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摘要:个性化教学是近几年随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而被提出并被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文就具体实例探讨初中美术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

新课标强调初中美术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人的个性,主要指个人潜在的稳定心理因素的综合,其中虽然蕴含一些先天性的心理特征,但主要与后天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主要是在个人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开展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和一些潜在的心理因素能够稳定、明确地表现出来。个性化教学模式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所产生的一种教育。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一、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给学生讲解太多内容,而应该让学生自己观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从作品中看出的东西,而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出答案。如,在让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的时候,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能培养自己的独特个性。同时,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在欣赏作品时的体验。也就是说,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不能先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旦教师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禁锢,难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罗中立的《父亲》,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会觉得人物是劳动人民的代表,有的学生会觉得父亲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等等。这些是有着不同理解能力和不同生活体验的学生得出的不同结论。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符合人们的认识即可。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学生在欣赏作品中的初体验,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是个性化教学的正确方式。

二、给学生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美术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很多时候有一定的创作背景,或反映喜悦的情绪,或表达内心的悲愤和不满,这些是作者透过作品向我们表达的内容。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西方一些后现代作品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初中美术教师要给学生讲一些后现代绘画作品的主要构图特点及其创作背景。如,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后给小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毕加索采用变形、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暴行下人民的痛苦和悲惨的景象,表达了对法西斯的强烈控诉。后现代作品重视意象,善于将物体分割、重叠、堆砌等,创造出一些怪诞却富有深意的画面。通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够对于作品所属画派的特征形成具体的了解,也能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还未形成完整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介绍优秀的绘画作品和它们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对事物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三、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帮助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位学生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各有特长。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不同,尊重学生的差异。所谓个性,就是每位学生身上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因此,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促进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原则。个性化教学是在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的基础上建立的。新课标强调初中美术课堂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苏艳.美术课堂教学呼唤个性化风格.新课程(教研版),2010(11).

[2]杨增群.谈如何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作者:金子煊 单位:四川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