性太强会导致学生不好管理,所以学生依然在教室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遇到问题讨论还是直接就钻到正确的答案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学生的见解往往被教师忽略,不被重视。

三、案例教学分析

1.含义。

案例教学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对模拟构建场景和对生活情景的重新显现,使学生融入到所构建的案例情境中,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来进行学习的方式,总体来说,就是在学生学习课本所要求的学习的内容完成后,然后在课堂上再加入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者是同学间进行交流互动,加强学生的认知程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培养学生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和其他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同之处,案例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同时也包含了部分其他教学方法在内。在实际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教师和学生依据这些信息作为基本的参考基础,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观点及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最终确定问题的结局方案。在案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实际解决了问题可能会出现的多种可能性。

2.特征。

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模拟真实化、多元化、激励、革新等特征。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模拟真实化是因为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来自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来进行编写的,所以学生就能很好地融到其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接触这些案例时就像是自己真正地在这情境里,这就是模拟真实化。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的客观条件可能都存在实际的不完整性,局面相对复杂化,没有一个问题的结果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来自时间、资源等问题的影响。案例教学就是通过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研究、思考的兴趣,但是由于案例受到时间的影响,时代变化,原来的案例就可能在现在不合适,所以案例还要进行更新替换。

四、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实际应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案例模式,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案例的引入、对案例探讨分析、对案例进行总结。

1.引入生物案例。

在课堂上引入生物案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案例进行排版印刷形成纸质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图像、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叙述让学生们对生物案例进行了解。引入案例的时间点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前,或者是理论知识学习后都可以引入,并且实际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在生物案例引入后要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学会阅读生物案例的技巧,细心观看案例,对案例细致阅读后还要进行笔记的记录。这样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阅读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例如,在案例阅读完成后,可以对每段的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分析总结,将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记录。我们就《我国制造的电子显微镜》为例:“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了。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电子显微镜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到了细胞更细微的结构。”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及能观察到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一案例就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对电子显微镜的好奇,这个案例就可以在学习观察生物细胞之前,让学生对生物细胞观察产生兴趣。

2.探讨生物案例。

教师在引入案例时,让学生带着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例如,通过这个案例你能把它与什么生物学知识连在一起?这个案例中是不是具备探讨的实际价值?而生物案例教学就是要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提取其中具有谈论价值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设置,教师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充分掌握问题的实质。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有可能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这时就要老师进行正确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谈论中。进行讨论的方法有很多,如: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以及实地考察等。让案例教学的功能充分发挥,使整体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发展,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生物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把学生个人和班级探讨交流相互连接为一个通道,每个同学可以将自己的见解、看法、猜测、认知等,展现给全班同学。通过讨论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使讨论效果明显提高。

3.生物案例总结。

在生物课堂中,生物案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总结生物案例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对学生互动交流做出点评。对表现良好、见解独特的学生给予表扬、赞许。同时对学生身上的不足给予正确的指导,对不愿意参与到讨论交流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要及时进行总结,要对学生正确的思路和错误的想法进行指导评价,案例教学的总结是由教师完成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不足加以指正,进行补充,让学生对案例中零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拓展知识,正确指导学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其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实际案例

以“食物链”教学为例引入案例教学。第一步,引入教学案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说出这句民间谚语的意思。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生活周围所见过的农田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如:农作物、杂草、蝗虫、老鼠、蛇等。通过引导,学生已经知道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纸上所写的生物进行排列,不同的学生所写的食物链之间的生物也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食物链交织后,就会形成食物网。第二步,提出问题对生物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农田生态系统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之间又有哪些关系?将学生活动中所构成的食物链除去其中任何一个,又会有哪些问题出现?第三步,归纳总结今天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就有多种答案,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都是来自农田,而农作物又是有人去播种的;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生物间还存在竞争关系;其中有一个环节缺失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总结食物链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案例引入符合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全面,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思考,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让学生可以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知识。

六、结语

生物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自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件,具有贴近生活、生动的特点,能够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有效地提高了生物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促使学生进一步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融合进实际生活中,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对问题意识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对课本的认知程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枯燥无趣的情况,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转变成主动学习,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下素质教育背景的提倡下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李加国 单位: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

第九篇:初中生物教学参与式教学法有效应用

一、实行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1.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

生物这门课程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对于生物课程有着极大的兴趣。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可以了解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生物的具体形状和特征,还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释各类生物的奥秘。并且能够了解人体的需要,以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随着国家新课改政策的实行,生物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并且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将各科知识进行融合,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以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学习。

3.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初中的生物教学很多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所以初中生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实行参与式教学的原则

1.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在参与性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寻找出合适的学习方式,要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和机会,对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要加以重视,培养其学习信心和兴趣,为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2.需要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作为主体,将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方式导致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只是简单的辅助者,在课堂上为学生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课的教学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3.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育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坚持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达到这个目标。

4.需要遵循启发和平等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出平等良好的教学环境。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学生思维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实行参与式教学法的措施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高,所以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做游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范围,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题,自己在一旁做辅助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交流和分享。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开始对生物课有所期待,使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参与式教学方法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良好的环境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生物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多做一些实验,带一些生物课需要用到的设备,比如:显微镜。这样就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锻炼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3.开展讨论性活动。

初中时期是一个养成学生之间良好竞争的主要时期,每一个学生都会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为此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同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针对课本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看到其他学生身上优点并加以学习。

4.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学生只懂得把握课本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应该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而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有很多的实验课,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多组织一些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

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拓展精神,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运用合理的参与式教学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全方面能力的人才。

作者:谭玉花 单位:新疆奎屯市129团五五中学

第十篇: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1引言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学语言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的语言素养,是完整良好实现课堂教学的因素之一,因此,对教师来说,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专业素养,应该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教学知识最普遍和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是主要的信息载体。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视,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现状

在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生物教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但是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这种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明显的与教育发展已经不相适应了。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过多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用单一繁琐,语调平淡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不重视教学语言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失去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普遍语速过快,学生的思路更不上,反应不过来。而语速较慢的话,学生也不能适当的对其思维进行调整。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的语调通常是平铺直叙,不能抑扬顿挫的进行讲述,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没有教学的激情。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采用的教学语言不够简练,过于繁琐,导致生物教学拖泥带水、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教师教学语言过快或者过慢、语调平淡、语言?嗦等不适当的教学语言,都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不能准确掌握学习的目标和重点,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视生物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

生物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通过对语言的利用,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语言艺术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它是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的信息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知识传授、讲解、概括和提问都是通过语言的利用才得以进行的。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简介通过教学语言传输给学生,因此,只有教师教学语言清晰明确,学生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教学语言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课堂教学不论是知识的传播、开阔思维、陶冶情操,还是培养能力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清晰、简洁、准确、生动和有趣,就能很好地对学生起到提高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提高学习能力的作用,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对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能够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品格。教师合理的应用教学语言,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升华,体现出教师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和语言魅力。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用教学语言艺术,可以启发学生智力、开阔学生思维、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对学生在完善和发展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提高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和相关事物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判断分析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师通过完美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智力,开阔了思维,提高了其自主思考能力。

4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过程

4.1引出重点的过程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简短而有吸引力的描述,为学生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方向,这在生物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简短的引言,奠定课堂的主要基调,体现了教师的语言、知识和教学方法等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学习使用显微镜》这一内容过程中,为了能够将重点引申出来,教师需要构置一系列问题,如“‘P’与‘d’及‘pd’在显微镜中呈什么像?”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促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显微镜呈倒像的含义,通过简洁、明了的问题的引导,能够突出本节课重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2过渡过程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过度是相当重要的,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教学语言艺术体现出来,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体会到生物教学过程的严谨性。过渡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过渡环节注重教学语言艺术性,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本地某河流中的生物类型,并让学生汇报收集成果,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播放相关音乐及图片,如《草原上升起部落的太阳》等,给学生展示草原生态系统,促使学生明确自己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内心中产生共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4.3内容讲解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教学语言,要想起到教师和学生形成思想共鸣的目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运用生物教学语言时就要适当的进行情感的投入,创造出丰富、生动形象同时具备情感投入的生物课堂教学环境,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例如:在进行《植物特点》这一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葫芦藓”、“蕨类”等植物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两类植物生存环境等,在了解植物基本特点基础之上,为学生展示二者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虽然这类植物矮小、极易被人们忽视,但是,同样是生态圈中的一部分,需要人们共同保护,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植物特点。

4.4评价和总结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学生课堂表现和问题进行评价,实现教学结果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然后教学的收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动物生殖》过程中,师生在共同分析鸟类生殖行为后,在课堂总结时,采用问题等形式,让学生总结鸟的生殖、发育特点,落实本节课知识点,强化学生对动物生殖特点的认识,强调课堂教学重点。现代教育新形势下,学生除了对生物基础知识需求之外,对教师普通话、幽默语言等方面要求逐渐提高,至此,教师需要从自身入手,加强对语言艺术的分析和研究,立足于学生特点,不断突破自己,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呈现耳目一新的课堂氛围,不单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5结语

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它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教学语言艺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对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教育水平。

作者:海热古丽 单位:新疆博州博乐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