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

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

[摘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激励学生心理动机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注重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本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论述如何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注重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展开探索,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动机;激励

大学生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又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主力军。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要注重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教育,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心理动机激励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概述

1.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以及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创新,秉承自由、民主和公正的教育理念,通过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从事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与具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指导,以及支持保障服务能力的组织与个人,采取宣传推介、课堂讲授、实践指导、服务引导等多种形式与途径,致力于学生个人、团体能力的激发与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敢于开拓创新的锐气;二是乐于学习和创造的动机;三是勇于攻坚克难的胆识;四是敏锐探索研判的思维;五是善于凝聚心力的智慧;六是勤于精益求精的品质。通过培养,引导并帮助学生完成新知学习、模拟实践、创造价值、实现目标、服务社会的完整知识掌握过程。

2.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

创新创业教育结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教育目的,四是教育过程,五是教育方法。这五大要素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合力共同体,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和教育,而学生则需要做好配合。教师需要从教育方法上寻求新支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动机,并适时采用激励手段。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分析

所谓心理动机,指学生通过掌握和了解有关创新创业信息,学习有关创新创业知识,参与有关创新创业活动,在提升学生创业素养的进程中,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为前提,在对所在校园内外的创新创业形势进行研判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内驱力与外部助推共同形成,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提升,学生在创业目标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观内在动力。所以,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时,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心理动机进行分类时,根据其状态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潜存状态,也就是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与既有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虽然从理论视角能够被激发和唤醒,但是没有形成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心理动机;另一类是活跃状态,因自身内在发展需求与外部诱因刺激而唤醒,并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动机。因为动机属于激发并维持个体开展的活动,且使得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而发展的心理倾向与动力,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因。动机具体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行为发生的动因与理念,由外在因素刺激与内在需求自发而形成;二是动机的特点就在于强度、向度、持久度;三是属于主观因素,变化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需要通过个体目标选择和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目标实现过程中表现的持久性与抗挫性等行为予以推断。就动机分类而言,动机起源有生理性与社会性之分。其中,生理性动机是基于个体生物学需求而引发的动机,比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社会性动机是基于个体社会发展需求而引发,并通过选择特定需求目标参与有关社会活动促进需求目标实现的动机,属于心理动机。心理动机的范围是结合动机目标指向性将其划分成物质性与精神性,根据动机作用时间范围,划分成近景性与远景性动机;按照动机作用强度又可以划分成主导性与辅助性动机。就动机的发生而言,需求形成动机,通过动机来凝聚动力,通过动力转化成具体的行为。但是现实中并非任何需求都能产生动机,若缺乏外界诱因的刺激,或者是外界的诱因刺激不足,只能形成潜在动机,通过心理意向与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而随着外界诱因的出现以及外界诱因增强时,就会形成动态和活跃的动机,使得行为主体在心理上产生内驱力,驱使自我努力朝着动机目标发展,实现需求向动机的转化。在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教师能否创造不同的诱因,并使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内化成动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动力,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上不断提升,并基于源头关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结合学生的需求变动,采取科学的激励与引导措施,帮助学生从意向上升到愿望,并从愿望上升到心理动机,在形成之后,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激励,给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动机,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中。

激励方法分析

为了更好地在高校创新创业中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心理动机,从而将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从潜存状态转变到活跃状态,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在知识对象化过程中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笔者基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提出强化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对策。

1.激励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为发挥激励工作在科学客观中的成效导向,有的放矢地制定激励策略与政策措施,需要高校加强对激励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紧密结合高校与学生的特点。这是因为心理动机激励成效的高低,在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机制的确定中具有试金石与风向标的作用。从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践来看,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顶层设计时,更加注重的是项目成果、创业公司和竞赛获奖等显性较强的成果导向,对末端取得的有形成果较为注重,但是教育工作起点上的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激励成效往往被忽视,使得教育工作隐性成效方面的重视度严重不足。这样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奖励制度时,往往更多地结合隐性工作成效而设置针对性的奖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领导机构与工作者往往只注重显性成果,而忽视无形的隐性成效,最终导致学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乏坚实、广泛而又持久的基础,进而出现急功近利的态势,甚至呈现揠苗助长的情况。基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包含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创造学等学科的专家团队,结合自身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经验与实践,基于理论层面探索,设计与学校工作实际相符且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得以激励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工作实践来检验所设计的评估体系,再结合检验结果来校准并修订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心理动机激励成效评估中的作用,为学校决策制定提供相关参考,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度、架构体系设计等提供客观而又科学的参考。由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涉及范围广,有教学、科研、后勤与师资等诸多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只有确保其在运行管理中更加科学和规范,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心理激励评估体系的设计工作中,应尽可能地纳入有关体现心理动机激励成效的因素,并基于不同视角、层面、类型的信息收集处理渠道与平台,使得心理动机激励工作的整体成效评估提供的基础信息更加详实,为评估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奠定基础。但是需要对其运行效率充分考虑,尤其是在评估体系运行中势必存在诸多助推与阻滞因素,所以在设计评估体系时要确保其针对性与前瞻性,确保所设计的评估体系可以为学校领导决策、执行机构等提供具有较强动态性与精准性的评估分析报告,将评估结果滞后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创新创业心理动机激励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

2.针对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思政激励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就在于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与组织优势,思政教育的工作对象为学生,所以在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激励中,应切实发挥思政激励的作用。首先,要将思政教育贯彻在学生的第一和第二课堂之中,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始终以良好的创业操守与创业动机参与实践活动。其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潜能潜质激发出来,将思政教育核心内容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变得更加具体,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始终以创新创业心理动机激励学生发展,加强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培养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尤其是要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能彰显思政激励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再次,切实发挥思政激励“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将心理动机激励与思政教育深入渗透,结合学生群体的信息接受习惯与爱好,将创新创业的人格养成作为主线,致力于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切实发挥高校的宣传媒介作用,采取全方位和全时段信息传播,确保学生可以及时而又精准地接受有助于创业心理动机激发的个性化信息。最后,针对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动机变化导致的创新创业教育脱轨情况,需要发挥思政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始终秉承创新创业的初心,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坚定意志。

结语

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关系和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基于思政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强化学生心理动机激励的相关方式方法。本文认为,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具体落实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两者相互契合,才能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崔琳,李明军.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励策略[J].科技传播,2020,12(12):78-80.

[2]黄祺.不同理论视角下激励对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2):109-111.

[3]宋丁伟,徐占东,李慧.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激励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8):82-84.

作者:李伟凤 徐绘 冯宏伟 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