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和策略

学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和策略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发展下的产物,用先进的、便捷的技术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师生带去便捷,丰富了日常教学的内容,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它是新时代下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现状;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的诞生。随着教育部对多媒体教学的高度推广,多媒体教学在各大高校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促进了各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设计、教学理念的应用、教学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些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以及一些策略问题。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

1.应用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条例显示,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明令要求不同的高校的多媒体使用课时,拿普通高校来说,教育部就要求学校上课的多媒体使用课时不能够低于15%,而其他级别更高的学校则要求划分更多多媒体的使用课时。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多媒体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标志着传统式教学也逐渐开始走向没落。

2.应用效果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能够呈现给学生一个更加丰富的课件,如讲《蜀道难》一课,为了让学生领会到蜀道的险峻,可以在PPT的课件中插入一些蜀道的照片、视频,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蜀道的艰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虽然多媒体有着许多优点,但在使用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教师对多媒体并不了解,并且缺乏多媒体相关技术的培训,不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在多媒体的操作和课件上的制作上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导致备课内容不完整,影响上课效率。在一些情况下,有些老师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但是却存在着老师的思路和课件思路不统一,上课南辕北辙,学生只会云里雾里。

二、优化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1.合理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多媒体的制作上,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内容的花里胡哨,要在保障内容的完整下才使用PPT,把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作为第一准则,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PPT课件设计。另外,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不能盲目地选择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考虑该课程是否适合进行多媒体教学,不能够盲目追随多媒体教学的潮流,不管不顾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课堂质量。另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保证课件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的大致相符,PPT的内容制作上,适当加入一些幽默元素,可以是一些搞笑视频或者图片,当然,这些插入的内容要与课文息息相关,才能够更好地帮组学生理解课文。

2.适时设置问题,促进学生意义学习

适当的提问是对教学质量的一个保证。在课件中,把需要讲授的课文内容和提问进行有机组合,在一段老师讲解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在《雷雨》中,对文章情节进行大致梳理后,让学生探讨文中人物的关系以及内心矛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本文的把握,了解这个家庭的矛盾。同时,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记录笔记,不能为了赶教学进程,快速翻PPT,让学生没有时间去理解消化。

3.开展网络化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推广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在如今,很多人都对这感到陌生,这要求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让更多人了解到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相信它,接受它,使它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整个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主要任务,在小组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4.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打造多媒体教学平台

21世纪是一个被网络引领的新时代,为了促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必须要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为老师,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上,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老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学生可以遨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获得自己所想要的知识,体会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三、结语

综上,多媒体教学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深刻喜爱,但是它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为了使多媒体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教育机关和技术部门要加强改革,落实基础技能的培训,加强网络建设,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地走进各大高校,为教育事业带去便利。

参考文献:

[1]商兆奎.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偏误与匡正[J].现代教育科学,2015,(4):102.

[2]傅俭.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1,(01):88.

[3]王秀荣,冯旭鹏.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35.

[4]周媛.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0,(02):86.

作者:禄江平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