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对策

摘要: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背景之下,结合全国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研究报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结构,同时从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得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结论,论述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性格养成、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借鉴国外儿童家庭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留守儿童;教育主体;教育方法;弱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先富带后富”成功经验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南北地区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失衡,使得全国地区的人口流动的频率较高。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且离开户籍地六个月以上的数量约3亿人,较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增长81%。①在农村家庭人员组成结构中,大多青壮年夫妻为解决生活开支问题,通常会将儿童和老人留在农村老家,离乡打工,错失儿童家庭教育过程。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第一主体,隔代祖辈主体在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原因在于隔代祖辈不仅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滞后于社会教育要求,而且在精力、体力上有限,致使儿童在性格、心理、学习等方方面面都凸显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损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应提上日程。目前,学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虽不是很多,但令人欣慰的是研究的领域颇为深刻且有令人信服的数据作为支撑,研究的视角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出发。譬如,范先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留守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安全隐患、性格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1]段成荣、周福林、王莹、杨舸、张俊良、李善同等人实地考察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承担的家务较多,祖父母文化学识较浅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容易引起儿童抗拒学习,性格上变得极其自卑,行为上也表现得敏感等问题。②基于此,文章从国内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视角出发,分析问题存在的成因,并结合国外儿童家庭教育取得的有益经验,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赞同段成荣、周福林的只要有一方父母在外务工的儿童都称为留守儿童的观点。[2]主要存在以下五种情形:一是只父亲出门打工;二是仅母亲外出务工;三是父母都出门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儿童;四是父母均外出务工,将儿童托付给其他近亲属;五是父母均外出务工,留下儿童自己和同辈的姊妹兄弟单独在家,上述几种情况在特别贫困的农村都普遍存在。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进行界定,将其范围界定在18岁以下,和我国法定未成年年龄相吻合。“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具有农村户口的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数量规模。2009年全国妇联提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5800万,其中不大于14岁的在69%以上,[3]并且,该数据正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到了2013年,全国妇联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估算出全国约有27891万儿童,约58%的儿童户籍是农村的,数量达到16187万左右,其中约有6103万的儿童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在这四年里数量增长了5.2%,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宏大。[4]2.年龄、性别分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在0-5周岁的占比为38.37%,比重最高数量最多;其次是6-11周岁的儿童占32.01%,人数约为2000万;12-14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16.3%;15-17周岁的占比最小为13.32%(见表一)。可见,在上小学以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最多,也是儿童成长最需要父母参与的阶段,在此阶段,儿童的一些生活常识、甄别能力初步形成。也许是在孩子学龄前,农村父母觉得可以通过打工将家庭生活开支以及儿童的学费攒足再回到家里;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比重有所降低,青少年儿童留守的情况明显减少,大多父母比较重视儿童进入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成绩,会更多的考虑在离家近的城镇打工。其中,留守的性别比例分布显示留守占大多数的是男生,比重达到54.08%,农村留守的女生数量要少一点,占45.92%。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表现

1.教育主体隔代。根据全国妇联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居住数据可以分析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的主体(见表二)。比重最高的是祖父母监护,达到了32.67%;儿童由母亲监护的比例比父亲监护的比例要高,占20.33%,父亲监护只占8.44%;令人诧异的是还有3.37%的农村儿童是自我监护(相当于没有监护人),按照比例算全国留守儿童的人口数量约206万。③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多数隔代的祖父母承担了家庭教育重任。2.教育观念陈旧。隔代祖辈的文化知识不足、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家,都会选择将儿童托付给祖父母帮忙照看,因此教育儿童的任务便落在了与儿童隔代的祖父母身上。从当前的社会结构来看,目前大多数祖辈都出生于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意味着大多数留守儿童祖辈的知识文化较当前而言是相对落后的,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同时,据相关统计,隔代祖辈的平均年龄为59岁,并且过半数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6]绝大多数隔代祖辈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教育观念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以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或许祖父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儿童,传承先辈的勤俭节约精神,但是时代变迁,社会对于儿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祖父母可能就把握不清时代赋予儿童的重任,进而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3.教育方法落后。受发展初期教育水平的影响,隔代祖辈的知识结构较为陈旧,教育方法也不能及时更新。隔代祖辈对于留守儿童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不能完全满足,隔代祖辈可能在生活上对留守儿童的照料,能够保证留守儿童身体指标的正常发展,但是,当留守儿童存在学业压力、选择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时,隔代祖辈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儿童的学业问题,社会发展带来新的人才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学内容发生改变,祖父母自身还尚未习惯社会的转型发展,又如何去把握学校的教学重点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指导,况且新问题还会在留守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不断产生,而隔代祖辈的年龄也在随之增长,精力和体力都会受限。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甚理想,不仅在教育主体上面临缺陷,而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受到主体限制的影响,在教育效果上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对此,倘若继续维持这样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弱化甚至是缺失,这会产生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产生的问题

(一)与父母关系淡化

父母外出务工,错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缺少“归属与爱”的感觉。根据上海闸北第一中心小学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阶段,儿童有被父母拥抱、亲吻、接触、同父母一起睡觉、被照顾的需要,而且在这个阶段容易建立起儿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提出人的七种“需求”,其中有四种需要称之为“基本需要”,也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的需要,是人所必需。另外三种需要称为“成长需要”,是否为人所必需因人而异并且需要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即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目前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而言,农村经济贫困导致儿童生理发展滞后,留守的儿童由于年龄的原因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父母的离开使其得不到成长所需要的归属与爱的呵护,因为年龄太小儿童自身的意见在家庭中也是处于保留的地位。上述的四种基本需要是不能够完全得到保障的,进而导致儿童行为、性格的缺陷,即使是父母也很难与之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

(二)性格养成偏差

留守儿童在性格养成阶段缺乏正确引导极其容易产生性格、行为偏差。儿童在成长阶段的辨识能力、是非分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还发展不完全,尚处于一个模仿学习的阶段,通常是看周围的人怎么做就“依葫芦画瓢”,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形成自身的道德认知或者“三观”价值,[7]父母应当格外重视指正、引导,帮助儿童养成优良的品质,谦卑、向上的性格。但是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来看,平时和父母见面和联系都很少,教育指导更谈不上,隔代祖辈也是忙于农活或者年龄太大、精力不够或者对儿童过分溺爱、缺乏教导等。从表三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向谁倾诉、闷声不吭的占多数,有的留守儿童则通过“惹是生非”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仿佛在无声诉说“我需要帮助”,一旦这种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留守儿童的性格在扭曲发展时得不到及时的矫正,便会逐渐朝着两极化发展,要么寡言抑郁、遇事胆怯不愿交流,要么叛逆不走正道、性格暴躁、遇事只会暴力解决等。

(三)心理发展异常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对于生活与成长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甚至会因为儿童时期缺失家庭教育产生的不快,让其一生陷入痛苦的梦魇。儿童由于情感缺失,缺乏共情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也不爱与人交流沟通。由于父母不在家,没有人为自己撑腰,时常受同学的指指点点,以至于有的留守儿童有自卑心理。同时长期压抑的情感,日积月累严重超出自身的负荷,没有得到及时的发泄,极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四)学习成绩不佳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据统计,在农村大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然而厌学情绪影响并不大,可见,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儿童的智力在上述四个阶段会有明显突破,而前提是环境的保障。譬如,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对儿童进行课业指导,还要辅之以父母检查作业完成的进度和效果。然而农村艰苦的学习条件、匮乏的师资力量以及分配不均的教学资源都不能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9]可见,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并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想要留守儿童的成绩跟得上智力发展的速度,必须为其创造学习的环境。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原因

(一)家庭经济压力

农村儿童之所以留守农村,其重要原因在于家庭经济的负担,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农村父母的文化知识不高,在农村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父母在农村仅靠干农活、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等,是远远不够支付一家人的生活开销的。大多数年轻的农村父母都会选择在儿童正式上学前,到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经济发达地区干一些体力活攒钱,等儿童到了适学年龄再回来,这也是为何0-5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没有足够重视

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山区,学校数量有限,相邻几个村才建有一个学校,而且儿童上下学的路程遥远、路途艰辛。同时,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充足,很多课本、书桌、图书都是公益捐助来的,由于条件艰苦,很多教师也不愿意在山区教学,一个农村学校有可能80%的儿童都是留守儿童,教师数量有限使得教师不能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并且,学校还有自己的培养任务需要完成,往往会比较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留守儿童内部的因为留守而滋生的诸多问题,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尺从而忽略儿童的成长,学习好的留守儿童并不代表其没有成长的烦恼,相反,成绩差也不意味着是问题儿童。

(三)帮扶救济制度缺陷

由于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限制,政府不论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帮扶,还是对农村留守家庭经济的救济都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国家有“精准扶贫”政策,[10]并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服务体系的建构,奈何全国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太大,每个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又各有不同,帮扶救济任重而道远。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措施

对于家庭而言,经济贫穷并不可怕,教育贫困才是最为可怕的,立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精准教育扶贫才是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问题的良策,[11]主要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父母教育理念

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父母一定要审慎对待,重视家庭教育的双面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12]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及时跟进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譬如在美国,儿童的家庭教育主体主要是父母。根据其规定,12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有人照料,父母将12岁以下儿童单独留在家中是违法行为。例如华盛顿州规定父母与12岁以下的儿童的距离不能超过30米,不能单独留在房间或者车里,父母可以带儿童一同上班,雇主不能干预、反对,否则父母将有可能会被起诉“危害孩子安全罪”。④从美国对于儿童的居住和接触对象保护可以看出,美国儿童在12岁以下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紧密,并且父母有义务与儿童保持较为亲近的关系。在德国亦是如此,父母对于儿童的家教责无旁贷,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到法律保护,并且国家有权监督父母的家教活动,使得儿童的家庭教育权得到充分保护。[13]这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所欠缺的,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很多时候都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将儿童独自留守在家。由此,父母即使是生活所迫,也要做到至少有一方在家陪同儿童、参与儿童成长的过程,或者是将儿童带到外出务工的地方进行照顾。[14]若是父母双方不得不同时外出务工,也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情况,现在互联网普及范围广泛,应当保证每天都能够与留守儿童进行视频、语音或者电话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弥补留守所引起的情感缺憾,同时父母也能够通过儿童的一些言行表现,观察发现问题,并适时干预和预防新问题产生。

(二)重视学校教育引导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发挥能够一定程度减少家庭教育弱化所引起的负面影响。第一,注重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在现阶段,留守儿童大多是寄宿学校,和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较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情感的缺失,容易将老师当做最信任的人,甚至是把老师当做爸爸、妈妈,因此,学校老师一定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关注其在生理、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需求,避免问题的滋生,帮助其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第二,学校要重视家长会的作用,与家长保持互联互通。父母在外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了解,除了和留守儿童的隔代祖辈交流以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和学校老师保持交流和联系,老师可以说是和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留守儿童比较信任老师,在家和在学校有时候表现不同。第三,学校一定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寄宿环境,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杜绝留守儿童受到校园欺凌,并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给予其更多的温情。

(三)落实社会帮扶救济政策

1.建立“儿童活动之家”。2016年国务院颁布文件强调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平等,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农村留守儿童要加强全方位的关注与爱护。⑤当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有公益的家教指导中心,儿童在放学以后可以在家教指导中心进行学习,同时还有轮班的志愿者为其指导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儿童养成“今日之事今日做”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家长指导儿童作业的困难。基于此,也可以在农村成立“儿童活动之家”,有志愿者对其课后作业进行指导,同时也有相应的图书供其阅读,还能够和其他儿童结交朋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完成作业的困难,弥补因缺少父母的关爱而性格变得孤僻以及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缺陷。2.关注民工需求,完善帮扶机制。1947年日本颁布《儿童福利法》,规定了儿童福利理念是“一切儿童平等,其生活必须得到保障与爱护”,并规定了当发现有需要保护的儿童的通知义务,“需要保护”是指儿童无保护人或者保护人监护不当。[15]而后,1954年又颁布了《学校营养午餐法》,完美的诠释了前述法中的“生活必须得到保障与爱护”,条文规定了儿童家庭困难,付不起学校的午餐费,地方政府可以为其提供免费的午餐,对于没有钱报名上学的儿童还可以援助儿童上学的学费。[16]可见,日本在一定层面上将儿童的家庭教育保障视为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一切国民皆应为培养儿童贡献力量。为此,结合我国农村留守家庭的特征可以做出以下努力:第一,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的帮扶。各地政府开展工作之余,要考虑到怎样才能为外出务工的父母照料儿童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农村地区也要结合自身特色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只有经济搞起来了,才能够吸引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到户籍地工作,解决家庭经济问题。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政府以及各部门公益组织也可以自发进行募捐活动,将募捐的款额专门用于贫困、特别贫困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第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帮扶。政府、民政部门、学校以及其他部门等要格外关注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留守家庭,可以组织定期培训,转变刻板的教育理念,弥补知识内容的缺陷以及减少教学方法不当的缺憾,同时也可以自发形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定期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学业上、生活上、心理上进行指导。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现象严峻,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性格养成、学习成绩等方面。从我国的农村现状出发,分析家庭教育弱化的内因以及学校社会发挥作用局限的外因,企图通过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譬如,美国父母在家庭中承担儿童教育的重任,日本将儿童家庭教育视为国民、政府乃至社会的义务,德国父母所营造的愉悦的家庭环境,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合力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问题。

作者:杨莉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