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推动名人精神常态化建设

党建推动名人精神常态化建设

一、高校学习雷锋活动现状

1.吃不透雷锋精神实质,形式单一

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大多都是片面的,不够深刻透彻的,认为仅仅是简单的好人好事。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也只是一阵风潮,集中在每年的“雷锋月”———三月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雷锋活动的形式也就变得单调、枯燥。拿高校来说,基本是一些以学生志愿者为主的义务劳动,因时而动。因此,很多人都没有深刻领悟到雷锋精神的实质,日复一年,单调重复的学习形式,没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这样的情况进而也会影响学生学习雷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思想不到位,氛围不浓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大学生极易受到外来风气的影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浮躁之风盛行,学生党组织没有开展应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甚至有很多人表面空喊口号,内心实则十分排斥雷锋精神,认为那是过时的,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此外,还有人认为一些领导举办学习雷锋活动,是为了政绩和宣传。所以,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尤其是作为高校的党组织应该坚决杜绝各种不良风气的蔓延。

3.市场经济社会呼唤雷锋精神的洗礼

时代日新月异,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今社会道德的巨大滑坡。每天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失衡新闻,人人为我的情况随处可见,我为人人已鲜少可见。个人主义、自我意识、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漠不关心,更遑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此外,在现实生活中,索取多,奉献少,浪费多,节约少,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横行,这些现状在文化殿堂的高校都屡见不鲜,更遑论日益复杂的社会各界。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呼之欲出。如何让雷锋精神密切深入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成为摆在高校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雷锋叔叔住我家,雷锋叔叔天天见”的局面,离不开学习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

二、推动雷锋常态化建设的可行性

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认为,任何一种精神要做到常态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是,看这种精神是否拥有广泛的精神感召力;另一方面是,看这种精神是否能得以延伸,是否能找到与时展同频共振的契合点。显而易见,雷锋精神很好地满足了这两点要求。

1.普遍的号召力,广泛的影响力

雷锋精神伴在的笔下,诞生了五十多个年头。它已经被打上了时代的标签。它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它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它是老弱妇孺口中的道德先锋。只要你有心,任何人都可以从雷锋身上找到可供自己学习的剪影。在中国,雷锋精神具备无可比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雷锋精神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也是我们应该不懈追求和学习的。

2.传统道德的典范,与时俱进的品质

雷锋精神经历过五十多个年头,已经成为时代的象征,它在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上的地位已经无可替代。雷锋精神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它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但是始终离不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这一本质,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身上都有不同的诠释。在祖国大灾难面前,送衣送饭、送水送药的志愿者,献血车旁的义务献血者,社区里的志愿者,贫困农村的支教青年……这些活跃在祖国各地的伟岸身影,无不彰显着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雷锋精神。此外,雷锋精神一路走来,始终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理念,高尚并不拒绝时尚,传承并不排斥创新。学习雷锋活动,必须紧紧抓住时代命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密切结合学生学习生活,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和常态持久。

三、高校党组织建设推进雷锋精神常态化的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的经济,是人才的经济,而知识与人才的集中汇聚必然是新时代的高校经济。所以,高校在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而这一点必然少不了高校党组织的保驾护航。

1.阵地优势

高校是学习雷锋活动的主要阵地。高校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还要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体系。这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传承雷锋精神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高校是人才的乐园,拥有得天独厚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这些都能从根本上保障学习雷锋精神的常态化建设。高校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主要阵地。

2.人力优势

大学生是祖国真正的花朵,是未来人才的生力军。他们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思想单纯,尚未定性,容易被雷锋精神所感化。此外,他们还具备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积极性,锐意进取,善于利用本身的知识水平,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各项活动,在提供志愿服务方面的能力超越社会普通人群。

3.时间优势

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和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这给他们开展形式各异的业余活动和公益服务,预留了很多时间。比如营口理工学院爱心自愿者联盟等组织,这些都有利于推动雷锋精神的常态化。

四、高校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作为高校,应该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是重要的使命。高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应该加强领导,科学组织,长效机制保障,完善机制,用体制机制保障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常态持久。

1.党组织建设———常态化的组织领导机制是保障。高校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要有制度化的有力支撑,组织建设的后续保障。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创新科学机制,用完善的机制确保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经久不衰。在这里,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如何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党组织建设要把弘扬先进传统文化,加强雷锋精神宣传,作为常抓不懈的任务。在组织学习雷锋活动中,党组织要做好充分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学习雷锋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所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形成良好有序的工作格局,制定工作标准,强化工作机制。

2.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是有力支撑。一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决定着其思想高度,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是思想成长的前提,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力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成员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探讨、开会讨论等形式加强对学习雷锋精神心得的体会交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党支部要及时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在学生当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3.常态化的政策制度机制是强大维护。推动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把学习雷锋活动融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必然离不开科学的政策维护和支持。首先是政策的引领和导向,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对于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心公益等良好道德行为进行褒奖和激励,评选先进典型、学生标兵和道德模范等形式,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不良诚信行为等进行惩戒,用正确的政策引导大学生日常行为。有了政策,还要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雷锋活动的深入化和持久化。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锲而不舍,扎实推进。高校把学习雷锋活动推向常态化和持久化,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学习雷锋建设工作。这是一种有力的示范和引导。

4.常态化的科学评价机制是创新动力。有激励才有动力,有约束才有效力,所以切实可行的约束评价机制,是重要前提。首先是构建考评机制。制定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将学习雷锋活动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评体系和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评机制对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激励作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创新评价机制。制定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高校党支部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学习雷锋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最后是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一些学习雷锋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宣扬,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当雷锋的良好氛围。

五、高校党建推动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的实践研究

1.“常”———常抓不懈,观念认同,思想宣传,紧抓课堂。“常”,代表着一种习惯,一种要求。这就要使学习雷锋活动成为学生们的自觉习惯。加强思想观念的认同,必须摆在第一位。以前“被雷锋、被志愿”的学习雷锋活动惹来反感,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没有从思想观念上获得人们的认同。虽然时过境迁,社会巨变,但是雷锋精神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淹没,依然代表着社会主流思想的道德品德,体现着民族精神的道德追求。我们今天开展学习雷锋的精神活动,必须深刻领悟雷锋的精神实质。高校教师应该教书育人,尤其要注重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纠正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课堂的影响也很大,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主题班会,利用一切形式见缝插针地进行雷锋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

2.“态”———党建文化渲染,行为方式熏陶,学风作风引导。“态”代表着一个人的行为态度和目标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考虑文化环境的渲染,让雷锋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竞相追逐的行为规范。高校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学习雷锋活动融入学风、校风、党风建设中。一个学校的校风,易于形成一种风气,浓厚的氛围,陶冶师生情操。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从大一新生入校就开始学习雷锋精神的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雷锋精神学习活动,比如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和书法比赛等。把学习雷锋与班风建设结合起来,选取班级雷锋典型,深入教室、宿舍,言传身教,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环境。这里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学习雷锋活动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密切结合党风建设,把雷锋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这样就利于形成课程化与常态化。

(2)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宣传,占据舆论高地。刷微博,俨然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生活的流行方式,通过微博人们可以获取信息,交流感情,表达自我。所以,高校党组织在微博等新兴媒体上大有可为。官方微博的开通,可以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微博学校的好人好事,曝光不良现象,与学生互动,共同寻找发现“身边的活雷锋”,同时还可以与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学习雷锋精神的常态化建设。这些做法都可以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润物细无声。

(3)创办学习雷锋活动基地。学习雷锋精神活动,需要摆脱传统形式的空喊口号,流于表面,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和载体。学习雷锋活动基地就应运而生。高校每个党支部、团支部都可以创建学习雷锋小分队,通过雷锋活动日的设立,来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雷锋活动。党支部应该设立学习雷锋展览室、雷锋教室和学习雷锋成果宣传室等,作为雷锋活动的基地。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督促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还应该把学生党支部达标创优与优秀干部评选相结合,评价激励。还要注重拓展延伸,将雷锋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这就为学生参与各色的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此同时还让他们找到了组织,形成了一种归属,使他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肯定和承载。

(4)党组织注重引导,把雷锋精神转化为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直以来,雷锋精神都被奉为神明,高高在上,与现实生活颇有差距,特别是对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来说,更是遥不可及。所以,雷锋精神一直是一种道德信仰,缺乏生存的土壤。无论多么崇高的道德信仰,最后都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道德实践行动。高校党支部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引导和示范,尤其要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解读雷锋精神的实质,帮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生活习惯,比如组织学生写“雷锋日记”,记录生活中感动人心的真人真事,捕捉点点滴滴的美好人生和事迹。

综上所述,传承雷锋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以,每一位致力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努力在推动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党组织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真正起到引领学生思潮,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学生生活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雷锋精神的常态永续。

作者:刘春福 关云虎 单位:辽宁营口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