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习材料范例

党建学习材料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1

关键词:“党建+”;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模式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高校教工党支部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当前,部分高校教工党支部存在着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脱节的情况,个别高校片面强调科研业务工作、忽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造成了业务与党建“两张皮”的被动局面,与此同时,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支委班子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如何促进中心工作、丰富学习载体、搞活学习形式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基于“党建+”理念的重要指导意义,旨在解决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党建+教学”“党建+育人”“党建+学科”三个维度、多个层次全面提升支部工作水平,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新模式。

一、突出“党建+”理念,牢固树立思想引领的中心地位

首先,牢固树立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党建+”这一核心理念开展的原则,建章立制,坚持不懈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务求思想引领实效。支部可以通过结合热点组织专题学习、结合实际组织谈心谈话、结合难点组织辅导报告的“三结合”方式,规范日常党建理论学习,做到有针对性、时效性及实用性,实现主题教育活动的高标准常态化与严要求制度化。其次,针对组织生活不够规范和学习形式僵化的问题,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中心,打造支部“三学”模式。其一,营造氛围“学”,支部日常理论学习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制度。月初确定本月主题党日时间,营造全员学习氛围;开设党员专用活动室,悬挂党旗及相关语录,营造学习环境氛围;制定条例规范支部日常学习活动,营造规范化学习氛围。其二,围绕主线“学”,支委会要提前制定学习计划,支部学习务求紧跟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切实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彻到位、学习到位、理解到位。其三,创新方式“学”,在学习方式和过程上,综合考虑高校教师教学安排紧、科研任务重、学术交流多等特点,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补充的灵活方式,建设支部“微阵地”,开展“微党课”,打造新型“互联网+”学习模式。再次,为了使党员更好地认同“党建+”理念,可以探索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学习活动的新方法。其一,“党建+”入“本”,就是要从我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重要的理论成果,形成系统的理论学习材料。要注重讲好“共产党的故事”,让学习材料不仅有深邃的理论,也有生动的实例,使党建的基本理论为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其二,“党建+”入“行”,就是要在支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设计专题活动让教师党员切实体会“党建+”理念的实践价值,深刻感悟“党建+”理念的内涵意义;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党员尝试开展“党建+”理念进书本、进课堂活动,积极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建+”理念。其三,“党建+”入“心”,就是在前期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使广大教师党员将外化于行的做法升华为内化于心的理念,达成对“党建+”理念的深刻认同。

二、立足“党建+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

教师党员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在授课过程中必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转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工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承担发动好“主力军”、创设好“主战场”、利用好“主渠道”的重大责任。支部应要求全体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转变以往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学术知识传播的观念,突出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首先,教工党支部要指导教师“抓准”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课程大纲、课堂教学目标、课后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工作环节。所有课程教学大纲除分管教学的领导审核外,还必须经过基层党组织的二次把关。其次,教工党支部要指导教师“抓实”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绝不是简单说教、空喊口号,而是要层层深入、润物无声,在给学生讲授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学术诚信、行业操守等内容。例如,通过科学家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利用课程中丰富的理论实践案例提升学生的哲学思辨层次,基于相关原理应用现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借助相关工业发展状况及其战略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等。再次,教工党支部要确保课程思政“见效”,包括传递思想的方式是否有效及课程思政效果是否达成。教工党支部可以采用专题调研问卷、个体单独谈话、学生宿舍交流等形式,通过合理设置调研内容、建立模型分析数据,评估课程思政改革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还要研判课程思政改革是否给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带来了冲击,从而进一步扬长避短,达成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及道德修养的目标。

三、打造“党建+育人”,多维延展工作平台

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教工党支部应该围绕“三全育人”理念,主动投身相关工作,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专业课教师除了授课时间之外,缺少与学生在其他层面上的有效沟通。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愿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但是苦于缺少相应的平台,这恰恰应该是高校教工党支部可以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大部分高校教工党支部都是以专业为依托建立的,非常有利于搭建联系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党支部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其政治性,而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学术性。对于高校教工党支部而言,一味追求活动的政治性可能会影响活动的吸引力与亲和力,而只追求活动的学术性又会失去活动的根本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工党支部必须找准结合点,搭建交流平台,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与领路人。从宏观层面,支部可以基于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需要,通过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出国或求职经验分享、学科竞赛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分享个人经历和学术理念。从微观层面,支部可以多维度延展育人平台,例如,使教师与学生进行“1+N”结对,让教师与学生谈人生、话成长,谈思想、话进步。从上述各层面的活动可以看出,高校教工党支部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必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最终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是高校教工党支部活动政治性与学术性高度融合的价值所在。

四、服务“党建+学科”,积极助力学科建设

高校“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激活了我国高校发展动力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以科研业务为主的“双一流”考核指标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党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在高校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工党支部更应迎难而上,积极转变思路,化被动为主动,做到融入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保障中心工作,与中心工作实现联动互通,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教工党支部应该在思想上对教师的职业规划及学术规范进行引导,在业务上对教师的求真态度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在科研上对教师的研究方向及学科动态积极指导,在生活上对教师的个人思想及家庭情况积极关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升支部的存在感,使党务和业务工作良性互动。其次,教工党支部应该积极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加入知名教授团队,让学科带头人和团队负责人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软硬件支持,让年轻教师有融入感与支撑感。与此同时,支委会成员及老党员应当经常与年轻教师交流,发挥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还要促进高学历教师中的党员发展工作,从而实现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术骨干,把学术骨干发展为新生党员的双促进、双提升目标。再次,教工党支部应该始终贴近教师需求开展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及生活情况,经常通过面对面交谈和邮件向取得成绩的教师、向课题攻关的教师、向遭遇疾病和变故的教师送去党支部的关心和鼓励。对于教师取得的成绩,党支部应第一时间予以宣传报道,既激励本人,也鼓舞大家,逐步形成人人为集体做贡献、人人为学科做贡献的文化氛围。最后,教工党支部应该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强化师德师风考评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过程中的“一票否决制”作用,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业务素质能力之上的主要参考指标,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强化教师的学术自律意识,助力学科的长期发展。总之,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以“党建+”为核心,多角度辐射、多维度提升、多层次受益的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党建+”工作模式对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力等方面都起到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最终实现高质量党建、高素质育人与高水平学科发展的协同促进与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成龙,李永伟.高校为何要实施“党建+”引领工程[J].人民论坛,2019,(8).

[2]张成龙.以“党建+”理念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内生动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9,(1).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2

移动终端设备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高校党建工作越来越多的朝着信息化发展,“网络党支部”“网上党委”变的常态化,“互联网+党建”模式是“互联网+”在党建领域运用的新方向,是党建朝着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以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为例,QQ群“支部发展党员群”上传了各种学习材料,为广大党员、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党的宣传工作方面,微信公众号经常推送相关资讯,在互动中便于掌握党员思想动态,把握住舆论动态,有利于党员同志学习党的最新精神。将党的宣传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必将极大拓宽群众基础与我党的舆论阵地,提高宣传工作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使党的声音传播的更广、更深远。随着4G技术的成熟,5G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也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从手机端短信电话到QQ、微信,再到知乎、微博、微信公众号,到现阶段的自媒体、移动短视频,受众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被动的接受单向信息,而是朝着参与其中的方向发展。单纯的语音、图片和文字类型的交流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而短视频融合了图像、文字及语音多种表达形式,让用户参与其中,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线上社交方式。短视频下载量,日活跃用户数迅猛增长,但其生长状态仍然非常的粗犷,监管不到位等种种因素导致部分低俗信息充斥其中,甚至出现侮辱英烈的内容。短视频将来除了更加有力的监管,更需要大量的正能量内容作为支撑。不妨尝试将高校的党建宣传工作部分交付于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将党的舆论阵地拓展至短视频等新媒介中,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二、短视频在高校党建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党建的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正确主流思想舆论方向,拓展阵地、赢得用户,可以将高校的党建宣传工作交付于“抖音”等短视频新媒介,制作转发相关短视频。目前在抖音上搜索“”“新党章”等关键词,搜索结果为空,这充分说明了党建宣传工作在短视频等新媒介方面的不足。而短视频在高校党建中的可行之处在于内容的选择以及叙事的手法上,与传统媒体相去甚远。以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为例,其题为《致敬国之脊梁,林俊德将军》的短视频,短短的三十九秒,却与传统官媒宏大的叙事策略不同,非常符合互联网碎片化的特点。内容和以往媒体采取的官方的教条式的说教不同,截取了林俊德将军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伏案工作的一幕,配合文字很短,“不能躺,一躺下就起不来了”。他参与中国全部核试验任务,生命的最后仍为国工作。“致敬国之脊梁,林俊德将军”便勾勒出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将军形象。

三、短视频在高校党建中应用的优势

短视频等新媒介是高校党建宣传工作发展的新趋势,视频是一种多媒体,形象生动,不需要人的思维二次加工,因此,图像最能够打动人,其次才是语音和文字。将党建的宣传工作与短视频相结合,可以直观形象的表达党的声音,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高校党建中以往的网站新闻稿,微信公众号,微博主要由学生负责,缺乏创新性,容易产生“百度复制粘贴”等现象,在推送过程中,与读者互动性少,缺乏创作动力。而短视频等新媒介有较大的自主创作空间,优质内容的作品还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播放量、点赞量和评论,其社交属性让创作者在受众巨量的评论与转发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可以驱动他们创作更多的优质视频作品,保持持久的创作热情。受众在转发评论的过程中,与创作者形成稳定的互动群体,达到了最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移动终端设备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高校党建工作越来越多的朝着信息化发展,不妨尝试将党的宣传工作、舆论阵地部分转移到短视频等新媒介中。短视频的发展迅猛,但视频质量良莠不齐,在当今互联网环境影响下的社会,各种消极因素滋生,如果不加以监管引导,势必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使党的声音淹没在各种不利舆论环境中。所以短视频的发展需要更强大的内容支撑,将党建的宣传工作与短视频相结合,树立正能量模范,引导短视频等新媒介健康生长。目前,党建的宣传工作在短视频等新媒介方面应用不足,尚且有很大的空白,可以将高校的党建宣传工作交付于“抖音”等短视频新媒介,来弥补传统文字、图片新闻稿的不足,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同时不断更新的优质内容,不断增加曝光度,巨大的粉丝数量,使视频的推广形成正反馈,不断提高党的宣传工作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龚明,陈奕达.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8):109-110.

[2]于彬,孙刚,李广,索朗德吉.借力“互联网+”打造基层党建新模式[J].中国邮政,2018(06):34-35.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3

【关键词】党建档案;分级分类;管理策略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党建档案的管理工作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基层党建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找出存在于传统党建档案管理模式下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需求的党建档案管理模式是当前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党建档案的内容及重要作用

党建档案是高校档案构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组织制度、思想、组织与作风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利用和参考价值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料,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高校的党建工作情况,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客观历史反映。它对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正确的办学方针政策起着指引和导向作用。党建档案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其他文献材料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没有高质量的党建档案,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高校党建档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党建档案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体现。党建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各项党建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为学校宣传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提供重要素材,是培养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资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参考。2.党建档案是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高校党建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和谐校园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群团统战以及宣传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档案材料,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而最直接、最真实的材料依据就是党建档案[1]。3.党建档案的建立健全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档案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高校党建工作历史进程、建设现状、未来发展的最好见证、现实反映、参考依据和决策佐证。党建档案工作的落实切实关系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基层党建档案工作,实现党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将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高校党建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实践调研发现,高校基层党建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1.对党建档案重视不够,档案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档案开发与利用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对于党建档案的内容和分类缺乏专业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管理方式的相对滞后,致使基层党建档案管理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而难以突破。档案管理与基层党建工作脱钩造成了党建工作的不扎实。2.党建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党建档案收集制度不完善,基层党建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的准确界定缺乏实用性、系统性的标准。党建档案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高校内部的各级组织机构,均对档案收集负有责任,但由于归档范围和内容等太过抽象,使档案管理制度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导致各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2]。3.党建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目前,高校的纸质党建档案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高校对党建档案的编研工作重视不够,仍停留在对案卷的立卷、装订和保管工作上,再加工整合程度不足,党建档案利用率较低。另外,在大数据的新时代下,党建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将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三、高校党建档案分级、分类管理策略及意义

1.运用高校内部分级、分类管理方式,提升党建档案建设水平。第一,党建档案分级管理模式。高校党建档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党务工作从纵向结构上看,分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不同层次的党务工作。分级管理就是根据高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各学生、教工、机关、后勤党支部三级管理方式,将党建档案总体内容进行分解细化、统筹掌握、科学分级、准确分类。主要是在学校档案管理机构规范管理下,各二级党组织分别设专职组织员,基层党支部由支委会派专人,这样对党建档案实行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层面的党建档案以总体管理为根本,即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科学界定党建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立卷归档的原则和规范等。对于涉及全校的上级或学校党委下发的文件、制度、规划、总结、报告、党组织机构设置、开办党校培训有关材料、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党委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学习教育活动的相关材料、相关会议记录(如党代会、党委常委会、全委会、书记会、校长办公会)等档案材料,统一由学校档案馆管理。院系等二级管理是以过程管理为侧重点,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工作中,在党的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党支部建设及专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计划、方案、总结以及照片、视频等过程档案,由院系建档保存,由院系组织员负责党建档案的收集和查借阅管理。基层党支部管理则更加注重细节,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和完善基层党支部管理台账,包括党支部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记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记录、谈心谈话记录等,由党支部派专人负责建立和管理支部党建工作台账。同时,学校健全和完善党建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执行机制,确保党建档案分级管理有效运行[3]。第二,党建档案的分类管理。高校党务工作是由不同内容的工作构成的有机整体,从横向联系上看,包括党的组织发展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统战工作、群团工作、人才工作、群众工作、干部考察监督工作及党校工作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所谓分类管理就是按照党建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将其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党组织建设,包括党组织设置、制度、换届、调整、审批及干部选举任命等文件材料,上级、本级党建方面文件及贯彻落实工作的计划、方案、总结要点等材料。第二类是党员队伍建设,包括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关怀激励帮扶党员工作、党内表彰、处分党员等文件材料及党员干部人才培养、廉政教育监督、考核审核材料以及党员名册统计表和党组织统计报表等。第三类是会议记录类,包括党代会、教代会、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党政联席会、党支部会议、支委会、党课培训会等各类文字记录、照片视频类声像资料等。第四类是党费收缴及使用管理,包括党费收缴名册及使用明细等。第五类是党代表及统战工作,包括党代表及政协委员任期制、提案、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派参政议政情况等。第六类是重大党建工作专项档案,包括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2.实现党建档案管理方式创新,探索党建档案开发利用新途径。第一,大力开展党建档案编研工作,全方位开发党建档案信息资源。为党建工作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及时建立重大党建活动专项档案,通过征集学校在党建方面先进典型人物档案,学习党史校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师生爱党、爱国和爱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发挥党建档案的育人功能。建立学校干部廉政档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和举措通过档案建设的途径有力地发挥出来。深入研究学校党的建设历史进程,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事业具有以史鉴今的突出作用。对党建档案进行整理编研,是对平时工作的总结凝练,有利于发掘特色性工作,推广先进经验。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管用并重”意识,主动调查了解使用者对党建档案的需求情况,结合实际查询利用频率,制定编研规划,最大限度地挖掘党建档案的有用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方式。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改变了档案信息收集获取方式,改进了研究加工手段,提高了编研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档案编研传统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依托信息编辑技术的支撑,档案编研可以做到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并用,实现较强的感官冲击,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提高汇编质量和观赏性,全方位、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第二,积极推进党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党建档案宣传利用力度。在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党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档案管理与信息电子化有机结合,在档案的整理、保管、利用等管理过程中不断融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检索效率,更好地推动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存量数字化、增量信息化”的方式,逐步提高党建档案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利用,极大地提高检索效率,可达到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并且可对调阅信息资源作脱机处理,从而保证查询不受空间限制。同时,党建档案信息化为传播和交流先进文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和重要资源。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搭建党建档案展示平台,共享红色档案资源,通过高校党建资料、实物、声像、影音等档案的收集,精心制作党建专栏,做到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声像具备,使严肃的党建档案鲜活起来,宣传党的建设、传播先进思想、弘扬党建文化,用红色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学校各院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分享特色活动经验,学习优秀党建研究成果,以党建档案为载体,为高校党建工作做好服务和支撑[4]。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强调“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党建档案的文化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围绕领导决策重点、师生关注热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档案资政研究,把档案资源转化为思想素材,把档案信息升华为政策智慧,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推进党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既能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充足的历史材料,让高校党建档案发挥好、实现好对高校内部的参考、佐证作用和对社会的宣传、服务作用,让高校党建档案切实为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推动助力。

【参考文献】

[1]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5,(6):16.

[2]杨丽.基层党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北方文学,2017,(14):178-180.

[3]赵嫒嫒.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兰台世界,2012,(12):9-10.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4

【关键词】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缺失。显而易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参与“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就意味着个体所处的社会及人文空间必然发生变化,相对应的,学生党员所处的“学校定位”与“岗位定位”存在巨大差异——在学校空间中,学生党员的基本定位是“受教育者”,可利用学校完善的党建机制接受教育管理,诸如“党课制度”、“评估制度”、“学习制度”等,存在大规模且针对性的党建教育资源。而在外部岗位空间中,学生党员的基本定位是“职业者”,教育管理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由此制度缺失容易造成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第二,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环境变迁。“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从校园迈入社会的“半步”,在回归校园之前,他们所处的环境为“社会环境”,环境变化的前提下不仅要求学生党员重新适应,同时还要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因素——相对于校内空间,社会环境中充斥着大量不利于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因素,诸如功利性、世俗性、腐朽性信息,容易对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党员造成“信仰腐蚀”,甚至扭曲自身价值观。此外,在面对社会压力、人际交往、矛盾处理方面,高职学生党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方法,也加重了学校一方的党建教育管理负担。

二、信息化平台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办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党建”的教育管理模式得到了迅速推广,它借助信息化平台的交流、互动优势,可以从高职院校党建组织形式“底层”进行重构,形成与“线下模式”相同但不局限于效果的“线上模式”。第一,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工作汇报”机制。虽然学生党员进入企业展开“顶岗实习”实践,但在“党关系”的管理上,仍然由高职院校负责,因此学校有责任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情况进行持续跟踪。以院系为单位,以辅导员及留守学生党员干部为主体,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专属的“工作汇报平台”,可通过开辟“顶岗实习党员邮箱”的方式定期接受、评议,并将优秀工作报告到学校党建网站上,鼓励学生在工作同时不要忘记党建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更好地改进教育管理方案。第二,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高职院校与顶岗实习企业“协同党建”的模式。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由学校、企业共同构成,但双方在党建工作上存在导向差异,前者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后者更为看中实践、运用,因此可通过信息化平台构建“协同党建”模式,双方党建领导、政工等定期展开交流。一方面,由高职院校提供每一名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主要资源,特别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材资源”,以更好地契合顶岗实习学生党员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由企业根据岗位负责内容展开针对性地党建教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党员将党建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经验,从而促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三,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线上党课”渠道。“信息化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消解了时空限制,顶岗实习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便携设备,随时在互联网上浏览相关信息,根据这一特征高职院校可专门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建立“线上党课”渠道,让学生在“异地”环境中,时时刻刻与学校党建工作保持高度一致。例如,由辅导员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微信党课平台”,定期在群组中学习要求、在公众号上传学习材料,学生学习完毕之后,结合自身顶岗实习的感悟上交党课作业。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官方网站的功能,开辟专门的“顶岗实习党课模块”,让学生在闲暇之余登录学校网站,浏览更新的党建内容、观看学校思政课视频,不断强化自身的党性,在自身遇到一些问题时(如变更企业),也可以通过QQ、邮箱、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学校沟通。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基于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重构,从根本上消除时间、空间造成的交流隔阂,促成一种“工学结合”的新型党建教育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平台”的利用过程中,要杜绝将其视为纯粹的“交流工具”,更不能将党建教育管理职能完全用信息化手段取代,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顶岗实习党员建立一套专门的远程教育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33):22+45.

[2]李娇.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途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34-35.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5

(一)学校党建工作未将成人学员涵盖在内

1.教育对象的差异化带来党建工作的不到位。

近十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电大实行开放教育,只要符合入学条件、有学习愿望、有学习能力者均可报名注册入学,他们的年龄、知识结构、思想素质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大多数是在职成人,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不同于全日制学生的管理。基于此,学校的党建工作对象往往忽略他们,工作不到位。而且电大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大多数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健全,这就造成有入党愿望的学员找不到“组织”,党组织覆盖不全,不利于党的事业发展壮大。

2.学校对学生党员缺乏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党员主体意识不强。

党员主体意识是作为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同和反省,在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不同于普通群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党员是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的统一。但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工作单位,到电大学习就是学生身份。这实际上是对党员主体意识的认识不够,使得学生党员没有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示范作用不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这个问题的产生也与学校对学生党员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关。开放教育学生的党组织关系不在学校,学校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作用,没有对学生党员进行评价并反馈到学生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这不利于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

(二)部分学校党建机构职能弱化,辅导员队伍不强

1.党建机构职能弱化。

当前,成人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普通高校不仅举办传统的成人函授教育还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对电大形成了强劲的“挤压”,迫使电大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稳定办学规模上,党建机构的职能不知不觉被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由于党建工作的弱化,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削弱,进而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而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职能也在弱化,学生的后续管理跟不上,学校与学生联系不紧,学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招进来的学生出现留不住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招生,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辅导员队伍弱化。

开放教育辅导员即通常所说的班主任,是普通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结合,他们在电大开放教育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肩负着落实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责任,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行政工作 者。由于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特殊,各教学环节要求高,工作程序多,他们更多的是从事业务性的工作,与学员思想沟通交流少,辅导员职能弱化,在学生中培养党员的意识不够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政治责任感也不够。

(三)工作方式方法不多,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

1.工作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电大党建工作总体上还拘泥于传统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模式,教职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度不够高,有时是作为政治任务完成,效果不好。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针对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严重滞后,没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成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强,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近年来,尽管各级电大在利用网络对广大师生进行党的知识宣传和引导、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大多数网站都停留于静态网站,不能实现实时互动和在线操作,内容单调,功能单一,且缺乏共享,没有发挥出电大的系统优势形成电大系统的党建合力。

2.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主要以网络为基础,以数字杂志、聊天工具、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为表现手段,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在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工具和更加宽广的信息平台,它的互动传播功能有巨大的聚合效应,这也给党建工作环境带来新的变化。综观电大系统,作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在综合利用新媒体,强化党建的工作方面仍显乏力,在党建工作中运用新媒体的互动和聚合效应来拓展党建工作有待创新和提升。

二、远程教育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完善涵盖成人学员的党建工作

1.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一是上好“第一堂课”。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入学时均需集中上一堂课,即《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这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电大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应充分用好这第一堂课,让电大的学生一入学就知道,学校党组织的大门是向他们敞开的,对于积极上进,有入党愿望的学生可在校期间参加党课,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考察和培养。同时,党组织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相关党建专家针对社会现实、结合电大成人学生的特点编写一批适合电大系统的党建教材,制作一批生动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软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开展师生结对活动。开放教育实行远程学习和面授学习相结合,师生见面的时间不多,学校党组织开展师生党员结对活动有助于师生沟通交流,有利于老师帮助学生制定政治学习任务和专业学习计划,使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不误、双促进,从而由学生党员带动其他学员更好地学习,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学员。

2.抓住薄弱环节,提高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

一是强化学生党员身份。入学时对学生党员进行登记并予以公开,提醒其时刻不忘党员身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角色认知,自觉维护党员形象,积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二是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在不同专业中选取不同的典型为学员们竖起旗帜,引导学生向党员学习,向标杆看齐。由于专业相同,学员们不仅能从典型身上学习他们的品质和精神还能在专业上向他们学习,使得自己的知识、能力得到提升。三是与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地建立联评机制。开放教育学生党员分布在城乡的各行业,他们的组织关系也都在不同的地方,学校要与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地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党员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联合考评,这样有助于学生党员在学习中不断深化党员主体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提高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加强学校内涵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二)凝心聚力,增强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1.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发挥战斗力。

电大各级党组织应把学校党建工作放到全局中去谋划,围绕开放大学建设来开展。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使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各项事业保驾护航、提供人才支持。完善党组织机构,强化党组织机构职能,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建立开放大学党组织人文关怀机制,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的新形势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战斗力,自觉将个人力量融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同时还应将人文关怀推广到系统办学的层次和领域以增强系统凝聚力,推广到全体师生以增强向心力。

2.强化辅导员队伍,增强实效性。

着力打造一支适合开放教育的专职辅导员与兼职辅导员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专职辅导员由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主要负责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了解学生特点,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兼职辅导员由有扎实理论功底、有高度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的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了解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对学生因势利导,把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并在学生中发现优秀分子,为党组织做好培养、锻炼和输送工作。

(三)发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优势,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

1.充分发挥电大的网络优势和系统优势作用。

电大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多是在网上完成的,因此,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网上党建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是占领育人阵地、提升党建效果的需要。党建网站应该实用有效。一是借助信息化优势来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思想;二是在第一时间收集和有效信息,使广大师生及时看到国际、国内最新的、正确的信息,以免被错误的信息误导;三是建立网上党校,介绍入党知识,讲解有关理论,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提供生动活泼的教育视频和丰富的学习材料;四是建立互动的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网上讨论,集中广大师生党员进行思想碰撞,引导师生关注社会热点,指导师生工作和学习,通过网上党支部互相交流工作方法和活动开展经验,为党建工作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新途径。同时,充分利用电大的系统优势,有效整合省(区)、市、县三级电大资源,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运作、汇聚人气的效果,打造出有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网上党建品牌。

2.充分利用与发挥新媒体即时、互动、灵活的特点和作用。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6

一、微博的基础条件都已经具备

利用微博可以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员工的手中。深圳广电集团在集团成立之初,已经建立了集团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在广电传媒内部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主要的内部教育培训部门如总编办、人事、党建、工会等部门在OA网络上都有自己的专栏,都会及时各类的培训信息,这就为利用这些新型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利用微博可以丰富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微博强大的信息功能,及时的信息传递功能,以及相互交流功能,使得他们在集团内部的政治教育的工作当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集团内部通过OA平台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可以和员工们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基层员工最真实的想法和思想动态,帮助新员工解决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问题,通过OA邮箱收集员工的回复,让员工不仅可以在行为上得到锻炼,还可以在思想上得到深化。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开展工作。

三、利用微博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得广大的员工都可以参与进来。由于“微博”信息的字数会受到限制,因此集团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微博及时引导学习热点,在OA网络提供详细学习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说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当中,通过客服中心及时信息来链接政策理论学习心得,热点新闻等网络地址。同时还可以在微博上面发起对于热门的相关问题的讨论,要引导新员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增强广电传媒新员工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在利用微博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和其他网络工具进行结合,要充分利用各种员工们可以接受的新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趣,更加立体。教育工作人员要在保证信息质量的前提之下,注意宣传的语言艺术,和说话的语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员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动性。结语

四、结语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7

关键词:新时期;党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党校作为广大中青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场地,是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探究党的理念,提高党性觉悟,进行自我磨炼的重要阵地,是我党重要组成部分。党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搭建了党员干部之间的思想纽带,实现了将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连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党建工作的开展在全面提升广大党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促使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生活水平以及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攀升,国家各项重大举措相继出台,党校党建工作也迎来了发展管理的新时期,这就对党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在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实现执政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性研究也成为衡量党建工作的指标。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活力有重要意义,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将为党校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沃土,为我党各项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铸就坚实壁垒。

1新时期党校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1.1党校管理者对党建工作认知存在偏差

党校管理者是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制定者、实施者,党校管理者对于党建工作的认知程度是确保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所在。目前,党校管理者对于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普遍存在认知不足的现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被逐渐淡化,认为党建工作开展与否不重要成为党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发展趋势,党校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党建活动的开展,导致广大青年党员干部缺乏投身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另外,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是鞭策党员干部投身党建事业的内在驱动力,然而,在党校中少数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不够坚定,对于党赋予其的神圣职责选择忽视,缺乏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和决心,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党的权威性和先进性的同时,势必对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2党校党建工作创新驱动力匮乏

党校的党建工作在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内不受重视,是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缺乏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在机关单位中问题首先表现在对党校党建工作定义的不到位上,很多人认为党校就是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的,党建工作在现实工作学习中没有用武之地,故而不必看重党校党建工作,对于党校党建工作的参与度多停留在敷衍学习或是口头拥护上,更甚者以工作繁忙任务重为由拒绝逃避参加党校的党建工作,使党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成为形式,使党校党建的各项创新举措得不到落实和完善,不仅没有发挥出党建工作对于党的发展事业的重要作用,更阻碍了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同时,党校内部对自身的党建工作的管理也存在不足,党校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的创新工作机制,党校党建工作没亮点无特色,党校的领导没能借助有效的创新手段以带头示范作用,教育指导、鼓励助推其他党员干部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思想意识上的滞后导致党校党建创新工作推进缓慢。

1.3党校党建师资建设滞后

当前党校党建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各种诱惑,加之党建教育教学工作以讲授党规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不免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党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愿投身于党校教育工作,进而阻碍了党校优质教师资源的引入,师资实力不足严重影响着党校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制约着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先进性发展。同时,党校缺乏完善的体系化的教师评价机制,薪资福利待遇偏低缺乏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工作热情的发挥,也是阻碍党校党建工作落实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因素。

1.4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纵观各类各级党校的党建工作,大多依然沿用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基本停留在以学习材料为中心的传统理论学习阶段。在多媒体学习手段广泛应用的当下,党校党建工作依然停留在灌输式的传统课堂上,没能借助丰富的媒体资源开展系统深入的党建工作。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工作辅助手段,在党校党建工作中不能得到有效运用,不仅造成了党校各项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党建工作效果的提升。而且,部分党校党建管理系统未能及时更新升级,依然沿用旧版本,党规、党政及党建内容陈旧,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带来不便的同时,影响了党校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2新时期党校党建工作创新意义

2.1夯实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理论

党员思想建设、党员组织建设以及党风廉洁建设三大板块,是党建工作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的主要教育培训内容,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党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坚持创新思想和创新工作方式,把党的宝贵理论知识传播传递出去,成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章党规的精神力量。党校作为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主要场所,完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其责任,党校通过打造一只政治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党建教育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党建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法途径,对于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学习的实践当中,牢牢把握党建工作中反腐倡廉建设和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要求,能够砥砺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坚定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严格律己,以超高的党性觉悟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

2.2为党的事业培养储备党员力量

我们党的伟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忠诚奉献,党员队伍建设是保证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因子。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在祖国繁盛发展的进程中一步步实现,然而,在国民经济物质生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上各阶层的奢侈腐化之风悄然蔓延,共产主义怀疑情绪显露,一部分人无视党对于人民建设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歪曲丑化党的形象,在社会上引起了不良的影响。党校作为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以及党的各项前沿政策法规的聚集地,是传递党政思想的排头兵,以党校为阵营在党校组织开展积极有效的创新性党建工作,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创新教学手段开展党建培训和党风建设工作,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确保了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坚定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共产主义理想,为党的事业建设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后备军。

3新时期党校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3.1加强党校思想先进性建设

实现党校党建工作的创造性和先进发展,加强党校思想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当前新时期下,党校在党建工作开展实施的进程中,需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宣传落实到位最新党情,以确保各项党政、党务工作的有效推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有赖于党校对于党建工作的定位,只有将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主要工作、重点工作来抓,才能保障党建工作取得良好的改观。党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拓宽思路,结合多种形式的会议、讲座、竞赛发动广大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引入党建培训活动中,开展主题化学习,以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层面的有效提升,激活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3.2健全党校组织能力建设

新时代我党提出了建立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这就要求党校要健全自身组织建设,重点提升党校组织力量,从而促进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高效的完成党校党建的各项培训任务。党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发扬民主精神,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党员干部之间的凝聚力,树立共进共荣的理念。在组织开展党建培训时,针对党员干部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注意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实现党员干部思想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向提高作为目标,从而达成党校党建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共同提升。

3.3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党校为广大党员干部之间搭建起思想交流的桥梁,是开展党风建设、党规教育、党性素质培养的专业性极强的专门院校,党校具有明确的办学宗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规划以及教学任务目标等,因而要求党校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思想理论知识,能够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党性教育、党规知识,能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制定党建教学任务,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员提供专业的党规培训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校的这一专业化特性,对其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专业能力过强、思想素质过硬、教学手段丰富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党校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根本,也是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创变的智力保障。面对当今,党校党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明显不足,教师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核心人物,建立综合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基础。党校管理人员应立足自身教学特色,优化办学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进修提升平台,全面强化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变能力。同时,党校通过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为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行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党建工作的创新变革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3.4创新党建工作方式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科技信息技术同样被广泛应用到了教育领域。为此,党校管理人员要注重对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在网络时代的倡导下,不断引入新型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将多媒体为代表的各种现代化党建工作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引入,来不断革新党建工作方式,使微信微博、电子白板、智能在线系统等现代化工作形式,能够在党建工作中扩散开来。此外,我们要需要加强对党校党建工作氛围的营造,通过良好党员学习氛围的营造,来彻底改变以往部分党校工作人员在开展党建的过程中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情况,使其能够对党建工作内容做出充分把控,充分理解关照参加党校学习的学员需求,确保党员学习效果实现指导实践的有效转化,以此来促进党校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4总结

党校党建的创新性变革发展是时代要求,也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党校党建工作中,广大党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以期实现党建工作的有效转变,党校应充分认识党建工作创新的价值,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党校党建工作的实效,为党校党建工作带来不断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唐璞妮.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以15所副省级党校党建学科为例[J].情报探索,2018,(05):15-20.

[2]杨慧丽.以精神为指引着力做好新时代下党校教育教学工作———以中共那曲地委党校为例[J].西藏发展论坛,2018,(02):74-77.

党建学习材料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实习;党建

党的报告关于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中明确提出“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高校育人,党建为魂[1]。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基础工程,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党的组织发展、教育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运行,还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化”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2]。实习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内常态党建工作从环境、途径、内容到组织保障普遍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培养政治合格、技能过硬的接班人和建设者[1]。

一、利用“互联网+”创新开展高职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完成职责和对党员的培养

党的报告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明确提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互联网+党建”,为基层党组织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提供了平台和手段,确保了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

(二)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教育体制模式改革

通过“互联网+党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延伸到企业中,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习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和加强实习单位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当中,促进深化校企合作教育体制模式改革,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培养政治合格、技能过硬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目标。

(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向党组织靠拢

通过“互联网+党建”缩小实习生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的时空距离,为实习生党员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提供受教育的平台,从而确保实习生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高职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实习基地分布广实习基地分布广、工种多样,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有10余个专业的2000余名实习生,在浙江、上海、南京和广州等地的200多家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0个月的实习,部分学生分布在河南、甘肃和辽宁等省份,实习生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也都散布在这些实习单位中。目前,一定数量的高职院校党建内容较为单一,多为枯燥的理论,与实习实践脱节,导致这些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盲点”[3]。据笔者调查发现,在党建工作中,存在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宣传内容陈旧、说服力不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缺乏互动等现象,缺乏与互联网时代、与90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二)实习生党员的现状要求加强高职生党建工作

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差异,普通本科院校的党员现状有待改善:1100人被调查者在实习期间有116人未和组织联系过,比例为10.55%;有377人未撰写过思想汇报,比例为34.27%[5]。表2为调查对象与党组织联系的次数和调查对象的入党动机的统计表。笔者调查发现,宁波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党员现状更不乐观。部分党员成了学校管不到、实习单位党组织不好管的“两不管”党员。部分学生的党性意识不够纯正,部分党员、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将入党作为增加自己就业机会的筹码。受实习单位或实习地域世俗风气的影响,部分实习生党员的党性意识逐渐淡薄,其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偏差,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学校学校、实习单位及社区对党建投入的现状要求创新开展党建工作

据笔者观察和分析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同实习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建立起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机制。实习期间,党组织与学生的沟通次数越多,学生撰写思想汇报的次数就越多,详见表3。实习生的党建工作通常由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的人数、精力投放程度以及工作水平不尽相同,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意识到需要加强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但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因学生实习时间长及学生党员数量大、分散、流动频率高等诸多不利因素而投入党建工作的精力不足。多数实习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指导,而党建工作大都未被纳入实习单位党组织的工作议程。在私营企业等小单位实习的,单位还没有建立党组织,就更谈不上过组织生活。社区党组织也因为不能及时掌握本地区实习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情况而无法接纳大学生参与党组织生活。梁克俊等人的调查发现,高职生在实习期间未参加党组织生活的为61.45%,参加实习单位的党组织生活的有19%,参加实习单位所在社区的党组织生活的有2.82%。

三、“互联网+”与高职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可行性

曾在2010年的基层党建工作上强调:“将手机等新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把手机信息系统真正建成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通达社情民意的崭新渠道,推进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服务基层的重要手段。”[6]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宣告了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党建”也应时而出[7]。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模式嵌入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党建工作亦概莫能外。从宽泛意义上看,党建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致力于“互联网+党建”的过程: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以信息化平台推进党务管理与理论宣传是“互联网+党建”的第一步,利用远程教育、微博、QQ群等平台加强党的建设是“互联网+党建”的第二步,利用移动APP等推进党的建设、办手机报等是“互联网+党建”的第三步[7]。当前,互联网党建正集聚着来自党务、科技和管理诸多领域的新智慧,展现出党建工作管理服务的便捷化、教育培训的灵活化、信息的集约化、交流沟通的扁平化、党建决策的科学化和党风监督的实时化的新局面[8]。

四、“互联网+”时代高职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对策

(一)提高认识提高认识,充分发挥网络党建工作优势

当前社会上的各种反动思潮,绝大多数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网络这一平台恰恰是当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9]。因此,只有通过网络这种形式来应对不良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才有可能逐步占领互联网的高地。互联网给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的正面影响力正逐步凸显出来。不论是党务工作者还是普通党员,一定要摒弃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做法,要在全面了解影响党建工作因素和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对网络党建工作持支持的态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方面要加大对网络党建平台的建设,让其将为广大党员服务的巨大优势发挥出来。尽早实现利用移动APP等推进党的建设、办手机报等“互联网+党建”的第三步,以应对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时间长,以及学生党员数量大、分散、流动频率高等诸多问题。

(二)完善机制完善机制,实现高校、实习单位、社区党组织融通合作

分别通过卡方检验后显示,调查对象与党组织联系的次数与他们的入党动机之间存在着极具显著性的关系,调查对象撰写思想汇报次数与党组织和学生沟通次数之间存在着极具显著性的关系。党组织和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也可以增加学生撰写思想汇报和主动联系党组织的次数,实现对党员的有效培养。促进党建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互相借势,从而找到合适的办法来促进各自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弥补党建工作人力资源的不足[5]。高职院校应努力在实习人数较多且建立党组织的实习单位建立实习生临时党支部;对实习人数较少且实习单位较为分散的,则将实习生党员安置到实习所在地的社区党组织内,从而保证实习生党员能够及时参与党组织生活。

(三)利用网络增加对实习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