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初中化学论文(5篇)

探究式初中化学论文(5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主动寻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感受、观察、参与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下几点是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情境的常见途径:1.利用身边的化学创设情境,如学习硬水、软水时,用“水壶为什么会长水垢”来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燃料的充分与不充分燃烧时,用“炒菜锅的锅灰为什么会越积越厚”来创设情境;2.利用化学与社会的结合点来创设情境,如学习水的净化时,我们可以利用水体污染的一些事例创设情境;3.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如学习CO2的性质时,教师可表演“清水变牛奶”的魔术;4.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创设情境,如学习水资源匮乏时,创设“地表的四分之三被水覆盖,为什么还会缺水”的问题情境;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如学习防止水体污染时,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水体受到污染的视频。

二、分析质疑,提出猜想

教师成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后,要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类推,不断地提出假设、猜想,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类比得出比较合理的假设猜想,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教师:我们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认识到磷能在氧气中燃烧,那么反应前的质量与反应后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来进行测定。学生设计测定方案,生1利用凸透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白磷,生2则直接在锥形瓶下面加热白磷,生3按照课本的演示法设计实验。教师:同学们对于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解决,非常好。哪一个设计方案最好呢?(经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生3的设计方案最好)

三、讨论探究,丰富感知

在对问题得出合理的假设后,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预设一些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自主学习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探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不同观点,可以通过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寻求解答,交流中学生互帮互助、各抒己见,充分暴露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都得到提高。教师要因势利导控制讨论问题的方向和进程,多关注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和解决。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后,讨论“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时,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可做干冰,作制冷剂”“可做灭火剂”“可带来温室效应”“气体中含量过高可致人死亡”等。学生提出多种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植树造林、使用新能源等。学生积极讨论、兴趣高涨,教师应随时点拨,调控讨论的方向与进展,用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理解,活跃思维。

四、自我评价,归纳达标

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评价自我达标情况,反思自己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结合与同学的交流使自己的认识条理化。教师对学习活动过程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品尝探究式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其进行新的探究。例如,学习了CO2的性质后进行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以上问题先让学生互相交流,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全班同学分享。

五、结语

总之,探究式教学体现教学过程的双主性,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思想转变,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更新观念,做好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导、知识学习的疏导、思想意识的引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方法探究的辅导,点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激情,使他们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作者:霍正伟 单位:陕西绥德县教学研究室

第二篇:探究性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探究式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必须要经历而且要掌握的,在实验的过程中它会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做化学实验,更多的是利用我们掌握的已知知识去探究未知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去透过实验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初中时期是学生对事物容易充满好奇并产生兴趣的阶段,而通过化学实验产生的各种有意思的现象,能够很快的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化学学习当中去。例如:氧气的制取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先将两种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来,然后分别让学生加热高锰酸钾和双氧水通过催化的方式进行制取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说出两种方法的优势,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形。

二、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探究式实验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并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索。例如,在讲“利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肥皂水能区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证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并且将自己的推断写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证明,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化学都是一些比较基础和简单的知识,但是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尤其是实验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去观察、去记录、去思考,通过观察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实验完成后的记录工作,去思考实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价值,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并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更多的是动手能力和学习意识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的学习化学。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教会学生去自己动手探索新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利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是我们初中化学老师最迫切的愿望。

作者:李红福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

第三篇:探究性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得学生质疑问难,从而深入地探索与思考问题。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及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及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1)最近一些年来,气温在不断升高,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法。(2)人工降雨是什么?是在天空中洒水吗?因为这样的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本章节的内容,使其大致了解相关知识,并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演示实验,这样就能在问题情境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温室效应及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与探索。而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化学就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探究化学知识与相关原理。因此,要加强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例如在教学铁生锈的条件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选取三根去油并去锈的铁钉,以及三支试管作为实验工具,开展以下实验:(1)首先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在试管中注入适量的蒸馏水,但是不要浸没铁钉,使得铁钉能够与空气接触;(2)然后在第二支试管当中放入一根铁钉,并且将刚刚煮沸过的蒸馏水注入试管当中,并且要完全浸没铁钉,之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这样就能够充分保证铁钉只与水接触;(3)最后,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烤干,再将第三根铁钉放入其中,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这样可以保证铁钉接触干燥的空气。要让学生每天都对铁钉生锈的情况进行观察,持续观察十天,并且要做好记录。十天后,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钢铁生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铁制品要同时与水及空气接触。这种探究性的实验,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采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探究主动性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强化,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指导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设想、思考及实验验证。要允许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且通过验证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对于错误的猜想,教师不要立刻给予否定,让学生通过亲自试验认识到观点的错误性。而且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补救方法。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与要求:(1)提问:在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而这些反应是不是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2)要求:请结合氢气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基本原理。(3)实验器材:碳酸钠、稀盐酸、碳酸钙及稀硫酸等实验药品,实验仪器自选。(4)实验操作:教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做不同物质之间的实验。(5)要求学生自行写出实验报告,判断个人猜想是否正确,并根据实验过程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探究能力,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一定提高。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型学习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及自主思考的能力等。因此,加强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非常必要。每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探索,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学,如采用激励机制、开展探究性实验及创设问题情境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马明贵 单位:南京市营防中学

第四篇:初中化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问题呈现,激发探究

[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的桌面上都摆着一瓶敞口放置的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证明氢氧化钠有没有变质?若变质了,我们又如何知道它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二、自主探究,合作探讨

在充分尊重小组成员的前提下,每个小组推荐出一位学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这样,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可以提高组员的自我约束能力,避免产生乱堂现象,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另外,组织者由学生选出,他们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合作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组员的都要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如组织者、记录员、收集资料者等等。合作学习前要预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交流、探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例如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学生实验中,我把全班分为6组,每组6个学生,每组都由学生自己推荐一名组长,组内分工由组长安排。[师]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呈现的试剂,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稍后我们进入组间相互讨论。此时,教师巡视各讨论组,给予部分学生必要的帮助,或者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

三、分析交流,思维碰撞

[师]请同学们将各自组内讨论的结果展示交流,并对交流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生1]我们组的方法;取少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那证明肯定有碳酸钠存在,说明已经变质。然后我们又取少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溶解,逐渐往里面滴加氯化钙溶液,直到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让它静置片刻,取上面澄清的液体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液体变红了,说明该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那么,这瓶药品是部分变质。[师]非常棒的方法,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案吗?[生2]我们组跟他们差不多,就是我们没选氯化钙溶液,我们选择加氢氧化钙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1]氢氧化钙本来就是碱性的,它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你若是加过量了,滴加酚酞后肯定变红,不能证明里面有氢氧化钠。氯化钙是中性的,加过量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师]对,氢氧化钙本来就是碱性的,有点不妥,我比较同意生1的观点,其他组呢?有没有不同观点?[生3]我们组刚开始也选择滴加稀盐酸,好像没有看到气泡啊!因此我们就认为它没有变质。[生4]那是因为你们滴加的稀盐酸太少了,盐酸要多加点的,当有氢氧化钠存在时,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气体是不能释放出来的。[师]解释得非常棒,生3同学,你们这组继续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其他小组一起观察实验,看看有何现象。生3小组继续实验,其他小组一起观察实验现象。[生3]老师,我们看到有气泡啦!果然是变质了!此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张张小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案吗?[生5]我们组的方法;取少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钠,所以变质了,然后再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直到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让它静置片刻,取上面澄清的液体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液体变红了,说明该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那么,这瓶药品是部分变质。[师]嗯,可以得,那你们的氯化钙还可以改成其它药品吗?[生5]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钡等也是可以的。[师]你们很棒![生6]我们组的方法;取少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溶解,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钠存在,样品已经变质。另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溶解,逐渐往里面滴加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让它静置片刻,取上面澄清的液体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液体变红了,说明该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那么,这瓶药品是部分变质。[师]非常好,你们的澄清石灰水改成氢氧化钡溶液可以吗?[生6]可以的,生成碳酸钡沉淀。[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回答得很全面。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我们发现判断氢氧化钠有无变质,我们可以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或者加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钡等,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若要判断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则需要先把碳酸钠除去,再用酚酞测试剩下的液体,液体若变红,液体显碱性,则还有氢氧化钠,说明固体部分变质,否则,固体完全变质。

四、反思总结,交流感悟

[师]请同学们就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你的感悟!你学到了什么?[生7]今天我们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或是学会了几种方法去判断氢氧化钠有没有变质,或变质到怎样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堂课上经历了一次化学探究的过程。通过组内合作讨论、组间互助等形式,我们了解到解决一个相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这对我们学好化学,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相当重要。[生8]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我们单调的学习方式,为我们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合作学习,课堂上我们主动发言的人明显多了,我们的质疑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索意识增强了,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信任,增强了团体合作精神,消除了自卑感,让我们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感悟,延伸认知

本节课采用的是合作探究中“问题驱动”模式,这种模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而让学生“会学”必须是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之下才能完成,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又必须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以及学生在探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另外,问题预设时,教师应该换位思考,把学生在预习、探究、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到。遇到课堂突发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原则,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中明确答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师生共同构建的、内涵极其丰富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之间的互助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包容,形成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合作意识也增强了,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作者:唐中妹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第五篇:新课改探究式初中化学教学

一、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1.问题的提出。

问题提出的常用方法是设置情景,或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应联系以往旧知识,一个问题的好与坏在于能否引起注意和起到定向作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问题提得太简单,学生可能会懒得思考,提得太难,学生又没有相关知识基础,都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根据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

2.猜想与假设。

提出假设是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帮助和肯定,因为开始可能学生不敢提出猜想与假设,生怕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错误的,这就需要老师的鼓励。例如九年级沪教版第二章中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开始授课,老师先以“呼吸”切入,让大家一起做呼吸动作,吸进去的是氧气,放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之后创设问题情境:呼吸是动物和植物每分每秒都必不可少的,长此以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而氧气会越来越少吗?温室效应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会被充分引入情景中,进行思考。之后采用分组合作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探究,通过猜想、假设和预测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尽量提供较多时间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探究活动。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3.设计方案并探究。

由于初中生对设计方案有比较大的困难,有时可能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应该提供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相关信息,通过他们的查询,再让他们各自整理资料并相互交流比较,由老师指出重点和不足,进行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在进行实验探究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等等。

4.结论与反思。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并对本实验做出评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吸收新知识,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体现出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也能够使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和体验到发现知识和探索知识奥秘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根据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基本技能很重要。新教材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减少了验证性实验,融入了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真实的、充满魅力的、开发性的化学问题,将教学过程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如果教师始终习惯于“一言堂”,将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讲给学生听,则会使学生只懂得循规蹈矩,将来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化学知识的探究,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反应,并通过分组实验完成。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形成解释,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时间进行交流和反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对探究方案的见解,通过互相评价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和分析总结,使探究的结果明确化。通过交流、表达和评价,将所学知识和思维有效整合,使感性与理性有效统一。探究式教学,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陈永红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