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

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

摘要:新时代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成长成才的规律性,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当前存在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深、工作实践能力不足、成长发展路径不宽、岗位任职定力不够等薄弱环节,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顺应新时代潮流,响应新时代号召,从主观和客观层面从发,在加强学习培养、优化知识结构、科学成长规划、完善制度保障上下功夫。

关键词:高等教育;队伍建设;辅导员

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责任,在高校治学办校各个环节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新时期下,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对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2019年3月18日,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出新的要求和更高期望。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牢记嘱托,坚决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一)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发挥好思想传播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工作内容复杂且特殊,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等多项职能,既要当好政治上的领路人,还要当好行为上的管理者、思想上的疏导员、生活中的服务员、心理上的咨询师。工作对象特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关键时期,尤其当前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思潮冲击影响,需要辅导员更加谨慎细致对待。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功底、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把坚定的政治要求和优良的德育标准,彻底有效地深入地传播到大学生队伍中。

(二)辅导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必须陪塑好专业知识素养。高校辅导员队伍,通过面对社会公开招聘选拔,很多优秀人员充实到其中,队伍整体更加充分活力。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辅导员招聘对专业要求不限,大家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认识也是不尽相同,很对人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学生管理相关知识掌握上表现出较为匮乏的状态。这就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储备,对政治理论、教育管理、心理疏导、社会伦理等多领域多方向知识进行系统了解掌握和学习。

(三)辅导员成长成才的规律性,要求必须设计好职业发展规划。高校辅导员,虽然在高校治学办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薪资低、“地位”差,工作环境“不舒适”,这需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需要具备甘于奉献、踏实肯干的作风形象,遵循职业认同、岗位适应、胜任工作、跨越提升的发展规律,从一开始就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吃苦打硬仗的准备,做好几年如一日的准备,认真规划自身成长成才路径,用时间和经验铸造人生发展基石。

二、当前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过走访调研感到,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政治理论素养不深,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基于辅导员队伍的招聘选拔渠道广泛,很多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大多数还停留在看过一些、听过一点,用的时候学习一些、了解一点,距离岗位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辅导员入职后,高校普遍会组织简单的岗前培训,但一般时间较短,立马就进入工作实践,缺乏全面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强化培训,导致辅导员普遍政治理论素养不足,在作用发挥上必然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二)工作实践能力不足,缺乏针对性的锻炼。大部分辅导员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实践岗位,角色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每个人员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的不同,一部分辅导员能力成长缓慢,融入工作、胜任工作的周期较长,影响了作用发挥和职责履行。高校针对性组织辅导员岗前培训,宽泛化、浅表化问题明显,导致辅导员队伍特别是新入职辅导员适应岗位的能力有欠缺。

(三)成长发展路径不宽,缺乏科学性的规划。高校辅导员,受到学历、学识等方面限制,从长远情况看,发展成长路径相较其他专业教师队伍偏窄,大多在管理岗位“单线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高校也出台了一定的激励机制,但源动力不足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在科学做好顶层设计、拓宽辅导员发展渠道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四)岗位任职定力不够,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实践中,高校辅导员对本职岗位的情感认同不强,认为辅导员工作压力大,薪资收入低,工作对象多,工作内容繁杂复杂,一般入职2至3年后,表现出不能安心本职、感觉枯燥乏味等诸多问题,部分人员想方设法转岗或继续接受在职深造,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持续性深入性明显不足,高校在管理上也缺乏明确的制度性规定要求,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队伍的整体稳定性。

三、关于加强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顺应新时代潮流,响应新时代号召,从主观和客观层面从发,在加强学习培养、优化知识结构、科学成长规划、完善制度保障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优化队伍整体素质。组织集中学理论,利用岗前培训、学习交流等时机,采取定期轮训、阶段考察、年终考核等方式,系统性组织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化学习研究。强调个人自学,引导辅导员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纳入个人年度、月份学习计划,潜移默化地提升政治素养。提供实践平台,利用组织大项活动时机,组织辅导员队伍全程参与、深入参与,针对性搞好知行转化、知行合一。

(二)加强专业知识储备,提高个人履职能力。加大辅导员队伍关于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采取开课办班、座谈讨论、参观见学等方式,持续强化培训培养,提升辅导员实践工作综合能力。建立捆绑帮带机制,采取以老带新、经验交流等方式,把辅导员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等列入辅导员常态必修课,加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素养。

(三)加强科学设计规划,拓宽成长发展渠道。高校层面,着眼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制定长期规划、短期设计,在人才培养、结构优化、成长路径等方面,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出台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可行性的措施办法,让辅导员队伍看得见目标、找得到方向。辅导员个人层面,着眼个人发展预想,自觉强化能力素养,科学规划工作和人生目标,做到稳步成长、持续进步。

(四)加强制度约束保障,保持队伍整体稳定。完善选拔机制,采取制度化要求,把政治理论素养好、理想信念强、热爱辅导员岗位的优秀青年教师吸收进辅导员队伍,从源头上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势。建立约束机制,对辅导员的工作年限、晋职要求、工作表现等进一步明确量化考评标准和限制约束。健全激励机制,利用年度考评时机,拿出一定的评优名额,对优秀专职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典型,引领带动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主动、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刘姝.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究[J].明日风尚,2017(21):182-182.

[2]王树亭.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62-64.

[3]任小?.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新校园旬刊,2014(5):58-58.

[4]吴宏杰,张跃辉,迟晓丽,等.关于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深思[J].大观周刊,2013(1):93-93.

[5]尚大有,王刚.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29):206-206.

[6]王秋生.浅谈“专业化”与“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商情,2013(48):127-127.

[7]方兵.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发展与使命担当——基于教育部第43号令的文本诠释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No.57(3):10-13.

[8]李飞,张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2):87-88.

作者:刘丽霏 李东泽 刘洋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