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问题探讨(8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问题探讨(8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行动分析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进城镇工作、发展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农村人口收入以及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人口管理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并就其行动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我国农村青壮年由于工作、谋生需求流动至其他地区,从而被留置家乡的少儿群体。该群体主要与文化知识水平低的老人共同生活,在家庭、社会的支持下能基本维持生存,但教育现状堪忧。对于儿童成长而言,除了温饱、发育,良好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对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留守儿童则恰恰失去了家庭教育保障,这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的长久稳定也具有消极影响。因此,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行动策略十分必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就目前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失范情况较为严重,青少年犯罪率较高,许多儿童对于法制相关领域的认知十分薄弱,且在失范行为后未得到及时的纠正与教育,滞后性影响较大。(2)农村留守儿童多接受“自由式”教育模式的熏陶,在日常生活认知、安全意识上同样相对薄弱;留守在家中的老人也大多不具备严格保证儿童安全的能力,导致留守儿童受到侵犯、拐卖等侵害的比例日益提升,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3)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我管理意识不足,监护人的常识水平、医疗认知较差,从而导致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儿童自身的卫生习惯未能得到应有的教育和督促,在身体清洁、饮食卫生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其受到疾病侵害的比例也日益上升,使得疾病问题上升为留守儿童教育的重大威胁。(4)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在其面临问题、矛盾过程中无法得到科学引导,导致多数留守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问题,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埋下了心理隐患。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短板的原因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知,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短板,给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隐患。从原因上看,笔者认为,主要可从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三个切入点开始进行探讨。首先,从家庭方面看,农村儿童的父母多流动至其他地区打工、发展,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基础,与父母交往的断层使得家长无法及时、有效、真实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导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为其后期的各种性格缺陷、心理疾病、身体疾患等问题的发生埋下隐患。其次,从学校方面看,许多农村学校对于学生的关注度范围较小,仅仅从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入手考核教育成效,对于学生思维发展、心理教育、生理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普及力度不足,导致学校与家庭教育在这些方面的双重缺失,使得许多儿童的成长障碍无法得到及时清除。另外,从社会方面看,农村的教育环境、治安管理等环境条件较差,包括网吧、、游戏厅等非法娱乐场所未严格按照法律禁止未成年人出入,原本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儿童在这类环境中将逐渐养成不良习惯,对其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行动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体制

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壮年外出务工已成为较为稳定的大趋势,在如此的背景条件下,要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则需要政府专门的部门、机构进行专项管理,如针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干预。首先,可促使有关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培训,并使其深入农村、学校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成长情况,建立针对性的个人档案,作为教育管理的依据。其次,针对各户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学校、政府、家长三方共同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并完善细则,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并加强其与外出务工家长的联系。另外,可联合妇联、共青团、各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中,增强社会各方对该群体的责任感,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管理力度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场所。针对现阶段许多农村学校的状况,政府应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使用与教育成效的监督管理力度。其次,联系城乡,做好农村教学资源的补充,包括教学设备、教学工具、教材等,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另外,做好农村学校教师的综合管理,确保教师的综合素养,为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学校可建立起寄宿制,使留守儿童有条件在健康、良好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培养其良好习惯。

(三)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有关部门应做好农村市场管理、治安管理工作,取缔非法娱乐场所,并定期对包括网吧、俱乐部、娱乐场所等进行排查,及时对流连于这类场所的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并给予该类儿童以足够的关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属于我国现发展阶段的普遍产物,且规模较大,实属教育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了我国社会稳定与长久发展,不断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是许多教师、专家以及政府、社会人士都应积极参与的重要课题。

作者:杨杰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城川教委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问题

摘要:《村小的孩子》中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足、社会教育的脱节、政府教育的失责等导致的受教育权受阻的现实并非个例。在国家大力推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优质教育的口号下,应当从完善家庭教育制度、改善学校教育理念、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等方面保障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

在我国广西全州、湖南新宁、湖南东安这两省三县市边境的一渡水镇光安村中的临时私立学校中有22名学生,其中17名是父母全都外出打工、2名是父或母在家的留守儿童。因国家实施撤点并校、集中办学,2004年村中唯一一所光明小学被撤,学生每天需步行两个小时去镇上读书。经过村主任多次申请,光明小学终于在2009年被重建在距离光安村十多公里的一渡水镇。然而,电视台捐赠的校车因乡村道路狭窄不能使用,学校新置的篮球场地修了又修,代课教师来了又走,6年过去了,村小的孩子①的受教育权依然没有实现。光安村所反映出的是我国空巢乡村6000多万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的缩影。在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优质教育的口号下,这些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缘何难于实现?又应如何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真正实现受教育权?

一、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达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守在农村地区,交由父母单方、祖辈、他人照顾或者无人照顾的农村儿童[1]。截至2013年,我国农村已有6102.55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2],这个数字意味着5名儿童中就有1名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乡二元结构下产生的这一弱势群体,《村小的孩子》中光安村学生接受教育的现实困境亦为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

(一)家庭教育缺失

光安村中58%的村民外出,留守在村的只有老弱病残,留守儿童自然交由祖辈、亲友等抚养。纪录片跟拍6年的3个家庭5个留守儿童都是由(外)祖父母抚养,他们的父母通常过年才回家一次,这种由祖辈代为抚养的隔代监护却滋生子女对父母感情的缺失:小云洁心中对父亲的思念与对死去小鸟的思念方式相等,都只是看相片;蒋恒心中的爸爸是圆的;哈宝认为爸爸不爱他,不称职;小良友认为自己是奶奶带大的,父母没有权利对他说教。他们心里几乎没有父母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不足

1.学校选址不合理

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随后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农村中小学开展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做出规定,直接导致2000-2015年这15年间,全国小学数量由553622所降至190525所[3],学校总数减少了65.59%。光明小学正是在撤点并校规划中被撤去的其中一所学校。法规的颁布并未惠及真正需要的人群,所谓的优化教育资源、撤点并校却导致乡村学生为了上学每天要5点多起床,步行十多公里去到镇上的学校读书。

2.教育投入不足

乡村教育的投入不足主要包括乡村基本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及教育教学中信息获取媒介投入的不足。乡村基本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层面,尽管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但显然一渡水镇小学与初中并未贯彻执行。范魏媛打算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没钱交学费。她小学、初中的学费都是奶奶卖玉米的钱,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我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村。究其根源则是因国家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乡村代课教师的工资以及村小学生受教育环节应具有的公用经费未予以最低限度的保障。在教育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媒介投入资金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信息资源的严重滞后、信息覆盖面过于狭隘:村小留守儿童的观念中,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间、天安门在哪、我国的首都在哪全不知晓。这些好似与他们并无关联。而这些“祖国的未来”就这样极其自然地被阻隔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流水线外。

3.师资力量薄弱

地理位置差、经济落后、工资待遇低、学校环境差等因素使教师通常不愿到乡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村小仅有一名代课教师,但镇上的学校共开设了两个班级,这意味着总有一个班级没有老师授课,且村小学校只开设语数课程,所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也因师资力量的短缺并未落到实处,更遑论合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课程的开设。影片中蒋鑫的父母在听念四年级的他很不熟练地朗读乘法口诀及蒋恒去县里读书,却总是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场景直接反映了城乡教育差距下留守儿童被迫卷入“读书成绩不好,就去打工”的教育贫穷代际传递的现实。

(三)社会教育脱节

社会本是统一连接的整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样并非孤立存在的,对他的关注应当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共同助力,从而建构涵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教育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当然居于基础地位。在个体生活的历史中,家庭教育从他们落地伊始便开始塑造他们的经验和行为[4],这种特定模式的教育是每一个体后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他们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家庭文化教育也逐渐与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相互嵌入。学校处于个体成长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中心环节,在个体人格塑造与知识积累进程中之主导性作用尤为重要。当然,居于社会中的个体在成长中所必须通过受教育来习得的各种行为或能力,并不仅限于家庭或学校教育,他们的最终指向只能是社会。构筑统一教育网络,就要求社会教育以确实的行为模式实现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的接轨。但正如某电视台为村小捐赠的只能看的爱心校车一样,通常社会教育就只是为了获得“爱心”称号而仪式性地对乡村教学予以物质救助,并不考虑救助行为的真实有效性。

(四)政府教育失职

政府本就承担着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就教育而言,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教学活动的开展管理本就是政府为民行政中的重要职责,而非高姿态地施舍性投入。但在一渡水镇中,经村主任多次申请重建的光明小学在隆重的剪彩仪式后,这所“建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学校篮球场地却尚未投入使用就修了又修。同时,现实的受教育机会实质上的不平等造成的受教育权受损的事实,政府通常又未充分地行使其职能,甚至存在相互推诿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使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变得难上加难[5]。

二、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内部教育本身的缺陷

如蒋鑫的父母所期待,多数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钱读大学,摆脱农村艰辛的生活环境,但基于自身素质和物质方面的因素,他们对孩子的关怀也仅仅停留在物质环境的营造上,忽视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孩子成长中的抚养与监护的缺失。对子女进行抚养监护是家庭最基本的功能,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为子女创造适宜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仅提供子女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始终不足,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心理上的关心慰藉,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同时,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教师,每一个体自落地伊始到咿呀学语再至长大成人,婴幼年由父母教育所习得的文化、知识等通常会固化为难以变更的行为模式,这一时期,父母的陪伴与正确引导极为重要。就现实而言,因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缺失直接导致父母教育职责的缺位,成为社会中个体所必需的生活技能、社会知识、道德文化等经验型教育未能授予子女,更缺少与子女进行心灵沟通的时间与机会,导致留守儿童对传统意义上“家的温暖”缺乏真正的体验。而这种以家庭的残缺为代价换来的孩子得以接受教育的物质保障,却最终造成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空缺,这种空缺又是后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无法予以弥补的。

(二)学校不能全面有效地履行教育职能

个体知识的习得与行为模式的塑造主要是在学校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培育下形成的,它惯常以学科性视角解释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行为经验与生产模式,在科学的教育体制模式下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逐渐社会化。这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因不规范的学校选址、不足以保障基本教育教学工作的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欠缺等现状,以及在我国固有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分配中先城市、后农村;优先发展重点学校、剩余补贴普通学校的不公平分配模式,导致我国省际、城乡受教育的差距不断加大,农村教育设施的供给严重落后。同时,目前乡村学校的代课教师多为年纪较大的老教师,由于农村经济停滞性发展,待遇较低,基本上没有年轻教师愿意来乡村教学。他们通常在纯粹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继而选择去往工资待遇、发展前景更好的城市工作。乡村学校的新老教师交接断裂、新旧观念输送隔离等师资力量的薄弱现象致使学校无力全面开设适于留守儿童各方面均衡教育发展的课程,其基本受教育诉求最终无力实现。

(三)国家政策不足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利导向

首先,尽管受教育权为我国宪法、教育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予以规定,并且也逐渐加大投入力度。但不可否认,若要真正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从根本上得到切实保障,国家现有的政策实施度却是远远不够的,地方政府通常并未依法贯彻实施国家政策,在国家针对发展教育的各项政策中,地方政府“对策”的存在比比皆是。如,国家规定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和任何机构不可以任何名义征收学费和学杂费,但事实上,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环境下,很多学校还是在通过收学费、书费、学杂费等各种名义收取费用,而国家对这些学校肆意收费的做法在监管上却又似乎显得有些乏力。其次,个体成长发展的最终流向始终是社会,社会教育在个体成长环节,尤其是人格塑造的孩童时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当前的社会教育环境中“唯金钱”、“唯权力”的畸形成功观念甚嚣尘上,他们将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经济收益不高扣以“读书无用论”的帽子。这种观念的逐渐抬头,直接导致农民在局限性思维的驱使下认为读书是无用的,正是在这种“金钱至上论”的指引下,村小孩子们多数做出长大后要外出务工的选择。同时,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弊端是过分关注分数,这使社会各界对子女的教育更多地呈现出成绩可攀比性的态势,唯成绩论中孩子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却疏于关心,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社会教育层面,社会惯以捐助行为表达社会群众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但事实上,社会对乡村留守儿童学校实施的救助行为缺乏具体实用性,并不能够真正解决孩子所面临的教育权受阻现状。

三、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解决路径

(一)完善家庭教育制度

首先,应当充分强调家庭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以及对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个体启蒙教师的父母,应当确保在孩童在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能够陪伴、教育他们。家长应当着眼于家庭及孩童个体长远的发展而决非过度重视短期获取的经济利益。可采取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人在家负责照管孩童的生活,以确保家庭教育的现实存在。其次,应当明确对子女的监护权不是仅给以金钱等物质资助,而应当包括其抚养、教育责任,尤其应当强调教育责任的重要性,这将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意识以及为人父母所必需的责任感。家长应当明确监护权这一法定责任的实现包含有保障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这一教育责任就要求父母应当将子女成长进程中的教育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应当在现实条件予以支持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实现子女的合法利益诉求,真正确保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与义务得以实现。对于父母必须同时外出务工却又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的情况,应当事先确定有能力帮助实现监管责任的对象,确保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监管到位,保障应有的受教育权的实现。最后,父母应当多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在相互沟通中逐渐了解自己子女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以电话为主要联系方式的闭塞乡村中,应当避免像纪录片中的父母仅询问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现象的发生,而是将电话交流视作开展家庭教育的一种媒介,通过电话沟通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子女的成长状况,并适时引导其行为规范,尽可能地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直接表达出来,以此增强子女与父母间的情感连接。

(二)改善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不仅是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场所,同时也为个体的人格养成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环境。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时不仅要确保儿童教育环节中基础知识教导的牢靠扎实,同时也应当关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予以关怀时,应当充分考虑其现实特殊性,对于他们的心理、人格形成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应切实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童年营造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以此实现对他们健全人格塑造关键期的现实关切。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充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尽量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农村各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开设基础性的学科教育课程,应当配备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咨询辅导处,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提供现实的机会与场所,以预防可能的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从源头控制心理隐患的发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情况可建立记录档案,对于每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如学习生活状况和操行的评价,应配有专门教师进行详细记载,同时应当加强与学生监护人的联系,以便更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1.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要有足够的财政预算支持

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最根本的仍是要解决政府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少这一现实问题。我国《义务教育法》第42条、第44条中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政府应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以公共财政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而公民受教育权的最终实现则依赖于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用以提供基本物质保证的教育经费的维持。同时,通常用于国家教育经费的来源都是政府在教育方面予以的资源和财力支撑,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进行与政府给予的财政投入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考虑如何根本性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问题时,应当就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对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予以专门性的财政倾斜,加快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代课教师的资金补贴,从而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得以真正实现。

2.建立弱势补偿制度

分析一个社会的公平与否有一个重要的尺度,即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补偿是否到位[6]。在同等客观条件下,弱势群体因其身心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都居于不利地位,而一个公平社会的建构则需要政府对这些弱势群体予以现实关切,建立弱势补偿制度,以达到现实的起点公平。对于城乡二元结构下人为构造出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要使他们的受教育权能够公平地实现,政府就必须重视这一现实存在的弱势群体,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予以针对性的倾斜,以这种差别的正义原则实现因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而无法真正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最少受惠者的利益诉求[7],以保障他们基本权利的实现。在具体操作中,要保障这一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实现,所建立的弱势补偿制度应当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监护人家庭教育这一现实,对他们开展教育工作时所配备的教师就应当包括授课教师、生活辅导教师以及心理咨询教师等多重教辅人员。在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应当自下而上地制定出一个最低受教育权保障基准,并予以制度化规定,确保补助措施真正帮助他们达到最低受教育权这一保障基准线,真正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5]辛璐瑶.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4:21.

[6]彭强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23.

[7][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02-303.

作者:李雪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石咀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和自主能力,所以父母外出务工的意愿也就更强,但这也同时带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题。对此,需要对石咀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化特征,进而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留守儿童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缺乏必要的亲子互动,所以很多石咀初中的学生在平时能够感受到的亲情比较少,很多人感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这种反差将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如在调查中,一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已经连续5年在家时间不超过10天,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亲情的滋润,感觉父母是陌生的,这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感情淡漠和人格缺陷。

(二)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完整的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亲情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石咀地区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导致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教育,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又得不到宣泄和疏导,所以使得留守儿童的内心缺乏稳定的亲情支持,甚至极度缺乏安全感,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寡言、冲动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安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由于祖辈年龄较大,难以承受过多的家务劳动,留守儿童自然而然就要提早体验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他们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还要承担部分生活的压力。同时,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比较困难,饮食习惯不健康、食物摄取营养价值跟不上的情况大量存在。此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管相对弱化,调查中发现有些初中生开始沉溺网吧,打架斗殴,这些危险性比较大的现象和行为,都暴露出了石咀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隐患。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指导策略

(一)加强宣传指导,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

由于石咀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石咀初中农村留守儿童还将会大量存在,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指导工作,让政府部门和更多的社会组织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改变人们对留守儿童相对忽视的传统局面,帮助人们树立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父母必须发挥留守教育的主体作用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父母应当承担首要责任,发挥第一主体作用,这是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友情、师生情以及隔代情感都无法取代的感情,加强父母和孩子的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即便父母外出务工,回家的机会比较少,也可以通过打电话、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关注。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是青春期成长的关键阶段,父母要有意识的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同时,家长要重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多样性,除打电话外,还可以视频聊天,或者在节假日期间尽量回家跟孩子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建立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和谐关系,弥补家庭教育中亲情的缺失。

(三)学校要发挥留守儿童教育的引导职能

学校虽然不承担家庭教育的职责,但是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来说,学校有责任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针对学生的品行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共同制定家庭教育方案,以保证留守儿童的认真学习和健康成长。首先,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由于他们在平时缺乏关心和爱护,所以更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平时要多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其次,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学生的预防性管理,针对留守儿童制定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教育措施。再次,学校要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监护人之间的日常沟通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生活状况等信息,制定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基于石咀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不断涌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关注,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指导策略,构建立体化的教育与管理体系,有效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相关责任主体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形成“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给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海.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5(2).

作者:吴省平 单位:甘肃静宁县石咀初级中学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优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存在的许多问题日益凸显,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以教育的视角从学校教育环境方向出发,对杭州市、台州市、衢州市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展开调研,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性发展,提升教师现代化教育观念;学校关注学生的情感,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等解决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教育环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浙江省公布了异地高考新政策,并确定新政策于当年开始实施,但满足其规定的儿童数量仍然有限。据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到2016年4月底,浙江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1.18万人,占浙江省儿童总人数的1.43%。其中,衢州市和台州市农村留守儿童超过1万人。[1]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呈上升趋势。基于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文将“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由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16岁以下的农村儿童。”

(一)学校难以满足学生的教管需要。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相对发展较为落后,学校现有条件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据已有研究显示,虽然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都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建档和购买学校管理责任险,但却鲜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建档也可能只是走过场。[2]想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更好成长,学校制定有力的管理措施以满足学生的教管要求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长时间住在学校,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学生的半个家,但由于学校寄宿条件较差、部分生活教师因缺乏在职培训等原因,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上的需要。在对杭州市、台州市和衢州市三个地方的农村留守儿童关于“学校教育环境问题”的问卷调查中,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有7.7%的儿童认为学习的教室很挤,笔者在现场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学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超过50个,这不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36.2%的儿童认为课外经常有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但14.9%的儿童课外从来没有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这样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二)学校对学生的安全、心理教育匮乏。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大多只注重语文、数学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其它方面的关怀。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需要一个人上下学,而学校距离孩子的住所较远,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家中大多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这就需要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来充当家中的这个角色,因此,他们大多回家仍然需要做一些家务活,这导致孩子很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疏远,缺乏与父母及时沟通交流,正如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卷统计中显示,如图1所示,有23%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有心里话或心理难受时从来不与监护人聊天,监护人与儿童关系疏远。久而久之儿童有心里话或心理难受了也不知道应该找谁倾诉,导致好多孩子产生心理方面问题。这就需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心理方面进行更多指导。此外,在问卷调查中,如图2所示,42.3%的儿童选择学校经常对他们进行安全和心理教育,36.5%的儿童选择了一般,9.6%的儿童选择很少,也有11.5%的儿童选择了没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和心理教育关注度的增加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心理教育逐渐成好转趋势,但不可否认,还是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在学校受到安全和心理教育。

(三)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关照缺乏。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以学生为本。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关照直接关系到学生三观的形成。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平时缺少父母的情感价值关照,教师对于他们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家长的角色,因此,教师需要对他们投入更多的情感价值关照。在询问农村留守儿童“如果你或你的同学犯了错,老师会如何?”时,如图3所示,57%的学生说老师会同他们讲道理,36.8%的学生说老师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严厉的批评即使能使学生立马改正错误,但却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负面的作用,影响他们良好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二、学校教育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管措施不利,教育功能单一。由于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简陋、班级人数过多等问题。学校教管措施不利,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如图4所示,30.8%的寄宿儿童觉得学校寄宿环境一般,3.9%的寄宿儿童觉得学校寄宿环境较差,11.5%的儿童觉得学校寄宿环境差,觉得寄宿环境差的儿童人数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客观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师资力量紧缺,教师所需做的事情较多,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此外,学校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工作,也可以说,甚至是以学生的学业为主要目标来进行的。学校教学功能如此单一,不能很好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所规定的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目标。

(二)农村教师素质较低。我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高有低。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建立城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育沟通交流,推动农村教师发展。[3]但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不仅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影响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对学生的安全和心理教育缺乏从某方面来说是由于农村教师素质较低引起的,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已有的教师缺乏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也普遍不高,所以要开展安全和心理教育比较困难。

(三)农村教师亲情化教育观念淡薄。罗素曾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她必需拥有爱的知识,同时,这些知识也是她的学生所需要的。”[4]对于缺失家庭关爱的儿童而言,老师的亲情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调查现状可以看出,当学生犯错时,仍然存在36.8%的老师会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这便是农村教师亲情化教育观念淡薄的表现。在许多儿童心中,教师比父母更具影响力,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但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时,教师们少了一份真情对待学生的耐心,多了一份冷漠和忽视,少了关爱和尊重。

三、学校教育环境优化的策略

(一)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有研究者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集中寄宿制,通过调查发现,寄宿后儿童的学习状况、安全状况、行为和心理状况均得到了改善。[5]因此,只有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及完善,加强学校教育职责,完善其管理体系,优化学校环境,真正把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满足儿童住宿的基本需求。这样才能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现象,才能有助于弥补家长缺位的家庭教育,有助于教师与儿童更密切的沟通,有助于培养儿童形成优良的日常生活习惯,保证儿童最好发展。同时,针对学校教育功能单一等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针对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大胆创新,分析校园环境,凸显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开发校本课程,增加学校课程,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例如,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每周五3:45~4:30为学生开设了兴趣班,还有专门给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的四点钟班等等。

(二)提高教师专业性发展,提升教师现代化教育观念。实践证明,知识渊博、教学方法丰富等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6]农村学校应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量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升其现代化教育观念。当然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行进修,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时俱进,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安全和心理等教育,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三)学校关注学生的情感,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相信他们都是能够学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内心会有许多困惑,时常想与人沟通交流,但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及行为变化,主动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其关爱,并使其感受到这种关爱,从而促使他们更好成长。[7]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问题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予以?度重视并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台州市和衢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当前这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的现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的视角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更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活泼、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当教育网.2016年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调查,留守儿童帮扶计划[EB/OL].

[2]周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35~38

[3]财新网.教育部:建立城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EB/OL].

[4]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8~20

[5]李炳呈,任建东.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J].长沙大学学报,2009,1:132~134

[6]张文君.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校本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1:11~12

[7]高丽.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6~9

作者:胡婷炜 陈数妤 徐莉莉 许玲俊 单位: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农村留守儿童也逐年增加,由于儿童尚处于成长期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都会对儿童性格形成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温饱问题,更多的是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和安全问题,父母应该意识到关爱和指引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根据农民工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策略探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策略

随着政府扩大民工教育资源和降低民工子女收费标准等政策的实施,使得很多农村儿童得以伴随父母到城市生活学习,但是现今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仍然很庞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更加复杂,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从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这三个主要方面切入,才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一、保障儿童安全是解决留守问题的基础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保障儿童安全,安全是第一。留守儿童的本质就是未成年人,儿童本身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和乐于尝试新事物,但是儿童的安全意识薄弱,很多新闻报道的青少年出现安全问题事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大多数,一方面儿童还不具备独立面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监护人和学校对一些安全隐患没有重视和采取防御措施,保障青少年安全需要家庭监护人和学校教师共同重视安全意识的建立。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阵地,家庭教育是建立学生安全意识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监管,监管不力而导致儿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儿童零花钱过多使用不当,购买三无食品,学校屡禁不止,儿童健康受到威胁,购买各种危险的玩具容易导致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问题,以及养成吸烟喝酒的坏习惯。手机上网、游戏和不受控制,观看黄色资料,难以抑制邪教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出行乘坐由无证老年人和妇女驾驶的“五小”车辆,存在交通隐患。另外还有欺凌事件、骑行外出和滑冰游泳等行为造成的安全事件,需要监护人时刻嘱咐和监管。

二、隔代教育问题和解决策略

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一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教育责任自然更多的落到上两代人的身上,也就是留守儿童更多的是接受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成为主要的家庭教育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方面隔代教育归根到底无法让儿童直接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容易导致儿童心理缺陷和扭曲,另一方面是祖父母长辈有部分思想和教育方式较落后,无法及时给予儿童更适应时展的思想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的成长。要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隔代教育问题,需要家庭中各个成员的互相关爱和树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然而隔代教育方式陈旧观念老化以及过分溺爱容易造成诸多问题,如有的孩子道德素质低下没礼貌,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的会性格偏激孤僻而不善言谈,很多留守儿童自尊心极强,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祖父母包干家务容易造成儿童动手能力差、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从而不能自主解决生活问题;农村教育辅导跟不上,监护人受教育水平低也无力督促孩子学习,很多留守儿童成绩差而沦为后进生。隔代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问题之一。监护人也应该更多给儿童灌输积极正能量的精神,而不是将一些生活的压力、埋怨和苦恼等负能量不断侵蚀儿童心理,要知道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是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前提。

三、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最薄弱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中国教育在以往多年里都没有将儿童心理问题重视起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农村家庭价值观的原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目前仍然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难题,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缺陷、情绪难以控制、人际交往行为偏激和道德水平低下等,监护人和学校应该及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出现问题成因,积极进行双向交流沟通,倾听儿童真实的想法,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难题,防范于未然。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根据现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发动社会各个行业和阶层共同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而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应该开设更多心理教育公共课堂,让青少年在集体中更加高效的完善人格。因为学校的学习生活更多是以集体的形式,在班集体中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防御心理障碍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家庭是青少年的避风港,为避免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和自卑心理,父母和监护人应该鼓励学生养成活泼、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给青少年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需求和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层给予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帮助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事关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哪些人哪些组织可以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和承担责任,从多个方面保障留守儿童受到公平、完善和全面的教育,只有儿童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译?.浅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8(33):6-7.

[2]刘颖.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意识问题教育[J].科技视界.科技探索争鸣,115.

作者:慕超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新集乡王寨小学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9月抽取吉林市农村426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85%,其中轻度贫血44名(10.3%),中度贫血12名(2.8%),重度贫血3名(0.7%)。贫血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母亲孕期补铁、饮食习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补铁、家庭月收入、饮食习惯是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027,1.059,2.360,3.998,P值均<0.05)。结论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普及贫血知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饮食习惯,防控贫血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人口;贫血,缺铁性;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指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不但能影响身体发育,而且会引起注意力的减退[1]。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且农村高于城市[2-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务工需求的扩大,许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日益增加[4]。由于中国东北地区农村经济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极易造成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为了解吉林市3~6岁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笔者于2016年3—9月做了此项调查,可为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吉林市随机抽取口前、蛟河、舒兰3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个乡,每个乡随机抽取1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入选标准:(1)3~6岁儿童;(2)父母外出务工时间在1年以上;(3)常年生活在农村;(4)监护人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童246名,女童180名。

1.2问卷调查

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入户与抚养人进行面对面交流,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5],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母亲孕期是否补铁、家庭月收入、儿童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等。

1.3实验室检查

调查员向抚养人解释并取得抚养人同意后,进行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应用迈瑞BC6800仪器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EVERESYSA1800系统列化学发光测定仪检测血清铁蛋白。

1.4诊断标准

采用儿童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防治标准(2008版)进行诊断[6-7]:(1)血红蛋白(Hb)降低,0.5~6岁儿童Hb<110g/L即诊断为贫血。轻度贫血为90<Hb≤110g/L,中度贫血为70<Hb≤90g/L,重度贫血为Hb≤70g/L。(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指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310g/L。(3)清铁蛋白<12mg/L。符合以上3项者即诊断缺铁性贫血。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农村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426名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85%。贫血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母亲孕期补铁、饮食习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程度

59名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44名(10.3%),中度贫血12名(2.8%),重度贫血3名(0.7%)。其中男生轻度贫血26名(10.6%),中度贫血7名(2.8%),轻度贫血1名(0.4%);女生轻度贫血18名(10.0%),中度贫血5名(2.7%),轻度贫血2名(1.1%)。

2.3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挑食、孕期母亲未补铁的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对更严重(OR值为2.360,3.998,2.027,P值均<0.05)。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85%,高于甘肃省[8](11.70%)、天津市[9](12.99%)和2000—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10](12.3%)。表明吉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严重,可能与北方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家庭对贫血的相关知识了解缺乏、饮食习惯差等因素有关。提示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本次调查的426名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主要以轻度贫血为主,与孙雷焕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轻度贫血不需要药物治疗,可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合理饮食等方式进行调整。本研究调查显示,饮食习惯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缺铁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者大多为老年人,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加之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使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证明,儿童期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改善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行为,能够提高Hb水平,对改善儿童贫血起到一定作用[11]。今后应重点进行知识宣传,告知家长选择动物肝脏、血、瘦肉等铁含量丰富的食品,并增加纤维类食品的摄入,平衡膳食可以有效改善儿童贫血[12]。本研究中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是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的危险因素,与王福祥等[13]、Sant-rayn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吉林省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低,绝大多数居民没有养老保障,尤其是留守家庭,更没有能力重视儿童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贫血发生。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为12.3%,高于城市儿童的5.6%[10]。相关研究表明,母亲孕产期补铁与儿童的贫血之间存在相关,新生儿铁储备不足或母乳中铁含量较低,均会增加婴儿贫血的危险[15],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母亲贫血不仅能够影响新生儿健康,也会对儿童期产生影响。由于农村妇女知识缺乏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很多人在怀孕期间铁剂补充不及时,导致婴儿出生后铁储备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防治农村儿童贫血的同时,应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的健康会直接影响下一代。总之,吉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较严重,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从政府层面保证儿童的健康权益,并对孕妇加强体检和营养监控,改善孕妇、哺乳期妇女的贫血状况,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最高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来改善儿童贫血状况。4

参考文献

[1]赵连云,刘俊须.护理干预对0~3岁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35-236.

[2]尹小蜂,秦祖国,蓝晓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3~6岁儿童贫血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9):827-829.

[3]孙雷焕,张超,曾令霞,等.陕西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状况的调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4):439-442.

[4]陈?,赵忠.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11):48-53.

[5]侍建波,唐蓓雷,李中典.528名留守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4):386-387.

[6]《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724-726.

[7]赵惠君.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3):163-165.

[8]赵文莉,杨海霞,陈瑞,等.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12-15.

[9]景晔,王莉,周英杰,等.天津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1):2760-2763.

[10]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中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886-891.

[11]林卫华.泉州地区托幼机构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3.

[12]杜文雯.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卫生研究,2008,37(2):251-254.

[13]王福祥,程蓓蕾,谢莉,等.海盐县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41-142.

作者:王璇 范振崴 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第七篇:农村留守儿童逆商现状和培养策略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农村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逆商现状,探讨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逆商培养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逆商;培养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户籍在农村的父母为了生存或者更好地发展,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户籍地,而形成的特殊群体,具体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有些专家认为100%的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和逆商,因此,保罗•史托兹把逆商定义为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农村留守儿童是如何去应对困境的呢?他们现在的逆商状况又如何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逆商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如何面对逆境、如何提高自己逆商的行为很少引起大家的关注。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情感沟通与联结

在外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距离相隔较远,这样就影响到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的次数和沟通的强度。很大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方式仅限于电话。由于父母的空闲时间与留守子女不同步,父母很少,甚至不联系自己的孩子,因此,当孩子遇到困惑或者困难时,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找谁帮忙,这影响了孩子的逆境应对能力发展,拉大了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会把教养孩子的职责交给自己的父母,但他们由于年龄、知识水平的落后、身体状况等原因不能顾及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诉求,仅仅是充当了保姆角色。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在逆境的处理上给不了孩子们有效实用的建议。由于父母在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缺席,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与联结,致使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出现亲情陌生化等现象。尽管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对父母的强烈思念,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慰藉存在很大欠缺。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不容乐观

家庭在培养孩子学会基本生活技能、教导他们遵守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等方面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在农村留守儿童看来,那个曾经充满温馨的家庭已经变得残缺。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无助感,行为出现了偏差,遇到事情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体会不到安全感,也体会不到家庭应给他们的归属感,在情绪上出现了波动。监护人习惯用“乖巧或调皮”“成绩好或不好”“听话或不听话”等语言去评价农村留守儿童,但不会顾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一些较为深入、较为内隐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忽略。

(三)监护人的监护能力良莠不齐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的限制,很多家庭重养不重教,留守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落后。由于留守儿童基本上是与外祖父母共同生活,他们的知识水平较低,很多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没有文化,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很少能从家庭获得帮助。另外,有些老人即使想给留守儿童一些帮助,往往有心无力,力不从心,难以保障教育留守儿童的质量和水平。有的留守儿童还要照料体弱多病的(外)祖父母、年幼的弟弟妹妹,更难说获得他们的监护。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控有待提高

很多农村儿童上学主要是依靠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由于现在农村的机动车数量增多,道路改善,交通环境变得复杂,有效的监控不到位,致使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意外事故不断发生。此外,农村留守女童还存在被教师、邻居甚至监护人性侵的风险,她们的成长安全、性安全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监控的重中之重。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培养策略

(一)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多与留守儿童进行联系

留守儿童正处于需要父母呵护的时期,也是成长中需要情感依靠的时期,在外打工的父母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出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留守儿童心灵上的最大安慰。通过与孩子打电话,既能化解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之情,也能了解孩子最近在家和学校的具体表现、思想状况以及孩子面临的困难。父母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应对,怎样去正确处理问题,父母通过QQ或微信视频聊天,也能够看到对方的面容,那是对孩子最大的满足,也是父母的一种安慰,能够增强留守儿童面对生活、面对困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逆商水平。

(二)老师要教给留守儿童应对困境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逆商能力

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要多去关注一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有些留守儿童会压抑自己,封闭自己,不愿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鼓励他们多与其他学生在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同时,还要多让班级中性格开朗的学生去帮助他们,找他们聊天,教师也要定时不定时地和这些留守儿童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去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真正的愿望。“润物细无声”,这样,留守儿童才会感受到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温暖和呵护。而且,教师要多给这些留守儿童讲一些名人、伟人战胜困难的例子,教给他们一些应对生活逆境的方法,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经常了解他们是如何去应对生活困境的,是否所教的方法起到了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去帮助留守儿童,提高他们出应对逆境的能力。

(三)心理教师要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留守儿童之“心”保驾护航

留守儿童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转变的时期,心理起伏比较大,再加上性格方面的原因,以及在家里照顾他们的老人缺乏相应的教育技巧,致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不敢或者不愿向其他人去求助,这样时间长了,留守儿童把这些负面的情绪积压在心里,就会给社会留下隐患。因此,需要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改变他们对人、对事情的错误看法,重新树立留守儿童的积极、正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与人交流交往和相处的方式,才能真正起到为留守儿童的“心”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四)全社会应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建留守儿童的良好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等问题,折射出缺乏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应该引起社会的积极关注,引起政府和大家的共同重视。因此,为了留守儿童能有一个良好、健康的身心发展的环境,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去建构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监护机制或者监控体系,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做一些事情,例如,建立健全村镇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控留守儿童的信息变化,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这样能够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让其以健康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发挥教育和监护作用,才能有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提高他们的逆商,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阎爱彪.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4,(3).

[2]魏亮.当代大学生逆商问题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3]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2).

[4]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作者:张敏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庙岔镇张庄小学

第八篇: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摘要:孤独感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及孤独感的概念、孤独感的测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同伴关系;社会支持

1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养,只能留在农村由老一辈或其他亲朋好友教养,留守儿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根据全国妇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已经超过6100万,约占全国儿童总人数的1/5,并呈持续增长趋势[1]。这一日趋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功能的变化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困扰,其中以孤独感最为突出[2]。短时间的孤独体验对儿童成长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容易产生自卑退缩、情感冷漠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个体找不到社会归属感,从而无法顺应时展。本文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为降低其孤独感、保障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留守儿童及孤独感的概念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民政部、教育部和公安部在2016年将其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亲一方外出或双方外出务工,被留在农村由父母另一方、(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照顾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3]。孤独感研究的创始人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并将其区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两种不同类型的孤独[4]。孤独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会体验到孤独。儿童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将会影响个体认知、人格、社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发展。

3测量工具

本文梳理以往关于留守儿童孤独感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孤独感的测量主要是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且多是修订国外已有的量表,主要有:①汪向东等人修订的Ash-er等人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5](CLS),此量表专用于3-6年级学生,包含10条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用于测定孤独感、对交友的自我评价和社会适应感)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条目(不计分)等24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制,其中6条指向非孤独的条目在计分时采用反序计分,其得分之和即为孤独感得分,得分越高者孤独感越强。②邹泓修订的青少年孤独感问卷[6],该问卷包括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等四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采用4级计分制,其中关于社交能力知觉的项目记分需反向转换后,才能计算项目的均分,得分高者孤独感越强烈。

4留守儿童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梳理以往研究,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是从同伴关系、家庭、社会支持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等方面展开的。

4.1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在研究孤独感时重点考察的因素,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两个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同伴接纳性和友谊质量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表现为留守儿童的同伴接纳性越差,孤独感越高;友谊质量越好,孤独感越低;受欢迎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低于被拒绝和被忽视留守儿童[7]。在童年初期,同伴接纳可以满足儿童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增强其相互学习社交技能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间需要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双向的,以相互信任和喜爱为基础的亲密情感关系,即友谊。友谊为儿童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和情感支持,消除其孤独感。如: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是否受到同伴的接纳,友谊质量更能预示其孤独感体验的强弱,且对初中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改善作用大于小学留守儿童[8]。这样看来,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与父母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下,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持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缓解留守压力对儿童的影响,对其心理发展、行为规范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4.2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长期生活的场所,对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在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类型发生了变化,主要有父母单方监护、隔代监护或其他人监护。已有研究表明双亲外出打工和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打工儿童[9];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发生率要高于共同抚养和父母抚养[10];但也有研究发现监护人类型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影响并不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无明显差别,而与监护人关系非常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低于关系一般或比较好的留守儿童,打骂教养方式下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讲道理教养方式下的留守儿童[11]。温情的父母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推动儿童积极地探索外界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亲长期外出,家里就缺少了父/母亲在家时的热闹、温馨,从而很难感受到面对面的父母关爱,家庭氛围也较前冷清。范兴华等人[12]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感知到的父母关爱越少、其孤独感体验越强。杨青等人[13]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可能偏高,家庭功能(家庭亲密度、合作度和适应度等)越差,儿童可能孤独感越强。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爱以及温情的教养方式可以减少儿童孤独感的体验。

4.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减轻留守压力带来的处境不利情境,帮助个体提高处理危机和社会适应的能力,是重要的应对资源。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即获得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越高,相应孤独感就越低[14]。农村儿童大多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寄宿,其社会支持源主要有养育者支持、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而隔代监护人大多与儿童疏于情感交流,教师和同学的支持就成了留守儿童寻求的主要社会支持力量。刘霞等人[15]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支持、同学支持和老师支持都有密切关系;只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老师的支持具有更为重要的预测作用;对于非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支持对其孤独感具有唯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较高日常烦恼组的留守儿童中,老师的支持并没有发挥显著的负性预测作用,只有同学支持起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与留守儿童没有获取和充分利用老师的支持有关。有研究也发现与客观支持(实际可见的支持)相比,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才是影响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显著预测因素,其中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的相关性最高[16]。因此在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治疗中,应着重强调教师和同伴对儿童的情感支持,提高留守儿童对主观支持的感知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4.4儿童自身因素

孤独感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仅仅用外部因素预测其主观感受,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因此研究者将一些自身因素如:人格特质、自我意识等纳入考察范围。以往研究发现,人格特质是个体所特有的,对孤独感有直接影响,人格五因素特质(尽责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神经质)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孤独感水平,且高外向性、高宜人性和低神经质个体的孤独感更低,高神经质的人往往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害怕被拒绝,过度的自我保护,因而常有较高的孤独感[17-18]。恰恰农村留守儿童在缺乏与父母亲密情感交流的环境中成长,从而变得自我压抑和封闭、缺乏安全感,极易形成偏激、冷漠、内向、自卑等个性特征,导致较高水平的孤独感体验。而自我意识是人心理成熟度的体现,能够对自身的心理倾向、个性特征和心理过程进行自我认识、评价、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高的留守儿童会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处境并迅速做出调整,使自己更加合群。张清娥的研究就显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19]。而高外向性人格和自我意识高的留守儿童往往从积极方面看待自己,乐观自信,乐于与他人交往,从而体验到较低的孤独感。现实生活中,一些留守儿童虽然长期生活在压力情境中,但是并未出现自卑、学业违纪、孤独等适应不良现象。学者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个体自身的一些积极心理品质如希望、逆境信念等,可以缓解留守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研究表明,希望可以有效地抵消与缓解父母关爱缺失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不利影响[12];逆境信念是留守儿童心理适应(自尊、孤独感、主观幸福感等)的保护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其消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水平[20]。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和挖掘留守儿童身上固有的乐观、希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使其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

5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措施

在以后的干预实施中,首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让母亲留下来陪伴子女成长。如若不能,父母在外打工期间应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尽可能多与子女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系与交流;隔代养育者或其他养育者应重视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引导解决问题,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第二,农村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设立心理咨询室,给学生提供倾诉的对象和空间,开展团辅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技能、情绪调节能力等;对教师和学生监护人进行训练,指导他们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表达关怀。第三,社会各界及媒体应正确对待留守儿童问题,不要给“留守”贴上“问题”的标签,忽视那些发展良好的儿童;社区应多开展关爱活动,让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最后,留守儿童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我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积极归因,提高自我意识发展,完善人格。

6以往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我国在孤独感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且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实质性建议不多,缺乏相应的干预措施;其次孤独感测量工具也多采用国内学者修订的自我报告式国外量表,缺乏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本土的测量工具,导致在测量结果上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最后,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继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利的环境中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如逆境信念、感恩、心理资本等)去抵消孤独感体验,为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2]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6):6-8.

作者:卓庆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