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科学发展观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意义和现状

1.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它能够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能够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有效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发展成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社会上迫切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另外,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促进民族进步的灵魂。在21世纪中,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引导大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是高校建立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

2.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境况分析。

首先,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也获得了很多机会和条件,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创业的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必然会遇到一些无法预见的困难。因此,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和所学专长,保持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方能展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其次,一些领域中的创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而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创业资金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创业者都是通过自筹、借贷以及风险投资等渠道获得创业资金。但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资信不足,因此借贷不是很容易,同时由于期限的限制,不能满足一些长期投资的需要。另外,大学生自筹能力往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局限。因而最适合大学生创业者筹集资金的形式是风险投资。但是目前,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中,管理还不够规范,资金储备也非常有限,同时不少投资者尚未成熟,所以投资的风险系数很大,本金不能及时抽出。受到上述诸多因素影响,致使风险投资渠道无法与大学生的创业投资需求相适应。再次,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娇生惯养,容易形成好逸恶劳的心态。创业初期遇到挫折与失败时,顿时会感觉前途茫然,陷入束手无策的局面,最终导致创业之路还没有走出多远,即以失败告终。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不顺,加强对错误原因的分析与总结,积极探索方针对策,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做到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面因素有备无患。最后,在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中,需要大学生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精准的运营决策以及娴熟的营销手段,这些都是缺乏创业历练的大学生迫切需要的。高校创业教育要将重点放在风险防控、人际交往以及财务管理、人事安排等方面,端正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

1.科学发展观基础下,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了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思想认知,实现学生对自身成才路径的正确把握。要从学生的人性化需求角度出发,确保硬件设施的配套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的条件。

2.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高校要加强对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视,积极改善第二课堂的实践环境,深化对课程教育和课外实践的综合改革。通过对第二课堂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

3.政府、企业以及高校要形成合力,提高创业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首先,在科学发展观下,创业并不是狭义上的创办企业,或者是开公司。创业的本质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对创业机会的追寻,是将不同的资源组合并创造价值的过程。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公共企业还是私营企业、营利还是非营利、地方企业还是跨国公司,具有创业精神与技能都至关重要。在社会生产中,高校是生产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社会机构,而知识结果的转化及创业活动也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以前高校的创业活动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中,而在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创新创业活动则需要逐渐从封闭状态中走向开放时代、走入中心地带。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高校和社会其他机构开展的合作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更新、理论知识的传授,关键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并且,大学生创业要具备公关、组织以及管理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高校要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生存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在一般情况下,高校可以自行解决一些传统的教育要素,如实验材料和场所等,但是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高校通过聘请社会上创业成功的实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等,全面优化自身的创业师资力量。创业还需要新技术高科技的孵化支持,运作充足的风险投资资金等条件的支撑。鉴于此,高校探索新形势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就一定要走出“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模式,打开大门,多方合作,创办开放式的大学。如依靠“民、官、学”等多方力量,借鉴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经验,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由社会团体、高校以及政府组织等多层次联合办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三、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运行方案

1.加强对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建设力度。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能够为企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有效地将大学生知识储备转化为科技成果。同时,在技术执导、政策咨询以及财税管理等方面,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综合服务。因此,通过创立一个创业基地,加之建立相应的创业辅导体系,实现从创新理念走向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基地是学校为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积累相关经验而提供的一个实践平台,是学生创业的试验场,是梦想的舞台。它可以让大学生拥有创业经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不少社会经验,在沟通、销售等各方面得到有效锻炼。

2.以“挑战”为主导,建立科技技能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体系。

为了促使大学生全方面、多角度地创新创业作品,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交流平台,高校要以“挑战”为主导,在科学发展观下,建立大学生科技技能竞赛体系,形成多方位的创业教育体系,循序渐进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在专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加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等学科的竞赛,形成规范化的学科竞赛体系,一级级提升竞赛层次,健全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这两个学科科技竞赛体系能够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业教育中。并且这两个体系的涉及面也广,涉及各个专业中,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创业设想,改进创新作品,实现“作品上层次,参赛有收获”的目标。

3.依托政府、社会,全面推进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高校要依托政府、社会各个机构,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企业也是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阵地,并且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在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也离不开高校的支持。因此,高校要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参与的功能。另外,为了提升学生创业的自觉意识,要开设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聘请一些企业家和管理精英以及技术家,担任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增强高校的创业师资队伍。

4.开展各种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

传统的创业教育是“学校主导,学生参加”的模式,而在科学发展观下,要把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融入新的创业教育模式中,实施学生自由组队申报立项的措施。同时,通过暑期社会的实践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灵感,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科技创新创业成果。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活动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促使青年志愿者走向社会,定向不定期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服务、扶弱济贫和公益宣传等过程中,不断磨炼大学生的创业意志。另外,通过“学校中心服务,系部专人指导”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对其开展职业素质上的测评。从大学生刚入校开始,就对其进行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为了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的教育,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增设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做好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工作,实施各年级心理干预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就业和创业。

四、结语

基于科学发展观下,高校要根据学生创新的发展现状,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一种面向社会的创业教育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多实践、多锻炼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确保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具备真正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力。

作者:李应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