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4篇)

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4篇)

第一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不断更新和发展。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就强调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革命的胜利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任何时期,都是围绕着党的宗旨和中心任务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的上升,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很大必要性。生态道德教育不但扩展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增强自然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而且有助于他们更自觉地参与建设和谐社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生态道德教育一直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重视不足。一是认识不足。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的价值所在。甚至有的地区或部门领导干部,为了谋取私利,盲目上工程,搞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整个社会对生态道德教育关注比较少,多数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只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人才的道德素质。二是流于形式。目前,一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氛围不浓,重视不够,流于形式,没有渗透到教育理论观念中。传统道德教育侧重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即使在一些专业课里涉及到,但只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性,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三是资源匮乏。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匮乏,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师资队伍薄弱。近年来,我国高校涌现出一大批教师团队,但是生态、伦理学专业教师相对稀缺,这也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而缺乏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甚至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相关教材。在一些高校中生态、伦理学方面的教材比较少,只有在教育学和自然环境类的相关书籍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即使有一些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也只是强调理论性,而缺乏实用性。

(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偏低

大学生作为未来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总体上呈现良好趋势,但是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仍旧偏低。一是意识淡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追捧,却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如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酗酒抽烟等不良现象时常发生。有些学生虽然具备一些环保知识,但是在行为上却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还有些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上所承担的责任有所疑问,他们认为“谁污染谁治理”,这是国家和政府的事,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忘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是知识不足。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生态道德教育的专业培训,只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一些大众媒体宣传中获得,因而生态道德知识普遍偏低。除了少数伦理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生态道德知识多以外,其它专业的学生掌握比较少。再加上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对生态环境知识的理解有限,所以学生的生态道德知识相对匮乏。三是能力不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往往通过大学生在生态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践行中表现出来,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者的能力有关。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不强以及专业限制,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育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生态素质时存在着不足,导致大学生生态环保能力缺乏,尤其在遇到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不良分子,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走进课堂,贴近生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以“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践行生态文明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从生态道德教育的层次来看,首先,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自觉接受生态道德知识,在心中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客观地对待生态问题,并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相反,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社会生态的发展。最后,生态文明行为不但要求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明白在社会生态发展中他们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此外,把课堂上学到的生态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榜样,引导和鼓励更多人参与环保当中,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二)优化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积累和沉淀,对于优化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同样,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以生态道德为主题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今,一些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如组织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讲座;鼓励社团或者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宣传、环境监督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的作用,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在校园广播中设立“生态道德”专栏节目,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此外,还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专业水平,定期进行生态知识培训和考核。

(三)完善社会和家庭保障,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社会活动作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社会工程,通过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为载体,对大众进行生态知识的普及,公开表彰环境保护的好人事迹,进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还可通过各种生态环保纪念活动,如“植树节”、“国际环境日”等进行生态道德宣传。此外,家庭是大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们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为子女树立了典范。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出发,引导子女在点滴的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的好习惯,并鼓励子女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作者:王新想 胡方媛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测光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

一、主体性德育和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引导和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德育需求,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确立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道德教育意识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为受教育者道德素质提升提供无限的自身动力。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自主需求和自主教育,在面对道德情境选择时,能理性思考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抵制诱惑,积极主动地履行道德规范,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和结果负责。在主体性德育语境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就是把学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外在的道德命令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自我要求,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主体实践途径强调实践活动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师生的主体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大学生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其本质是通过师生主体实践性的外显,让大学生在现实实践中不断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认知、自我内化和自我行动,实现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学术道德品质。

二、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反映学者的理想、信念、情操、价值观和道德观水平的高低,主要包括“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独立不羁的自由精神、勇于进取的献身精神、敢于批评的无畏精神和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等。学术精神是学术活动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学术储备人才,从踏上学术研究之路开始,就要内修学术精神。然而现实中,为了拿到学位而无视真理的追求,学术研究媚俗现象盛行。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侵蚀、功利思想的盛行虽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不足造成的。

(二)学术责任

进行学术责任教育,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学术责任意识。大学生虽然处于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自觉内化为强烈的学术责任感,在学术研究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为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行为后果担负责任。其次要明确学术责任的具体内容。学术责任主要包括“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学术成果发表的责任、诚实的责任、技术转让的责任以及社会变革的责任”等内容。最后要自觉承担学术责任。当学术研究从纯粹的探求真理变成一种可以获取荣誉、权力和福利,能得到社会广泛资助的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职业时,学术研究就具备了利益性的特点,初入学术研究行业的大学生难免在权力的介入、利益的诱惑面前放松学术责任心。因此,抵制诱惑、自觉承担学术责任是学术责任教育的根本。

(三)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等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各部委陆续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学术规范,对规范学术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如果高校不将学术道德规范纳入德育教育的范围,并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品德,仅仅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很难改善目前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整体情况。

(四)学术法制

法律法规是维护学术道德外在的强制手段,是学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普遍行为法则。宪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家法律法规都对学术研究的不同侧面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但由于全社会学术法制氛围不浓,高校本身对学术法律制度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不够,致使大学生学术法制意识淡薄。为了维护学术研究的净土,高校应该通过加大宣传、开设讲座和专门课程等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学术法律规定,提高自身的法律自律能力,尊重他人的学术劳动和学术权益,自觉保护知识产权,减少和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确立学术道德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道德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引。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以培育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大学生作为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也要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自觉维护学术秩序,抵制学术道德不端行为,为学术道德教育树立好的榜样。其二,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主体人格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是主体道德修养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学术研究中,只有具备主体人格,才能在实际研究中不惧怕权势的威胁,不受利益的诱惑,潜心学术,攀登科学的高峰。其三,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学术道德从来都是通过学术研究实践体现出来的,大学生作为学术活动的主体,如果既具备主体意识,又形成了独立的主体人格,但没有超越客体的主体能力,就无法完成赖以体现学术道德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

(二)发挥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

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道德、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素质,做好学生的学术“带头人”。而且,高校在处理学术道德事件上,对教师和学术也应该一视同仁,给全体师生传递学术道德素质底线不可触碰的信号。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引导和学术规范教育,在课堂、定期见面会、科研活动和论文指导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传授学术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并明确提出学术道德应该达到的要求,对于学生在学术、科研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要及时纠正和教育,甚至惩处。

(三)激发大学生学术道德内在需求,走自律之路

自律是指人们在无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法度,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是道德实现的最高形式。社会和学校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引导,确保大学生逐步走上学术道德自律之路。第一,端正学术动机。高等教育不仅培养学术型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其对自身的优势和理想有清醒的认识,选择适合自身兴趣的培养方向,杜绝功利性学术研究行为和动机。第二,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增强自身科研能力。虽然道德修养是学术道德失范的最直接成因,但科研能力的缺失却是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诱因。从实际情况分析,学术道德失范的实施者除了部分学术功利之人,还有部分是研究能力欠缺之人,因此加强科研能力训练也是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第三,自觉增强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制意识。高校极少有在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课程,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识主要从导师的指导和零星的学术讲座中获得。在学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自修学术法律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的知识,增强法律和规范意识,把握学术道德的标准与尺度。

(四)健全学术道德保障制度,为主体性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1.健全学术管理制度,确立正确的学术研究导向。

学术研究受到研究对象、研究者知识范围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简单用数量来衡量。然而,毕业论文要求、研究生毕业资格对学术论文的“过量化”要求、项目申报结题对论文的要求以及高校对高等级期刊发文数量的追求等因素导致了高校急功近利的学术价值观。可见,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是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诱因,要想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减少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十分必要。

2.革新学术评价制度,营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

学术评价制度其本质涉及两个问题:谁来评价和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学术活动涉及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实验、毕业论文等,评价主体涉及任课教师、导师和专家组。对于不予公开发表的成果,高校通常将评价权力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是结合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受条件和知识的限制,一般不会将学术道德纳入评价范围。对于公开成果则是按照数量和成果等级简单评价,不十分注重成果实际质量,也没有将学术道德纳入评价范围。这样的评价方法纵容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而学术道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在评价环节纳入道德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3.完善学术奖励制度,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合理的学术奖励对学术研究和学术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为使学术奖励制度能发挥良好作用,可以考虑以下激励方法:其一,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适量的物质奖励会激起研究的热情,但过量的物质奖励会误导研究的动机。其二,扩大奖励对象。可以适当考虑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勇于揭发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其三,加强查新力度。查新工作是发现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途径,可以在毕业保送资格、评奖、就业、职务升迁和职称评聘中,对当事人的所有学术成果进行查新,并将其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4.加强学术监督和惩处力度,勇于接受社会监督。

学术监督和惩处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加强公民监督和惩处意识。中国人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公民学术监督和惩处意识淡薄。高校应加强学术道德意识和责任宣传,加强民众的学术责任意识,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学术道德的曝光意味着高校的家丑外扬,没有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高校很难做到不遮盖和回避。高校应该转变观念,从长远发展出发,深刻认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危害,不仅要定期在校内公布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也要定期在学术期刊、报纸上公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逐步实现高校的学术自由。

作者:徐萍 单位:常州大学工会

第三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

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人本道德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中已经体现了出来。例如“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目标。庄子提出“人与天一也。”。董仲舒说:“以类和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可见,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阐述了天、人、地三者的和谐统一,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传播,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大学生主体的道德意识得到增强,中国先哲的人本道德对当代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的枯竭这一系列生态危机要求我们重视生态环境。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儒家思想包含着广泛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例如:“节用裕民”思想。“节用裕民”思想是荀子提出的,之后张居正将其进一步阐释“天地生财,自有定数。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无节则乏。”意思是说:“索取有节制,使用有节制,财富就会很充裕;反之,毫无节制地索取,财富就会匮乏。”这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节制的运用资源,才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儒家的这种思想对于高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引领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提出了道德规范,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对这些观点也有所阐述。例如:

1.爱国。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提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诗经》中就提出“夙夜在公”的观点;《礼记》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西汉的贾谊在《治国策》中强调“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主张个性化的今天,爱国仍然是当今高校学生不容忽视的主题,甚至爱国成为一种时尚,追逐古代的先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爱国的激情。

2.敬业。

儒家的许多思想里含有敬业观,“忠勤”构成了其敬业观的核心内容,“忠”指的是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无私、崇敬热爱,《论语》记载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经》“忠者,中也,至公无私。”朱熹的“竭尽自己之心”“勤则不匾”(《左传•宜公十二年》)。其中都是阐述古人关于敬业的看法。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敬业已有明确的表述,联系中国现代的实际,高校学生更应该认真领会敬业精神。

3.诚信。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礼记、大学》中提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身修。”颜元在言行录《不为》中说:“世宁无德,不可有假德,有假德则世不复有德矣,此孔孟所以恶乡原也”朱熹提出诚“须是表里铃实,无一毫之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明儒学案》中说:“凡为善,畏人非笑而止者只是为善之心未诚,若诚,自止不得。”古代对于诚信的要求如此之高,其中任何一种观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在匿名的网络世界中能否做到诚信,需要主体自我诚信意识的提高,当诚信意识已经内化进我们的思想中,诚信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外化为我们的行动。

4.友善。

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这种友善的思想能有效地帮助高校学生简历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淡化。“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友爱是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思想政治工作无疑起着重要作用。”用中国古代优秀的仁爱观点来解决现代人际关系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方向指南。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现状分析及原因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现状分析

1.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

首先,在快餐式阅读习惯的影响下,大学生习惯被动的接受知识,主动对一种文化加以了解的积极性并不高。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但是内容确是纷繁复杂的,其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大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有选择的吸收网络信息内容。其次,近几年,由于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多优先选择社会需求大的、对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没有明确的加以规定和要求。

2.部分学生传统道德意识淡薄。

现在大学生多数是90后,这一代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具有明显的时展特征。尤其网络的发展,促使全球形成网上“地球村”。这种现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道德文化被淹没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之中,大学生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缩小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

3.对传统道德的认知与践行脱节。

很多学生对传统道德有一定的认知,却没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往往是认知与践行完全脱节。例如《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孔子说:“仁者,爱人”。其中的仁爱思想大学生都了解,但是往往体现在行动上却与之相悖。如坐公交车不让座、对父母兄弟不友爱等现象时有发生。知与行不一致说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有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真正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的特有心理。

首先,百年屈辱史造成的自卑心理使有些同学提到中国过去时,总是想起中国的屈辱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概淹没在历史中。这种自卑心理造成主观上的排斥,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其次,崇洋媚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中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国外的才是优秀的,认为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伍的,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模糊,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心理与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滞后有关,也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识有关。

2.多元文化的冲击。

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主要通过网络、报刊、影视。在这些现代传媒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也日益发展,这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了学习空间,但是也给一些非主流意识以可乘之机。我们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并存的情况,“思想道德领域的多元并存现象是一元主导的前提。它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寓于深刻的阶级阶层利益之中。社会上有多少经济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阶层,便有多少思想道德,而占主导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但是,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时期,大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文化的分析视角》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各种思潮缺乏辨别力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导致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

3、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式微。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教育部门迫于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往往优先发展经济、计算机等社会需求量大的学科,从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部门的学科发展导向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设置与大学生知识储备的选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需要教育部门体制的倾斜。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因为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现代性的特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长河中凝聚出来的精华,它具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加强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程。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的发展也使交往模式发生着改变。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在社会技术的发展上,我们已经达到了辩证转变的关头了,技术决不会限制我们的个性,却会大大增加我们的选择余地,也就是大大增加我们的自由。至于人们是否有准备足以应付在物质和精神产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选择,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任凭选择,有时不但无补于个人获得自由,反倒因为过于复杂、困难,代价太高,以致走向它的反面。简言之,当选择成了不胜选择之时,自由也就沦为不甚自由了”。这种交往模式的转变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是现实的写照,网络社会也离不开网络道德。国家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例如隐蔽性、开放性等也使得传统的一些道德范式难以在网络社会中执行,这就需要网络运用主体自觉的提高网络道德感、自觉地提高网络道德习惯,维护好网络的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的错综复杂,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要以批判的精神对待海量的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只是灌输学生理念,更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生面对网络多元文化的交融、多样的文化资源,面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各种观念的汇集,以及网上无过滤的原始信息文化,培养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良好的网络习惯,使他们恪守网络道德,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已经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自律基础上才能他律,要增强网络主体的自律和自觉,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

(二)应用慕课课堂教学法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Coursera的部分课程提供收费服务“SignatureTrack”,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你也可以免费学习有这个服务的课程,并得到证书。”慕课的学习者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其中学生占的比例较大。网上在线学习方式的发展,为弘扬传统道德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是对于慕课热我们也应冷静的思考,找到适合中国课程发展的教育方式。中国高校也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慕课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共建中国“慕课”。同时,50多所地方大学也在打造自己的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无论是中国名校的“慕课”,还是中国地方高校的“优课”,都是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网上在线课堂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优秀道德赋予时代的元素,使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传统道德文化的途径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应用微文化等新兴网络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在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微文化的影响,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首先,加强高校教师对微文化的认识。应用微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首要的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当对微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利用它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通讯手段已不分时间、地点,时时刻刻都可以应用它来获取知识,这无疑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前提就是教育者要对微文化有充分的了解,需要了解微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特点,接受群体的反应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微文化进行扩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提高微文化传播者的素质。所谓微文化的素质,就是指适应微文化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学习精神;二是对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参与精神;三是网络知识、技能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四是媒介素养和批判精神。”微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现实中发生的情况往往很快通过微文化进行传播,这就需要教育者马上做出反应并加以应对;再次,网络的虚拟性并没有在微文化环境下造成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反而提高了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价值的探析。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教育者能够与时俱进。技术的更新速度在网络中是超乎想象的,与传统的技术不同,网络技术的更新是以秒来计算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状态,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最后,微文化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地日新月异的,其中的网络文化内容也是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面对微文化的高速传播的特点,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和良好的媒介素养。时刻坚定正确的三观,保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为不良信息所左右,引导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学会快速分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高效的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应对能力。

(四)提高教育者的网络敏锐度

网络的飞速发展,首先,要求教育者拥有正确的网络意识,不能一提及网络就只看到它的消极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发展为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育手段,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主动地开发网络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学方法,并且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适应网络的高速发展。其次,转变工作方式,能够利用网络工具与学生交流。由于网络中新鲜事物的更迭比较快,要跟上学生的运用网络的步伐,运用新的通讯工具与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再次,转变工作思想。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网络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实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显性和隐形相结合的模式,带动工作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转变工作的思维、方式、提高网络教育意识。最后,要具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能力。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多姿多彩。教育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守护自己的信念,不被不良信息所蛊惑,不被负面信息所影响。另外,教育者要具备全球意识,网络打破了区域的划分,地球村在网络上得以体现。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首先教育者要具备这样的意识。网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思想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而形成的独特的网络文化。因此必须进行国际化教育,要具有对不同价值观的尊重和包容,对不同文化的吸收和接纳。但同时更要加强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培养,要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多国文化,既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开放的视野,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正确的价值导向,保持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又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将教育者的思想融入到网络文化之中,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教育中实现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功能。

作者:李丹丹 赵振 刘娜 单位:辽宁大学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重要性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增强高等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交流与探讨的重点。高等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也要随着知识的信息化、开放化、全球化、产业化而不断拓展创新。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曾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高校在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物质财富创造者的同时,更需要输送用职业道德知识塑造的精神财富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高校在以培养“社会化的职业人”为根本任务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职业道德自我内化,大学生择业、就业、敬业良性协调,这是时代赋予当前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也日益受到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影响,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因此,人才市场所需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更需要就职人员具有公平正义意识、诚信法制观念、团结协作精神、自觉遵守职业规范与纪律意识,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之“魂”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风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职业道德建设极大程度推进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道德更高的社会化与公众化,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建设性作用。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将职业社会责任同自身的职业道德相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强化时代使命。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内在需求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和愿望,他们渴望付出辛勤的努力获得回报,但是在美丽憧憬的背后,隐藏着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迷茫。因此,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自我内化的过程,使其明确将来在职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努力处理好个人利益同行业集体、社会大众、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自己在适应职业中得到发展。系统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将来在职场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加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为其如何将自我价值与职业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提供了时代指导。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几年前,南京邮电大学曾以江苏地区10所高校的1000多名“90后”大学生为样本,对其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总体上是创新活跃、独立自主、民主平等、热爱生活的一代,在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下引导当代大学职业道德观建设,更具有时代价值。

1.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素养不断提升

(1)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地位日益提升。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职场的预备军,高校作为学生与职场的桥梁、纽带,提升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们的呼声。因此,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以各知名高校为例,西南交通大学专门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了“工程伦理学”课程;北京大学更是开设了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道德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人文科学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提升了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入职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2)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较为显现。

首先,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独立意识,据以河南农业大学为对象展开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将近90%的人员就业渠道更趋向于网络新媒体和人才招聘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讲求实事求是,不愿意依靠家庭的社会关系。因此,“90后”具有公平、竞争、积极的优秀潜质。其次,职业选择时更趋向于人本价值,要求职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三方协议签署时,具有明显的依法维权意识。第三,具有21世纪的“钉子精神”,在恰投自我兴趣的职业领域上,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发掘时代新产品、时代新理论,将其用于社会生产,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困境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但是职业道德教育领域仍然是高校德育中的薄弱环节,不可小觑。

(1)职业道德教育趋向“边缘化”。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没有进行有机的衔接。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只在毕业前开设,而讲授期间教师则以较大的篇幅集中于求职技巧、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相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高校的辅导员以及德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设置空泛化、格调化,缺乏社会性。

职业道德教育的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而内容设置缺少了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社会化的实践方略。教育致力于培养“道德人”,而忽略了大学生道德化的社会基础,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难以将在校学得的“高尚化”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讲授形式单一、缺乏活力。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稀缺的课外亲身实践,使早已疲倦于课堂讲授形式的“90后”大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不仅使职业道德教育效果降低,还会使该课程设置流于形式,讲与授脱节,甚至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消极抵制该课程的逆反情绪。

(4)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实践性系统网络体系。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家庭、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衔接互动的系统性工程。而目前,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主要集中于高校,使教育网络过于脱节。

三、加强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国外,高校以学生人格自由而全面发展为重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于公民教育的行业实践活动之中,注重校企结合,等等。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促使大学生以高素质的姿态迈入职场,采取科学的理念以及多样的教育形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思想观念更新,逐步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1)提升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

强化专业课的职业道德教育设置,专业课老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为学生系统地介绍本专业的职业纪律和规范、职业的社会潜力和发展、职业的社会价值等问题,比如,在为政治系学生讲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公务员制度课程内容的讲授,潜移默化地进行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等职业道德思想的宣传讲授。以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性。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日常化,内容的丰富化、社会化。

第一,合理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贯彻于大学四年;高校辅导员与德育工作者专职化,将职业道德教育成效列入教师绩效评估项目之中。第二,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界范围,不仅包括择业观、敬业观教育,还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令大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职业,践行职业道德;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拘泥于“知”的层面,纸上谈兵式空泛化、格调性教育,而要将“职业道德品质五个过程即知、情、信、意、行”有机地衔接。着力将“道德人”培养目标向“社会道德人”培养目标调整。

2.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多途径

(1)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第一,积极开展诚信法制教育,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以诚信法制为主题的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将诚信法制观念内化为自我需求,外化为自律行为。第二,仿效德国建立公民诚信档案记录,将大学生在学校出现的违规违纪的行为记录于个人档案,以此作为督促大学生职业道德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强制性措施。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2)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应用。第一,完善校园网站建设。

在校园网站中,增设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在线交流的专题,允许学生以匿名的方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第二,高校通过例如微信公众账号、微信群、QQ群、高校官方微博、人人网校园广场等形式,随时随地地以多种形式例如漫画、短视频、社会劳动模范采访、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信息等等,将隐形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第三,发挥同辈群体的感染效应。同学间建立讨论群、开办演讲活动,将丰富校园生活与建设职业道德协同发展。

(3)家庭、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形成合力,有机地衔接。

家庭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个性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长的影响,所以家庭氛围要加强正能量的宣传感染。学校作为单位与学生的桥梁,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队伍榜样示范效应,使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耳濡目染。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可坐而论道,要学用一致。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加强校企联合,培养职业道德能力,“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规范约束性的思维知识,更应该是一种意识、一种行动”。实习单位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允许他们了解工作状况以及单位文化,使大学生能够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合理衔接,使追求创新、团队协作、敬业奉献的氛围不断感染学生,努力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操,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用人单位在招聘上务必实事求是,不可盲目提出太高招聘条件,以免造成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引导”学生学历造假等不诚信事件的发生。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营造一个诚信、道德、文明、友善、和谐的外部环境。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种四方位网络格局,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系统性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新蕊 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