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内公益创业及其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公益创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在不同程度上承担起了社会公益责任并不断寻求发展。本世纪初公益创业理念传入我国,公益组织、企业精英开始关注公益创业。公益企业在中国应运而生,并开启了第一拨公益创业潮。2006年第一家以解决血友病患者生存和治疗为主的社会企业“剪•爱”剪纸在重庆注册成立,之后一批公益创业项目先后起步。2010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北极光—清华”首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大赛,湖南大学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论坛。与此同时,南都公益基金会、LGT公益创投、心苗基金、浩盈创投等一批公益创投项目先后落地,助推公益创业向前发展。2011年24家基金会共同签订《公益与商业合作九大行为准则》,2012年11月《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196号)首次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范围、程序与监督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健全领导体制、发展服务载体、加大经费投入等提出了具体意见,为公益创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了《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报告》,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紧迫形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发展时期,社会问题和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公益创业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模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公益创业发展浪潮的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日益受到高等院校重视,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股动力。就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言,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使命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管理技能等在内的系统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公益性和社会使命感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大学生思想的独特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寻找新的载体,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公益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公益创业理念尚待培育、公益公信力比较脆弱、政府购买服务刚刚兴起,社会影响力投资才露尖尖角,资金、人才缺乏,政策法规不完善,理论研究滞后,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内涵尚未界定。公益创业(SocialEntrepreneurship)是个舶来概念,国内研究也仅限于理论探讨层面,实践过程也大多与慈善活动、志愿服务、公益创投以及传统创业有关,关于其实践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大学生如何理解和区分志愿服务、传统创业与公益创业的相似与差异呢?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是两个概念,各成体系,在价值理念、主要特征、发展现状等方面有着显著区别。但两者均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征,同属公益事业范畴。两者主体均为有公益理想或公益兴趣的大学生。从两者的发展趋势看,无论是公益创业还是志愿服务都需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如何迅速、有序发展,如何整合资源、有效持久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命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善于学习而且要求努力实践,不仅具有创业精神而且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更应该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而且还能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事实上大学生公益创业既专门针对传统的竞争市场,又拓宽了“市场”的概念,超越了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市场交换价值,嵌入了公益性和社会性。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将传统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社会理想与职业准则相结合,道德规范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拓展了传统创业概念,是对传统创业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时展的必然。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要依靠青年的力量,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要从大学生教育入手。从需要到满足,再到新的需要新的满足是接受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永无止境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需要的态度和趋势,使这不仅成为人类活动的原动力,而且也成为推动人类活动的持续动力。但是,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认知心理和目标选择。从1997年算起,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各地区、高校实际情况的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这些年,被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评价机制尚未形成,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资源匮乏,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所需还有较大的距离。上世纪90年代,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但2011年“郭美美”事件让国人对于公益慈善与商业的结合变得敏感、质疑甚至排斥。公益慈善事业在十字路口徘徊。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尚未形成。接受美学认为,只有“蕴含着作家独特的发现与创造出使读者有出乎意料之感”的作品,才能使读者兴高采烈,兴趣倍增。这就表明,教育活动只有蕴涵着创造性、新颖性,让学生有出乎意料之感时,才能“超出、校正”学生的“期待视野”,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创业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产生了公益创业新生态,将创业理念延伸至公益慈善领域,拓宽了创业实践范围,丰富了创业精神内涵。但对于一种新的投资理念和模式,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实证的研究,对于新的市场参与者,还需要系统的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迪斯第一次开设和讲授社会创业课程以来,国外公益创业教育在十余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相继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哈佛大学商学院招收第一批公益创业博士生也已走过九个年头。但是,我国公益创业理念的引入几乎与高校自发探索创业教育在同一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对创业教育的关注,高校试图通过创业教育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但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导致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误区。如今,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同时要兼顾社会利益,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还有实现社会价值,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重的问题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还没有进入人才培养体系,社会缺乏了解,高校比较陌生,师资问题突出,如何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贯彻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针,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不仅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路径,还需准确把握高校在公益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性、创新性特征决定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丰富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用积极而富有创新的方式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二是公益创业的公益性、社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必须体现公益性,必须以社会责任意识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价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胸怀天下、关注民生、能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人才。(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物质利益是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经济根源和物质基础,人的行为与利益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从事不同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本身独立而独特。不同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先天条件和后天习性造成了个体或群体的接受能力。“从中外教育史上来看,教育对象个性特点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以及在智力、思想、道德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时代的青年在思想、道德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不如当代青年表现得如此明显。”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就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心理动机,主动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往往更多地与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有思想进步的需求,有就业创业的需求,有成就理想的需求等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和关注这些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新趋势,行为新变化,遵循和把握行为利益相关规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实际上是一个由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持续不断探索均衡关系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职业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领域,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路径。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现实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结构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内外压力,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其前提是正确认识自我,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在选择或接受公益创业之前就应当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自己兴趣的创业方向,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同时,注意鼓励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个持续创新、适应和学习的过程,把创造和维持社会价值作为使命,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内化价值观念,培养健全人格。

(四)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关注志愿服务发展趋势。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政府支持有限,学生关注不多,成功案例甚少。与之相反,公益事业的另一种生态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最常见的形式,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走过孕育、启动、发展和深化阶段,虽然发展时间不长,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在性质、运行规律上有相通性,在价值理念上有同质和差异,具备耦合、转化的条件。从两者的发展趋势看,无论是公益创业还是志愿服务都需解决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未来,志愿服务将趋向市场化、职业化运作模式,更具有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性特征;公益创业将走向多元化、常态化发展趋势,更具有志愿服务的开放性特征。无论是公益创业还是志愿服务都把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作为价值的起点和归宿。事实上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志愿服务的影响,它与志愿服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公益创业社会价值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者:韦小双 关明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