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

谈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

摘要:新高考模式的实施,开启了“3+1+2”或者“3+3”等选科模式,彻底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历史作为两门必选科目之一,其考评制度和要求也随之发生转变,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紧紧围绕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结合新高考下历史教学要求,分析新高考下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要求,高考制度也在随之调整和改革,全国各地分批次进入到新高考模式下,开启了“3+1+2”或者“3+3”等选科模式,彻底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历史作为高中学生的必选科目,其考查的制度、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在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考查中,考查方向也随之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面对这一现状,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紧紧围绕新高考下历史教学要求,重新设计历史教学方案,真正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滞后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的考查内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面对这一转变,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历史核心素养、新教学理念的研究中。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多数历史教师依然束缚在滞后的教学理念中,以知识传授为首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发展,难以满足高中历史新高考和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另外,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够,依然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互动等。除此之外,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历史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之前,必须要结合“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内容”,重塑教学目标。但在调查中发现,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集中于知识层面上,以学生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对考查的题目掌握了多少作为重点,忽视了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其他层面的发展。由于历史教学目标中核心素养内容的缺失,致使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明显的偏差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致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

(三)教学内容碎片化

新高考下的历史考查中,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化,对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一方面,就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说,现行历史教材的安排上,历史事件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使其遭到严重破坏,这就给学生的历史知识系统化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当前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受到滞后教学理念的制约,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高考成绩,历史教师常常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考试内容中,而针对非考试内容常常一带而过。在这种情况下,致使学生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呈现出极强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2]。

(四)教学评价滞后

新高考背景下,提出了全新的评价要求,要求教师应紧紧围绕“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这一主题,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全新评价体系,旨在满足新高考下的教学要求,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下的要求。但在调查中发现,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依然束缚在应试教学评价模式下,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思维、能力、情感目标的落实。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与新课程理念、新高考的要求背道而驰,难以真正满足素质背景下的教育要求。

二、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一)精准把握高考要求,转变教学理念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转变和重塑课堂教学理念。一方面,明确历史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定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此,历史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唯升学论”“唯分数论”教学理念,正确理解新高考的精神内涵,将教学重心从以往的知识教育中,逐渐转移到学生的发展层面上,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指导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探究学习中,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完成历史知识的建构,并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强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

(二)指向新高考,重塑历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设计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也随之提升。因此,为了真正提升新高考下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指向新高考下的要求,重塑课堂教学目标。由于新高考下历史考查内容和方向更侧重于历史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教师必须要在传统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增添能力目标、思维目标、情感目标等,更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哪些知识,提升了哪些能力,获得了哪些素养等。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确保所有层次的学生均可在有效的学习中获得发展[3]。

(三)聚焦新高考,整合教材内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了压缩,使得历史知识跨度大、“碎片化”,难以满足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基于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寻找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其进行整合,使其更加系统化。由于历史知识一脉相承,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很多历史知识点都可进行串联。教师应结合某一部分的历史内容,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整合、补充,使学生在系统化的历史内容学习中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次,融入本土历史资源。基于新高考下的历史考查要求,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关注教材上的历史知识和内容,还应充分挖掘本地特有的历史资源,将其融合到具体的历史学习中。如此,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在本土历史内容的融合中,通过思考探究促进了核心素养的落实。最后,融入时事热点,拓展教学内容。新高考下,强调学生应了解历史、关注历史,并将历史与当前时事热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展开分析,真正达到历史学习的目的。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与其相契合的社会热点知识整合起来,还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引入热点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面对新高考下的要求,历史教师还必须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旨在落实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一方面,在对新高考历史考查题目的分析中,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的现状,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日常教学时应指向“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家国情怀”,灵活开展课堂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时间数轴图将历史事件直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时空观念;还可以结合某一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唯物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和讨论,促使其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强烈的唯物史观;还应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集史料、辨别等,将其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带领学生围绕某一史料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对史料分析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也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渗透相应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应用能力。新高考下,在对历史考查中,更加关注历史知识的应用情况。面对这一现状,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教学,还应在历史新高考的指导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等,以更好地满足新高考下的要求。

(五)基于新高考,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新高考下的要求,在“大历史观”的理念下,尊重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应树立“大历史观”教学观念,不能局限于现行历史教材内容的限制,紧紧围绕“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学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模块+专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分散于各个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新高考下,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还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紧紧围绕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目标灵活开展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设计出具有探究价值、层次化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思考、讨论等,完成历史知识的建构,并实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也可以灵活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历史地图等教学工具,以便于学生在形象的学习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还可以灵活开展层次化教学,结合新高考下走班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科学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科学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真正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六)重视训练检测,强化学习效果

面对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还应重视课后训练,引导学生在训练检测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并促进能力的提升。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还应指向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应将学生从繁杂的课后作业训练中解放出来,指向历史核心素养、新高考的要求,优化作业设计,设计出高质量、开放性的课后作业,真正提升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训练的时候,不仅要作出严格的要求,还应规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训练;最后,针对学生的作业训练情况,教师还应及时进行批改,针对学生作业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认真分析,针对典型问题进行解决,真正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七)围绕新高考,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体系已经落伍,难以真正满足历史新高考下的教学要求。基于此,教师应立足于“一体四层四翼”评价内涵和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新高考下,历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评价目标,将评价重点从学生的历史成绩、历史分数上逐渐转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更加关注学生历史学习中情感、能力、思维等层面的发展,使学生在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的主体也应多元化,给学生足够的“话语权”,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加深自我认知,真正促进历史学科素养的落实。另一方面,关注形成性评价。面对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还应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在肯定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同时,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应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日常成绩等都纳入教学评价中,使得历史教学评价更加客观有效,更好地适应新高考下的教学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目标、方法、内容等都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新高考下的历史考查要求,转变教学理念、重塑历史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真正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宏玉.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24):73.

[2]柴志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1(29):41.

[3]李秀凤.基于新高考形势的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探索[J].名师在线,2021(12):76.

作者:刘立勤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