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下的全英文课程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下的全英文课程建设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全英文课程建设的现状、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研究型大学鼓励双语教育,设立了纯英语教学项目。全英文课程需要考虑专业、授课教师资质、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双语课程教材以及民族情感等多种问题。我国全英文课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研究和完善之处还有很多。

关键词:国际化;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语言政策

一、引言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国际化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国际化高等教育的诞生伴随着现代大学的诞生而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也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我国研究型大学已经通过自身的经验证明了其战略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巩固了英语作为商业、学术和流行文化的主导世界语言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英语熟练程度的人数已经上升到17.5亿人,英语越来越被视为专业就业的先决条件(英国文化协会2013)。很多非英语国家也开始提供部分或全部用英语授课的学位,鼓励本国学生留学美国、欧洲,并提供从其他国家招收国际学生的机会(Maringe2009;英国文化协会2014)。此外,更重要的是,国际化就业市场也一直是毕业生不断增长的预期:毕业生在国外工作越来越常见,而即使是那些在国内工作的毕业生,也比以往更有可能需要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同事、客户或供应商交流。因此,当今大学必须让自己的毕业生具备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的能力,这对大学的排名、声誉和校友支持都有好处。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课程设置

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来说,国际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例如,清华大学提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未来、放眼世界的一流人才;北京大学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在各行各业发挥领导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华中科技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些观念符合人才发展的一个特定方面:课程和教育内容改革。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研究型大学都鼓励双语教育,甚至设立了纯英语教学项目。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清华大学开设了200多门双语本科课程,并为外国学生开设了12个纯英语硕士学位课程。这些项目在学科和院系开展,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师资队伍高度国际化。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均按照国际教学要求进行设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同类课程接轨,同时融合中国元素和清华自己的鲜明特色。另一个例子是中山大学。近年来,在经济、信息工程、管理、哲学、物理、化学、医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基本上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双语课程在生物课中的比例接近60%,在金融学中的比例接近40%。

二、全英文示范课的模式

(一)双语教育课程

全英文课程建设旨在加强研究生对国际学术前沿理论、交叉领域的学习,注重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严格地说,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全英文课程”应该算作一种“双语课程”。双语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将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这个简单的定义并不是大多数人想到双语教育时所想到的:双语教育只涉及一种语言,或要求在教学中完全平等地使用两种语言。现实情况是,双语教育有多种形式,受特定环境、学生需求和资源的影响。它们都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教学,但它们的使用可能会成比例地变化,而且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可能侧重于不同的目的。专业课的双语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在两种语言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两种语言互为参考。高校的全英文教学较少由外教担任,主要由本土教师担任,但这些教师多为海外博士学历,有较长时间的海外经历,所以有语言保证。中国高校近些年在政策上鼓励全英文专业课的课程建设,开设了很多全英文课程项目建设和课程规划。注重与国际一流学科课程的接轨,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重视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将相关的教学大纲、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上网,为研究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二)国际化课程的内涵

国际化课程的理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国际化课程典型的含义首先是强调融入课程的内容:(1)使用其他国家的知识;(2)使用的知识、观点或认识论来自其他国家;(3)作为一个跳板在跨文化互动发展技能。它也被广泛地用于指为国际学生的利益而调整的课程(例如,通过接受不同形式的知识)或旨在为本国学生增加国际投入的课程;这些显然不是相互排斥的目标,但它们经常被混淆。Dunne(2011)认为,这种解释的广度本身可能是迄今为止有限进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跨文化课程的概念可能更有用。Leask&Bridge(2013)主张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对学习成果进行清晰的表述,并开发真实的任务。她还主张在正式的课堂课程和辅导计划、社会活动等非正式课程之间建立一种紧密而有管理的关系,以巩固国内和国际学生之间持久而有意义的、可在不同环境之间转换的关系。此外,Leask&Bridge(2013)认为国际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引入、容纳和培育新的理论、替代范式和解释,提供一个比传统西方的方法更开放的课程空间。Dunne(2011)提出了跨文化课程的四种方式:以教师为促进者,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互动,使用多种视角,欣赏学生作为独特的资源。但是,不同学科之间在课程思维的参与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开设全英文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哪些课程适合全英文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全英文教学的专业并没有明确要求,还有的学校甚至强制性规定一般认为除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以外,各专业都要开设3—5门全英文授课课程。但也有高校明确了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申报优先考虑的课程,比如包括基础课程以及信息、金融、法律、生命科学等学科专业领域课程。

(二)开设双语课教师的要求

一般高校都会对担任双语课程的教师有明确的资历要求,比如浙江理工大学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需要有半年以上海外留学、进修或工作经历;讲师职称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需要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进修或工作经历。海外经历是双语课教师的强制性规定,这也是突出其语言能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能力仅仅是开设双语课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全英文教学的效果是否比中文更好

开设全英文课程是为了先进的教学内容,能接轨国际学术水平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参考国际一流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在这种考虑下,全英语课程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比中文教学更前沿更国际化的教学内容,那么同国际接轨的专业、西方领先于中国的学科显然更适合全英文教学,而另一些本土化或本土优势更强的专业则没有必要进行全英文教学。

(四)英文课程是否是国际化教学的唯一指标

英语教学是加强学生国际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会对国际化的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其实,培养这样一种精神反映的更多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近年来,一些研究型大学提出并加强了“环境保护”“和平与发展”“尊重不同文化”“跨文化交际”“民族平等”等教学内容,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合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合作的理解、尊重,构建了共同人类价值观。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提出了“绿色大学”的概念,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五)合适的双语教材

在有限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双语教材是非常有限的。按要求使用的地道的英语教材往往太贵而承担不起费用。还有一些英文教材由于晦涩难懂的字眼,阻碍了教师对内容的理解,这些也会让学生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解决语言障碍上而忽略了专业内容,尤其对于不熟悉专业术语和概念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误解,影响教学质量。还有一些学校使用较为便宜的翻译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更需要译者的双语水平,一些信息由于在翻译领域的新发现经过了漫长的时间,造成翻译的过时。

(六)中国急需双语专业教学人才

让教师们通晓两种语言并精通其专业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促进课堂知识转移。因此,为解决这一短缺,很多高校都招聘英语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尽管他们中有一些可能是教学经验不足,但他们具有较高的学术英语水平的熟练程度,而高层次思维和概念化的语言,被认为是学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很多高校也为学科领域的教师提供培训交流机会,比如学习教学方法和语言理论,提供英语辅修课程以及公派出国建立双语项目和系教师培训机构,并邀请国外专家任教双语专业讲座等,目的是提高本土教师的英语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培养具备双语教学的条件、具有学术语言能力、精通两种语言和学科内容的技能。

(七)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

选择双语课的学生并不全是英语好的学生,有些学生可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中国大学的学生以英语四、六级为考核标准,但是四、六级英语的通过并非在大一就能完成,而一些英语通识课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设了。而且,即使顺利通过四、六级的学生,在理解本专业的英语课程中也有一定难度,也不能将语言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多年来的英语学习和能力被认为是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忽视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乏社会语言学语境,很少有机会练习英语。

(八)民族情感问题

从民族情感上来说,人们对中英双语仍然有着复杂的感情。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仍然会听到一些反对者的声音,认为英语语言水平并不是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他们反驳“越早接触英语越好”,一些研究也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英语水平与国家发展之间有很强联系。其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中英双语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促进国际交流,但同时威胁着母语和文化的地位,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其潜在的优点是什么,双语教育都不应该以超过母语的地位被提倡。尽管民族主义始终是首要的考虑与利益,如团结、归属感和自豪感,文化多样性是一种静态的、相互排斥的身份观和互相冲突。高校的国际化要提高的正是一种跨文化适应性的能力。

四、结论

中国高校全英文课程的定位上述研究表明,双语教育仍处于实验发展初期。目前中国的双语研究比较多,一般来说,大多数现有的文献都集中在挑战和建议,并没有提供经验证据支持或质疑这项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和成功。由于缺乏对双语模型的详细描述,导致没有规则可循,因此,很难实现复制或评估。我国双语教育的一部分是探索自己的模式来实现最大的效果。因此,文献中缺少的是实际的实践的双语模型、中国学习者的感知和表现、适合中国的语言政策。

作者:刘志勇 单位: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