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材教育思想启示

大学英语阅读教材教育思想启示

[摘要]

当前国内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量无质,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笔者分析了英国博雅教育思想,提出把“博”且“雅”作为大学英语教材选材的原则。实践证明,按照这个原则选出的教学材料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博雅教育思想;大学英语阅读教材;选材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教材的选材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要看选材是否得当[1]。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表面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一套又一套教材横空出世,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赵庆红等2009年对目前占国内市场95%以上份额的5套大英教材的使用满意度在12所高校做了调查,在受访的2283名大一和大二学生中,认为教材内容枯燥的比例高达65.3%。[2]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厌学英语的风气盛行,学生不愿学,老师发愁教,经过调查笔者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去教师水平等因素,与教学使用的教材,尤其是教材选材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现今国内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大部分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英语学习,进入大学之前,至少已经学习了9年英语。不幸的是,为了应付中、高考,他们学英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做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令人堪忧。一方面,相当一批学生不堪忍受这种畸形的学习语言方式早早放弃了英语学习。那些所谓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是标准化试题的做题能手,一到实际运用场合就完全不知所措。长年累月的题海训练,让大部分学生倒掉了胃口,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这门活生生的同汉语一样精彩的语言在学生眼里已经与“枯燥、艰深”画上等号。鉴于现行招生考试制度暂时无法改变,那么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暂时摆脱了每天只能面对题海学英语的桎梏,已经是时候还英语的本来面目给学生了。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重新喜欢上英语学习是当前大学英语的责任,虽然很难,但并不是不可为。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应该结束了基本的生存英语学习阶段(即日常口语、常用语法、基本词汇和文化背景等),就像儿童过了母语学习的初级听说阶段,转而进行英语语文学习。这不得不说是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的使命。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能否承担起这一重担任?下面我们就对现行教材予以分析。

二、现行教材选材分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新视野大学英语》(以下简称《新视野》)曾一度占据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市场的半壁江山。下面笔者就以《新视野》阅读教材为例,对其教材选材予以分析。《新视野》阅读教材分四册,每册20篇文章,总共80篇。其中记叙文占33.75%,说明文占8.75%,议论文占57.5%。教材编写是话题导向的,涉及话题30多个。选材绝大部分是人文学科方面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加起来不到10篇。据说编者选这些话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与英语本族语人交流时有话可说。但为什么是这些话题而不是别的话题?选题的依据何在?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现代社会发展如此迅速,谁又能保证现在流行的话题几年后会不过时,因此这种做法是欠妥的。这套教材最致命的缺陷是缺乏经典。文学经典中没有莎士比亚、萧伯纳、富兰克林和海明威,文化经典中找不到《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舍弃了古典经典,那么教材中选的文章都是当代的经典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个别的几篇文章,大部分文章的水平令人汗颜。一位英美文学背景的教师说这套教材就是一套包装精美的词汇手册。另一位留学归国的教师说这套教材就是几本胡乱拼凑的劣质杂志。其中很多文章似乎是编者为了迎合某一特定话题,从英美报纸、杂志中随便选取一篇文章,这些没有经过时间和大众检验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毫无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现代是信息爆炸时代,在互联网的协助下,素材极大丰富,好文章比比皆是,其中不乏精品,缺乏的是搜索精品的眼光。那么精品的标准是什么呢?国内的英语教材编写理论界有没有给出答案呢?

三、国内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论现状

要想编好教材,一定得有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教材编写原则/理念+英语”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从1980年至今30多年中,国内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论探索的文献只有17篇,其中关于英语教材选材的专门文献只有1篇,还只是经验介绍性质的,无法上升为理论,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叶圣陶先生认为“编课本选材至难”。[1]面对如此难题,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指导,结果可想而知。既然英语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来指导教材的编纂及选材,那么可不可以从别的领域获得一些灵感呢?

四、英国博雅教育思想及其对大英阅读教材选材的启示

博雅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17世纪,英国人在古希腊文基础上发明了英文词汇“liberaleducation”,开始了本国博雅教育的理念建设及实践探索。1765年,普莱斯特里发表了论文《面向公民和积极生活的博雅教育课程》,分析了博雅教育的语义,其教育思想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影响非常大。在他看来,博雅教育的“博”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博雅教育的课程要尽可能全面、广泛”。[3]“博雅教育学校应广泛讲授古代语言、Belleslettres(包括文法、修辞、批评、传记学)、数学、自然史、实验哲学、化学、医学、地理学和历史、法律、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神学等各种知识。”[3]这一“博”的思想被继承下来,并在现代美国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中得以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作为语文课本“,博”的思想作为选材的标准之一无疑是最恰当不过了。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教材须兼收各类各体之文。课文体裁要包括一般人在生活上接触的各类文字”。[1]北大教授孔庆东谈语文学习时也说“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语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4]如果语文教材中某类文体或某方面的文章占绝大多数,那么这种教材恐怕很难起到语文课本应有的作用。可见“博”作为语文教材的选材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博雅教育的另外一方面就是“雅”。18世纪的英国对“雅”的界定,是与当时英国的“礼仪社会”的出现吻合的。“在礼仪社会当中,教育的宗旨是塑造善于交际、风度翩翩、举止文雅、谈吐高雅的绅士。”[3]自然,这一“雅”的思想很难直接用来作为今天语文教材选材的标准。但在新华词典中“雅”有“美好的、不粗俗的”之意,蔡元培先生在谈他的美育教育思想时曾说“我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5]试想,如果我们的教材中满满的都是这种文章,何尝不是学生之幸、教师之幸呢?因此,我们不妨借用新华词典中的释义,把“雅”重新界定为“美好的”之意,这样“雅”就完全可以作为教材选材的另一重要标准了。用“雅”这一标准选出的文章,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能给读者以好的、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引导,这就是“雅”的力量。在“博”与“雅”的关系上,笔者主张先“雅”后“博”,“博”要建立在“雅”的基础上。如果选的文章不“雅”,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就是做了无用功。其实无论是在人文学科领域,还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如果我们在选材时不是只凭借几个英语界专家加上几个出版社编辑闭门造车,而是放下架子,广开言路,解放思想,多向其他学科的专家请教,请他们帮我们推荐适合选入教材的、能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好文章,不愁编不出好的教材。有人可能会问,如果真的按照“雅”与“博”的标准编出了教材,学生的英语学习会改观吗?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疑问进行解答。

五、按“博、雅”选材标准构建的教材及其教学实践效果

笔者在教2013级大一新生时,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决定弃用学校指定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阅读教材,而在阅读课上改用自选的一些教学材料。这些教学材料包括:《圣经》故事创世纪中的开天辟地篇,富兰克林的哲理散文“IfIwereaboyagain”,罗琳的《哈利•波特2:消失的密室》小说节选及其对应的剧本,以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以上选材是严格按照“博与雅”的标准进行的。首先所选文章包括了散文、小说、诗歌及戏剧四大体裁,作品跨度上兼顾了古代经典与现代经典。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文章是经过时间与大众检验的精品,符合“雅”的标准。唯一的缺憾是由于本人知识面的限制,没有找到好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学生显然对这种改革十分欢迎。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对英语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之一就是他们纷纷主动借阅班级图书馆提供的各种英文书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品味英文的美,在美的氛围中扎实地提高英文水平。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坦言自己第一次喜欢上了英语学习并进行了有意义的英语学习,原因就是课上所读文章让自己品尝到了英语语言之美,从而激发了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一年之后,这批学生全部一次性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均分在500分以上,明显高于其他班级,这样的成绩对非985或211院校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令人振奋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按照“博、雅”选材标准做出的教材产生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本文讨论了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材在选材上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进而提出了借鉴英国的博雅教育思想建立一套“博”“、雅”并重,以“雅”为先的选材原则,最后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了这种选材原则对教学产生的有益影响。总之,一套好教材对于教学成败的作用就像一个好剧本对于电影成败的作用。教材不好,就像名导演遇到了烂剧本,无论导演、演员多努力,结果都不会好。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国家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实课堂教学只占学生全部英语学习时间很少的一块,要想让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得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好的教材的引导下,学生会渐渐喜欢英语学习,继而开始主动进行学习。可以想象,如果学生有了这样的转变,教育部制定的这一教学目标就不难实现。

作者:赵鹏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泳燚.叶圣陶语文教材编写的实践与理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8(4).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J].外语研究,2011(5).

[3]沈文钦.从博雅到自由———博雅教育概念的历史语义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

[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