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范例6篇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范文1

【关键词】情境教学 教学模式 问题情境教学法 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94-01

一、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涵义

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强调智能的发展,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实施立体结构,设置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和指导行为为一体的全方位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合作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实施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依据

1、符合心理学有关原则

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只有15至20分钟的时间最为集中,其余时间容易走神和分心,情境教学法则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形象化的语言,变知识传授从“静态”为“动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以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符合教育学有关原则

情境教学法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 “激动的情绪”,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人类认知规律都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情境教学法创设的各种情境,正是用各种教学手段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一般问题形象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展开想象,再实现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三、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景教学,“问题”已不只是其所涉及的知识,而是成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即通过问题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怎样去提出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基础。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份,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份用积极地态度指正。在问题性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了使学生敢问问题,可采取写纸条的方法: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教师集中后再把提出的问题放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总之,问题性教学中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精心备课,善用各种资源,创设问题情景。

1、通过实验演示,设置问题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生对大部分物质的认识及规律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精心设计的实验,往往带给学生惊奇,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有些实验可以来源于生活,简单易操作且现象明显,启迪性强,极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探讨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烧不坏的手绢”改掉过去用红磷和白磷的燃烧实验;在探讨构成物质的粒子这一被我们教师认为是最难教的内容时,设计了很多的实验素材。如,高锰酸钾溶解;浓氨水的挥发等。只要把这些常见实验素材加以利用,就会很容易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景

在课堂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化学问题情景,学生会感到具体、亲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例如在学习氧化反应时我们可以预先展示生锈铁块、腐烂苹果等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3、抓住事物的假象与学生的认识错误,设置问题情景

生活中,蜡烛、纸张等点燃后慢慢消失了,学生就会认为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都会变小,因而在 “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中,让学生带着在生活中的这一认识亲自做镁带燃烧、红磷燃烧等前后质量的变化实验,通过讨论引起思维冲突,设置问题情景。

4、利用古代的文人咏物的诗词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讨石灰石的利用时,可用于谦写的一首《咏石灰》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设计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换的问题情境,既可解决问题,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

5、习题教学中,展示原型题,设置问题情景。

习题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原型题,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思考,提出多种解法甚至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问题,即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资料进行更深入、更综合的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创设出许多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问题。

四、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生动直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情境具有启发性真正对解决问题有意义。

3、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坡度和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要有足够的思维量,要使的学生能够“跳一跳,摸得着”。

4、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问题要有开放性。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的思维越活跃。

5、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具有延伸性。营造了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的继续学习与探讨。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的参入到认知过程中。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也是优化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毕华林 论化学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

[2]秦永霞 让课堂成为科学探究的舞台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5)

情境教学法范文2

1.1对象

用抽签法选取本校2010级3个护理本科班,并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采用讲授法(51名学生)、一般情境教学法(54名学生)和缺陷式情境教学法(53名学生)进行教学,所有学生均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3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成绩(F=0.115,P=0.895)、年龄(F=0.359,P=0.709)、性别(χ2=0.326,P=0.8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个班为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实验章节为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共18课时。1.2.1讲授法按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每个病讲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学法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教学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后准备情境表演。②教师讲解(15min):授课教师先简单讲解1个病的相关理论知识。③小组表演(8min):学生表演1个病证。④课堂讨论(7min):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表演分析讨论为何病何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选1个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⑤表演组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说明理由(5min)。⑥授课教师总结评价(5min):授课教师对所表演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表演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讨论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并鼓励表现好的小组。1.2.3缺陷式情境教学法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或多个缺陷环节,讨论时让学生先寻找缺陷再根据情境讨论,其余具体实施方法与一般情境教学法相同。缺陷环节的设计,如“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4种证型。风寒感冒冬春季节多见,如表演小组表演的为恶寒、不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喜热饮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小组表演时将场景设在炎热的夏天,炎热与风寒感冒原因不符,视为一个缺陷。又如“哮病”,中医辨证有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型,如果表演小组表演的为寒哮的症状,在饮食护理时嘱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饮食偏凉,寒凉饮食容易诱发寒哮,寒哮患者的饮食宜偏温热,西瓜不合适,也是一个缺陷。在课堂讨论时,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设计的缺陷环节,并说明理由;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时,要对表演缺陷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1.3效果评价

该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3组学生均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病例分析题。对3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课堂气氛问卷涉及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状态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满意度问卷涉及学生上课时的心情、积极性的调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统计分析3组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成绩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学生教学评价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结果

3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缺陷式情境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P<0.01);一般情境教学组学生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讲授法教学组(P<0.01),详见表1。

3讨论

3.1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优点

3.1.1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医护理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辨证施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分散、抽象。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从3组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来看,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考核成绩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将试卷按题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3组学生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4种题型的得分无太大差异,但在病例分析题上,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组得分较高,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回答得更全面、准确。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所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所设计的情境剧中,将分散、细小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且有意识地设计了缺陷让学生寻找,全面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去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3.1.2活跃课堂气氛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课堂气氛比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方法教学组活跃。情境模拟得越真实、学生越投入[6],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7],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何设计剧中情节并将知识融入情境剧中,而且设有缺陷环节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缺陷环节设计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活跃课题气氛。3.1.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组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式教学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识别、判断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利用一定的知识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9],存在学生准备时间较长、上课讨论时间较难控制、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少数学生准备不充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较差,学习收获有限。应加强对缺陷式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结

情境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 问题情境教学法 作用 组织方法 不足 注意事项

一、引言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教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引起学员的思考,让学员产生疑问。教员要引领学员通过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进而锻炼学员,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

二、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杨福家教授有一句名言:“学生的大脑不是用来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找寻问题的答案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因为所提问题,都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使学员不断地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学员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最终使得学员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有效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理论学习。

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出现新的问题,再变换角度,换位思考,利用其他方法解决新问题。问题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答案充分体现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让学员体会其中蕴藏的思想,从而再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既能帮助学员对现有知识的巩固,又能使学员找到更好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问题情境教学法与一般教学中的以框架为依托添加具体例子的方法不同,它能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又比较好理解、好记忆,且生动形象,故通过这“另一种思路”的补充来深入地、深刻地掌握理论,可更好地促进理论学习。

(二)有利于锻炼学员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提出激发学员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引导学员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这对于培养学员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问题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问题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对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学员的实践应变能力。

问题情境教学本身可以看成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根本目的是使学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使学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完成工作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学生大量的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进而提高学员的实践应变能力。

(四)增加学员的智慧,提高学员整体素质。

当今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更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时代。相比之下,知识像树叶,智慧像年轮,岁月会把一层厚厚的尘埃蒙在知识上,使它失去光泽,走向陈旧,而智慧则愈久弥香,愈发绿意盎然。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学,教员以知识为底蕴,在不断提升能力的同时,启发学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思考解决问题,教给学员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学员整体的素质水平。这当中要注意的是教员要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员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从而不断增长智慧。

三、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组织方法

(一)整体环节的布置。

问题情境教学法由五个环节构成,即创设情境、构建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和反思学习过程。按照这个整体方案,如下图所示来实施教学。

(二)研究教学理论,提出好问题。

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教员能否选择恰当的问题,真实地再现情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关系到能否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理论,这就要求教员吃透教材,即不仅要弄懂教材中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的结构体系。另外,还要综合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选择体系中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引导学员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教员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师生双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一步一步地得出所学理论。要防止简单的是与否的提问,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出,并引导学员渐次分析。

(三)引导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教学的成败与教员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教员在引导技巧上要善于观察、善于启发、善于总结,要参与到学员的讨论中去,观察学员讨论的热烈程度,掌握学员的心态,及时地为他们排除讨论中思维的障碍。对学员中出现的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教员要给予启发。对不同观点的持有者,要肯定他们正确的一方面,善于集中学员的智慧,在一个问题基本解决的时候及时总结,提炼理论。

根据教员提出的问题,分析、解决、提炼理论,这是问题情境教学法较重要的一个步骤。这就要求把学习建立在学员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员在教员的引导下,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成为会学的人。

(四)激化问题的矛盾性,继续提出新的问题。

学员“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简言之就是不能只给学员讲解问题的答案,还要使学员有“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员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发出更多的新的问题,使教学不断深入,并且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或者结合所学内容,让学员联系生活实际或社会情境,试想自己会怎样做,会有什么样的预期后果,今后又该怎样改进。

(五)依据理论,反思学习过程。

这一环节就是让学员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得出理论,反过来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所学内容,使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

四、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不足

只要我们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就能创设出许多有助于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好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它往往适用于那些能引出多种假设,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和实验现象貌似“反常”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求学员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并且提出好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员反思,但这类问题的把握并不那么容易。

五、问题情境式教学运用的注意事项

1.问题要面向全体学员,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大家思考,然后激励学员讨论、举手发言或点名回答。

2.教员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简单明了,不能空乏含糊。

3.提问语言要生动幽默。同样的问题,若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员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够换一种角度,使学员感兴趣,那他们就会兴奋地积极思维。

4.提问要注意启思益智、难易适中。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超过学员的能力范围,否则学员会感到高不可攀,不易于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相反,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简单,如对书本上的死记硬背的问题的提问,只能引出简单对答,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效果最好是学员经过积极思考之后找到答案,从而让学员“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激励学员取得成功,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学员学会思考,培养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兰悦.优秀教学成果启思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

情境教学法范文4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法学教育 构建 应用 创新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法学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现代法学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化、宽口径、复合型法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法学教育者必须清楚地认识,时刻关注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理清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注重研究如何运用良好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无疑是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它能培养和开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判断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

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的活动方式的总称。”[1]传统的法学教育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的课堂讲授为核心,同时有一些课堂提问、疑难解答、阅读辅导、论文写作指导等,基本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把法学教育权当是基础理论和学术教育。在法学教育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对它存在的弊端进行充分的认识。

1.传统教学方法造成了教与学的惰性

无论是法学教师还是学生,都已习惯了长期形成的老师灌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教师依靠一份教案承担了全部的课堂讲授,学生做得更多的事情就是埋头快速地抄笔记,在匆忙的记录中无暇去思考,做到的只是把知识留在本子上,久而久之学生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听,有的甚至都懒得听,无参与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重视平常的课堂面授,学习能力很难真正提高。而教者只管自己讲,学生听了多少不关己;会使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轻视学习,讲再多的知识也没用的认识,从而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不进行深入探究,对教学改革不进行全面研究以及可能会引起教学态度的懈怠。这种教与学的不良现象将影响着法学教师与学生的进步,也会妨碍法学教育的革新。

2.传统教学方法与法律职业化相分离,忽略了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技能的培养

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过度依赖造成了法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后果,学生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难以得到快速提升。[2]而法律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的法律职业能力去解决,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应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密切同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发展创新才有可能。法学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实质上应是一种职业教育。[3]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信仰、职业伦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做到职业伦理教育和职业技巧教育并重。

3.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成为法科学生就业难的内因

传统教学方法中侧重理论知识,学生几乎没有实践的机会,对司法实践不了解,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进入社会发现理论与实务脱节,缺乏基本的实际运用能力。进入实务部门不能马上处理各类法律事务,适应期过长,从而加剧了法科毕业生求职难的问题。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对法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以理解法律概念,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加强法律实践教育的比重,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自己消化知识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此,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而情境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将是改变和影响课堂教学,提高法学教育职业化的重要路径。

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在法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当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让学生在此扮演具体的角色,实施具体的行为,参与处理具体的模拟事件,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或亲身经历,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学到许多重要的、无法从抽象的案例分析和传统教学中学到的技巧。

情境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4]

2.情境教学法对法律实践教学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平面、书面接触法律转向立体运用法律,充满形象感和实用性,在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具探索精神。

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过多的阐述理论,法条枯燥无味的现象,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下模拟出各种情境,形象地显现了法律事件或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枯燥的法律规定运用到实际的法律问题解决中;把一些法学理论带到具体案例中去学习;学生可以在情景模拟中体验多样性的角色进行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多样性的思考中获得多重的收获。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法律的存在,不仅仅是书本中的法,还有法官的法、当事人的法、社会的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使教学方式更具活力,学生可参与其中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处理,激发了学生法律学习和探讨的热情。

(2)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了学生对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认可。

传统的教学方法极易使人们形成对法律认识的错误心态:一是法律工具主义,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认为法律无非就是管理与统治的工具,人们服从法律是被动的、强制的。认为权大于法,法律是给无权的人制定的,使人们失去了对法律的信仰,动摇了法律的权威性。法律虚无主义无视法律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不以法律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削弱了法律的尊严。[5]p114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理论,提高学生的法律信仰,认识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保证,懂得用法律规范行为、用法律解决问题;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有效保证。

(3)为学生构筑了理论与实务相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法学的学习中,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后,把社会的现实问题,学生知道的具体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承担角色,演绎过程,进行实际的法律应对和处理。使学生学习了基础理论后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了真正的理论与实务的联系,不仅丰富了学生法学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和锻炼了法律思维方式,提高了法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依赖法律的基础原理、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法律精神,思考、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思维取向。[5]p105一个人是否习惯于法律思维方式是和他的法律素养、对法律价值认可的程度有关的。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可能,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法律信仰。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增强了师生间的配合,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理论探索精神影响着学生,提高了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学生更多的尊敬与爱戴,为法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法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为学生提供了解法律实务的必备知识,同时又需要培养学生判断、评价、分析法律事件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身临其境地解决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在法学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选定主题,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重心是要提供学生建构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或适合采用情境教学。由于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应进行选择,实务性很强或技能性很高的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法律情境的创设方式很多:可以由教师单方面、师生配合设置或学生单方面进行剧情表演;可以放视频短片或展示图片资料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情境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入手,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其自然融入情境之中,这样更具感染力,启发性,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动,加深对法律精神的理解。

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导演,按惯性思维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再把他们推出来。[6]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当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会取得成效。坚持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从主体的选择、方案的规划,案情的设计、课堂的互动表演和分析,学习结果的总结,都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及团队精神。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在导入上。教师精彩有趣且具启发性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每个情境所必须包含的专业知识点,是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记录,控制创设情境的发展,使其不偏离教学目的的轨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最后,在课堂情境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对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得失进行点评,对学生实践性角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职业知识、技能运用进行总结和提升。

4.情境反馈,巩固提高

情境反馈主要是要求一次情景教学后,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总结外,还要求学生写出体会、感受,以便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法律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建立正确的法律知识体系;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法的精神和价值的认识,认真体会法律所讲的公正与公平,树立对法的高度责任心和信任依赖感。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多元化,我们确立多元的培养目标体系,因此要求引入以法律职业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典型材料,创设特定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一定会满足法律人才多元化需求的。

参考文献:

[1]李剑萍,魏薇主编.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

[2]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105.

[3]胡玉鸿.国家司法统一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J].法学,2001(9).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王丽萍.成人教育中尚法理念培育实践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情境教学法范文5

音乐情境教学方法研究 文章 来 源 3 e d u 教育网

一、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歌曲的教学当中,给学生设置出一种情形对于学生领悟和感受歌曲的魅力是有着很好的效果的。比如我们在教授一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歌颂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等歌曲时,可以将优美的插图展现给学生观看,从延绵万里的长江,到奔腾壮观的黄河,从碧草蓝天的大草原,到小桥屋檐的绿江南,从宇宙间悬浮的卫星,到海底潜伏的潜水艇,用一幅幅生动优美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和体会。

二、利用多媒体来展现音乐情境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音乐是十分有效,同时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比如我们在教授优美、抒情类的歌曲时,可以播放着流动的幻灯片,通过幻灯片,学生们看到了广袤的原野,寂静的山谷,觅食的动物等,将音乐的意境完全的融合在幻灯片当中,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很好的理解歌曲,曲调掌握的非常快,课堂气氛一旦活跃起来,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去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和励志歌曲,利用一些影像资料,展现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革命历史。在多媒体展现的音乐情境中,学生就会很快的进入状态,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创造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音乐的领悟力不够强,有些乐曲给学生们听上两三遍,学生们也难以领悟音乐传达的意境。比如在教授《伏尔加船夫曲》时,学生们体会不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们的悲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就在音乐教室中创造一个意境,通过一些历史资料,讲述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和俄国人民类似的往事,以及当年俄国人们所受到的磨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播放歌曲。这样一来,学生听着讲述,很容易就能进入到故事的意境当中,通过对于俄国人们的同情和他们所展现出不屈不饶的精神斗争,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激起很强的心理共鸣。所以说教师要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环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内涵和力量,这是对于音乐学习很有帮助和指导性的。每一首音乐都有它存在的背景,通过音乐的背景,老师和学生形成亲切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不但有益于音乐学习,对于课堂气氛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生动的意境设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让学生沉浸在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意境当中,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正处在最活跃和跳跃的状态,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期,我们通过音乐情境的创造和再现,让学生们迅速理解音乐,爱上音乐,这样他们不仅接受到了新的知识,同时身心也感受到了无比的愉悦和快乐。创造场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仅仅是刻板,枯燥的教授音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受到限制,比如在欣赏《船工号子》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创造这么一种场景:在四川境内长江流域广袤的江面上,有着一群正在劳动的船工们。孩子们听了音乐之后,就会感受到船工们面对险滩和惊涛骇浪时进行的搏斗和抵抗。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出适合的场景,用以和音乐相互配合,为学生理解和接受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

情境教学法范文6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其他维度的信息体,从而达到构建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概念,提高学生的教学体验和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在多维度信息体的补充上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各种图像化、模型化、音乐化、动态化、视频化甚至是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这些信息体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传统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枯燥乏味,知识难于被吸收,而多媒体教学形式课堂氛围积极,学生趣味盎然,能主动加入音乐的学习并能获得更多的感官享受。

2多维情境辅助,打造优势艺术课堂氛围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音乐课教学上能够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心理规律,以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来进行综合编排。动画、投影、音乐等各类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音乐艺术课堂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有助于制造一个丰富又精彩的音乐课堂。

3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幼师

琴法课教学中的切入点探究在中职幼师琴法课教学中,包含了对钢琴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乐感的养成、曲谱和伴奏的知识、音乐的表现能力。在钢琴的弹奏技巧中,又包括了正确的指法、身体的协调、节奏的韵律以及对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正确运用。由此可见,琴法课是一门非常讲求技巧与修养的结合的艺术学科。而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在琴法课中可谓能大显身手:既能模拟更立体的音乐环境,又能创造更科学的演奏条件,在结合琴乐理论与实际演奏技巧上能有更合理的铺排,让理论知识不枯燥,又能让演奏的音乐艺术效果更丰满。

3.1伴随性多媒体辅助营造更优的琴法课学习氛围

在幼师琴法课课堂上,利用伴随性多媒体辅助,能营造更优的课堂学习氛围。如在小组分散单独练习的单元中,可以多媒体演奏伴以缓和情绪、节奏轻缓的和弦,用以中和各组之间声乐不协调的嘈杂感,消除此时课堂上的混乱感,给学生营造一个祥和的艺术氛围,更利于他们此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3.2前置性多媒体辅助紧密结合琴法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

前置性多媒体的辅助能利用某些多媒体设备让琴法课堂学习的课前准备更充分,不会因为某些条件的缺失而导致理论与实际演奏的脱节,也能加紧二者的结合。比如,将琴谱进行修改,制作成图文并茂甚至伴有动画的多媒体课件,将之以一个MV的形式在课堂上播出,消除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排斥感,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3.3穿插性多媒体辅助激发琴法课学习兴趣与创新灵感

穿插性多媒体辅助能将琴法课堂上的某些场景进行强化或重现,激发课堂学习的创新灵感。比如,可以将学生的某一段演奏录下来,在下一次演奏中将上一段演奏播放出来,达到一种谐趣的效果,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增长的过程,也能强化在琴法学习中的自我存在感。又比如,在某段交响曲的演奏学习中,可以将大师的原音播放出来作为和声的伴奏,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感知一下钢琴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4结语

上一篇新技术产品

下一篇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