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纪录片讲好故事的叙事对策

历史文化纪录片讲好故事的叙事对策

[摘要]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策略的选择,既不可脱离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语境和全球化语境,也不可脱离纪录片的媒介特性和传播特性。坚持和而不同的创作理念与呈现认同感的叙事内容是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基本前提;选择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与运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娱乐功能和社会功能是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必要选择;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与兼收并蓄中外文化资源是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必经之路;树立民族认同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则是中国进行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外合拍;讲好中国故事;叙事策略

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必须回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语境和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寻求答案,而且需要从国家立场、外部环境、影像特性三个角度切入分析。如果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中,中国只是一个学习者,需要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叙事手法引导,在叙事策略的选择上并没有清晰的方向和规划,那么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积累,在如今的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中,中国已化被动为主动,无论是叙述内容呈现共同的意义空间,还是叙述方式注重大众化等方面,都体现叙事策略的国际化,推动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一、呈现认同感的叙事内容

选择民族化特质鲜明的题材是在全球化浪潮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策略之一。当今,在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中,中国叙事策略的态度更为主动、选择更为细分,其中多为具有民族化特质的题材,如中国古诗词文化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国节日习俗纪录片《中国春节》、聚焦中医的纪录片《东方医学》等。2018年,央视纪录频道与英国 BBC、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等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以规范中外国际联合制作的合作模式,促进双方的密切联系。2019年,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与中国国际电视台 CGTN 联合组织实施的“新中国70年纪录片全球伙伴项目”就明确了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建设的各个重要方向进行规划,如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共享经济、社会保障、体育事业、性别平等、乡土中国、城市化等重大主题,并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日本 NHK 等多家国际机构提案,旨在通过纪录片传达中国国家形象。由此可见,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已有明确的内容导向和传播指向,民族化是其中突出的趋势。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民族化题材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呈现具有民族化特质的文化符号。中国特有的自然景观、建筑、文物及其文化习俗都可视为具有民族化特质的文化符号。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以此为拍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文化符号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可供挖掘,充实的叙事内容以及拍摄对象决定故事的格局和高度;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外观众原有的文化记忆深刻地烙印在这些文化符号上,这有利于创作者在原有的情感基础上进行表达,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再加上这些文化符号都具有强烈风格化的表现,可以给中外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点。因此,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几乎都选取了这一类文化符号作为拍摄对象。例如,在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中,“红色”色彩突出,“大红灯笼”“舞狮”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出现频率高。该纪录片不仅涵盖了中国民俗传统如打树花、十二生肖的故事,以及过年逛花市、贴春联、寺庙祈福等活动,而且介绍了中华美食文化、 酒文化和中华传统手艺,丰富多样且富有民族化特质的文化符号全部浓缩在“春节”活动中,一集45分钟的节目足以让国外观众了解到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也让中国观众倍感亲切。二是凸显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故事,在中华文化中寻求全球共通的价值追求来打动观众。例如,《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通过百万摩托大军的“归乡”画面、一家人吃年夜饭的“团圆”画面和节日里人们逛庙会放烟花的“欢庆”画面来贯穿家国情怀这一文化内核和情感内核。而以介绍中国珍贵文物收藏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中国的宝藏》没有止步于仅在科普层面上的信息传达,其还通过“婚葬”和“家庭”两大主题分别讲述了中国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例如,该纪录片的第一集《家族与祖先》通过青铜鼎、朱金木雕花轿两个文化符号,将孔子的祭祖文化和家庭观念串联起来,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婚恋观和家庭观念的变化发展史。第一,这些主题是人类共同的人生命题,可以降低高低语境文化的交流难度。第二,该纪录片提到了如今祠堂文化的转变,即800年来首次将女性名字写入族谱,这一改变充分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体现中华文化一直进步的趋势,有利于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为了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顺利进行和传播的有效性,求同存异是必选路径,但前提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必须贯穿合拍始终,成为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主导方向。长期以来,西方世界以旧有的刻板印象来看待中国,而如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是在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的价值观念差异中完成对中国的“他者”想象。可以说,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肩负双重挑战和双重任务—既要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又要构建新形象和新认同,这为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传播增加了难度。而倘若失去合拍创作的主动权,中国就难以在跨文化传播中保留中国文化精神并实现原有的传播需求。因此,清晰又准确的合拍立场和叙事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文化碰撞中求同存异,突显国际化主题是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中,呈现“全球性知识”内容更容易被全球观众所接纳。“全球性知识”内容包括:从全球的角度出发,融入全球共同记忆的议题;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人发展的问题与人类共同的人生命题[1]。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角色,中国的发展议题与全球议题紧密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唤起全球观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如现代化进程、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等具备世界性的议题成为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首选题材。从叙事的价值观来看,中国要敢于在这些国际性题材中表达观点和立场,这有利于自身观点和情感的输出,达到以理通情、以情动人的效果。例如,中意合拍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采取交错式空间叙事手法,以熟悉的空间场景来提高国外观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而交错替换空间则有利于将情感转移或延伸至异空间。在“双城记”的平行视角下,观众可以看到同一时期的长安和罗马迥异的建筑风格、文明成就和生活习俗,以及经济贸易下双方的文明融合。该纪录片一方面以受众各自熟悉的空间拉近距离,促进双方接受;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差异对比下无形中将对方的文化进行了陌生化处理,既提供了新的解读空间,又增添了趣味性。

二、选择平民化的叙事视角

平民化的叙事视角的叙事方式是经过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者长期实践而获得证实的成功经验之一。其主要为实现对外传播的策略选择,以及人文关怀与以人为本的内容表现。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是跨过种族、阶级、国家、意识形态等阻碍去寻找人类文明中最本真的内容以及人类最关心、最根本的话题,其在客观上具备跨文化传播优势。“平民化叙事的特征表现为语言上保持质朴,情感交流阶段符合民众内心深处的要求。”[2]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纪录片运动”开启了平民化叙事的风潮,当时的纪录片风格更为质朴,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情感上更注重个人诉求和个人表达。例如,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以微观个体故事为主,讲述了北京出租车司机唠叨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日常,常年在外务工的夫妇准备回家过年的长途骑行,张岩一家的团年饭十分讲究的准备工作等故事。再如,纪录片《话说运河》所创下的高收视率说明了接地气的内容和表达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诉求,也更能让大众产生深厚的情感共鸣。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既能给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提供便利,又能鞭策纪录片创作者创造出更多具有灵韵的作品。

三、运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

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能为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挖掘更多的细节切入点,提升纪录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完善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娱乐功能。有学者指出:“故事化是一种传播策略,它通过编导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来推动叙事,以放大生活本身的戏剧元素,是一种运用电视表现手段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处理。”[3]纪录片的内容选题、人物、情节、细节刻画、故事节奏等多个方面都可进行故事化处理。以中日两版《新丝绸之路》为例, 整合网络平台上的观众评价内容,笔者发现观众更喜爱 NHK 版,认为这一版本更加生动有趣,而造成观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CCTV 版的故事化表达不足。CCTV 版《新丝绸之路》内容的兴趣点在于各种历史的普及和考察,在内容表达上采取平铺直叙和面面俱到的陈述方式,强调故事的完整性,重视对历史的回顾。该版本的导演韦大军曾说过:“这条路的绝大多数魅力停留在过去。”[4]NHK 版《新丝绸之路》的叙事方式则截然不同。一是该版本纪录片关注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将创作视野投射到沿途百姓的生活现状和人文特色,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二是该版本纪录片视觉节奏张弛有度,相比于 CCTV 版固定镜头、近景和特写的大量使用,NHK 版运动镜头使用较多且景别多样[5],大大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6]。细节化处理是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的一大重点,细节是故事情节表述的元素之一,细节的表现能够捕捉人物或事件最为生动、最为本质的一面,其可极大地充实观众内在的情感。总的来说,中日虽拥有共同的创作素材,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却截然不同且产生了差异较大的传播效果,由此可见,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的选择对作品影响之重。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在中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下显得尤为重要。CCTV 版《新丝绸之路》的创作理念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其已经将观众想象为一个对中华文化有一定兴趣和了解的对象,且大部分信息的内化发生在交际双方(创作者和观众)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生硬的语态方式无疑给西方观众接收信息制造了困难。而 NHK 版《新丝绸之路》通过细节化的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有效地规避了这一问题。例如,在关于“龟兹”的节目中,CCTV 版《新丝绸之路》翔实系统地向观众介绍了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的人生,而 NHK 版《新丝绸之路》则着眼于龟兹的艺术成就壁画蓝色颜料这一“小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围绕壁画蓝色颜料“永不褪色”的特性、“宝石制作的高成本”等话题设置悬念,递进式地说明龟兹人宗教信仰的虔诚。视觉上的冲击加上趣味性话题的延伸同时满足了观众的感官诉求和心理诉求,而“小历史”的刻画还可以做到更细致、更准确的描述,满足不同语境文化观众的需求。因此,中国的历史文化要想获得国外观众的认同和理解,就要在语态和叙事上做出适当的改变,而笔者在中日合拍的两版纪录片的比较分析中认为,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是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有效方法。伦理化叙事是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的传统表现特征之一。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伦理化叙事体现在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这几个方面。在个体命运的议题上,中国更强调个人与家国的紧密联系,西方世界则强调个人能力的作用。以中外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对正面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为例, 笔者发现中国倾向将具有责任意识、团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的人物作为“真善美”的代表,而西方世界则推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或是个性、个人能力突出的人物。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议题上,中国向来传递“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西方世界则会通过呈现自然的神秘之感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由此来看,伦理化叙事的差异体现了文本的价值差异, 而伦理化叙事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依托,能从根本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品格。伦理化叙事所包含的关于人类文明问题的探讨属于人们共通的“世界语言”,坚持伦理化叙事实则是在“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因此,我们要拾起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伦理化叙事传统,以中华民族美学为支撑。而具有民族印记的文化产品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创作者所继承的文化传统,这些都隐藏在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背后,创作者可塑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辨识性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对内有利于唤起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中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对外有利于建立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主体地位。

作者:何春耕 黄诞琦 何瑶 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