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问题

摘要:现代教育倡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合作,促进高中生的成长。学校在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则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持作用。高中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相对成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但他们忙于学业,接触社会的时间不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仅靠学校已经无法全面教育学生。因此,家校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地理教师的角度研究家校深度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融合;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影响因素

高中生具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事物有了一定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但由于缺少社会经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上处于青春期的末尾,性格上容易躁动,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其整个学习生涯产生影响。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教育对其影响深远。除了学校,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的第二大因素。因此,学校与家庭开展深度合作,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的良好成长环境。

一、家校深度融合的内涵研究

当前的教育理念涉及家校合作内容,追求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学校对家校合作的内涵认识不深,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导致家校合作的开展仅处于一个比较浅的层次,具体的实践内容以开展家长会的形式为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家校合作强调的是一个整体,其具体内容应包括家校合作制定的学习计划、家校合作监督评价体系、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等内容。只有将这些内容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家校合作机制行之有效。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开展家校合作同样重要。地理学科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单靠学校教育,学生仅能学到理论性的知识,缺乏相应的地理实践,无法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开展地理学科的家校合作需要地理教师与家长及时、有效地沟通,将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学习辅导活动托付于家长,让家长成为地理教师重要的合作教学伙伴,一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地理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开展家校合作需要地理教师付出一定的资金、时间、精力来和家长积极沟通[1],以便双方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目前来看,家校合作最常用的手段包括召开家长会、地理教师定期走访、组织家长委员会及校讯通等。但这些手段较简单,效果不明显。在地理学科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地理教师还承担着促使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这不是地理教师能单方面解决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基本为零。家长认为自己交了学费后,孩子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由学校教师负责。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偶尔会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如督促孩子积极写作业、多看书等,而在孩子的心理、思维及性格发展等方面缺乏教育意识。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如孩子高,根本教育不了孩子。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孩子的性格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均与家长有直接联系。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必须发挥作用。

二、高中地理学科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长缺乏合作意识。家长对教育有三种错误的认识:第一,家长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只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第二,家长简单地认为家校合作就是积极配合教师开家长会,督促孩子写作业;第三,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正是这三种错误思想,导致家校合作难以展开。不少家长表示,参加家长会是自己和学校沟通的唯一方式,即使平时有和教师沟通的意识,但缺乏相应的途径,还害怕耽误教师的时间,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时间一长,家校合作意识就彻底消失了。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家长参加过的家校合作活动只有每年两次的家长会,参加的目的也只是看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平时是不会主动和教师交流的。家长在潜意识中认为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重要?该怎么做?家长对此一知半解。

(二)家校合作流于形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主观上是能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的[2],在教育初期也会和家长积极沟通。但时间一长,许多家长无法参与家校合作,甚至部分家长连次数有限的家长会都难以参加,就严重打击了教师推动家校合作的信心,消磨了热情与积极性,导致家校合作流于形式。他们迫于学校的压力不得不召开家长会,将家长和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变成了汇报学生成绩的工作任务。研究发现,我国的家校合作活动开展较随意,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就以最常见的家长会来讲,家长会的召开和学校有直接联系,但学校没有安排固定的内容、时间、次数和方式,完全是临时安排。这也说明学校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任课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有当学生的表现不佳时,才会主动与家长沟通。除了家长会之外,家校合作的其他活动几乎为零。

(三)家校合作缺乏持久性。大部分教师在任课初始阶段都会有和家长积极沟通的意识,但家校合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且家长的配合度较差,导致教师缺乏连续开展家校合作的动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都认为学校是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场所,但家长每次来学校都比较麻烦,这是家校合作效果较差的原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家校合作的场所不仅是学校。以地理学科为例,地理教师可让家长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出去转转,领略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听从教师的意见,带孩子去野外游玩,放松心情——这同样是家校合作的真实写照。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正确认识到家校合作的内涵。

(四)家校合作缺乏平等互动。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家长比较被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只能遵从。教师习惯了这种优越感,家长也习惯了这种服从感,双方无法实现心灵和思想上的有效交流。例如,在家长会上,教师除了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之外,还会灌输一些较宽泛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听了一头雾水,没办法和教师互动、交流。时间一长,家长和教师都会认为家校合作就是一个报告会,家长无法从家校合作中有所收获。

(五)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现阶段的家校合作形式较为单一,仅有家长会、校讯通等,沟通内容也只是学生的成绩,这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正是由于这种内容单一的沟通、交流,家长只知道要教导孩子积极学习,很容易忽略对孩子情绪、心理及社会交往经验等方面的引导。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家长们关心的往往只是成绩,开展家校活动的目的也成了了解孩子的成绩。在孩子成绩下滑后,家长的表现通常较积极,但探讨的主要内容还是如何提高成绩。这种单一的家校合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表明家校合作尚处于较浅层次。

三、地理学科的家校深度融合策略

(一)构建地理学科的家校合作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教育工作落实的前提。想要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教师就要从评价体系入手。家校合作背景下的评价体系的内涵是制定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制度,以便各种地理教学活动能从学校传达到家庭,在家庭和学校双方的监督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让家长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能有效激发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热情,让家长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以往的教师单一评价向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的融合评价体系转变,保证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家长可以听课,对教师的授课风格、授课内容提出建议。又如,绝大部分家长都会使用网络,教师就可以构建网络平台、组建QQ群等,每周定期召开网络家长会议,让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线上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家长的主动性,让家长说一说自己在管理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或其他家长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为了提高网络家长会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为讨论内容添加一个主题,让家长必须围绕主题发言。在期末评价环节,教师可向每一位家长发一张评价表,让其填写本学期对教师及学生的看法,从而形成一个全面性评价。

(二)由家长代替教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学科极为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地理研学活动,能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难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因此,教师应与家长深度合作,让家长利用假期时间,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保证学生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份地理实践活动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如实填写。开学之后,教师回收调查表,检测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增加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代替教师完成了部分教学任务,缓解了教师的压力。同时,家长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请家长利用五一假期,带孩子去海边、河流等地游玩,观察当地的自然地貌,包括岩石种类、形状、颜色、数量及分布情况等。通过走访及上网查资料的方式调查当地的气候,分析当地自然环境的形成是否和气候有一定的关系。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份调查报告作业。报告内容涉及地点、时间、当地气候、自然环境、生物种类组成等一系列内容。通过角色变换,家长代行教师的职责,既保证孩子的安全,又督促孩子按时完成报告内容,将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和思维,增加其与大自然的交流,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和自然情怀。在学校与家庭的深度合作中,家长可以代替教师有效完成部分教学任务,增加与孩子、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增进对教师工作的了解,形成主动配合教师工作的意识。

(三)制定家校合作计划表并落实相关工作。为了促进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率先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一份家校合作的计划表。表中内容要具体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教师可邀请家长共同商议和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由家长不定时检查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第二个月,家长和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学生是否完全进入了学习状态,对学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共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三个月,学校邀请家长参与校运动会,和孩子共同参与各个运动项目,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第四个月,学校已进入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动员大会,并鼓励事业有成的家长分享自己成功的事例,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悟和经验。在考试结束后,学校要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对学生和教师的表现给予评价,并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详细的家校合作计划表格,家庭与学校的各项合作能落实到位,有效促进家校的深度合作。

四、结论

想要真正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深度融合,首先,教师和家长要转变传统思想。学校和家庭不可分离。只有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才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将各项合作活动落实到位,制定各种深入融合的工作计划。对某些实践类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代行职责,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活动,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加深二者的相互了解。最后,家长和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家校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冯琬清.普通高中家校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视角[D].合肥师范学院,2016.

[2]陆莉湘.浅谈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游学活动[J].地理教学,2016(12).

作者:安丽涓 杜文静 蔡菁 张珺洁 单位:白银市实验中学 甘肃省文县第三中学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第二小学 甘肃省文县石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