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等教育供需矛盾探讨

国内高等教育供需矛盾探讨

一、高等教育的需求及供需矛盾

(一)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及供需矛盾

1.职业的需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变动频繁,不同职业之间的薪资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学历水平成为职务晋升和薪资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谋求更高、更好的职位,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往往就会增加。

2.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往往会影响到子女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道德观念。一般来说,家长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子女对教育的需求度也就越大。

3.个人的特质及求知欲望。一般而言,个人求知欲越强,相应地对教育机会的需求程度就越大。高等教育的供给与个人之间的需求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有限的供给和巨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对劳动者的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也成为劳动者提高其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为了获得理想的工作和较高的收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在巨大的需求与有限的供给二者之间的相互角力下,这一矛盾日益突出。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及供需矛盾

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部门及社会各领域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以及科技产品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几个:

1.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在两个层面影响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首先,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层次。社会与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专业分化越细,对人们的教育层次和类别需求也就越高和越复杂。其次,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持续性。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越快,社会就对教育具有持续的需求,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2.国家政策以及导向。

一般来说,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其社会需求是通过政府的教育规划、教育政策以及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等体现出来的。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努力程度、政府的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成为影响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政策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导致某种类型的教育需求发生变化。

3.教育产品对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经济发展由四个因素决定:一是物资资本,二是人力资本,三是自然资源,四是技术知识。从理论上来讲,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是四种生产要素的多种组合,可以通过各种要素的相互替代来维持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在维持产量相同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有各种组合。也就是说,当人力资本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率增加时,即人力资本所能替代的其他要素的量增加时,经济社会就会增加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而当人力资本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率降低时,即人力资本所能替代的其他要素的量降低时,社会就会相应减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4.高等教育产品的价格。

高等教育的产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的学生,二是高校的科研及知识产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社会在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上也会受到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费用。如果工资或费用过高,高等教育的产品便容易被其他的资源替代。如果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产品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不匹配,就会产生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矛盾。这种矛盾既可以表现为总量型的矛盾,也可以为结构型,还可以表现为区域型矛盾。如果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小于或大于经济社会的需求,则主要表现为总量型的矛盾;如果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人才类型不匹配,则主要表现为结构型的矛盾;如果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且毕业生难以有效流动,则主要表现为区域型的矛盾。

在高校扩招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总量型矛盾。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之后,由于高校部分专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结构型矛盾也随之出现。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某些值得深思的现象: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难,一方面又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短缺;一方面是某些地区高级人才的紧缺,一方面又是某些地方高级人才的浪费;一方面是理工科等应用型人才的紧缺,一方面又是文科类等专业毕业生的过剩。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目前的状况并不是三种矛盾的独立表现,而是两种或者三者的混合型表现。

二、常数法则下两种供需矛盾解决方法分析

(一)常数法则下个人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矛盾

常数法则又称“存在法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接受教育的适龄青年的人数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客观存在,并且不因教育的发展而增加或者减少,也不以就业状况的改变而改变。这一法则的意义在于,不论适龄青年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都是要就业的,就业压力不会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增加,也不会因为高等教育的压缩而减少。在常数法则下,出现第一种矛盾主要是因为有大量需要接受教育的适龄青年的存在,而且这部分个体对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需求。在有限的供给下,矛盾日益突出。单纯地解决供需矛盾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进行,在供给有限而需求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抑制需求和加大供给的办法。抑制需求,即降低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抑制需求最有效的办法有两个:其一是提高高等教育的价格。当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某些支付能力弱的人就会放弃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需求的效果;其二是提高高校的准入标准,加大入学难度。

准入标准的提高,可以使某些不符标准的个体放弃这种需求。用提高价格的办法来抑制需求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这是因为通过提高价格抑制需求减少高校的招生量,虽然在表面上可以减轻机会供给与个体需求间的矛盾,但却有可能激化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会引起某些方面人才的短缺,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无效率的。同时,用提高价格的方法抑制需求,可能会使某些支付能力低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高等学校,这又是不公平的。如果提高准入标准,虽然每个个体面临着同等的机会,不会出现公平问题,但是也会影响到效率。总之,通过抑制需求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是不现实的,也跟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背道而驰的。

在常数法则的视角下,适龄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是固定不变的,从个体来看,发展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提高生活水平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发展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级人才,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说:“从供需关系的数量上讲,发展教育不会产生人才过剩的问题,因为人已经在那里了,你不让他受高层次教育,他也还是过剩,而且是低素质过剩,对社会不利”。由此可见,不论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就业压力在中国这一个拥有十几亿人的人口大国始终是存在的。因此,借助压缩高等教育的方式来解决目前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在理论上和现实上是行不通的。

(二)常数法则下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矛盾

高等教育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在数量、质量、结构上如果出现偏差,便产生了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这一矛盾一般具有总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矛盾三者的综合特征,解决的方法可以是总量的调整、结构的调整以及教育投资政策和就业相关政策的调整。解决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间的矛盾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从供给来看,压缩高等教育的规模,减少高校的招生量,减少劳动力供给,虽然在表面上可以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但是却会激化个人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间的矛盾,这与经济社会长远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的。高等教育不但是一种智力投资,更是一种知识投资,不能因为在短期内出现了一点问题而功亏一篑。如果压缩高等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不会因为高等教育的压缩而减少,这就会导致劳动力素质低下,生产力低下,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偏低。从社会需求来看,目前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结构型矛盾,即一方面存在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又是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使高等教育的供给与社会需求在结构上得到匹配,从而解决供需矛盾。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就业总量主要由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所决定。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较高,但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十分有限,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弹性系数较低。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对于就业的拉动并不明显,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弹性系数较低,而就业弹性系数则是由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大小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较低,那么企业就会选择以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人力资本,从而减少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量;如果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较高,那么企业就会选择以人力资本代替其他生产要素,从而加大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量。然而,人力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教育质量。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就业弹性系数,解决供需矛盾。

三、高等教育供求平衡的宏观调控政策思路

我们从高等教育自身来分析,它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与纯粹的经济活动有区别。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的产品也具有商品的特征,而且这种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都存在着供求的问题。然而,由于高等教育又区别于一般的经济活动,供求难以靠市场进行调节。因此,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对教育的供需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特点,但有一个不变的特点就是供需矛盾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决定的。故对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调整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即从供给方面进行供给管理和从需求方面进行需求管理,并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以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一)扩大教育供给,缓解供求总量的短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基数巨大,这部分人口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会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增加或者减少,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此情况下,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至于高等教育扩招后引起的就业问题,我们要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数是巨大的,就业压力是始终存在的,不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引起了就业矛盾,而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把这种矛盾进行了分化和转移。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不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这一点可以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到证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需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是资金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虽然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仍然很低,人均教育投入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国家的财政性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要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入,用社会闲置资金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扩大供给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供给必须要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结构的调整保持一个动态平衡。

(二)引导需求,缓解供求结构的失衡

1.引导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高、中、低合理搭配的人才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种学历、专业、素质的人才构成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人才体系的构成也是不同的。因此,要着力做好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引导,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个人的收入水平、努力程度、偏好以及面临的机遇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每个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我们要引导个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外部环境合理确定自己的需求程度,以达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2.引导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主要由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来决定。因此,对这种需求的引导主要是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上。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吸纳劳动力最强的是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缓解供需关系的矛盾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的命脉。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推动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以及人力资本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率,从而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前途与命运。为此,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且已经投入了25亿元的巨资实施了“质量工程”,来加大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力度。此外,高校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道路上下大力气,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积极作为。通过构建合理、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学生一元评价模式转变为多元评价模式(指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

高校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三者之间的互动研究,方可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为社会、为国家输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以不断改善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

作者:赵亮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