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德育研究

初中政治课德育研究

[摘要]

政治课是初中阶段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在政治课中,如何开展德育活动,落实好、开展好德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政治教师探索的热点。尝试在政治教学中通过深挖德育因素、告别理论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等途径渗透德育,让美德深入人心,让良好的道德行为蔚然成风。

[关键词]

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材;理论教学;课外活动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没有手段的目的。”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需探索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和科学的引导方式,以促进学生法纪道德规范的塑造。

一、深挖德育因素,找到教材与德育结合点

新课改下,教材变得更加精彩、生动,倘若教师善于利用,那它就是一本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读本。教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学生经过恰当引导后进行自主探索,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材与德育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共同努力。举个例子,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学会尊重别人》,这一课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学会尊重他人,并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和礼仪。经过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学生对于尊重别人、遵守纪律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他们已经懂得应该对长辈、对师长有礼貌,也基本掌握了接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而对于在公共场所爱护公物、遵守秩序,有些学生不以为然。此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当你观看演出时,别人一直在喧哗,你是什么感受?2.你想去公园锻炼身体,可是别人却把运动器械破坏了,你会沮丧吗?3.在图书馆看书时,你认为不打扰别人是不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笔者的这几个设问均来自于生活,却与教材中提到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将自己的想法带入,结合教材的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告别理论教学,丰富案例加深内涵理解

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注重贴近生活,丰富教学形式,延伸真实案例,做到道德学习与道德活动紧密结合。我们更乐于巧妙进行教学设计,将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案例融入技能与知识之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活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目标。这一做法既践行了“知行合一”的原则,联系实际加深内涵理解,又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将教材理论渗透到生活实际。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课时,对网络语言与社会现实已有了解的学生表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这是虚的、是老土陈旧的,甚至有学生指出这一课时不符合实际,“现在的人都很自私”。他们发表这样的言论,笔者当下并没有马上导入教材内容,而是给他们播放了几个“感动中国”的视频,当播放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辞去工作,建立“宝贝回家网”,帮助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信息,一路艰辛、一路付出时,有学生流下感动的泪水。视频中丢失的孩子与学生的年龄相仿,看到这些故事,他们的感触很深,加上他们在网络上对这类信息接触较多,因此他们的认可度很高,进而也认同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观点。

三、开展课外活动,实践中提升学生修养

学生有了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倘若没有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德育是无效的。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树立榜样,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活动,通过表扬和批评引导其树立良好品德,并及时改正缺点与错误。其中,开展课外活动是对课内德育学习的检验与巩固。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并能做到后期回访与检查,而不至于学生半途而废、言行不一。《个人与集体》是第二单元第九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很容易接受,但要每个学生都热爱班级、拥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课堂上学生可以体会国家的每一个荣誉背后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各民族团结统一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呈现出“利己心”而忽视整个班级的荣誉。譬如每周的卫生评比,在家中极少做家务的学生会逃避、推脱,怕脏怕累,他们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偷懒使得班级不整洁,以致没办法拿到属于班级的荣誉。因此,笔者在课后会组织一些小游戏或者公益活动让他们来参加。譬如他们很喜欢的“撕名牌”游戏,在与兄弟班级竞赛的过程中,他们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获得胜利。此外,每个星期笔者都会以小组为单位,举办小型的正能量歌曲合唱比赛,选歌、分声部、协调等环节都由学生在课后完成。经过努力,他们懂得了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应当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师应多一些探索、少一些浮躁,踏实将“育人”这一任务完成。

作者:马云彪 单位:江苏靖江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