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及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学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网络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产业蓬勃发展,而计算机专业也成为了中职学生的热门选择,但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分析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因材施教

0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普通中学所不同的是,它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做出详细的职业规划,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工作环境。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经济形势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走在了时展的前沿[1]。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各个领域行业对于具有高素质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人才越发渴望,其招募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中职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使学生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中职教育的水准直接关系着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和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然而,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在新时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冲击下,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时展的潮流。

1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生源中,学生之间差异化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家庭条件等因素,造成了学生计算机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现阶段的中职生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乡镇,在乡镇建设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学生接受的计算机教育会受资金、素质教育落实质量等条件的影响。此外,在所能接受计算机教育的院校中,中职学生往往存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足,跟上教师的教学步调,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计算机学习不感兴趣等状况。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也影响他们的计算机水平:第一,文化课成绩不过关,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只能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第二,学生生活条件较为艰苦,需要提前进入社会工作以补贴家用。

1.2计算机教学模式传统

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局限于传统“应试性”教育框架之内,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需跟上教师的教学步调就能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任务。计算机教师一昧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单方面给学生灌输计算机理论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计算机知识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此外,专业教师不够了解自己的学生,不能结合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案,致使本身计算机基础就有所差异的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中,教师仅仅使用模板化的教学框架,完全不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自主思考,禁锢了学生本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也不善于与学生互动,不会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思考问题,进而提出处理策略。此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留给学生自主实践与问题探索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导致学生在未来就业时不具备竞争优势。

1.3计算机教学设备过于陈旧

部分中职院校没有意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关注对计算机教学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此外,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率较快,价格也相对偏高,使得部分资金调动困难。部分中职院校认为,学生只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就足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长期使用老旧设备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实质上,计算机专业是一个走在时展前沿的专业,为了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需要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更换老旧设备,避免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上脱节。

1.4校企合作形同虚设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内构建起健全的校企合作体系,是实现计算机教学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实习培训活动的开展缺乏体系化,学生在实训期间无法获取优质培训。第二,在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时,企业缺乏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信任度,仅仅交与学生基础性工作,无法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2-3]。第三,校企合作规模有限,能最终进入企业实训的只有部分学生。

2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

2.1兼顾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学生的差异化特征,结合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方案既能确保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也能有效培养优等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是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一种有效渠道。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在全面把握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严格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相应的组别划分。在任一小组内部都需合理安排能形成能力互补的成员,以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同进步。此外,教师还需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在编写程序时,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需辨清系统框架即可,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自主进行小程序编写。此外,教师还可设置一些难度较为均等的任务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让后进生在优生的带领下慢慢夯实基础知识。

2.2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模式是在目前教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范围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操作流程是,教师结合5~10min教学短视频来浓缩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并根据学生要求重点讲解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之内最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微课课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在以上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着重提醒重点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反馈意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障碍。

2.3及时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校方应重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引入足够的资金实现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教材更新。为了把握计算机产业的最新发展动向,校方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并及时替换老旧的计算机设备,更新计算机知识体系,使学生跟上时展的步伐,为提前适应工作岗位上做好准备工作。在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需要掌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需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课堂表现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教师要鼓励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不足,并学习彼此的优点。这种评价体系能使得学生参与考量系统中,从而取得更加公正、客观、全面的考核成效,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结语

计算机专业人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但各产业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计算机教师仍需不断探索高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有机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学生不同的能力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培养出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宪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4):223-224.

[2]崔巍琦.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17):315.

[3]陈杰.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8(33):26-27.

作者:冯榜伟 单位:黔东南州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