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首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进行分析,对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剖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建立有利于创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完善创意理论体系、构建完善的创意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直接对接产业市场的创意实验平台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意人才;高等教育;模式

1“京津冀”协同发展内在含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当代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新历史条件下区域治理、发展的重要理念、路径和方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区域协同发展是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分解疏散非首都功能为根本,以功能变化带动经济、社会、人才等全方位变化,从而达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全国新时展战略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解决当下社会发展中,区域间失衡、不协调等突出问题的社会实践之一。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划时代战略实践意义[1]。区域治理重在理念创新,理念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京津冀”协同发展,遵循特大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则,转变区域发展战略,重在上层设计,把区域发展看做一个整体,合理优化京津冀城市间功能分布,达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地域等领地惯性思维,突破行政地域边界为红线的发展构思,在区域大空间角度出发合理统筹布置区域功能划分、产业分布和空间位置,达到目标一致、措施整体、功能互补、互利双赢的和谐发展的局面[2]。“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使一些区域功能发生变化,为发挥好所承接功能的发展动力作用,需要相关人才作为基础,特别是创意人才的需求,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创新与构建。

2创意人才的内涵

创意人才最早概念由美国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进行定义,各行业具有特殊创造力的精英核心,同时也包括为各行业提供各种非专业性支持的创新性专门技术人员统称创意人才。创意人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1多种能力复合型人才

创意人才在创意产业中,充当各种角色,同时面临创意产业市场的千变万化,为适应与应对瞬间的改变,使得创意人才,必须有处理各种问题的综合素质,必须是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具备独创意识和超前的想象力

创意人才分布于各行各业,虽然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是创意人才在工作中不默守陈规,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构思、创造发明出更实用的创新技术、创新思想高度超前,在自己工作中不仅是完成工作,而是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新性、创造力,进行各种超前的实验,创新的完成自己的创意,是自己的工作充满创造力。

2.3综合素质极强

现代社会各产业都面临着全产业链的创新革命。从以往熟悉的流程、工艺、生产、售后服务,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消费观念、结算方式的变化,都会发生全新的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即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这一创新转型过程中需要相应能力与创造力的人才去完成相应工作,对其自身的素质要求不再单一而需要具备多种综合素质,以应对新的变化。

2.4文化素养水平普遍很高

创意人才是适应创意经济而产生的,创意经济是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创意经济的产品凝结了相应的创意文化,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品质与文化位蕴,能够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创意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人才要具有人文、艺术、史学、逻辑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具有针对创意产品的专业技能与完善的知识构成,同时具备创新性使用相关知识、技能的能力与方法。

3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3.1以高等学校培养为主

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为基础,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利用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培养创意人才的主要渠道。高校培养创意人才模式主要有创意学科建设、建立创意人才交流空间、定期看展知名高校品牌创意课程沙龙、建立高效创意人才孵化器等几类[3-4]。创意学科建设、在相关学科增加创意课程是高校最普遍的做法,同时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培养出创意专门人才,取得了一定成绩。建立创意人才交流空间,是利用课堂教学的空余时间,充分把握当代社会信息化特点,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虚拟空间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路径。知名高校品牌创意课程沙龙,通过名校、品牌效应,利用创意产业成功人士对于某一研究领域发展趋势的精准、成功把握,对于创意热点内容进行分析探讨的教学模式。高效创意人才孵化器,是对有创意发展的创业者提供创意、生产产所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培训、融投资、市场开发等支撑,提高创意产业的成长率。

3.2企业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是人才的用人单位,也是高校教育培育出的创意人才是否达标的检验者。创意人才在高校毕业后,并不意味着创意人才的培养就结束了,创意人才要在从事的行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没有最终结束,一直在路上。企业为了适应产业发展,可以对员工进行企业创意培训,培训形式主要有职工在职培训、校企合作共造人才、企业自我知识培训提高。

4“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架

4.1依据实际情况,全局统筹,建立有利于创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在我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下,形成创意人才成长发展的长效体系,并逐步完善、良性运转,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扶持与远景规划。从全球、国家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高度,纵览全产业全局发展,确定创意人才培养战略,明晰创意人才培养目标。创意人才培养成效的好坏,与创意人才重要程度在政府意识观念里的轻重程度,以及政府对于创意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有决定性影响。在意识上应把创意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支撑。创意人才应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定位,作为国家紧缺人才的首要培养目标之一,同时专门制定、落实创意人才国家发展培养计划。另外通过部级专项建设中,例如:“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质量工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对于创意人才培养进行重点支持[5-6]。创意人才培养以培养具有厚重基础、知识宽广、本身素质过硬的人才为宗旨,让创意人才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深入理解产业发展规律、创造性理解创意与产业的内涵、即立足于实际也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尖兵为创意人才培养目标。

4.2完善创意理论体系

世界新兴经济的崛起,带动了相关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意产业的理论体系明显落后于创意产业的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国际上对于创意理论的研究,最早根源于创新型企业为经济转型提出的一些基础思想,而且针对的是个别企业自身单一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国内对于创意产业的创意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意理论的研究缺乏专业研究人员和依托平台,同时相关理论研究缺乏针对性路径。国内创意理论研究缺乏纵览全局的高度,无法指导创意产业总体发展,同时在创意理论构成、创意产业政策、创意产业布局、创意人才战略等多个方面研究不够深入、细致。中国创意经济发展与国外创意经济相比,因国情等情况的差异存在,有很多特殊性。中国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应充分研究国外创意理论的基础上,架构出即符合国内情况也体现国外创意理论精髓的创意理论体系。

4.3构建完善的创意人才的培养体系

加快专业结构改革,加快创意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创意学科在我国现有高等教育体系里不是独立的学科,目前主要是结合相关学科作为一些学科的理论支撑。目前,设置的专业学科,在知识的专业化方面严重失衡,缺乏专业知识外的支撑创意的学科知识,对于复合型、高素质创意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创意学科的建设,应突破学科传统划分界限,建立起以某一学科为主,综合、多学科协同辅助发展的新型学科体系。以创意人才培养与创意人才就业市场统一为原则,彻底摸清市场需求,加速适应市场、产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创意人才的培养,及时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调整创意人才培养的路径,完善创意人才具备的综合素质与知识能力。

4.4构建直接对接产业市场的创意实验平台

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否合格,最终需要产业用人市场检验。这样才能最终说明培养出的创意人才能否被社会市场接纳,能否发挥出创意人才的创意,能否适应激烈的市场产业竞争。为了创意人才进入市场,减少不必要的曲折,应建立起产业用人市场的“实验平台”。通过产业、高校、研究等各方面协同创建一个直接融入产业市场的“实验平台”。此类平台的企业应是该产业的市场龙头和科研枢纽地位,应能汇集大量产业创意人才尖兵,能够使创意人才流动自如,能及时和其它产业形成互补,能融合经济、艺术、技术、科学等多方面的冲突,最大限度的激发即将进入产业市场的创意人才的潜能。综合以上观点,应该站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升级的全局高度,对创意人才的培养进行完善综合规划,高校建立起适应创意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有效建立起创意人才培养的创意实验平台,使我国创意产业的高速、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艳.京津冀文化创意人才创业障碍与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6(01):15-16.

[2]赵弘.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的内涵和意义[J].前线,2018(03):13-17.

[3]易华.编辑出版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0(08):91-93.

[4]陈红玉.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2):28-31,201.

[5]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76-80.

[6]王雪野,王颖聪,顾小慈.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2):105-110.

作者:申献双 程海涛 吴军伟 张宁 蔡艳霞 单位:衡水学院美术学院 衡水学院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