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问题与对策

摘要:新时期高校“双一流”建设对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多数高校并没有将统计工作纳入统一系统管理,统计人员不稳定、数据分析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统计工作在服务高等教育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建立基于统一数据管理平台的教育科研质量保障管理体系;要强化统计人员职业规划和培训,解决统计人员职称上升通道,从根本上稳定统计队伍;要组建研究团队,加强统计数据研究分析等工作。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大数据思维;高等教育基层统计

从1954年起,教育部开始开展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工作。目前,教育事业统计是教育部唯一的综合统计调查项目,统计工作中遵循主体校统计原则。本文涉及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以下简称“高基统计”)是我国教育事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高校应站在新时代“双一流”建设起点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责任,实现内涵式发展,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创办好人们满意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作为高校统计工作人员要紧跟新时展要求,学习政策理论,运用大数据思维,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数据进行资源深度分析和价值深度挖掘,将静态数据分析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高校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作出贡献。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的《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4号〕,以法规的形式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出要求,明确要通过数据汇集和数据分析充分发挥统计在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目前高基统计报表每年都根据教育发展形势的变化做相应的指标调整。如2018年增加了“校园足球场地”“心理辅导室”“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和剧场”统计指标;修订了“培训学生情况表”和“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情况表”;完善了“专任教师变动情况表”和“送教上门”学生的残疾人分类等。

二、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对高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认识,布置统计工作,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审核统计结果等相关工作都由相应负责人和校级领导认真负责把关。但是统计工作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一)统计工作无统一管理系统

高基统计报表由统计人员收集数据填报到教育部下发的单机版系统,所填报的数据由各个相关部门协助提供。各协助部门日常管理系统与统计指标并无精准衔接。各部门系统多不能互通共享数据,数据资源分散,部分职能边界不清,数据口径不一致,工作重复低效。对高基统计填报的协助部门而言,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只是一项行政任务,一年完成一次填报任务即可。

(二)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不专业且不稳定

每年高基统计工作由各省级教育主管机构下发通知,通过召开相关会议或组织培训给各高校布置任务。各高校负责此项工作的统计人员学习领会高基报表的统计指标和口径,并收集数据,最终汇总填报至高基统计系统,完成系统校验后上报给省教育厅。统计人员自身统计工作素养及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配合的情况决定了填报数据的准确性。1.报表统计人员不专业。《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第十三条明确指出,设区的市及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其他有关机构应当在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负责统计工作的机构或岗位,配备统计人员,明确统计负责人,依法实施统计调查、分析、资料管理和公布等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1]。各高校目前行政人员紧缺,高基统计报表工作多由校办或发展规划处人员兼顾,他们大多不是统计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系统培训。此外,由于部门人员调动频繁,新任统计员在接手高基统计工作时对统计指标和统计填报系统研究不深,繁重行政工作也让新老交接不够细致。而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很强、专业性强的细致工作,需要经过系统培训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后才可以做到基本掌握。2.协助部门填报人员不稳定。各协助部门负责提供第一手统计数据资料,也存在填报人员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对相关统计指标和口径理解的不到位,进而从根本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人员流动性过大,业务不熟练,业务素质经验积累不足;统计工作量大,一年统计一次,容易出错返工。人员频繁更换更造成数据错误量大,返工率高,两者成为恶性循环,导致后期教育部审核工作需要反复校验、核对、落实。

(三)阶段性工作的特点导致统计分析环节薄弱

在高基统计工作中,每年9月至10月为高校提供数据阶段,由各高校负责统计人员采集数据并录入至高等教育基层统计系统,经系统逻辑校验和经验校验无误后,提交校领导审核签字,最后上报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至此,当年的高基统计工作在各个高校层面就已经结束。因此,此项工作呈现出每年一次的阶段性工作特点,统计人员对于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不够,因此,教育统计的分析监测作用和对高校发展的参谋咨询作用发挥不足。

三、解决现有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基于统一数据管理平台的教育科研质量保障管理体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就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2]。高基统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数据资源分散、各部门协同不够、部门职能边界不清、效率低等表象,究其根源,是旧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现代大学治理需要,高校管理体系需要一场深刻变革。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推进机构改革,按照“一类事项归口一个部门由一套人员负责”,校独立设置管理和服务机构由33个减少到20个[3]。像这样再造工作流程,融合设置岗位,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大幅度机构改革效果值得借鉴。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因此,高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场破旧立新的改革,优化职能部门工作流程,运用大数据思维,建立基于统一数据管理平台的教育科研质量保障管理体系,构建服务型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教育统计到大数据处理的转变,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型[4]。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先后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期实现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重新打造工作流程,以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的运行效率和师生对服务品质的满意度为目的,整合行政资源,提供高效服务。已有研究表明:“当各方面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丰富度和系统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海量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将生成以即时分析和动态预测为基本功能的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为师生自我管理提供便利。”[5]理想状态是高校所有数据都纳入统一数据信息平台,将各部门日常管理与数据管理紧密结合,实现各部门数据无缝对接,将大数据思维和统计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中,做到数据时时更新并为其他部门所用。这样,需要各项数据时可以随时调取,一键完成,还可以将教职员工和学生从“填不完的表格”中解放出来。

(二)做好统计人员职业规划,打造专业统计工作团队

现阶段,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统计人员每年都开展专业化培训,以确保各岗位教育统计人员掌握工作流程、指标解释、填报口径和软件应用等。但是由于各高校统计队伍的不稳定性,此种举措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美国的私立和公立大学在行政问题上都是职业化管理的。行政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职业管理者和职员,只有很少数由教师担任,诸如校长、少数副校长、院长、少数副院长、系主任。”[6]借鉴美国教育行政职业化管理的做法,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进行职员制的探索。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中有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编制管理,修订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分类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等等[7]。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应重视统计工作人员数据思维和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设立专门统计岗位,保障统计专业技术系列晋升通道或职员上升通道,为统计工作人员做好职业前景规划,使统计人员可以在岗位上体会获得感和成就感,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统计队伍的高素质和稳定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应成立数据分析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设一支服务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统计和研究团队。笔者认为,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的人心稳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从源头上为实现数据统计的精确性和高质量提供了保障。

(三)加强统计数据研究分析和应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事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将成为高校科学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对学校的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统计功能将不仅仅体现在数据汇集、填报统计报表上。高校应依托本校历年高基统计数据组织相关课题研究,对高校基本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使统计工作充分发挥服务高校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作用,进而对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施策效果进行预测预判并给出对策建议,让死的数据活起来[8]。同时可以做相关院校数据横向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数据支撑,了解自身发展优势与短板,找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精准进行管理决策。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应该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角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挖掘,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自我诊脉,对标一流查找差距,摸清家底,理清弱势短板,剖析特色强项,创新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着眼长远,使数据在服务高等教育管理决策中发挥更大的、应有的作用。

作者:余静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