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现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大学生创业意愿强,但很少从事创业活动。一般来说,大学生实践经历决定着大学的创业风险判断、行业选择和创业能力。目前,创业教育中创业训练局限于形式,忽略了冒险精神培育,从而使大学生缺乏实践精神,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通过吸收实业人才强化创业教育师资,培育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建立强调实践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以扭转大学生创业不足的局面。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精神;实践经历;培育模式

据考夫曼基金会的调查表明,美国大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人数达到70%,实际创业的人数占到20%,而中国大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人达到80%,但是真正创业的只有0.01%。麦可思调查也发现,中国大学生真正创业比例不足2%,与高达76.7%的创业意愿形成鲜明对比(田常华,2014),体现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尽管较高,但并没有采取真正的创业行动。大学生青春洋溢,富有创新精神,对未来充满期望,但现实中创业计划却难以付诸实践。因此,本文着重从创业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创业者缺乏实际尝试创业行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实践精神培育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实践经历在创业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一)实践经历决定大学生创业的行业选择

现有研究表明,创业者从事的产业选择与其自身实践经历密切相关,现有创业调查也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基本都是围绕着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来展开,主要涉及社交、电商、营销这三大主题,社交主要涉大学生兼职、实习、招聘、交友以及游玩、手游;电商主要涉及外卖派送,以及生鲜水果等销售;营销主要涉及校园活动招商项目,以及校园渠道推广项目。作为大学生,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规律、行事方式、目标需求、市场容量都有一定的认识,容易发掘这类创业机会,也只能局限于发掘这类创业机会,因为现有大学生基本没有生产经营经验,其所学习的创业技术基本都是书面知识,致使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存在差距,大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之外的行业完全不熟悉,也就无法在其他行业从事创业活动。

(二)实践经验决定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判断

创业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且更陌生,创业者、创业团队和创业投资者的实力存在有限性,他们之间的协作也必然会经历磨合期,因而创业者面临的风险大,创业失败率较高。这就要求创业者对创业活动所涉及的行业竞争、发展趋势、技术水平、融资难度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创业风险进行准确判断。有过实践经历的创业者其创业内容基本与过去经历一致,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比较熟悉,能准确识别创业机会和判断创业风险,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制订周密的创业计划,做出正确的创业抉择,勇于承担风险,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因此与一般的人相比,创业者体现为更偏好风险。

(三)实践能力决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包括个性、技能和知识,是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唐靖、姜彦福,2008)。现有研究表明,创业者的先前实践经历对创业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创业者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和处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张玉利、王晓文,2011)。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创业机会的时限性变短,这就要求创业者迅速做出抉择,这要求创业者对产品或服务流程、市场、成本及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实践经历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这些知识,也能充分应对新企业的团队协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技术转化等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此外,有过实践经历的创业者凭借其熟悉的专业技能表现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较容易解决创业融资这个创业初始期的关键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实践精神培育的缺陷

(一)创业知识和创业训练多局限于形式

许多高校都推出了创业教育课程,其教授形式基本为创业知识传授,众多学生聚集一堂也难以为如何众多的学生提供实际创业训练机会。同时,许多高校为了提供大学生创业技能,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设计比赛(孙德刚、吴欣桐,2015),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谋划设计,但这些创业设计只是源于大学生对现实创业的想象,目标也仅为获得比赛荣誉,增加获取奖学金和就业竞争力的筹码,创业计划都仅限于理论探讨,或停留在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并没有认真考虑创业计划是否具有实践性,因此这些创业计划很难真正付诸实施。

(二)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实践经历

大学创业教育是一种实务课程,涉及经济管理、人文社会、世俗人情等社会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涵盖教育、心理、管理、经济和专业技术学科等诸多课程。目前高校的创业师资多是就业指导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兼职教学,大多教师属于“学院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或创业经历(付八军,2015),创业教育是这些教师的附带工作,创业教育课程纯粹是属于教学任务,没有摆脱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大学生的创新性和创业的冒险性,无法区分创业能力与一般的商业技能差异,甚至把创业教育与企业经营管理等同,忽略了创业活动中创新性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乏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和创业经历,而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教师几乎是100%的具备创业经历。

(三)冒险精神培育缺位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借鉴现有的企业管理之道来教授创业知识的,因此商业计划和融资项目等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往往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尽管这些技能对管理现有企业运营来说是恰当的,但是此技能往往难以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蓝光星科技公司(BluStarTech)的创始人戴维•里特(DavidLitt)认为,许多创业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成功运营企业和正确创业之间的差异,创业教育混淆了运营企业和成为创业者的区别,现存企业经营者与创业者重点关注的焦点不一致。企业经营者强调的管控和减轻风险,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管理者害怕风险,他们采取措施避免、化解和撤销风险。对创业者来说,风险是成功之母,冒险精神是创业者的基本特质,创业就是要敢于挑战和承担风险。而现有的创业教育却教育大学生学习“风险化解”等这些企业管理的商业技能,这是缺乏冒险精神的表现,导致大学生面临创业机会时往往回避风险,不敢尝试创业只能选择就业。

三、建立基于实践精神培育的现代大学创业教育模式

据波士顿银行统计,麻省理工学院(MIT)毕业生及教师所创办的企业超过2.5万家,雇员300万人,每年收入2万亿美元,如果把这些公司组成一个国家,将成为全球第11大经济实体,MIT因此被誉为“创业的高校”(孔钢城、王孙禺,2015),其主要原因在于MIT的创业教育强调“行动学习”(actionlearning)精神,创业教育具有高度实践性,从而强化了大学生的实践精神。因此,推动中国大学生真正创业,也需要在创业教育中注入实践精神培育内容。

(一)创业教育侧重实践性并辅以理论

创业教育中理论知识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但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抉择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其个人经历,实践经历成为大学生理解市场经济,识别创业机会,判断创业风险,提高风险承受能力最直接的途径。这里的实践并不仅仅指创业实践,更多的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实践。创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相关的管理、融资、协作等各种经验和技能,但创业实践往往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承担一定的风险,学生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如果作为专门的创业训练,对学生而言,时间与金钱的成本较为高昂,因此这类实践机会少且难以推广。现实中,企业实践经历却同样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市场经济的机会,与创业实践不同,企业实践具有低成本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涉足更多行业从事实践活动,比较不同行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做出更加有利的创业抉择。因此,创业教育应该更侧重实践,将更多的创业教育时间定位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

(二)利用实业人才充实创业教育师资

利用实业人才充实创业教育师资是培育大学生实践精神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家或企业管理层,他们可能并不具备丰富的经济管理知识,甚至也懂标准的经济学术语,但他们精于解决企业运营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经验和社会阅历设计创业教育内容,使创业教育更符合实际;也可结合企业本身的生产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甚至提供创业训练场所,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提高创业机会发现、机会开发、与人交流等多方面创业技能;并以自身成功经历“现身说法”的模式,增加创业教育的趣味性、感染力和实践性,从而改变大学创业教育脱离实践的局面。

(三)以成功创业案例提高大学生风险偏好

厌恶风险是经济人的正常反应,但对创业者来说必须是风险偏好者,他们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得高额的创业报酬。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副校长迪巴•杜塔(DebasishDutta)认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把厌恶风险的普通人培养成敢于冒险的创业者,创业教育的内容必须增加风险偏好培训内容。主要方法是在课堂上引入成功的创业案例,通过介绍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使大学生可以从创业者的经历中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介绍成功创业者所经历的挫折以及面对挫折时奋起的精神,让“创业本身是高风险高回报”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大学生深刻理解风险对非创业者而言虽是损失,对创业者而言却意味着利润,让大学生敢于承担和正视风险,把风险看成是创业过程中的正常事情。

作者:李胜文 陈穗文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