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中,增强学习的感受,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主要就情景教学法的概述及教学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同时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改革。其中情境化教学就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放置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一、情境化教学法的概述及教学优势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教学优势。首先,情景教学法中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其次,通过情境化教学法的运用,能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的,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情境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通过游戏环节、故事情节的加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有趣游戏、故事等元素,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在锻炼学生跑跳能力的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到训练过程中。这样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进行训练的积极性,更使学生在对游戏进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进行了跑跳的练习,完成了体育教学的任务。2.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基础的体育知识和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对理论知识进行了熟练的掌握,才能正确、有效的进行体育活动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多种起跑姿势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利用哪种姿势进行起跑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问题,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被充分的激发了出来,为其后续的起跑姿势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设现代化的教学情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赛事视频的播放,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自己喜欢的运动明星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成功经历,从而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和意志。4.通过多种多样竞技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比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争强好胜,乐于表现,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通过竞技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比赛的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如在对学生进行跑跳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向学生进行比赛规则的讲解,为学生创设出小组赛跑的训练氛围。这样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实现了积极的、超越自我的训练和发挥,提高了学生体育训练的效率及质量。

三、情境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但值得一提的是,情境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方面的问题,否则会使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就是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情境只有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其次,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应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原则,在充分了解学生体育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体育素质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顺应需求,对情境教学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和实施,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识。

作者:王宁 单位:麦积区桥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