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中职学校“三全育人”的要求,中职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而“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解决专业课同向同行的一大举措。首先简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融入的内容,其次分析了中职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中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每天接收的信息非常多,其中包含各种价值观念与社会思潮,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职各专业课教师的通力协作,要求教师能够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效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真正做到“授业”与“传道”并行,使思政课教育与各专业课能够形成协同效应,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概述

(一)内涵

“课程思政”的基本含义是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渗透到各类课程之中,即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进行融合,形成全课程、全员育人格局,所以“课程思政”其实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此外,它也属于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孤岛效应,要求各教师能够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政教育,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而,需要教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以此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课程思政”还是一种行动方法,它不是将专业课程原本的属性进行改变,而是基于专业课程知识,从中挖掘有关思政元素,并合理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1]。

(二)“课程思政”融入的内容

第一,需要将家国情怀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增添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担当与责任。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其中涉及健全人格、道德情操与思维能力。首先在健全人格方面,需要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可以促进他们情感、性格、艺术、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其次,在道德情操方面,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三观”、较高的人文素养、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最后,在思维能力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观察、推断以及逻辑等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理念。即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需要通过渗透思政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其具有开拓进取、创新意识、不畏艰难、努力钻研等科学理念,进而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做好事情。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困境

(一)还未完全形成“课程思政”思想共识

受到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师传统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许多职校的专业课教师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是班主任或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与自己并无关系,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也只是讲有关本课程的专业知识,虽然专业课教案中对于有关德育目标有所提及,但真正可以落实的情况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会将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在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学校希望可以通过“三全育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完全形成“课程思政”的思想共识,导致在层层落实中存在诸多阻碍,难以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

(二)“课程思政”内容缺乏亲和力

对专业课教师而言,他们对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使得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提及一些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的知识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亲和力。究其原因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缺少协作,并且学校未能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导致实际落实中效果不佳[2]。

(三)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会觉得专业课就只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而思政教育则可以通过专门开设的思政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教师就不会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中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挖掘,更不会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革新教学方法,从而影响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难以实现“协同育人”目标。此外,一些职校教师在实践经历方面比较欠缺,在教学中只能盲目强制灌输,不注重课程内容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未优化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三、新时代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有效弥补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对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这符合国家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同时,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了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孤岛”现象,并借助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使思政教学实践变得更为丰富,大大提高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而形成了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一)基于专业课程特点,有效融入“课程思政”

在中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应当落实到各个课程的教学中,因而,中职学校需要先构建一套适应“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体系,并制定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其中应涉及课程内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是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所以教育者要重视对专业课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如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等,让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现实。教学方法上,同样要做出改变,采取行动导向、实践参与、创设情境等,如在电子商务实训课中,应当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让他们可以尽快适应岗位,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二)加强教师教学水平,有序开展“课程思政”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应当具备育德意识,即可以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关注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对其进行积极挖掘与应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现阶段,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思政课程虽然是必修课,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教育成效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所以仅靠思政课程的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将思政教育与各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丰富专业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科内容更有深度与广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并能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教师还应凭借渊博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与行为体验上产生共鸣,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课程思政”

首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中职学校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需要进行修订,特别是针对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改与规范,保证专业课教育中可以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如在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学生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德育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思想意识,提升其职业素养。其次,要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研讨会,主要负责挖掘专业课的德育元素,找准专业课育人切入点。如从专业知识中挖掘,管理学基础中有这样一个管理思想,即举贤才,对此可以引用我党选拔干部的例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内容。再如,发掘教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早年间,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图,其体现着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此类事迹的启发,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工匠精神。最后,需要加强教学手段的创新力度。开展专业课思政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如论、讲、演以及做等,但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讲授,为此需要专业课教师能够针对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如教师通过App或线上学习平台,向学生提供微视频,由于微视频具有较强的趣味性、针对性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四)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充分保障“课程思政”

为了更好激发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积极性,需要对现有教师考核制度加以修订。首先,应当对专业知识与德育评价的占比率进行合理确定,实现德育与专业评价并重的方法,在评价中体现出育人要求,以此督促专业课教师能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如教师可以在专业课考核的过程中,自觉融入德育元素,根据现有考核标准,对专业课的考核要求进行修订,以此构建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评价体系。此外,在考核方式上要摒弃以往的一次性考试,要加入日常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发挥自身育人作用。综上,中职学校需要重视思政教育内容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通过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高尚情操,持续强化个人素质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长青.新时代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的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20,36(4):258-259.

[2]陆丹丽.在中职课堂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

[3]刘艳玲,虞满华.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及其推进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

[4]李兵,李滨,张志维.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2020(12).

作者:张颖 单位:日照市海洋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