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情境优化

大学语文教学情境优化

摘要:

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心理三方面论述了优化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关键词:

教学情境;教学目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

所谓优化教学情境,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设置一种问题性质的真实场景来展开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近些年来最先兴起于美国教坛,是受电影、戏剧和音乐等形式的启发,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优化教学为目的的一种艺术教学方式。它具有抒情性、娱乐性、艺术性等特点,能够使学生情感愉悦、心理舒适、兴趣浓烈、敞开心扉、产生联想、激发思维,从而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以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情感意志的陶冶结合成一个整体,以促使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从教学目的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教懂、教会,而且还要通过教学使他们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措施都应该是为了把学生教懂、教会,引导它们感受美、欣赏美,而情境教学正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效果。

二、从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看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组合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教育中的因素,除了教材与教师,再就是学生,以及师生共处的情境和在这一情境中展开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这样说:“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除非有人学习,不然就没有教学。”确实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能代替“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因为任何教学方案都是为学生的存在而起作用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实践证明: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与我们的时代要求相悖。而21世纪所呼唤的是具有创造力的智力型人才,而要使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智力,而且还必须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心理学詹姆士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工作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工作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60%左右的差距。这向我们揭示了非智力因素在挖掘人的智慧潜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兴趣、意志等诸种心理要素构成的。教学中的情境正以这种教学心理为依据,运用音乐、画面、语言、技巧等手段,设置一种带问题性质的真实场景进行教学,使学生情感愉快、心理舒适、兴趣浓烈,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当前由于沉重的心理负荷而导致厌学、叛逆心理的产生,让学生自觉走上快乐学习的道路,让兴趣产生的内驱力促使非智力因素向智力因素方面转化,促使教学效率提高。

三、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心理看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它们共同构成:感知—思维—认知因素(认识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情感过程)认知和情感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称为“情知对称”。由于情、知在教学过程中并行不悖,相互交融渗透,珠联璧合,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以认知为唯一目标的“瘸腿式”的教学方式,所以情知对称是教育学与心理学巧妙的联姻。情境教学则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做到情境即在眼前,而我在情境中。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同时发挥其作用,实现情知对称的教学思想。从情感来说,情境教学让学生学的知识,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饱含着浓烈感情的知识,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认知来说,由于活化了知识,强化了实体感,加入了认知的进程,缩短了学生认识的时间,情知对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达到了理性与感情的高度默契,实现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对此,布鲁姆有个生动的比喻:教学中,学生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的一级到达另一个梯子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情境教学合理地解决了教学内部的关系即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不时攀登认知目标、认知行为和情感行为、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实现教学最优化。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且的确必要。

作者:徐保国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涂光辉.教育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2]陈娉美.心理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杜威.教育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58.

[4]林秉贤.管理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4.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