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教学优化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教学优化研究

[摘要]高职课堂存在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低头玩的现象,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研究高职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反馈机制,对提高高职培养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反馈可将学习信息和学习活动进行组合,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学生自主对学习目标与学习结果进行对比与认知,以检验学习成果,认识自身不足;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关注有效反馈的途径,把握好回环反馈的方式、时机,可使教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形成良性、全方位“收集—输出—反馈”的循环教学,快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字]混合教学;反馈;

一、优化教学反馈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科学的教学方式是优化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而教学反馈的积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教学反馈能够验证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通过教学反馈,教师可清楚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策略,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2.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合理的教学反馈,学生不仅能认识到自身不足,还能意识到自己的所感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奋斗的学生在反馈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而对于付出很多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反馈的过程可让他们发现自身不足和差距所在,改进学习方式,以提升学习成绩。

二、教学反馈构建步骤及遵循原则

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教师可构建层次化的学习目标,依据课程知识点和学生能力,确定分阶段、分模块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并将此学习目标大化小、碎片化。教师作为主导者组织并发起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注意收集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于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需求。

1.反馈信息的收集。有效反馈信息的收集是反馈有效的前提,要依据多个评价指标反映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收集反馈信息的时候,应明确收集的方式、时间、内容,以确保信息收集的可操作性及客观性。

2.反馈活动列表。学习信息可反映相应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而随后的改善措施则是反馈促进学习的主体功能,反馈中应有明确的操作指南,以确保后续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依据不同的学习信息反馈编制反馈信息列表,使反馈信息形成促进学习的反馈体系,且能够持续有效发挥作用。教师可通过学习目标制订、学习信息收集、学习列表制订三个阶段,把反馈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形成学习循环,从而实现学习目标。构建促进学习目标的反馈体系,能让反馈真正服务于学习。

三、教学反馈优化途径

1.课前反馈。教师可通过易班平台做好教学前馈诊断,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分析其需求,获取反馈信息。教师先在易班平台上针对课堂内容的课前预习问题,并要及时收集、汇总、归纳学生的疑问,明确学生的疑难点所在,以优化教学思路,让前馈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实效。

2.课上反馈。(1)不断反馈并进行适当的纠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依据难易程度合理划分讲解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应积极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对其错误观点及时纠正,让学生做到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夯实各个教学环节。(2)落实第一反馈并及时纠正。反馈的效果取决于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纠正方式的合理性。第一反馈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敏锐、密切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即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通过巧妙、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以独立练习、小组合作或操作实践等方法进行知识深化。教师可从学生的分析、解答中发现隐性的反馈信息,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可靠性,并及时完成答疑。教师对第一反馈的主动解读,不仅能使学生提高注意力,还便于自己实时调整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3)督促主动反馈并自觉更正。教师与学生应相互尊重、理解,积极配合,课上教师会督促学生主动反馈,学生应自觉更正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做好辅导矫正工作;而学生也要发挥主体价值,主动反馈,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3.课下互动反馈课下,教师和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登录智慧职教等班级教学平台,教师在平台上设计测试题目、调查问卷,以夯实学生基础;学生在平台上提问、答题,完成调查问卷。教师可在平台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及时答疑,或查阅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明了学生需求。通过智慧职教系统的预警提示,教师可有效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改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整改与提高。

四、保障教学反馈有效性的条件

1.培养优秀教师。反馈信息的创新探究需要优秀教师的支撑。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上,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能快速解惑答疑。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要幽默诙谐,权威而不专制,亦师亦友。这样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回应并赞赏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纠正表现差的学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互动交流、相互信赖,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发挥想象力,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反馈的局面,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3.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会影响反馈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包含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能力方面,可将简单的基础知识作为评价指标,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应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专业能力方面,即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中,所应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可选定清晰、实用性强的重点知识作为标准,以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评价指标应难度中等。终结性评价主要针对专业综合能力和通用能力方面,专业综合能力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通用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成课业等过程中,表现的自我管理、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应用新技术、设计和创新等能力。终结性评价指标的制订应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难度较大。在各阶段评价中,可引入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评价标准,建立企业本位、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行业和企业的评价相结合,以建立一个开放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优势和问题

1.优势。(1)反馈信息覆盖面广。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中获知学生的状态,反馈信息较少。而现在的反馈信息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反馈信息,还能获取学生的即时需求,覆盖面更全面,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2)反馈信息准确性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批改”来掌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当前的反馈信息会更加准确、可靠,学生能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3)信息反馈效率高。通过课前反馈、在线作业、在线交流,教师能够及时获知学生的实际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问题。(1)前期准备工作量大,周期长。在在线教学中引入即时反馈机制,教师会面临精力花费大、准备时间长等问题,另外,课前、课中、课后的反馈必须有教师的及时干预才能起到最佳效果,这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进度参差不齐。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上存在快慢差异,导致学习进度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个体差异日益明显,这些情况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及时调整并优化、完善教学内容。(3)即时反馈需要阶段性反馈的配合。虽然教师能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好奇心调动其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感到疲乏,出现积极性下滑的现象。这时,教师需要借助阶段性反馈的帮助,让学生看到学习效果,找到成就感,重新燃起斗志。

作者:郭忠庆 高聪聪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