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难点探析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难点探析

摘要: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有着政治、经济、社会和个体价值。然而,在融入中面临着实践平台“失准”、教师主导“失能”、学生主体“失位”、保障体系“失职”的问题。对此,可以校内外联动为抓手,搭建丰富的实践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加强赋能与合作;以彰显学生主体性为重点,激发主体效能;以增强教学效果为落脚点,完善保障体系。

关键词:职业启蒙;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开展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学生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极力鼓励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强调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开展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启蒙注重让学生从职业体验中认知职业、感悟职业。职业是工作的名称,工作皆有其自身的内容、性质,但本质皆是劳动,这表明职业和劳动间实为表里关系,即职业均对应着一定的劳动,但劳动并非都对应着职业[2]。由此,可基于当下课程的设置,利用二者的紧密关系,以劳动教育课程为落脚点,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3],以劳动教育课程的推进促进学生的职业启蒙。

一、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1.政治价值

政治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治”指的是正确的管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政治价值体现为服从国家对教育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管理。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4]。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新指令,也是职业专门化在教育领域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融合发展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劳动态度,符合总书记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服从国家对教育正确领导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方案》等相关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文件陆续颁布,彰显了二者重要性和紧密性的同时还强调了二者融合发展[5]。尤其是2019年4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2020年9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颁布,充分表明国家期望通过宏观调控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明晰职业方向,使其在教育分流时理智选择职业方向,避免分流时偏向普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生命力的有效手段,是服从国家对教育管理要求的体现。

2.经济价值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最早论述经济和教育关系;颜元的“实学”“实行”思想表明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可见,经济是课程开设与实施的必要支撑。鉴于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耦合性,可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减少经济(指财力、物力)对两种教育的制约,增加经济(指耗费少而收益多)效益。具体表现在:一是鉴于二者在实施上均是通过相关的实践和理论传授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职业、劳动情感体验,结合二者的耦合性,整合物力资源,通过某种具备二者相关性类型的实践以达到二者共同的目标,减少财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二是鉴于当下的职业启蒙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其教育的重担通常由学科教学教师承担或学校培训专门的任课教师承担。由此,可以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为主力,加强对其的培训,减少师资力量的投入,以增加经济效益。三是师生有着各自沉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将二者融合进行,可促使师生在减少时间、精力投入的同时又可实现教育目的。

3.社会价值

此处的社会价值是指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融合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推进社会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社会必稳定[6]。主体通过接受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认识、体验职业与劳动,明确自我的职业方向,推动其寻求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和劳动,增加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和在未来有业和乐业的可能性,不断提高我国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而要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之间存在智能差异,表明要达到个人智能优势的最大发挥,教育者应根据个体间的差异,给予学生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能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充分发挥“长板”的作用,达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发掘、培育技能潜质型学生,辅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别,促进潜能的最大发挥,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构建基础。

4.个体价值

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育人的价值。首先,可增强学生对职业和劳动的认知。二者融合将丰富课程的内容,开展多种类型、复杂性强的、与职业相关性较大的劳动实践,增加了学生实践不同真实性劳动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强其对职业和劳动的认知。其次,可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生涯心理学家舒伯和斯金伯格将0~17岁分为个体职业生涯的空想期、兴趣期、能力期和探索期表明了中小学阶段是职业启蒙的黄金时期。因此,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关键阶段接受职业启蒙教育,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7]。最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学生进行多次的劳动实践可促使其逐渐清楚自己感兴趣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形成基础的职业理解和职业意识[8],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基。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工作和劳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和劳动奠基。

二、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难点

1.实践平台建设“失准”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的要求[9]。实践有利于学生劳动思想、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10],而职业启蒙要达到职业素养的养成也必然要进行相关的职业实践活动。可见,实践既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不可缺失的教育内容之一。因此,须拓宽实践场所,丰富实践类型和内容,以此促进二者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然而,在国家政策的倡导和现实状况的诉求下,部分中小学校职业和劳动实践平台建设意识虽有所增强,但当下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课程实践平台建设的需求侧得不到满足,教学仍然陷入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的困顿局面,供给侧“失准”问题突出。“失准”问题突出的背后逻辑是学校的资金短缺、可利用的场地少[11],学校无力打造多样的职业和劳动实践平台。再者是学校联动性意识不强。学校之间及学校与外界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及打造联动型教育的意识,与其他学校和企业未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教师主导“失能”

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需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地制宜、体现时代特征[12]。职业启蒙教育是“培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认知及培育其在劳动中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需注重体现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亲历劳动的过程;需以学校实际生活情况为基点,利用周围可用的一切资源,避免“一刀切”;需以新时代职业和劳动类型的需求为重点,重新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的职业和劳动的内容和实践。而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关心和了解学生,积极学习职业和劳动的内容与性质,丰富自身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知识和文化。然而,目前学校师资力量不足[13]。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一般由接受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的科任教师兼职[14]。从客观上看,科任教师并不具备充足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知识与文化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有效地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同时,中小学校科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精力主要集中在主负责的学科中,对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研究缺乏积极性,加之教师间的协同性不足,融入更是难以推进。

3.学生主体“失位”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勤俭奋斗的劳动精神。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需以学生正确认知职业和劳动为重点,以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劳动价值观为核心,以此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融入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中加深其对职业和劳动的认识与思考,引导其积极主动地体悟实践劳动背后所需的精神和素养,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劳动和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但是,在中小学校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进程中,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所融入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多是经过多重筛选的,学校和教师应考虑其内容的适切性、科学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可操作的内容。而学生往往作为内容的接纳者,鲜有机会学习或实践到自己感兴趣的劳动。而且劳动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传统单一,以讲授式课堂教学为主,并不突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特点,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弱。

4.保障体系“失职”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实现二者教育目标的同时增强教育效果。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需要有力的保障体系,以确保学生能在多种真实的职业工作和劳动实践中得到体验,并通过质量保障体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监督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增强教育的效果。然而劳动教育课程的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劳动教育无具体计划、无具体考核[15]。如2020年3月颁布的《意见》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但并未强调保障体系的全面建设,缺乏相对应的评价、考核、质量、监督的保障体系。而职业启蒙教育虽在多项教育政策文件中倡导,但在我国其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并未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因而,在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教学过程中,理应在劳动教育课原有的保障体系上基于融入的目的与价值、二者的特点与耦合性完善保障体系,弥补保障体系的“失职”,提高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质量,增强“强化”效果,确保二者目标的有效达成,确保二者科学有效运行。

三、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突破

1.以校内外联动为抓手,搭建丰富的实践平台

囿于实践平台建设的“失准”,须根据职业和劳动的内容和性质,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展及教学的需求,以校内外联动为抓手,搭建丰富的实践平台,拓展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途径。首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学校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可向政府申请或重新调整已有的资金,抽取部分资金用以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建立烹饪、服装裁剪等多样的职业和劳动实践场所。其次,搭建校与校之间联动的实践平台。学校可基于本校所处的区域,搭建学校之间的实践平台,与中职、高职等学校建立联系,利用其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职业陶冶和职业探索的劳动实践平台[16]。最后,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学校可基于地方特色,由政府牵头带动与当地企业合作,选择合适的职业和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职业和劳动场景中进行真实的实践。对于学生无法实践的职业和劳动,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在观察当中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职业和劳动的内容和性质。

2.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加强赋能与合作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要持续深入开展,须建设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建立赋能机制及协同合作的机制[17]。首先,建立赋能机制,提升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综合能力。一是赋能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专题培训,把职业专家“请进来”,增加教师与职业专家交流的机会,提升其对职业与劳动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和劳动体验活动,为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机会,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和实践的方式,促进其了解和感悟职业与劳动。还可开拓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相关的资源,为其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以加大对其的赋能强度。二是教师自我赋能。教师可通过网络、会议、讲座等方式深入了解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思考寻找二者的结合点,提升自我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知识素养,以促进教研相长,推进职业启蒙深度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其次,建立合作机制,高质量推进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校内教师应团结一致,共同探讨和研究融合的方式方法。学校还可根据自己所在区域联动其他学校的教师共同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对职业与劳动理解较深的中高职院校教师,与他们建立合作能极大地帮助教师攻克融入的难点。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获取企业工作人员具备的丰富职业实践经验。

3.以彰显学生主体性为重点,激发主体效能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职业和劳动素养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效能。在融入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效能。首先,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增强学习动力。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所融入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经过教师的多次筛选后,将可执行的实践活动罗列出来,供学生自行进行选择,最后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先执行学生更乐意参与的职业与劳动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应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反馈课程教学中所融入的职业启蒙内容和实践活动的选取、融入方式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创新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体效能。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均是偏向于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通过实际操作以促进学生对职业和劳动的认识和感悟。在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以师生“交流总结”、生生“合作共享”为互动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讲述、分享实践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加深对职业和劳动的认知、认同。

4.以增强教学效果为落脚点,完善保障体系

职业启蒙有效融入劳动教育课的根本依托是完善保障体系。首先,建立评价制度。评价是检测课程实施情况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其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由此,学校要建立评价的标准,在课程实施结束后按照标准评价实施的效果,然后提出建议改进实施的方式。其次,建立动态式考核制度。实践是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特征之一,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动态式的活动,需要主体进行真实的操作与练习。因此,在每项学习任务结束后理应考核,以检测学习的成效。与此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动态式的考核,阶段性地对担任此课程的教师进行考核,以确保教师自身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知识素养的充足和更新。再者,建立质量保障制度。学校应充分准备好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所需的资源,做好融入的一切准备工作和后续工作,保证资源的不中断,以保障其实施的效果。最后,建立监督制度。学校应建立监督小分队,不定期视察,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正是这些支持体系对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教学起到基本保障作用,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作者:黄凤萍 单位: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