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例6篇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文1

Keywords:Archives safety system; Archives conservation; Disaster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1 引言

2010年以?恚?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提出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说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反思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的深层次原因,离不开学界多年来对档案安全问题的不断研究。从最初对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安全保护的研究到如今从档案安全体系的层面展开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档案界人士充分汲取相关学科的思想源流,并将其融入档案安全问题的研究当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时至今日,我国档案安全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当中缺乏对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系统归纳和科学提炼。因此,厘清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源泉,对于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安全理论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

2 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主要理论阐释

2.1 档案保护与档案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安全的理论最初就体现在档案保护之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档案保护研究逐渐从各个层面展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学界不仅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科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还将目光转移到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当中。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所形成的核心思想和理论方法,是以纸质档案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例如档案修复技术方法、档案馆建筑与设备、档案害虫与微生物的防治等,它们在我国传统档案保护工作以及“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理论角色。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档案保护的范围逐渐拓展到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护、备份与长期保存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同样也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下,档案安全保护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1]。总之,在档案安全体系理论建构当中,档案保护领域的理论方法不可或缺。

档案管理理论是围绕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流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和方法。科学的档案管理对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看,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构建离不开档案管理理论的指导。首先,要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除了探讨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外,电子文件的归档、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同样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方面,电子邮件、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新型“文件”的出现,如何确定归档范围,如何鉴定其价值、划定保管期限,如何完整捕获文件内容及其结构和元数据信息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和维护,尤其是新型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策略方法也是需要涉足的重要问题。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文件(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周期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对文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既要防止重要文件由于没有归档或归档信息不完整造成的丢失,也要防止保管当中的篡改、泄密,以及注意防火、防盗等,当然,还有利用过程的原件保护、信息保密、隐私保护甚至销毁阶段的安全等。

2.2 风险社会理论。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理论命题。此后,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安东尼?吉登斯、沃特?阿赫特贝格等人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风险社会进行了完整描述,对如何规避和应对风险作了阐释,是开展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思想源泉。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之后,风险的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维度视角也为关注风险社会问题提供了多种理论分析路径。此外,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社会理论已经对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基于风险社会视角展开的安全问题研究层出不穷。

对于档案界而言,对档案安全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两种视角:一是从档案的存在形态、固有特性以及档案保管的场所、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力图从内部发现档案安全风险因素;二是从档案安全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着手,力图从外部分析档案安全风险因素。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和思考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为档案安全风险的防范、规避与管理提供重要思路。

总之,探索风险社会理论对档案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认识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档案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借鉴。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切入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进行透视和反思,剖析产生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这对于档案界树立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有导向作用。此外,有利于档案机构明确风险社会中档案安全的责任担当,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展开,树立“大安全观”,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制定安全应对策略与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机制。

2.3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与客观存在性,它由潜在的损失、损失的大小、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三种因素构成。为了避免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即降低风险成本,人们引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规避风险,于是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便应运而生。

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常被视为一种保险,一个缓解不确定性的缓冲区,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管理主体通常致力于通过风险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矸治瞿谕獠看嬖诘姆缦找蛩兀?并制定一系列方案、措施来应对风险,以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在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医疗护理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极其深入的应用与理论拓展,并逐步运用到政府管理、信息管理、IT项目管理、自然灾害管理等领域中。

2000年,王健等人翻译了戴维?比尔曼的著作《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比尔曼认为,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应导入风险概念,进行风险管理。之后,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文件管理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电子文件管理风险及其产生原因[2][3]、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法等[5][6],并于2008年出版了专著《电子文件风险管理》。

总的来说,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当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7],在数字时代,文件与档案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些风险不仅出现在收集阶段,还出现在整理、利用等各个阶段,尤其是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阶段[8]以及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当中[9]。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已成为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思想。

2.4 灾害管理理论。灾害是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而形成的、发生于自然界的或突发或缓慢发生的能给人类造成各种损害的事件。灾害与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永恒主题。因此,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逐渐成为应对灾害的重要活动,它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 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档案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国家档案局对自然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每年都要专门发文强调汛期档案安全,此外还出台了《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灾难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为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制定灾害管理政策和战略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以便进一步增强档案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妥善处置,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10]。针对档案以及档案馆所面临的灾害威胁,灾害管理领域的理论方法(诸如灾害恢复、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预测与评估、灾害分类与等级划分、防灾减灾对策、灾害应急管理、灾害风险管理、灾害危机管理等)对档案安全管理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因此,近些年来,有学者对档案灾害预警机制[11]、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12]、档案灾害管理体系[13]、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14]、数字档案灾害[15]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还有学者对“档案灾害学”进行了深入研究[16][17]。

2.5 信息安全理论。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永恒的需求。可以说信息安全是信息的影子,哪里有信息哪里就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当前,信息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可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敌对势力的破坏、恶意软件的入侵、黑客攻击、利用计算机犯罪等,对信息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信息安全的形势是严峻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4个层面的内容,而信息安全学科就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领域中如何保障这四个层面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安全理论当中,技术被认为是信息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字水印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可信计算技术、RFID技术等安全保护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档案信息安全受到了高度重视。学者们纷纷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管理以及保障体系等层面阐述应对策略。研究中不难发现,档案信息安全研究不能脱离信息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指导,信息安全领域的诸如网络安全机制、隐私保护、设备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技术、PKI安全认证体系、可信计算技术等理念、技术和方法对档案信息安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6 安全文化与管理理论。安全问题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防御灾害、事件和保障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与“天灾”和“人祸”相关的安全问题。“天灾”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旱灾等。“人祸”就包括战争、环境破坏、恐怖活动、网络黑客事件、大面积停电、交通事故、公共安全等。安全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安全现象中的安全规律,安全科学原理就是安全规律的核心内容。这些原理当中:安全文化原理、安全伦理原理、安全教育原理、安全法律法规原理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原理对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以及档案安全观的形成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此外,从安全管理的层面来看,安全生产管理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体制机制以及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方法等同样可以作为档案安全管理的参考。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文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频发的安全事故愈来愈受到国家以及人民的高度关注。在安全工程专业中,《安全管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安全管理学》这门课程对于从事安全领域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安全管理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如果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且偏重理论,可能导致学生对此门课失去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系列改进的教育方法,以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安全管理学》的教学现状

《安全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渗透性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其内容不仅有安全工程学的知识,而且包含很多管理学上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安全管理学》由于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性,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目前我校在《安全管理学》的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

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讲课都以书本为主,所以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安全管理学》这种综合性课程来说,书本上都是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没有任何工作管理经验的学生很难理解书本上面的内容,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二)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安全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因此老师必须强化实践的讲解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安全管理的理解。但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一般只是自己讲,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三)学生对于《安全管理学》的不重视

修读《安全管理学》这一课程的学生一般都来自安全工程专业,他们因为长时间接受工科学科的影响从而对于管理类学科有误解,认为管理类学科都只是文字类的学科,没有实在的价值。因此,这造成了学生对《安全管理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考核方式过于僵化和单一

《安全管理学》教材里的内容大多数是以文字为主,很少有公式例题之类工科生易于学习的表现形式。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误以为《安全管理学》只是一门“背诵性”的课程。而考试方式也只是以传统方式为主,即老师出卷子,考查学生对于各个概念的背诵情况。因此,这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安全管理学》课程改进的方式

(一)强化安全文化教育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各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是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即安全问题要保证得到重视。要想学生对《安全管理学》这门课程有足够的重视,首先必须强化学生对安全的重视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重视对学生安全文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设计的比赛,学生们设计各种符合安全文化宣传的海报、绘画、展板、公益视频等,将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并进行评比,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一种良好氛围,让学生重视安全问题,从而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增加事故案例教学

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讲解时,除了要注重书本理论,还要巧妙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音乐、案例讲解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使书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互结合。比如:教师在每一次上课前,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近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并要求每一位同学在上课期间汇报一次国内外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措施,老师再针对学生所汇报的案例进行补充,加入理论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独立自主地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应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常无法让学生去展现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和学生应该互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的作用,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启发,鼓励学生思考,大胆谈出自己的观点。例如:老师可以举行一次辩论赛,?q论在企业中安全重要还是利益更重要。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准备辩论材料以及辩论的过程都是一个在学习的过程,而且这也摆脱了烦琐无味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

《安全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依靠在课堂中的学习,学生很难将知识消化吸收。因此,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开展风险排查活动,查看企业中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这样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企业中的安全管理应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课程考核选取开放性试题

课程考核可评估学生成绩,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更能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通常情况下,《安全管理学》的考核都是考查学生对于各个概念的背诵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学习,考前两天再临时背背书上的概念。这样只会培养出更多死记硬背的“优秀学生”。因此,课程考核应多选取一些开发性题目,这样可以较好地反应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创新能力。考试的材料一般应选取近期发生的事故案例,让学生结合《安全管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三、改?M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及建议

通过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改进的教学方式极大鼓励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考试形式新颖而且很“接地气”,学生反馈的结果都充分地证明此次教学改进所取得的效果。改进后的教学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使得学生在课堂前预习准备阶段和课堂后作业完成阶段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大幅度提升。比较去年的考试成绩,今年理论课成绩平均提升了17%。同时进一步提出改进的建议:(1)启发自主讨论环节中有些小组团队意识不够强,小组里面就少数几个人表现积极。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要敢于表现自己,多与同学沟通,同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根据反馈情况随时调整课程计划。(2)虽然大多数同学对此次教学改进都表示很满意,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同学更加习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还不太适应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故而,实际教学中,可以精简小组,并将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职责都安排到位,确保分工明确。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体育旅游专业 安全问题 地形学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及存在的安全问题

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新兴的体育旅游产业也迅速崛起。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质构造及气候条件都很复杂,按地貌形态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丘陵、高原五大基本类型,这五大资源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形成了雪山、大漠、草原、险滩、高山、峡谷、湖泊等世界上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我国开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随着我国体育旅游的飞速发展,安全事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早在2002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在西夏邦马雪山西峰遭遇雪崩事故,5名大学生长眠在雪峰之巅,这次山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反思。2006年3月,郑州市19名驴友自发到少室山三皇寨探险,山上降雪,带头的“生姜”突坠悬崖,不幸遇难。根据网络上的一份不完全统计,2007年陕西境内共发生了至少20起户外驴友安全事故,至少24人丧生,6人以上失踪。2008年9月底,北京一名中学老师在登山时失踪,多家户外俱乐部搜救均未获成功。2008年12月,北京驴友“彪悍的人生”在徒步攀登四川雅拉雪山时猝死。进入2009年更是事故频发。

2.对安全问题的分析

一组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一起起伤亡让人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体育旅游的安全。参加体育旅游者往往对探险地的地形、气候变化一无所知。经过分析总结,可以得出导致一些伤亡发生的很多是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地形学知识缺乏,河床、雪山、岩体、山洪、涧壑、峡谷、沙漠等简单的特征状况不了解,盲目行军探险。在行军过程中对不同的地貌地形环境没有清楚地辨析,致使路线选择、宿营休息等安全系数降低,引发安全事故。

3.地形学概念与本研究的提出

地形学即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和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发生、发育规律和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的研究。它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既是一门边缘科学,又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本研究通过对学过地形学与未学地形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涉及旅游过程中需要用地形学知识时,根据他们不同的反映和回答,说明体育旅游专业开设地形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旅游管理班课余时间学习过地形学的学生;郑州市高校旅游专业未学习过地形学的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类学生需要用地形学知识处理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处理的情况得到数据并说明问题。

(2)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收集相关新闻信息,并登录知网下载相关论文,查阅相关文章。

(3)分析比较法。对于调查和统计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理统计以获取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答题正确率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分,抽查者分为课余学过地形学与未学过地形学的两类学生,每类100份。共收回195份问卷,其中课余学过地形学的为99份,未学地形学的96份。两类学生调查问卷回答的正确率如下表所示:

2.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过地形学知识,对地形学有所了解的学生,他们回答问卷的正确率在很高的水平;而没有涉猎过地形学知识的学生,在回答问卷的表现很难差强人意,回答的正确率很低,如果在实际的旅游中遇到涉及地形学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他们不可能正确地运用地形学的知识进行恰当的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能够正确避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调查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许多没涉猎过地形学的同学,对基本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的知识与方法很欠缺。以地震和海啸为例,近几年这两方面的自然灾害发生很频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严重。但是,同学们也仅仅是听说而已,至于怎样在灾前预警预防、有什么前兆信息可以利用,灾害发生时怎么进行有效的避险,灾害过后怎样救援等,没有明晰的认识与思路。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没有学过地形学知识的同学回答问题正确率很低,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处理涉及地形学知识的安全问题时,有很大的不足和隐患。

(2)学过地形学知识的同学有很高的正确率,在旅游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应能很熟练地处理,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减少和杜绝一些安全问题。

2.为促进体育旅游专业的健康发展,体育旅游专业应开设地形学

首先,地形学可以让学生在组织或管理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错误。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的安全事故,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地形学知识的欠缺,才导致一次次悲惨的事故。地形地貌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密切、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使其必然与体育旅游相关的问题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开设地形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生达到由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螺旋上升认知,让学生对多种地质和地貌特征有一个连贯的整体的认识,掌握地形学的知识,为更加安全的健康地开展体育旅游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地形学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旅游资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将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和组织。地形地貌是风光资源形成的主要骨架和背景基础,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运用,几乎所有的地貌都有进行体育旅游的价值。

再次,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体育旅游专业应开设地形学课程。体育旅游专业的徒步课、定向课、攀岩课、山地自行车课、自然水域课等课程,需要许多地形学的专业知识。体育旅游专业具有开设地形学的优势,每学期的徒步实践课,能让学生将学到的地形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地状况结合起来,加深印象,同时能深入理解地形学知识。开设地形学课程,能保证在专业的实践环节学生的人身安全,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领悟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2]林宏.论体育旅游的特征[J].四川: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42-44.

[3]周欣,陈勇.21世纪我国体育旅游及其研究现状[J].北京: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13):96-98.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职;安全管理;法规;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60-02

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

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安全管理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核心。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开设安全管理这门课程,其宗旨是为培养这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其将来毕业走向中直、省直等大中型公路施工企业中的测量、试验、施工、检测等岗位一线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正确而全面地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事故发生,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安全管理基础类课程时间已经不短,但其包括的内容对道路与桥梁专业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路桥施工方面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管理理念双重保障才能做到安全施工与管理。作为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安全管理类课程,其教学目标是结合道路与桥梁的专业特色,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搞好安全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所学到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成为未来岗位工作一线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在工程实践中有效预防和避免企业和自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教学主要内容

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案例分析22学时。第一部分讲授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计划2学时,采用理论授课形式。第二部分讲授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生产法规;②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第三部分讲授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救援预案,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技术对策;②安全教育对策;③安全管理对策;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演练、实例。第四部分讲授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计划6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检查制度;②工程项目安全检查;③安全检查表及实例;④现场管理与急救。第五部分讲授事故调查与处理,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②事故调查的准备;③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④典型事故的现场勘查;⑤事故分析与处理;⑥事故调查报告。第六部分讲授劳动保护,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工伤保险;②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③职业病危害与防治。第七部分为复习及考核,计划4学时,主要形式为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不难看出,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协作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体现的是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把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加深对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工作作风、成为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三、“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按课前备课准备、课上导入以及动态评价,可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居于次要地位;而学生是参与者和思考者,是主要角色。论文接下来按照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来具体介绍这几个环节的实施安排和遵循原则。

1.案例的选择、编写和设计。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论出发,收集、筛选、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并保证其真实性或拟真性。为此应遵循以下标准与原则:①典型案例,选择和编写适合路桥建设工程中发生概率高的案例;②知识点涵盖,设计与章节内容相关度高的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案例;③案例难易度,将案例改编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④案例长短,满足教学学时要求和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根据以上四条原则以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为例,确定如下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跨越主干道部分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跨径47.6m,合同价1500万。鉴于吊装的单节钢梁重量大,又在城市主干道上施工,承建该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为此制订了专项施工方案。”

2.案例导入。《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两种:陈诉法和问题法。所谓陈诉法,就是把案例一字不差的展示给学生,这种展示可以是PPT,也可以是视频,还可以是以学生朗读的方式。很显然,这样的方法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详实。除视频案例相对生动以外,整体来看,陈述导入的办法比较沉闷。与之相对,问题导入法,就是结合案例分析问题,一步步将案例如同剥茧般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案例情境中的解决办法,与实际道路与桥梁工程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问题导入法的一大优点是,基于同类案例通过问题来设定不同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出解决办法。

3.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最大限度发挥问题导入法的优势,首先要确定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标准,据此提出案例分析的分析问题。①有针对性,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既要与知识点环环相扣,又要具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启发意义;②突出章节重点,问题不能偏离章节教学的主要内容;③问题设定不易过难,提问语言不易过偏,更不要引起歧义;④问题长短以一句话为宜。根据以上四条原则,针对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已选定案例为例,设定问题如:“该工程项目应当至少配备几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说明理由。”以上案例我们还可以通过变化问题的方式,扩充案例情景内容,用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的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组甲工人在施工期间忽发心脏病,即刻被工友送往医院,但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该事故可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吗?说明理由。”

4.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认真听取他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小组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认识,并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作分析、阐述观点、作小结发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把握讨论方向,避免偏题。教师在讨论过程的始终都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干扰。当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可展开讨论;当学生的分析判断有误时,教师可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加以修正。例如,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学生根据案例的具体实际情况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甚至还可能是辩论。有的学生认为突发心脏病与劳动无关,是当事人个人身体的问题;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应当算作工伤,因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5.案例点评和知识点总结。这一环节是对案例导入、问答互动环节、学生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环节以及专业知识的经验性总结和归纳。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总结理清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重点难点和主要问题,达到熟练应用道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及法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及时进行评定和考核,完善对这门课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在平时成绩过程管理与考核中重点加以体现、记录在案。采用这种平时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法规知识点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四、案例教学评价

《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是教学双方所作努力的集中体现,是一种互动式教学的探索过程,是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才能予以完成的,因此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为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当侧重启发式互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彻底改变过去课堂上死啃书本的传统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道路与桥梁工程实践真实案例情境容量,提高学生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与法规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正文,周波,李薇.安全管理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13-03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广义上是指动物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动物性食品则多数来源于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的畜禽[1]。肉、蛋、奶作为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源,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二英、疯牛病、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事件不仅给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造成重创,更重要的是直接危及消费者健康,影响我国整体对外形象。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职业培训式的专业教育,逐渐向全面素质化培养进行转变。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选修课,不仅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更是符合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现实需要。《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以动物性食品安全为主线,概述动物性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点及关键技术。授课内容要点包括绪论、化学和物理性污染、生物性食物中毒、共患病、公共卫生、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控制、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认证、食品残留分析[2]。在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一、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重要性

1.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交叉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多门学科的拼凑堆积,而是依赖于多学科内在逻辑关系且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学科[3]。21世纪是学科交叉大发展的时代,健康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直接关乎人类健康、关乎农业和工业化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涉及畜牧学、兽医学、化学、物理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因素及其检测方法、共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动物性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及标准。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有利于促进农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推动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2.强化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涉及动物饲养、疾病预防、动物性食品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从目前我国屡次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国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公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薄弱;(2)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得不到重视,已经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尚未对公民起到足够的警醒作用;(3)动物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不足;(4)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尚未全面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我国的动物性食品安全总体形势逐年趋转,但由于深层次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多,也备受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严重、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具备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载体”,在当前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培养,《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鉴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特点,开设该门课程作为公选课,是非生物类高等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补充,是增强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长远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产生的有效途径。

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课程设置

1.确立教学目标。结合目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学习,主要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畜禽健康养殖的生产模式;(2)掌握影响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安全的理化因素;(3)掌握影响食物中毒的生物性因素;(4)掌握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种类及预防措施;(5)了解动物性食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关键点;(6)了解食品安全认证的流程;(7)了解食品残留分析的技术方法。

2.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优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根据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本身特点确定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①畜禽健康养殖关键知识,包括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无公害功能性饲用添加剂、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内容;②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因素,包括理化因素(辐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生物因素(细菌性中毒和真菌性中毒);③重大共患传染病种类及防控(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④动物性食品生产标准化,包括无公害动物性食品标准、动物性食品质量控制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内容;⑤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技术,包括萃取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等内容。(2)优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普及,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传递课程内容信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扩大直观视野,把复杂的变化过程及抽象的宏观或微观世界,以生动鲜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5]。对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而言,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形式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②采用Flas、VCD示教片演示动物性食品中共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检测方法、防控措施,无公害标准化动物性食品生产加工的操作流程,以及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等,突破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时空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和专业背景下,以生动形象、主题鲜明的特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门课的教学模式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所谓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不是主动和被动,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6]。《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规避公选课教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和“学生以修学分为主的被动式听课”的问题,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该门课程因实用性较强,与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两方面:①“互”,即在传统的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之外,更加侧重于课堂中“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思考解答”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领域,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信息,集中收集问题。②“动”,即学生的动脑和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设专题讲解形式的学生讲授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次讲授时间20分钟,讲授内容围绕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采取学生自拟题目,教师辅助指导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相比,开卷考试对于公选课的成绩评价更加客观,也更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掌握程度。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公选课,应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试卷结构以主观题为主,形式为问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宏观上要具有“知识点的实用性、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在考核方式上,公选课的成绩评价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试卷测试,合理的成绩评价要从整体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成绩的高低不能仅凭试卷考试,可通过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小论文、专题报告、课堂提问和课外参考书学习,以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质量的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将各项成绩加权后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高等院校涉及生物类专业已逐渐开设或完善了关于食品安全或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因专业本身的固有特点和学生知识背景多样性的特点,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选修课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倡导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做了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王成龙.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91-192.

[2]祁克宗.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4]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严冰,杨建华,牛淑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免疫学实验课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7-99.

[6]刘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互动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医学教育,2002,(5):35-3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吉教科合字(2009)第32号,吉教科合字(2010)第21号),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0246,201101004)。

大学生安全问题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清华大学;实践教育;文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38―02

1993年清华大学拟定了有限期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清华大学在第一阶段的“调整结构、奠定基础”目标落实以后,2003年进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第二个阶段,其目标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毫无疑问,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是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面对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完善人的发展这个尖锐而持久的问题,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讨论会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题,希望以此为契机,力求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一、实践教育的内涵

1.对实践教育的理解

早在1958年我国就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它适应了我国当时建设初期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历史条件,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人们的理解庸俗化,仅仅强调知识分了参加体力劳动,而忽视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清华大学提出的实践教育从培养完整的社会人出发,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洪堡在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时就指出:“国家不能使大学仅仅为它的眼前利益服务,把人学看成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古典专科学校,而应该从长远利益考虑,使人学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因此,从大学的角度出发,实践教育就要通过研究工作来体现,使学生身体力行进行科学研究。

实践教育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让学生参与整个教育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要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意识。只有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学术实践,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从微观上讲,实践教育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学术实践的训练上,以及课堂外学生参加的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学校的社团活动等等。

20世纪初期,严复、梁启超先生就把学和术分得很清楚,学就是纯学理的,术就是实用型的,两方面都是不可偏废的。学就是学理的实践,不一定和它的实用价值结合在一起,而术就是实用学科,它就和当前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不同学科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内容,不能拿一个抽象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要求各个学科。

综上所述,实践教育是教育者秉持的一种教育理念,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无论是理工科的学生还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都应该面向中国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努力使自己具有崇高的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同时学生还应该关注最新的科学前沿问题,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在学术训练中增强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良好公民。

2.实践教育的意义

我国拥有完善的应试教育体系,此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只会考试,“眼高手低”。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也表现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因而他们适应社会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大学的教师对实践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实践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改变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听、教师讲传统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第22届教育讨论会上的报告指出:“实践教育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所以,通过实践教育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动手协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既让学生从做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又让他们从中明白如何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

二、清华大学文科实践教育实施的成功案例

我们通过对清华大学文科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在探索实践教育的实施途径过程中有两门课的经验值得借鉴。

1.历史学科

以历史专业的大一新生研讨课为例,选修的学生一般限制在15人以内,真正实现seminar的教学形式。老师把一周的教学大纲、应该阅读的材料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和他们自己想问的问题,大量的准备活动需要在课前完成。课堂上老师只不过是一个引导者,用一半的时间讲述问题背景,另一半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教师参与指导。对于一个问题,教师希望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然后比较哪一种看法更能够说明问题,将来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答案绝对不是仅从教科书上就能得到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历史学科非常注重专业实践,开设了文献查询这样的基本功训练课程。这些课程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践中锻炼。比如老师会让学生花很多的时间在档案馆、博物馆收集资料,练习扎实的基本功。历史学科的教育理念是,从基本训练开始,使学生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有用的信息,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筛选信息,进而再运用一定的方法把信息组织起来,放在历史的脉络里,呈现一个历史的画面。另外他们也安排一些实地的参观和调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此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国家安全概论课

国家安全概论课是与国家发展的实际、国家的决策以及国家利益等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的。清华的学生如果进一步树立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动力会更强,起点会更高,视野会更宽,这也是培养治国人才所需要的。

这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实现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国家安全的概念要与世界发生的种种事件结合起来;第二个结合是国家安全概念要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国家安全问题涉及到任何一个领域,学生中有学电子的、学生物的、学精仪的,他们的专业都跟国家安全有关,抓住这两个结合对教学是有指导意义的。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及早参与学术实践。就这门课而言,学术实践要体现现场感、成就感,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利用考试达到教学的目的。考试时模拟国际研讨会,完全按照国际研讨会的每一个细节和程序来组织考试。考试的题目就是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对策战略选择。把班里的同学分成四个组,即四个代表团: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国代表团、日本代表团、美国代表团、俄罗斯代表团,每个代表团只允许l-2个人发言。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团长组织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代表全团发言,其他团对他的发言进行评论,团里的同学帮他去回答,形成全班互动。凡是参加国际研讨会的同学每次必须都到场,每个同学不管是否发言都要提交会议论文。要求会议论文争取达到能够出版发表的水平。

学生对这种考试形式非常满意,他们经历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他们体验了一次国际会议,把论文拿到课堂上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课件的形式做论文介绍,这种亲身体验的过程就是现场感。

不难发现,这两门课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成为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把生生互动、学生主体的创造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于我们了解实践教育的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当前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践教育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基层的教师还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许多教师仅仅把实践教育理解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比如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工科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文科学生搞社会调查等等,显然没有把实践教育这种贯穿学校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理念彻底领悟,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

二是即使是寒暑假社会实践,在许多情况下也只是流于形式,为了实践而实践,学生并未从中真正受益。一方面学生把社会实践当成旅游观光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不够深入,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

三是资金得不到保障。很多实践教育机会的经费有限,或者需要从老师的科研经费中拨付,或者需要接待单位承担,经费的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使实践教育得不到真正落实。比如近代史这门课需要学生去卢沟桥实地参观考察,全校3000多本科生选修这门课,门票、路费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现实问题。学校应该按照学科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并且要和基地形成双赢关系,否则也难以长久。

四是实践教育的评估问题。毫无疑问,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评价实践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显然仅仅根据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来判断是不够的,但是如何判断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目前还是一个难题。

四、研究建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中,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要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必须抓住此次教育讨论会的契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学校领导要在全校提倡一种加强实践教育的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并延续下去就会变成一种传统,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改变。

其次,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大学,要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开展有特色的实践教育。提倡公民教育和学科交叉,体现创新性,在“知行”观上,更要注重学生“行”的培养。通过实践教育将“行胜于言”落到实处。

再次,大学生选修的课太多,研究型课程课时不应该太多,但要提高学分的含金量。在研究型课、讨论课的准备工作方面下工夫,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应该建立一个组织,使学校、家庭、社会能够很好的沟通,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到对学生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