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论文(7篇)

初中生物课堂论文(7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课堂多样性教学浅析

1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物知识揭示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原理,例如人的身体构造、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光合作用、细胞构造等等,这些知识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因此,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以青蛙为例,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现一片片的水稻田———青蛙的栖息地,再配上青蛙的鸣叫声,此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便在脑海中对青蛙及青蛙的生活区域有了初步认识,这就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好的基础。

2将实验带到课堂中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途径之一。再加上中考考试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生物实验,因此将生物实验带到课堂中来,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时,教师可以将洋葱表皮、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带到教室,教师先给学生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通过亲自实践,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3教材知识直观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载体,要想使学生对课本感兴趣,对教材知识充分解读是重要保证。然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不完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将教材知识变得直观,是学生成功解读教材的重要步骤。例如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引入到课堂中来,将课本上的知识用图文、视频直观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者:曹兴彬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镇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

一、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慎重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是否对自己所讲内容感兴趣,是否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聊聊天,多了解一下学生的生活情况,多听听学生反馈给自己的教学意见,给学生准备更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讲的内容很有趣,很符合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愿意去学习,提高学习生物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消化和吸收”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早饭吃了什么,喜欢吃什么,饭后多久又饿了呢?教师利用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愿意去注意教师教授的每一个内容,从而把学生带到消化与吸收的生物教学的课堂中去,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探讨,一起去学习消化与吸收这一生物知识。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客观地调整一下自身的教学方式,把一些更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料巧妙地整合到生物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既亲切又有动力的生物教学课堂。其实,初中生物的教材内容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生活,是与生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尽可能地到生活中去收集教学资料,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生物,学习生物,积累生活的常识。而且,初中生在性格上,还有心理上,都还不够稳重,对一些未知的知识有着无限的求知欲望。这样一来,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反复用一种教学模式,要不然学生就会慢慢地对生物知识失去求知欲,致使生物教学没法进一步的深入,当然,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没法提高。

三、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让生物教学更直观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简单、明了地让学生学习生物教学内容,尽可能地释放自身的学习潜能,自由自在地在生物课堂上展现自我,提高自我。因此,教师不能再念念不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发散一下自己的思维,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地利用一些合理的教学手段,像开展一些生物教学实践活动或者是借助多媒体帮助生物教学的方式,使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学生也能跟着教师的授课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更加有兴趣去探讨生物与生活的各种联系,使其生物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

四、总结

总之,要想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从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然后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方式,保证给学生一个高质量的生物课堂,从而保证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谢建彬单位:广西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探析

一、充分备课,确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一节课的核心,新课改要求我们,确立以目标导向式的教学目标,单一而又清晰。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研读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并且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特点,串联教学内容,撷取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堂课,至于琐碎的知识点则要学会忍痛割爱,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

二、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在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眼球的今天,多媒体也以它直观、方便的优势走进了课堂。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能够将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传统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呼吸运动的过程”这一课,我将呼吸运动的视频在大屏幕播放出来,学生看得十分投入,于是我便引出了“珍爱生命”等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另外,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便是切勿被多媒体所牵制,形成对课件的依赖。

三、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率

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方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探究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不断地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初中生物的素质教育。

四、总结

新课改的时代大潮愈演愈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生物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反思,勤讲多练,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熟练运用多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活到老,学到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陈莹 单位:四川省会东县参鱼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若能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例如,学习“免疫”这一节时恰逢初春,我校出现了9例水痘患者,有两个班级因此隔离,于是课上我就以此为例,谈了水痘的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提到它有很强的传染性,紧接着就质疑: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当水痘流行时,同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有的人会患水痘?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接触了水痘病毒却不会患病?有什么预防措施呢?又如,在学习了“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后,我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当手指不小心被刀划破,受伤的部位若受到细菌感染,就会造成伤口局部区域的红肿发炎,甚至伤口处还会有脓。你认为,病菌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侵入人体?第二道防线主要是什么在发挥作用?为什么?

二、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中学生对与自己直接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及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认知冲突的情景,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愿望。例如,学生了解到,脉搏是血管的“跳动”,用手触摸身体的一些部位,就能感受到血管的“跳动”,这种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于是,我建议学生触摸手背上的“青筋”,学生顿时发现触摸不到脉搏,一下子不知怎么一回事,这些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学生就会想:为什么不是所有血管都有脉搏?这时我因势利导,说明血管有三种类型,脉搏是动脉的“跳动”,血管还有静脉和毛细血管两种类型,每一种血管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艾滋病是一种传播速度很快、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学生普遍认为不能接触艾滋病人,怕被传染。课堂上我用了一张把年幼艾滋病人抱在怀里喂饺子的照片,问: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感染?为了预防艾滋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在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后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还懂得要从精神和物质上安抚和帮助艾滋病患者。

三、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创设的问题应接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考虑思维价值,要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和培养创新精神。例如,血液循环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仅从识记水平来记忆体循环和肺循环,把涉及的路径背一遍,还常常混淆。其实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利用前概念,先复习提问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师生根据概念画出模型。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心脏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这时,血液循环的途径就已经很清晰地呈现出来了,教师几乎只是对前概念进行复习、建立模型,就生成了新知识,学生也充分了解了知识的前后联系,顺理成章地掌握了核心知识。

四、把握学生兴趣方向,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由兴趣型向信念型过渡,但初中阶段还是以兴趣为主要特征。因此,初中阶段生物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考虑教学的新颖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热情。例如,在学习“鸟类”这一节时,重点要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解决鸟类为什么能翱翔于天空这个问题。平时,我发现学生在课间喜欢玩折纸飞机。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动手做这个实验,并提出问题:“折纸飞机要注意哪几个要素,才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呢?”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折纸飞机,并总结出三个要素:飞机的机头要尖,机翼要大,重量要轻。这时教师补充介绍物理知识:机翼宽大,可以充分利用风和气流,飞机容易被上升气流托起。继而追问:“鸟类要适应空中飞行,同样至少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如何减少空气阻力?如何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如何减轻身体重量?它到底有哪些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五、积极开展学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动物的生殖”这一节,重点要学习鸟卵的结构。我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提出问题:卵生动物受精卵在体外发育,营养物质来自哪里?这时我安排了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表面,然后将鸡蛋放到开水中,请学生观察。这时学生发现了蛋壳表面原来是不平整的,而且在热水中,蛋壳表面会产生很多气泡。学生对这一现象很好奇,虽然他们非常熟悉鸡蛋,但这样的现象之前并未了解,实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原来鸡蛋的外表面是有小孔的,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实验中还要求学生接着再取一枚鸡蛋,将一端向上,小心地将蛋壳的顶端敲碎,剥去破碎的蛋壳,撕破外软壳膜,再用剪刀剪破内软壳膜,小心地将里面的物质倒入培养皿中。让学生带着疑问动手实验,并积极思考问题:(1)鸟卵由哪几部分构成?(2)雏鸟是由鸟卵的哪部分发育而来?(3)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从哪里获得?氧气从哪里获得?同学们认真实验,认真分析,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有学生不小心把卵黄膜弄破了,结果卵黄溢出,教师及时抓住实验中的问题,让大家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了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思考分析,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六、总结

实验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察视角会多元化,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得以拓展。教师还可以继续结合实验现象质疑:未受精的鸟卵与受精的鸟卵有什么区别?气室中的氧气能维持胚胎发育的需要吗?还有什么途径获得氧气?

作者:吴卫红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多媒体课堂教学探析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相关概念

1.基本概念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门比较基础性的课程,主要讲述了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课堂中主要以图片、视频、声频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每天看课件能够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和特点等,形象展示出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原本抽象的生物理论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展现到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生物课堂中原本枯燥、乏味的气氛彻底改变,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初中生物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生物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将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等结合为一体,形成比较丰富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思维快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提高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对问题分析理解的能力。而多媒体的加入能够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思维具体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帮助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常常以口头讲课的形式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使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化,学生很容易在教学中遇到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很好地模拟出生物本来的结构,为学生展示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科学知识,从微观角度和直观角度来给出抽象知识的全面展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生物兴趣,同时能够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得到突破。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生物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的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时,首先应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保证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课件与教材之间的统一性,以教材内容为主线,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好教学节奏,合理播放内容,尽量将多媒体的优势展现出来。

2.适当、适度应用多媒体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使用多媒体,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虽然多媒体带给了教学很多的便利和优势,但多媒体仍然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和教师的细致讲解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一味使用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就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中“看热闹”的现象,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此外,生物学科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结论都是从实验得来的,多媒体无论怎样的具象化模拟,都无法达到亲自动手实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加强交互性

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应充分体现出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性。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保持在主导地位上,以学生为主体。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应尽量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教师应注意协调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要素融入课件中,良好地利用人机之间交互功能,在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已经成为必要手段,利用多媒体整合生物教学,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应重视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生物水平。

作者:乔倩倩 单位:青海省贵南牧场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基于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原理,学生背条条。对生物现象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依赖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这种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教学导致学生对生物教学缺乏兴趣,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一直不好。由于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教师的描述阶段,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不会超过教师的讲解底线,因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造成极大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将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人的骨骼这一章节时,教师要把生物教学课堂演变为生物研究室,以人类骨骼模型为基本教学素材,带领学生展开对人类骨骼的认识,通过眼见为实的观察和直观的知觉感受,使学生清楚认识骨骼的结构,以及在人体中的具体位置,从而使学生建立人体骨骼的整体概念。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细胞有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先不向学生介绍这一原理的具体内容,而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原理。教师可以首先列举一系列的生活常识,例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嗑瓜子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嘴唇发干。学生都知道这一现象,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并不清楚。再如,市场的小商小贩在卖青菜时要不停地在青菜上撒点水,这又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这些生物现象作为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对于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在一定情境下去引导学生学习,会达到超出预料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生物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是人类开展生物研究的重要手段,在生物教学中,实验的作用同样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生物学较多涉及到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这些内容在生物教材上,多以文字性的描述出现,缺乏形象化的再现过程。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有规律的,但不同的生物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物现象。可生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很难用文字和图片简单的描述出来。要让学生能感知生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就需要创设教学情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把静态的图片转化为动态的变化过程。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化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可细胞很微小,多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细胞的分化很难靠肉眼去观察。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分裂以及生成过程。但由于细胞的分化过程,很难观察清楚,如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细胞分化的过程用课件模拟出来,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分化过程。生物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生物学习素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启发学生深入观察身边的现象,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生物学习资源,使生物学习回归生活,使生物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此拓宽学生的生物学习范围,开阔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同时也使生物学科的实用性得以体现。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学生没有意识到以生物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诸如普遍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人类营养学问题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生物新产品的诞生和运用,如生物科技在医学上的应用。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改善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例如利用所学生物知识更好的养殖花卉。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自主引发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如为什么一进入冬天,所有的树叶都纷纷掉落,唯独松树长青。教师要提醒学生善于利用一切有益于生物学习的资源,诸如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周刊等。

三、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生物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许多学生反映生物不好学。新课程条件下的生物课学习,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所以,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善于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学习。学生不会学习生物,也是生物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传统的讲课方式一般都是由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听讲、练习。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老师只管讲,学习只管听,课堂上缺乏指导,课后缺乏辅导。这样的教学气氛过于死板、沉闷,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进而影响到教学成果。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成为生物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指导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指导,一个生动、有效的切入点,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同学们能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生物课的学习中来,从而轻松、高质量地完成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向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当时所要学习的内容与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用精炼、贴切的语言进行教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学生在讨论中就能知道,大米、面粉、土豆中都含有很丰富的淀粉。接着,可以要学生猜猜哪种食物中含淀粉量最多,学生可能会说是大米,有的可能说是面粉,也有的说是土豆。那究竟哪种食物中的淀粉含量最大呢,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布置学生在课后先用等量的大米、面粉和土豆进行淀粉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去认识淀粉。经过实验,学生有了自己主动进行试验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淀粉形成的因素,学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内容,进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对于淀粉形成的作用。但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仅是淀粉,还有其它的物质,光合作用还能产生哪些物质,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去收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小知识。

四、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多种教学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生物教学的高效课堂的建构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更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生物教学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不仅是生物学科操作性学习的特殊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当前的生物教学高效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探索热情、自主学习热情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各式各样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多感官联合并用学习,对于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对于锻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隋新昊 单位: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第七篇:层次化教学模式初中生物课堂探究

一、正确把握学情,依据一定标准划分层次

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定的层次,而是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梯度化的授课和层次化的教育,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和发展,个性和能力得到提升。开展分层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优化学生之间的配置。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分开授课而是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地分析学生,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学生,依据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生物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分层。分层之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各方面都很相近,沟通起来比较畅通,学习进度也能很好地统一起来。无论是授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能很好地做好教学设计,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适当地调整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分层才是有效的。在教学中,一般会把学生分为优秀、中等、一般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要有一个负责人及时与老师沟通,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对中等和一般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并且处理好每个层次之间以及同一层内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与合作关系,让层次化教学更加有效。

二、正确认知“教”与“学”活动,实现教学设计的层次化

教学,顾名思义是由“教”和“学”组成的,但是重在学,因为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到教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作为个体,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家庭环境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整齐划一,毫无区别地开展统一教学,肯定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初中生物内容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大,加上每位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做到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并采取有效对策,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现有效的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有课前预习分层,有课中教学分层,有课后复习和练习分层,其中最为关键的,也是难度系数最大的就是课堂教学的层次化设计,这也是实现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如果故意隔离学生之间的授课内容就显得课堂比较松散零碎,也会显得混乱不堪,为此,教师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分层教学重在“层”而不是“分”,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掌握住基础知识,对于中等的学生要尽可能地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应用,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深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习惯也比较好,所以在课堂管理上,可以适当地采取“放养”的教学方式;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则要强化学习习惯的引导,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进而获得进步。

三、优化生物作业设计,关注每一位学生

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是教学永恒的三个步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精心设计好课前教学和课后练习。在预习的时候,一般层次的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生物概念,中等层次的学生要能理清课堂学习的内容,能简单地处理一些课后练习,优秀层次的学生则要在预习之后能大概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处理好相关联的生物问题。在课后练习的作业设计上,要做到层次化分明,如果太简单,成绩好的学生感觉到做起来没有意义;太难,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根本做不出来,继而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之,设计梯度化的生物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难易适中。

四、讲究层次化评价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也要进行分层评价。在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渴望得到认可,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评价。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评价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评价中要做到及时、准确,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他们的优点,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在鼓励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在让他们感受到优越感的同时,树立竞争意识,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赵洋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