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一、美术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内在联系

要想提升美术教学品质,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丰富其生活阅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剖析美术作品的本质。在笔者看来,初中美术的教学品质取决于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水平。一方面,美术是生活情景的表现,学生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细细品味,才能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加深认识,进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另一方面,美术教学中除了对作品的观察与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事物的刻画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生活内容具有透彻的观察,才能够更好地通过美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美术教学中观察策略的培养策略

1.激发观察兴趣,提升观察意识

一切教学内容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从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出发。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以七年级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的教学引导为例,在教学伊始,笔者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形式等问题,而是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图片,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些属于美术的范畴,并表达自己对美术的理解。通过这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显著地调动起来,他们能够深入地观察、对比笔者所展示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的内容,对美术形成一个自己的定义。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其主动投入学习探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积极鼓励,肯定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并提升其观察意识。在现代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深入地进行观察和探索,才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传授观察技巧,增强观察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在不断地调整教学设置,帮助学生树立观察意识,增强他们的观察兴趣。但是,大部分的教学改进仅仅局限在丰富学生观察的“量”上,却忽视了观察的“质”的提升。笔者认为,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提升他们的观察意识以外,还要传授他们高效的观察技巧,以增强其观察体验。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联系观察法和对比观察法。以对《江山如此多娇》这一作品的观察为例,要将局部放大到整体环境中去观察,弄清构图的具体结构和由来,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局部的细节,使画面变得支离破碎。《江山如此多娇》中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和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再配以一轮红日,俨然将祖国的美好风光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出来。由此可见,观察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

3.巧设教学任务,丰富观察实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指有目标、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或周边事物的感知,深入探索并正确理解被观察事物的内在本质。美术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学生自行创作。针对这些内容,笔者经常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使其能更好地将内容表达出来。在七年级上册《美丽的校园》教学中,笔者提前让学生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校园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观察,然后描绘自己心中美丽的校园。有些学生描绘了早晨树林里背书的场景,有些学生描绘了喷泉中鱼儿游泳嬉戏的画面,还有些学生描绘了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认真听课的情景。虽然学生美术作品的表达内容并不相同,但这些都经过了学生自身的仔细观察,都是生活细节的体现。初中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都还不足,教师需要通过教学任务的设置,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其观察实践。

4.引导自主探索,强化认知审美

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本质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审美,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生活中到处都有丰富多彩的可观察对象,仅靠美术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积极挖掘事物的特质,强化自身的认知和审美。学生要意识到观察能力的培养对自身审美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具备一种观察意识,对周围的事物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观察。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某一事物或场景作为长期观察的对象,不断地观察、分析其变化之处,积累观察的经验。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与教学相关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积极地观察与思考,探索作品的本质内容。

三、总结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旋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与观察兴趣的激发,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提升他们的审美认知能力,丰富其生活经验。

作者:陈茂华 单位:江苏盐城市建湖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走进生活浅析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健全发展,走上社会道路成为有用之才,加强对学生美术教育的意义重大。然而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错误地认为美术学习靠的是天赋,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欠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关系。当前部分的初中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及技能的传授,没有意识到美术教学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应紧密地联系生活这一思想,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不愿学、学不会等诸多问题出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我们应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进,使美术教育走进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让学生爱上美术。

二、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在透彻掌握初中美术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社会化教学情景,教学同学生生活相结合,将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关美术的素材融合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美术学习同生活间的联系,教师在美术教学情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挖掘教材内容中同生活的契合点,将教材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利用学生身边的人物、景物等创设情景;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创设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情景;情景创设形式要新颖、多样化,能够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情景创设应紧密地联系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如,在讲授《多变的色彩》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但应如何巧妙地搭配色彩呢?学生带着这一问题从生活中的点滴与色彩的联系入手,通过对生活中各种色彩的搭配感悟生活,体验不同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内涵,让美术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领会到了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色彩的,只要善于发现与创造,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2.引导学生用美术表达生活,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用美术理论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自己将生活中发现的美、情感等元素融入到平时的美术理论知识学习中,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美术理论知识的真正内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绘画的本领。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新年贺卡制作、名片制作等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亲自动手设计、制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术资源的能力,让美术走进生活

教师在充分利用美术教材资源的同时,还需深度挖掘教材内涵,拓展教材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让学生在生活发现美的事物、美的景色,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术元素。学生走出校园感受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观察大自然的颜色,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主动地将生活和美术相结合,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感,在美的感悟下焕发学生们的美术创作灵感。比如在写生课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区写生;在手工制作课教学中,教师可将我国传统的剪纸或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雕塑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观察这些素材的同时发现素材的美感,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制作剪纸。这样不仅锻炼学生能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美术资源,如各种题材的油画、国画及雕塑等,让学生通过网络对一些无法看到实物的内容形成直观的认识。

4.开展多维互动交流,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

所谓多维互动,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美术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因此开展多维互动交流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交换学习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与美术教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展体验式学习和开放式教学,常常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注重生活化美术教学的综合评价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学生能否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与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当今的美术教材拓宽了材料的概念,材料从传统的静物、景物发展到现在的各种实物,如线团、石头、开关甚至是废弃的纸团。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希望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认可,所以,教师要注重生活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应从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公平等,评级角度从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教师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除了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外,也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不单单是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它更是一门充满美学元素的艺术。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果美术教学脱离于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使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作者:许琳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十一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学生与家长对美术的认识存在偏差

通过对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现在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都认为美术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所以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的关键点,就是如何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这种错误思想。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美术在培养创造力方面的实用性,因为创造力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次要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可以为别的学科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几何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好的应对阅读理解。将美术与主科相互关联,提升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程度,逐渐的转变其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才能使后续工作畅通无阻。

二、美术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不当的教学方式,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制定教学措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不足。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且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而美术课对这两种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导致美术课成了“揭短课”,学生很难在美术课堂上寻找到乐趣,导致教学效率差。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课堂进行创新。

三、美术教学创新模式

针对近年来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融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对初中美术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改变学生和家长对美术的态度

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并不是考试课之一,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要提升美术教学效率,就必须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教师必须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美术对其一生成长的正向促进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美术课,热爱美术,逐渐将美术转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在教室里贴上学生的个人作品,并署名。在开家长会或者是有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便会相互沟通,如果自己孩子的作品被别人表扬,那么不仅是家长会产生自豪感,学生个人也会更有信心,这种正能量激励措施可以让学生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对学习充满激情。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否在当下社会立足的关键能力之一,该能力不仅可以在美术上体现,也会在数学、语文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得以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会向学生传授一些绘画技巧,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与美术教学的初衷产生了分歧。比如在初中美术教学课程《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小摆设设计制作课程中,教师不必给学生规定作品的范围,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想,从天空到大地再到海洋甚至地壳内部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学生的双手得以体现。当学生全部完成作品以后,由老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过程不要批评,但是要从学生作品的各个细节入手,分析学生的内心情况、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对美术的态度,进而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加符合课堂实际需要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许多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相互沟通,导致课堂分为过分的严肃,影响学生个性和想象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分为,课堂分为是否轻松,对欣赏课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比如在对初中教材中《富春山居图》进行欣赏时,只有课堂氛围足够轻松,学生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甚至会从画作的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相互交换这些看法的过程是十分宝贵的。但是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可能只会从绘画技巧、时代背景等方面给出中规中矩的答案,但是这些答案都是可以通过书本得来的,不具备教学意义。

4.改变传统教学目的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目的都已经从汲取知识变为应付考试,这种学习态度会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许多教师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出“高分”的学生,来体现自己教学功底。这种教学思想是美术教学中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从注重成果的误区中走出来,让学生

四、总结

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美,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旨在完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林娟 单位:广西大新县桃城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合作学习应用研究

一、合作学习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人生价值观。

2.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思维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学生会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他们用不同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自己的思路出发去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二、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

1.从生活出发,通过合作学习去认识美术作品的魅力

美术作品大多来源于现实物质,所以美术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社会。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同时,美术教师要注重美术教学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这种美不仅是壮观的山川河流,还有人性的真善美。

2.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美术的表现方式丰富多彩,我们印象深刻的美术作品都是非常有独特的个性。美术教学理应如此,美术是一门很开阔的学科,应该去开发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的作品创作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或必须怎样。很多美术作品之所以从古到今的流传,就是因为它与众不同。所以美术教学不应该强求答案或作品的唯一性,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独特之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利用好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

作者:李祥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校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分析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

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美术教师本身就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是富有创造性智慧的启迪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探索者,是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者。因此,美术教师要把创造和创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美术教学的手段上,要注意欣赏和绘画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有艺术般的享受;布置美术作业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眼、多动嘴;美术教学的组织上,要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神奇、美术的魅力和美术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的创新

美术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它能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创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再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说出来,把自己所说的做出来。也就是努力让学生把看见的、想到的变成心里的“话”、手中的“活”。对此,要淡化“专业性”、“技术性”,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作品加以提炼、概括和升华,让学生的每一件美术作品,都能成为充满个性色彩、富有灵气的创造成果。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美术教学中,唯教材为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美术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滞后的,有些教学内容在当地“水土不服”。为了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不同水平学生的美术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本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对美术教材进行相应的变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使美术的教学内容更具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如棕榈叶编,这一教学内容就可适当增加。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凭借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运用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引领学生创作编制青蛙、蜻蜓、螳螂、蟋蟀、蜗牛等小动物。棕榈叶编材料易取,手法简单易学,创作编制成功后的一只只小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色泽鲜艳,生动活泼,妙趣盎然,惹人喜爱,有利于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对民间美术的留意和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的创新

美术教学过程的创新,就是美术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在美术题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美术教学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学生开展适宜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观察、探索。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变迁性和连续性。激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潜在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动机,使学生产生表现的欲望。如棕榈叶编《制作蝴蝶》的教学,其教学过程可进行这样的安排。1.激发制作欲望。①指名展示家庭作业所制作的小蚱蜢,介绍编织的基本步骤和要求。②师生归纳编织小蚱蜢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同时师板书(捏,要灵活,需细致观察;编,要饱满,需抓住特征;插,要固定,需突发灵感;剪,要形象,需敢于创新)。③全班同学讨论如何编织蝴蝶。2.体验制作情趣。①学习小组合作编织蝴蝶。②交流展示,全班同学评点各小组的作品(为好作品鼓掌祝贺,并把好作品安置到班级荣誉栏内展览)。③全班同学讨论还能编织些什么。3.丰富制作成果。①轻音乐声中,学生自主制作(如有同学课上未制作完,允许课后利用时间继续制作)。②教师行间巡回指导。③师生小结制作的收获和体会。显而易见,按上述过程进行教学,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制作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间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也得到了启迪。

五、教学评价的创新

有一位美术老师,在讲评学生画的方苹果时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了方的?”学生回答:“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放在桌子上就不会掉到地上了,苹果也就不会被摔坏了。”这一位美术老师并没有责怪学生,反而鼓励那位学生:“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这位美术老师的评价,既委婉地指出了学生的错误之处,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更鼓励了学生的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对有新颖独到之处的美术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大力赞赏。千万不要轻易指责批评,扼杀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想象氛围中,激发出再造想像,达到美术教学创新的效果。

六、小结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确立好创新的教学观念、制定好创新的教学目标、编排好创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好创新的教学过程、实施好创新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作者:袁华国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第六篇: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现状浅议

一、目前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状况

1.缺乏对美术教学的重视

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眼里,都认为美术教学是一门副科,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有的学校的都没有开设美术科目,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表上排有美术教学,美术的教科书也发给了学生,但是到了实际的美术教学的时候,却不是美术教学,而是其他的科目,而且到了期末,像这些美术、音乐、体育等副科的教学都被其他的主课所占用。

2.缺乏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

简单地说,农村的初中教学对于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重视,农村的初中学校相比于城市的初中学校,教学资源本就匮乏,在美术教学的教学资源也不例外,农村初中学校这些本就不算宽裕的教学资源也很少会投入到美术教学上,因此,在农村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日常教学凭的也就是淡淡的一本美术书,并没有一些特别的美术教学设施,诸如,彩色粉笔、墨笔、图片资料等等,这样的美术教学基础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二、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的改进策略

1.加大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改进目前这种美术教学的教学状况,那么首先就要加大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对农村美术课的重视程度首先要从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领导做起,从校领导做起,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领导了解到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自身情操以及审美价值观等的作用,这样校领导才能真正地认识到美术教学的作用。

2.加大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

要想改变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的现状,就要加大对美术教学资金的投入,购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性的美术教学资源,譬如,彩色粉笔、壁画、雕塑等,因为美术教学是一种需要具象化的教学科目,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尽量加大对美术资源的投入,这样可以农村的美术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为农村的初中学生提供更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提升农村初中基层美术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基层美术教学状况是非常被动的,没有一定的实质性,然而要想改进这一现状,那么首先就要提升学校领导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加大对美术教学资金的投入,做好这两点,才能改善目前这一现状。

作者:刘晓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

第七篇:初中美术教学重难点浅析

一、利用演示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演示教学就是美术教师通过作画、制作等过程向学生展示,并进行讲解的教学。故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得到感性认知,从而深化所要学习的内容。初中美术这一门学科大部分的重、难点就是美术的技法,单单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讲解,很难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而通过演示教学,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理解内容。比如,《用明暗塑造立体》教学中,教师若只是通过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将“明暗变化规律和运用明暗变化规律塑造立体事物”这个知识掌握,而通过教师具体的作品演示,给予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就能够有效地理解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突破

伴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逐渐普及。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亦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美直观、具体的知识,使之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如此,不但能够有效地突破美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网络设计服装搭配的游戏,让学生在对服装搭配的涂色游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不但能够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互补知识,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故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促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有效地突破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

四、总结

总而言之,唯有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方能有效地突破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刘芳 单位: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第八篇:初中美术教学技巧提高分析

一、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初中美术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美术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不仅是学业中的一部分,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做好课件,熟悉上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准备好丰富的教具和教学用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方式来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程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并向学生讲解其中的美术知识,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进步,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中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态,良好的情绪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做到愉快的学习,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学习美术知识;教师要时刻面带微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学生的态度要亲切自然,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踊跃发言;教师要采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教师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将不同的美术作品放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了解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教师要尽量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在课堂上多提问,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更不能挖苦讽刺,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答疑,寻找更合适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局限于固定的思考方式和模式,鼓励学生在理解作品之后,进行美术作品的创造,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借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要立足于美术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将美术课堂进行创新,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创新型课堂的气氛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初中的实际情况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并不认为美术学科非常重要,仅仅是学生的副科,许多学生也不重视美术知识的学习。同时,由于许多考试中并不要求美术成绩,这就造成了学生和教师忽视美术学习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必须要先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美术作品多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中的场景或故事,但又加入了众多的艺术元素,最终成为一幅美术作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留心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多接触事物,多参与实践活动,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为欣赏作品做素材的积累,并在日后的创作中运用到积累的素材。

四、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品德教育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时期,全社会提倡道德素质建设和加强,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作为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的重要学科,美术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的内心更加饱满和幸福。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将美术学科知识与精神品德建设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借助于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加学生欣赏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拥有更多的优良品质。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于我国丰富的文物古迹来开展教学。我国拥有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包括中国画、雕塑、壁画、古代建筑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用现实的图像和视频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美术作品,并向学生介绍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将作品产生的时代中的优秀思想和精神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又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进行备课,要将美术作品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美术带来的精神和力量,要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热爱美术课程的学习。

作者:王雷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初级中学

第九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要点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以往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学生的一种特长,是为今后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打基础,因此造成部分学生侧重于文化课,再加上教师的不重视,最终导致初中的美术课成了走马观花的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美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他们能发现美、感受美。因此,现在的美术教育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对比得出情感体验。比如,达•芬奇的经典名作《蒙娜丽莎》,体会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对待时代的变革,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欣赏《蒙娜丽莎》色调和画面形式,让学生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讨论、感悟其人文精神,从中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二、学生的评价

如,《板报设计》中要求学生设计版面样式,评价中就应该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字体、版面形式,在学生作业完成后,让其谈谈自己的想法,寻找自己作品的优点及需要整改的地方,也就是让学生自己说说作品的优、缺点,然后再组织学生互相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让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学生会更感兴趣,课堂气氛更活跃,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情趣。教师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合理有效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和人格,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美术教育不是孤立的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和各学科各领域有着广泛的联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获得更多视觉经验,也可以结合摄影作品或录像资料,让学生感受、理解学习内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当地课程资源,如校园环境、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资源,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感悟美术,学习美术。

四、总结

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都要紧追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参与并引导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从自主参与中理解内容,巩固学习,最后能够拓展运用完成教学。

作者:王永丽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九中学

第十篇:初中美术教学现状改进方法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到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线条的流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如,在教学《几何体的联想》时,要制作精美的课件图片,多媒体播放冰上舞蹈、比赛视频,让学生感受冰上舞蹈给人带来的美感。学生看后蠢蠢欲动,趁大家兴趣正浓,顺势给学生布置任务。把锥形的石膏几何体想象成人的样子,完成一幅《冰舞》画面,这样一来,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有的学生简直夸张到离谱,但一看他们积极参与,心里便感到安慰、快乐。

二、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上课要具有幽默感,学生才会喜欢上美术课。活动时融音乐、知识、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对学校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解《文化衫的设计制作》这一课时,由于学生材料较少、颜料少,一上课我就发现多数学生没有准备,心想怎么办呢?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几个穿单色短袖衫的学生,我灵机一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文化衫的制作方法后,把他们请上讲台,问他们愿不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当模特儿,将就他们的衣服来设计,他们说愿意,我将学生分组在他们的衣服上设计,学生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下来,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发了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期待。

三、美术教学应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农村学生见识面相对较少,一说到上美术课,就很放松,上课比较自由,一定要调控好课堂。美术课上要注重学生内心活动的表现,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美术课就比较难上,通过学生思维活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心理世界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农村学生多数成绩较差,但必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为他们走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方式,通过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片、光盘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也就自然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

四、总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区对学生进行了定期的美术理论、欣赏和基本功的检测,为我们美术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我们要努力改变、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学习的差距,跟上改革的步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统一,让农村学生学有所获。

作者:李国华 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谭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