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日臻完善,日益扩展,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更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时代在变,技术在更新,课堂的结构也在变。作为教师,让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助手而不是阻手是我们要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语文是基础学科,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更为重要,我们试图通过研究,总结出一些能适应课堂教学需要,可操作性强,灵活高效,方便快捷的方法,减轻教师的负担,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一、讲读课中创设教学氛围

讲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让学生从深读、美读、精读课文中掌握阅读文本的方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达到增长才干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力争能在长文短教、短文细教、难文浅教这些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又艺术优美的教学处理,这时,我们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中,需要有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明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文段“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安塞腰鼓!”的表达特点,写一段描写场景的文字。学生是南方山区的孩子,他们绝大部分都没有看过安塞腰鼓,不知道怎样的情景才是“狂舞、闪射、乱蛙”,怎样才是“强健的风姿”,他们只能从字面上理解。没有现代教育技术之前,课堂上只能以教师的讲为主,语言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呆板。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我们用视频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气势,学习教材运用语言的方法,体会通过文字表达情景的方式,同时,借助音像资料,把其他场景展示一两段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对比,这样做,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如《石壕吏》,因为是文言文,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体会文中所讲述的时代,所以笔者在备课时考虑的是短文长教,在文段中增加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短短的两句话,蕴含着诸多内容:苦难的时代,因为统治者要扩张地盘,连年征战,家有男丁的都要应征入伍,家中有三个壮年男子,但去打仗了,且新近才战死了两个,多无奈!笔者在备课中把语句蕴含的内容用PPT展示给学生,还附带有战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根据这样的分析,说说这个家庭的苦:时代之苦、祸难之苦、丧失之苦、苟活之苦等等。

二、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效果

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阅读中的文段字数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用课件或实物投影的方式来展示,教师还可以在屏幕上把学生的练习进行即时修改,指出不足,让学生及时修正。在进行诸如续写或仿写、病句修改等基础题的复习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在复习诗歌中,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一些内容设计成微课,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能反复揣摩,理解吸收,学为己用。如《蒹葭》中重章叠句的手法,我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再到“白露未已”的时间变化;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的地点变化,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的过程变化;学生通过微课就能较好地掌握什么是重章叠句的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作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用微课来复习,对薄弱的内容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效果也显著得多。

三、自读课中,利用视频辅助自学

自读课在语文教材中占一定的比例,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材料,学生要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自读课文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材料。我们在自读课文的备课中采用导学案的方式,练习题分ABC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做题,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学校有网站或学习平台,还可以在平台上布置家庭作业,学生上交作业后,教师批改并到平台上,其他学生也可以参考,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四、现代教育技术活跃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语文课的补充,我们选用一些诗词诵读让学生进行早读、晚读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进行跟读或填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用名著视频让学生进行名著的思维导图训练,这样的学习也增加了趣味性,减少了单纯读书所带来的疲倦感,学生在填写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训练了思维,可谓一举两得。当然,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大面积的媒体展示会让学生变得麻木。有的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的时候,不注意怎样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展示课,语文味就没有了。②长时间的声音播放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自觉地就会让声音充斥整节课;但这样大部分时间都有声音充斥课堂的一节课,学生还能好好思考,好好读书,好好体会吗?③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变得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示范读书,不相信自己能把拼音读好,不相信自己能把课文讲好,诸如此类,教师太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了,往往适得其反。

作者:廖银霞 单位:广东省新兴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