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1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探究学习方式

一、赏识学生,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数学的生命在于探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比如:我班有一位叫刘敏的学生,她的字写得很好,就是速度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她不够专心,于是在她最后一个交作业时,我说:“你的字真是越写越漂亮了,也许就是因为你要把字写工整、写漂亮所以就写得慢。老师相信你定能在写好字的基础上加快写作业的速度,下次一定不会最后一个交了,对吗?”她听了我的话红着脸低下头,诚恳地说:“老师,我下次一定第一个交。”果然,第二天,她第一个把作业交到我手里,这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学生总是朝着老师鼓励的方面发展”,“鼓励学生要比训斥学生效果更好”。在赏识过程中,要相信学生一定能行。要赏识学生的探究,哪怕探究的方法是最笨的,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的、自己自主探究的。我们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因为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得到自信,使学生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

《数学课程标标准》强调好数学教育应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要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要求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比如:“毫米的认识”教学时.让学生量书本的长、宽、厚度,量完了长和宽,量厚度时,学生发现不够1厘米了,就问:“老师,书本的厚度不够1厘米怎么办?”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是呀,不够1厘米怎么办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用毫米,但学生不知毫米究竟有多长,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认识毫米:虽然老师没有提出问题,可在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有人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创造能力。

(二)生活情境的创设

数学走入生活,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认知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果让你带5元钱到商店中买东西,可以能有几种买法,能把5元钱花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去购买。这时先让学生猜一猜5元钱能买哪些东西,启发和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提醒学生算法多样化,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寻找自信心,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

(一)开放性作业内涵

过去的教学模式:导入―讲授―巩固―作业―总结,其特征是摆脱以往封闭、僵化的作业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的,遏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单一化的数学作业设计和布置方式,并向多元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众多数学教师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分析对象,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朝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比如:鸡和兔共有8只头、20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样的作业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又如:找规律:4、9、16、(?摇?摇),要求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开放性作业设计基本要求

首先,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内容应联系课本,从大纲出发设计出有价值的作业,其内容可联系校园内外、生活实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不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年龄层次、个性发展特点等因素。其次,从新课标出发,以新课标为依据,明确新课标对各学段或年级的要求。再次,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应具有实际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形式操练。最后,注重多元化实施,以及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要求应规范、具体,最好有实例(或作品),有助于引导学生向达到训练目的和预期目标。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手段也应是多种多样的。

(三)开放性作业评价

开放式、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开放性作业评价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1.以鼓励为主评价。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目标。

2.多元评价,共同参与。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让家长参与到评价系统中,请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做正确客观的评价。

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分析对象,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朝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把时间、思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得到锻炼、自主发展、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崔永红.数学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J].职教通讯,2005(3).

[3]马世成.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石油教育,2005(5).

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2

关键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任务学习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185-01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学探究的主旋律。有效合作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用任务学习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任务学习法就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将任务落实到小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并把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入小组集体成绩。这种活动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还可以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出学习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如学习《丑石》时,可以让学生理解我对丑石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作者是怎样描写丑石的“丑”?还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让小组成员在组员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上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营造课前合作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2.课中小组合作学习

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围绕教学内容,创设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丑石》时,教师可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理解“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从中理解到丑石“丑”是它的外表,“美”是他的经历。经历越奇特,外表也越独特,这种独特性使丑石“丑到极处”,也“美到极处”。

3.课后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应注意指导课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之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的练习和体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动学生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学习。

这样,按照学习任务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意识强,小组间就会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必然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对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二、有效合作学习要把握“三个是”

1.成员搭配是前提

学习小组成员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然后搭配成学习小组(成绩上中下),通常以4—5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小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记录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教师及时对各组的学习结果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通报,鼓励。

2.养成习惯是必要

(1)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

(2)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交流时,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由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创设情境是关键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起到了定向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某种认识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1)民主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师生之间通过平等对话来相互沟通;教师应虚心容纳和接受。这种情与境的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相促的情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2)悬念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只有学生产生了急于求知的心理,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3

    历史,是一门思辨性较强的科目,然而却常有将其看作单纯重复性学科的,只强调记忆的普遍观点存在。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若干城市中14到28岁的青少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状况体现为高兴趣度、高重视度与低认知度的“两高一低”现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改革,传统机械性、少探究、少分析、不开放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要求,急需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的有效转变,开放探究式学习模式正是满足了初中历史课堂这样的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代教学论,高度突出了思维教学的观点,正所谓:没有思维就没有收获。它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真实了解,成就动态的初中历史课堂。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由古及今、以古借今,成为有思考、有情操的人,获取真正的智慧与启迪,转变传统以重记忆与理解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进行开放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初中生的年龄普遍在13-16岁,正处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等的逐渐形成时期。当今社会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促进了其智力的早熟与发展,其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发展为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开放探究式学习模式,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其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兴趣,引导其主动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满足其探索求职的欲望,有效形成自学能力与探究精神,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与知识。

    2初中历史课堂开放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2.1倡导历史课堂开放化,善于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主动进行

    探究式学习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更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模式。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可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转变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致力于“开放式”课堂的建立,善于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的产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主动进行历史谜底的揭秘,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百家争鸣》这节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对教材中描写的当时情况进行模拟与再现,选取几位同学来扮演诸子百家的代表性人物,针对某一主题如“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等进行激烈的讨论与辩论,鼓励其各抒己见,以达到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形成更深刻理解的目的;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剧的表演,为学生编写合适的历史剧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演出,为枯燥的历史知识增加一些趣味性,促进初中历史课堂的开放性,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2培养初中生知识联系与运用的能力

    历史学科的综合特征比较明显,其横跨古今,知识结构也比较复杂,涵盖了国家、民族、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与运用的能力,促进其进行开放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将其有效应用到学习之中。例如:在《中日甲午战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地理知识,了解《马关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不同;也可联系相关文学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主体发言或演讲,比如爱国诗人黄遵宪创作的诗歌《哀旅顺》和屈原的《国殇》等,合理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掌握知识,并触发其心灵与情感的共鸣。

    2.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应用

    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诸如多媒体软件等高科技工具与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更好地营造了课堂的开放氛围,将历史内容与知识更为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激发其历史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时间,不拘于预设教案、教学方法等的约束,赋予历史课堂以涌动的生命活力。例如:历史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视频或图片,用形象生动的资料引入新课,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引导学生利用电脑等网络技术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预习,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可引导学生在课外观看电影《甲午大海战》等,了解那段历史,充分感受那段历史时期的革命情怀等。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开放探究式学习状况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价,正所谓:有批评与赞赏才能有进步,教师的观察与合理评价,有利于学生向着正确的学习方向的长久发展。

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4

一、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是探究式学习的基本前提

探究式学习提倡的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这是它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其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主动学习是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习开始时期,学习者充满好奇心和求知的渴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与传授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第二,主动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学习者能够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如,可以多学中国史或者是世界史,可以多学政治史或者是文化史;能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不受教材的限制,通过完成练习、讲故事、编辑资料、编写小报、上演历史剧、讲解图片等方式自主地检测学习效果。第三,主动学习是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在学习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都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调整。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是探究式学习的基本前提。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已多有论述。在此,笔者特别强调两个方面。首先,要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直接参与历史学习过程,体验历史、解读历史,并参与学习评价的全过程。教学中可以不断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其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其次,必须让学生确立强烈的学习责任感,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只有当学习责任感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的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历史学习方式的内在驱动力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可见,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造的火花,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历史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

一般来说,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包括教材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产生问题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具备掌握历史材料的能力。教师除了对学生作阅读方法指导外,还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对材料观点、结论及论证方式的概括与提炼,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其次,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其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

教师的具体指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拓宽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如,在学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时,教师便可将这一问题进行拓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涵是: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其外延从宏观上看,可分为确立、巩固、完善、发展、空前强化五个阶段;从微观考察,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不同阶段其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专制”,有的侧重于“中央集权”,同时还可分析具有这一不同点的原因。

2.把问题分解成更多的子问题。如,在学习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时,可以分解为这一政策实行的背景、内容、评价,以及它对于近代中美关系的影响等子问题。

3.重新排列组合,获得新问题、新见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先民“向山要田,围湖造田”这一问题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种生产方式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表现。但如果我们将这一现象与水土流失,古代黄河多次改道等材料放到一起时,又可以得出新的认识:这种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牢固把握好“史论结合”这一最根本的原则。史论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论御史,即史实的罗列、材料的组织及逻辑推导必须体现自己的结论与观点。如,在论证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时,所选取的史料应能充分证明这一点。二是论从史出,也就是说要使提出的结论与观点是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得出来的。如,通过对“隋唐文化”这一章基本史实的学习后,就可把唐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概括为“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三、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心理因素

体验已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历史虽已过去,但它也曾是鲜活、生动的,并且与人类的现在与未来息息相关。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体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验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情感。由此可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强调参与和实践,即自己去经历,用心灵去深刻感悟。事实上,对问题的探究也就蕴含在对历史的体验之中,“体验性”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心理因素。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虚拟历史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历史。如,在初一学生学习《唐朝的经济繁荣》一课时,可以 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以下是三位学生的发言。

生1:“我是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庄稼,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抓住了唐代农具的改进这一知识点,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将曲辕犁的构造制作成动画,突出反映其三大改进之处,让学生了解它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大作用,从而化解了难点。)

生2:“我是唐朝时居住在江南的一个农民,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茶树,我还专门研究可以喝了增肥的茶树种。”(教师对其肯定并给予指导,唐朝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而且唐代以胖为美,符合唐朝的审美观点。)

生3:“我是唐朝的商人,经营高档陶瓷,我的店铺里有三彩陶瓷,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我的越窑的青瓷是专门从运河水路运到这里的。”(能联系隋朝历史,具有创新思维。)……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的历史情境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在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探究式学习的!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教育资源。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撰写历史小论文,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等,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对历史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探究式历史学习方式的重要条件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这种定位确立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与服从性,教师成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意见与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是不可能进行探究式学习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因此,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譬如,在讲到长城时,就有学生提出:“长城固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表现了大一统的气派,但它与后来清政府闭关锁国、陶醉于泱泱大国的民族心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讲到郑和下西洋时,就有学生提出“郑和下西洋的确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此举却给国力衰退的明王朝雪上加霜。”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观点,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看法并肯定他们的观点。

其次,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达到“四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教师错了允许学生提意见。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师生民主、平等对话,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对言之成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大加赞赏,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与探究精神的培养。毫无疑问,学生也会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而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是推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极大动力。总之,民主、平等、和谐、宽松和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探究式学习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

五、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探究式历史学习方式的有力促进因素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历史学业评价是相当单调的。表现在评价内容上,就是对课本承载的知识体系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表现在评价主体上,就是教师承揽了评价任务,成为权威的鉴定者;表现在评价方法上,就是考试或测验,而且这种考试或测验往往都是以纸笔形式闭卷进行的。大家都已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上述评价机制的影响下,学生的主动性是难以调动起来的。因此,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探究式历史学习有力的促进因素。

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5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才

一、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并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认识基础科学概念与规律,掌握基本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态度。探究包括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六个步骤。探究的基本特征有自主性、探究性、过程性、实践性等。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交互作用的,相辅相成。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二、生物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

(1)确立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目标。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确立教学目标,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考虑。①知识目标方面。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里,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转化变为自己的知识,强调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加以综合并到实际中去应用;②能力目标方面。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利用多种途径去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与信息能力,能对各种已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能力,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的能力;③情感态度目标方面。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与人交往和团队协作精神,探索和创造精神,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

(2)选择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内容。生物课程中,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包括:①生物学基本概念,②生物学探究性实验,③自然现象中的生物学问题,④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⑤人体健康中的生物学问题,⑥科学前沿中的生物学问题,⑦与生物学有关的跨学科综合性问题,⑧与技术、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等。总之,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是有规定的相关内容的,在实施教学中应选择具有可教育价值的探究题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领悟到探究的思想,体验探究的方法,同时主动积极地获得相应的知识。

(3)建构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模式。根据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结合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可以建构与科学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包括:提出问题——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和假设——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和推理——发现规律形成结论——评价和讨论。

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可分为:①生物学相关概念模式:提出问题——认识材料——探究问题——形成概念——深化概念。②生物学原理探究模式:发现问题——讨论研究——提出假设——探究与验证——总结结论——实际运用。③综合性问题探究模式:提出问题——制订探究方案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际应用,深化理解。④生物学实验探究模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⑤复习模式:提出问题——合作整理——汇报评价——总结构建——练习拓展。⑥生物科学史渗透模式:背景——思想——实验——归纳总结。

三、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结果评价可称为是一种表现体现式评价,也就是学生实际操作探究性的课题任务来体现其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度进行客观真实评价。生物课程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以下特点:①评价目标具有过程性特点,即在评价探究性学习的时候,要把整个探究过程都纳入评价范围之内,而不是将最后结果只纳入评价。②评价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即参与评价者应包括教师、探究者本人和探究小组的其他组员等共同参与。③评价方法的结合性特点:即在评价探究性学习时,要将定性和定量结合在一起,其具体操作时有提问口头回答评价、作业书面评价等。④评价内容的综合性特点:即在评价过程中,除达到知识目标外,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很重要。⑤评价标准的灵活性特点:即在评价探究性学习的结果时,不能单纯用单一的是非对错,而重点强调其探究的最终作用,以促进学生发展。⑥评价对象的差异性特点:即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探究的内容和性质及学生个体间差异,有弹性地调整评价标准。

四、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生物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在生物课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探究的主体。设计探究过程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让学生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能适时发挥指导作用,从技巧和方法上给学生予以适当帮助,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

第二,问题性原则。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合理问题,并让学生围绕问题去开展探究准备工作,即寻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载体,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探究,这是由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的。

第三,开放性原则。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着探究的方式、问题的提出、内容和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还有结论评价有着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第四,创造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指以“探究”作为手段,来挖掘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探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陈丹,张颖之.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J].学科教育,2003(1).

探究式学习方式范文6

【关键词】教学;探究式学习;初探

由于深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往往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往往死抠教材,死抠课标,对教材作肢解分析。他们把每篇课文所涉及的知识点一一罗列,把课标上的“标准”硬塞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像背古诗文一样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不允许学生“越雷池一步”。由于长期地接受这样的训练,上课时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导致思维僵化,不会学习,更谈不上有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比起传统的教学,它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做法:

一、于无疑处设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变“接受学习、机械学习”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有些教师会这样想:探究式课堂教学不就是多几个假设,多提几个为什么吗?其实不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始于问题,科学的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如以《杨修之死》作为探究时,若问题是:文章写了杨修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杨修什么性格?等等,这样的问题太简单,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提出比较有深层次的问题。如杨修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是什么?对杨修的所作所为如何评价?杨修之死对你在为人处世上有什么启发?

二、于有疑处设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具有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对文章中有疑处设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①“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②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③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④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在教师多个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比较、讨论,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可见突出重难点处设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疑,利用知识的“增长点”架设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第一问学生的答案基本一致。对于第二问,学生争论不休,通过讨论、探究,基本形成一致的意见。同学们要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通过多次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情境联系着学生的认识、动机、兴趣和信念。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促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和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而兴趣对激发智力因素,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起着关键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自动地、自由地(而非迫于外接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于教师的热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关键在于科学、艺术地处理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比如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老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例如,在《背影》时,先讲述一个在“温州动车事故”中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父亲在火车翻车的瞬间,护住儿子的故事,引出父爱这个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又如,在上《猫》这一课时,可用问题导入:“你家养过猫吗?”“你喜欢猫吗?”再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后,开展同意克隆,反对克隆的辩论会:①你怎样看待“克隆人”?推广克隆技术好吗?②假如有一天,你被“克隆”了,面对你“自己”,你会怎样做呢?

四、鼓励学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比较法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语文课的特点所决定的。运用比较法就是把这一语文事物和另一语文事物进行比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乡土语文事物同其他语文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语文知识,形成新的语文概念。现在,比较法不仅在教学、总复习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各级各类命题考试中也常出现。在语文学习中,以选择同类语文事物的相似特征作比较最为常见,目的是有利于减少头绪,减轻学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