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例6篇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1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流旅游经济旅游资料旅游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论文百事通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带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资料的翻译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资料的翻译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面临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拼写语法错误;措辞不当;滥用汉语拼音(中式英语);文化信息处理不当等等。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就是向读者亦即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游客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时,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信息以文化为主,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考古到风土人情,无所不有,极具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却给这种文化的转换带来极大的困难。有的译文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译文的语法杂乱无章,错误百出。有的译者强行按中文的句法进行翻译。那就无法达到其英译的目的——吸引游客。比如用hangfootbuilding来翻译吊脚楼让人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物。下面就旅游业相关的几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旅游资料的翻译

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该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但是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旅游资料中与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在读者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译文不作任何改变照直翻译,不但令外国游客不知何意,而且还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达不到翻译的目的。那么译者应适当地增减文化点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所以采用删减、释义、类比、改译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让人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旅游景点的翻译

旅游景点的翻译在旅游文化的介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译者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学习,有条件的最好作实事求是的实地考察。想办法拉近外国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激发他们的游兴。中国悠久历史中有许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传奇等,旅游资料中经常提到的许多风景名胜往往与他们有关。不增加说明,一般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有时候在翻译旅游资料中删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外国游客阅读这些资料都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兴趣。

值得一提的就是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在翻译选词时更应该慎重。比如说“楼”在英语中有许多个对应语,并不是可以随便调用的。浩然楼译为HaoranMansion,是因为这是一座公馆大楼式的建筑,岳阳楼译为YueyangTower,因为其形状类似塔,而天安门城楼是众所周知的类似检阅台、主席台的建筑,故译为theTianAnMenRostrum。

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如将韭菜合子译成ChiveBox就会让人费解,何为“ChiveBox”?看到“盒子”就直接对应了“box”?可见译者在翻译菜单时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词,其所指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rimp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brDump1ing。此类英译名现已广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体积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词也可适用。综合考虑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笔者建议译为FriedLeekDumplings。

在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翻译时,可采用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清蒸桂鱼SteamedMandarinFish、回锅肉Twice-cookedPork、炖牛肉StewedBeef。音译+意译:麻婆豆腐BeanCurdSichuanStyle、西苑饭店XiyuanHotel。意译:红烧狮子头BraisedMetBallswithBrawnSauce、棕子Pyramid-shapedDumpling。论文百事通

公示语的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举办奥运会、世博会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然而,当海外旅游者来华发现“EntranceVisa”(凭票入内)、“FeePark”(收费停车场)、“TicketOfficeFor”(补票处),Off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规范英译的公示语时又会作何感想呢?在北京,各街道路口都设置了路街名牌,如“长安街”。路牌上汉语“长安街”置于汉语拼音“CHANG''''ANJIE”之上组合共用。像这种路标中国人只看汉字就一目了然,而无看拼音的必要;海外旅游者不懂汉字,看了标注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明白这“JIE”意味着什么。如能将拼音CHANG''''ANJIE的“JIE”改用“AVE”或“AVENUE”岂不更恰当。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公示语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示语应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导致英译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语气的差异。新晨

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等方面,如:InternationalDeparture国际出发、InternetCafe网吧、DrinkingWater饮用水、ShoppingMall购物商城、Information问询服务、CarRental租车服务。突出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如:TurnRight向右转弯、Slow减速行驶、NoParking严禁停车。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术语。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场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一些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公示信息经确认实有必要保留,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广泛应用。

总之,中国要实现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目标,必须重视旅游英语翻译的作用。分析其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注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旅游英语翻译得好,会唤起外国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们领略华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译得不好,则会破坏游客的兴致,影响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2

一、英语习语的五大文化来源及其相对不可译例证 英语习语的形成依赖于灿烂的西方民族文化,而汉语习语的形成依赖于丰富的汉民族文化。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说过:“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贾京,2006:119)要实现这两片文化的等值转换,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了如指掌。即便译者知道文化背景,把英语习语转化为汉语习语的过程中有时也找不到真正对等的译文。总体来讲,大多数英语习语是可译的,只有带有典型文化色彩的那部分才相对不可译。这一部分习语都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主要来源于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神话与寓言、风俗习惯这五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 西方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西方文化,特定的西方文化又产生了特定的表达方式。生活在山地的人创造“山地文化”,爱斯基摩人创造了“雪的文化”,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创造“海的文化”。英语习语的第一文化来源是西方特定的地理环境。英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四周环海,具有天然良好的航海条件。英民族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航海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语言中,创造了“海的文化”,形成了许多与海上生活息息相关的习语。例如: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swim like a fish(善于游泳),all at sea(没有主意),to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相比之下,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博大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西部有高山,东临大海,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农业有关的习语。例如,我国盛产竹子,习语中有很多与竹子有关,如“胸有成竹”、“青梅竹马”、“势如破竹”、“雨后春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形成了“竹文化”。竹(bamboo)在英国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也没有与bamboo有关的习语。中西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英语习语翻译成汉语习语时出现暂时不可译,即相对不可译。例如“know the ropes”这一习语,翻译成汉语成了“了解绳索”。这样看来,这一习语没有什么丰富的内涵。这样翻译对还是不对呢?事实上“know theropes”原来指的是在帆船时代,船上风帆都是有一套绳索系统来控制的,对这些绳索的功能了如指掌,才能在变化无常的大海操作自如,后来他们把这一习语引申为“知道窍门”的意思。不知道这一文化背景的译者看到这一翻译则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再如“goby the board”按字面意义理解为“经过甲板”。放在语境中理解翻译为“人或东西从船上掉入海里消失”。最佳的译文应该结合文化语境来翻译,引申为“被遗忘,被忽视”。 (二) 是人类社会与客观世界交往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反应。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有着重大影响。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基督教文化统治了欧洲近两千年,对欧洲人的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很多西方人都信奉基督教,视上帝为创造万物的鼻祖。他们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主宰着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很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上帝有关的习语有for God’ssake(看在上帝的份上),honest to God(的的确确),by God(天啊!)God preserve us(神明保佑!)等等。汉民族大多信奉道教和佛教。汉语习语大多与“佛、仙、和尚、菩萨”等字眼有关。如“借花献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中西的差异造成了译者翻译时转换文化语境的困难。与宗教有关的相对不可译的英语习语的例子有:“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若要直译则是“不用稻草做砖”。事实上,这一习语来自《圣经出埃及记》第五章中的一个故事。据说埃及法老担心以色列人口剧增,威胁到埃及的安全,因此强迫他们做苦役———烧砖,以折磨他们。上帝看到以色列人在埃及饱受压迫,便打发摩西去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摩西去埃及请求法老准许以色列人到远处拜神,他想借此把以色列人带离埃及。法老不但不肯,反而加倍惩罚他们。他吩咐督工不要给以色列人造砖用的稻草,但要他们烧砖的数量不能少。稻草在埃及很缺乏,没有稻草就造不出砖。(骆世平,2005:30)这个故事后来引申为“做难以做到的事”。再如“handwriting on the wall”按字面意义翻译是“墙上的字”。事实上,这一习语来自《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据说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伯莎撒继承巴比伦王位后,挥霍无度。一天,他邀请多个大臣在宫殿里设宴纵饮,当他们喝得酩酊大醉时,伯莎撒叫人把他从耶路撒冷圣殿掠夺来的金银器皿拿出来盛酒奉客。正当他狂饮之际,突然有一只手在宫墙上写下了三个神秘的词。众人看到墙上的字迹,顿时目瞪口呆,伯莎撒更是大惊失色,于是呼来先知但以来理解字。但以解释说:“你的王位已告完结,你在神的天平上亏甚多,你的国度将倾裂。”果然,当夜巴比伦王伯莎撒遇刺身亡。后来引申为“不祥之兆”。(骆世平,2005:30-31) (三)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升华,是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传达丰富多彩的文化的一种方式。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还能让人们从中受益匪浅。文学巨匠们笔下的精华往往浓缩成了语言的精华———习语。英国著名的文学巨匠包括莎士比亚、弥尔顿、乔叟、柯勒律治、拜伦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例如hoist by one’s own petard这一习语中的最后一个词是翻译的难点。读过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的译者才知道“petard”是“炸药箱”的意思。知道后再翻译成了“举起自己的炸药箱”,这句译文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其实,这句习语有一个故事:petard是攻城时用于炸开城墙的炸药箱。因当时引爆技术差,引爆者常常还未撤离炸药就爆炸,结果把自己给炸死。这句习语的引申意义就是“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再如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翻译为中文是“一匹不同毛色的马”。这一习语来自《理查三世》,理查三世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摔下马,他眼看着自己的战马惊跑,恐慌中大叫:马!马!我愿用王位换一匹马!他喊得声嘶力竭,只见另一批不同毛色的马出现在他面前。因此,这一习语的引申含义是“另外一回事:截然不同的人”。柯勒律治的长诗《老水手之行》(Rime of theAncient Mariner)中的一句习语“albatross roundsomeone neck”直译为“一个人脖子上挂着的信天翁”。信天翁是南非南部好望角一代的海鸟,相传它不必拍动翅膀就能停在空中睡觉,谁杀了它就会遭殃。后来有个水手射杀了一只信天翁,结果他所在的船差点遇难。上岸后他把死鸟挂在脖子上以示忏悔。基于这篇诗歌的语境,人们意译这句习语为“提醒某人不再犯错误之物”。#p#分页标题#e# (四)神话和寓言 整个欧洲文化的源头是两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早在公元前20世纪,希腊人就口头流传着许多关于神的传说和故事。到了公元前7世纪,随着诗人荷马的两部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出现,标志着为希腊神话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古希腊罗马中经典的典故作为外国文学作品的经典发展成为英语习语。中国神话传说主要以开天地和女娲造人为源头。典故源头的差异造成了英语习语的相对不可译。例如,中国的译者如没读过希腊神话,不懂其中的人名及典故,则翻译不出典故中真正的内涵意义,译文就会很枯燥无味,缺少生动形象的意义。例如“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是“佩内诺普的网”。希腊神话中“佩内诺普”是奥德修斯的妻子。奥德修斯离家参加特洛伊战争十年,战争结束后,远征的人们陆续返乡,但他却杳无音讯。人们纷纷传说他已死,于是远近的王子们纷纷向美丽而富有的佩内诺普求婚,但她忠于丈夫。为摆脱纠缠,拖延时间,她声称待她织完一匹锦缎后便挑选丈夫。于是她日织夜拆,故意不肯织完。(骆世平,2005:41)看完这个故事,这句习语的翻译成汉语的引申义应是“永远做不完的事”。西方的寓言故事以《伊索寓言》为代表。《伊索寓言》主要以把动物拟人化的手法讲述成形式简短但寓意深刻的故事。例如“blow hot and cold”直译为“吹热又吹冷”。这样的译文似乎有点矛盾。事实上,这一习语后面隐含着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有个人在冬夜的山林里迷路,饥寒交迫,后来遇到小神沙特。小神把他带回自己的小屋里。天很冷,一路上这人不断往手上呵气。沙特问究竟,他说是呵气取暖。进屋后,沙特给那人热腾腾的粥吃,那人便把碗拿到嘴边吹气。沙特又问其究,回答是粥太烫,把它吹凉。小神问他为什么一下子吹凉,一下子吹热?(骆世平,2005:43)中国的译者了解这一语境才明白又“吹热又吹凉”的涵义,意译为“拿不定主意,反复无常”。 (五)风俗习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都积淀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社会风尚、生活方式、婚姻传统和迷信观念。社会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所流行的风气及传统习惯。每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一定社会风气和传统习惯的氛围中,不免要受到影响。这些风俗习惯在语言中体现,从而产生了很多这方面的习语。例如“walk down the aisle”这一习语字面翻译为“沿着走廊走”。西方人婚礼在教堂举行,“沿着走廊走”在西方人的婚姻习俗的语境下有更深层的涵义。 婚礼开始时新娘在父亲的陪同下沿着教堂走廊走向圣坛。由此可以引申出“娶某人”或“与某人结婚”的意思。中国人结婚倾向于传统的中式婚姻,在翻译这一习语理解上不免出现偏差。再如“get down to brass tacks”直译为“着手于黄铜平底针”。这一译文似乎不通。据说早期布店的柜台上常按尺寸钉上黄铜平底针,作为固定的丈量标记。顾客可以自己挑选布料,当决定要买时,就把布匹拿下来放在有尺寸标记的柜台上,店员就可以开始丈量、裁剪、收钱等。理解西方这种买卖的文化语境后,brass tacks就意译为“要事”或“实质问题”。

二、英语习语相对不可译性的解决方案 以上部分论述了英语习语放在五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相对不可译现象。相对不可译只是暂时的不可译,大多数英语习语本质上是可译的,不可译现象在不断翻译的实践中可以解决。本文给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第一,必须加深对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的理解,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翻译成优秀的译文。在翻译英语习语之前,首先要了解西方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神话与寓言、风俗习惯,认清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别,然后才可以开始翻译。 第二,英语习语中能够直译的尽量进行直译。直译的前提是作为源入语的英语习语的表达,同样可以在译入语汉语中找到相应或类似的表达。例如“tobreak the record”直译为“打破记录”;“agentleman’s agreement”直译为“君子的协定”;“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直译为“血浓于水”。这些习语为英汉两种语言所共有的,故而这样翻译读者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与接受。另外,英语习语中不可直译的就意译。例如“a fly in the ointment”意译为“美中不足之处,使人扫兴的事”;“swim like a fish”本义是“像鱼一样游泳”,意译为“很会游泳的人”。 第三,一些来自希腊神话典故的英语习语可以使用直译加上注释或者意译加上注释的方法。这类英语习语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表达,如果单纯地直译就很难被读者所理解,故而采用加上注释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译文一目了然。比如在翻译“the webof Penelope”是可以直译为“佩内诺普的网”后再加上“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忠诚的妻子为等候他回来而日夜不停地织网,但永远织不完。后用来比喻无法完成的事”的注释,就很完美了。再如“Achilles’heel”可以意译为“致命的弱点,要害”,然后在后面附上“阿基琉斯是特洛伊战争所向无敌的英雄,只有脚踵是他致命的弱点”的注释。 第四,英语习语的翻译还可以用汉语的套译法。 所谓套译法,是指用汉语的对应的习语来套译英语习语。这种翻译方法是针对译入语汉语习语本来有跟源入语英语习语相同的表达,但却与直译出来的译文意义相反,因而可以采用套译法。比如“Wall hasears”可用汉语中的“隔墙有耳”来翻译;“Like fatherlike son”可用汉语习语中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来翻译;“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以用“趁热打铁”来翻译。这四种方法可以把英语习语的相对不可译向着可译的方向努力,有待更多学者去研究。虽然过程漫长艰苦,但是相对不可译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可以在中西不断加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p#分页标题#e# 三、结语 英语习语的翻译存在着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其中不可译的部分是相对的,可以动态转换的。也是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加深甚至融合,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会有更多重叠、相似的部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翻译的困难。时代在发展,翻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或艺术,不断与语言和文化建立密切的联系。结合文化进行翻译已经成为翻译的一个现代化转向。我们广大译者需要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充分理解英语习语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翻译的方法,让西方语言的瑰宝和东方民族珍珠的光彩交相辉映,实现各个国家文化的共享和共同的发展。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3

论文摘要: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文化预设理论用于指导翻译,对原语和译语的读者知识状态做出合理的假设,使译本更加能够贴近读者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如何通过对文化预设的认知来更好的完成翻译的活动;在预设理论的指导下对不同的预设信息进行分析,找出恰当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预设概述

文化预设是指交际双方所共享的具有特定文化根源的一些假设,信念及思想,因为交际双方通常均认为这些预设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性信息,故无需口头描述。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不仅仅是字与词的简单转换,而更多的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全面考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更多的了解原文和译文的文化预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文化预设的翻译策略

从预设角度看,如果原文的预设信息能够被译语读者共享,则可以直译。如果译者认为直译会造成译文读者理解困难,但又不想放弃直译,可通过直译加注进行补救。为更有效地帮助读者把握原文信息和文化精髓,还可以采用将源语预设信息转化为类似的译语预设信息的转译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直译法,转换形象译法,直译加注法和意译法。

(一)直译共知的预设信息

人类作为整体而言,有相同的感知能力,面对大体相同的自然环境,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尽管语言各异,但表达的思想总是同多于异。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直译可以保留原文的预设信息和预设关系。直译的好处是能保存原文的表达方法,达到与原文近似的语言效果。

例1像蜜蜂一样忙 as busy as a bee

例2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She is the prettiest girl in the world.

夸张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常用的修辞,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意夸大和缩小事物的某一个方面,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显然,上述夸张说法在英、汉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义是相似的。

(二)通过转换形象翻译相似的预设信息

当源语的形象无法相应的在译语中找到时,可以采用符合译语文化表达习惯并且能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替换源语的形象,这样虽然失去了源语的形象,但是仍可以使译语读者感受到和源语读者相似的语义联想和艺术审美。

例3他的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His daughter is the apple of his eye.

在西方,人们用apple来表征“眼睛的瞳孔”,代表珍爱之物,语出《圣经》故事。

例4我在厂里是一家之主,我不能容忍那种害群之马。

As the owner of the factory, I can’t allow any black sheep among my employees.

在西方,人们认为黑色代表邪恶,这不仅在西方国家,在中国也是如此。人们常用“洁白晶莹”形容纯洁,而用“黑心肠”这样的说法比喻罪恶。

(三)直译加注翻译带有文化色彩的预设信息

由于文化差异,汉语中蕴含着历史事件或者故事的典故。为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而直译会造成译文读者理解困难,可以采用加注解的办法。加注可以详尽,从容地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保留原文的预设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

例5“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If so, she’s ‘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普通的英美读者不大可能了解译文中出现的“Dong Shi”和“Xi Shi”,因此对这一典故也必然感到茫然,译者可加注如下:“ 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 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由此,这一典故的涵义便一目了然了。

(四)舍弃形象意译对等空缺的文化预设信息

中文里有不少词语带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包含有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典故等,源于中国特有的风俗习惯或者宗教哲学。很多情况下,译语中很难找到效果相似的表达,源语在译语的文化中没有对应的预设,需要舍弃形象进行意译。在透彻理解源语的基础上,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译出源语的含义,尽可能缩小译语与源语对各自读者产生的联想。

例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

毛遂自荐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翻译活动与其说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中,语言现象也有惊人的相似。充分利用这种相似性对翻译活动做出有效的指导,使译文读者更加贴切的理解原文的意义和韵味,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结论

预设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理解和会话交流中都有重要的价值。文化预设因民族语言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修辞格又是不同语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精华部分。因此,在翻译中,译者熟知源语和译语文化预设的异同,有助于正确理解原文和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柯平.文化预设与误读[M].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4.

[3]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4

【关键词】英美文学典故 翻译标准 翻译方法 影响因素

从古至今,典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金字塔中熠熠生辉,其语句简练、含义深刻,演变成呈现民族文明与文化的外在体现形式。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多数始源于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与历史事件,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颇为广泛,只有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因此掌握合适的方法来准确翻译英美文学典故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英美文学典故

英美文学中典故能够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借助简洁化的语句将冗长的生活阅历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呈现出来。英美文学典故的从目前来看有这几种起源:一是起源于源自基督徒的圣经故事;二是起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三是起源于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四是起源于寻常生活或历史事件,经过人们长期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世代沿袭与发展。

二、英美文学典故翻译标准与现状

“信、达、雅”均是翻译所达到的三种境界。其中,“信”是翻译的最低要求,是指译者要如实恰当地把原文所反映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达”是指在完成“信”的基础上要使译文通顺,符合原文的语法和语用习惯。“雅”是三者中最高的标准,是要在实现前两者效果的基础上,使译文生动形象、与原文的写作风格高度一致。目前,在对英美文学典故翻译过程中“信”在达成上不存在较大的难度系数,“达”与“雅”对于多数译者来说,并不容易达成,还需要译者多加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尤其是“雅”更是要求译者对文学作品以及中西文化背景都有深刻的了解。

三、常见的英美文学典故翻译方法

为了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精确的翻译出来,明确被译典故起源是基础,继而应用有效的方法将其寓意呈现出来。常见的英美文学典故英译汉方法有三种:直译法、套译法以及译意法。

1.直译法。直译方法在英美文学典故翻译中的应用不等于死译或硬译,其是对作品初始创作形式的尊敬,而不是对其做出冗余的批注或者是对其含义进行刻意延展,而只是参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该种翻译方式通常被应用在一些在汉语中就能快速搜寻到与匹配的概念的典故,这种翻译方法是在读者认可的基础上被应用的,直译方法的应用使读者快速的理解英美文学内涵,感受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风韵,同时还发挥充实本族语言体系的作用。例如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A wolf in sheep’ s clothing(披羊皮的狼);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等。

2.套译法。英美文化在本质上与中国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上文所描述的完全对应情况是极为罕见的,若译者对一些典故不假思索就采用直译方法,很多地方是令译者无法解读的,面对应用直译方法翻译出来的文章,个体总会产生别样的联想内容,削弱了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的顺畅性,此时英美文学作品内涵精确性传达目标的实现就受到了重重阻碍。但是若某些习语和汉语存在相近的意义,套译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翻译效果还是极为可观的,即借用中文典故把其呈现出来。如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不作凤尾);Some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萝卜自菜各有所爱);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等。

3.意译法。部分英美典故与西方本族习惯或社会风气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在汉文辞典中无法搜寻到与之相匹配的概念,套译方法应用上体现出牵强性特征,而译意方法的应用效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但是这一方法的应用前提是不能使原文自体内涵发生变动,译者也应该对典故产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识,否则译意出的典故就会贻笑大方。

例如《圣经》中的An Apple of Dis-cord,如果用直译法翻译就是“纠纷的苹果”,显然无法解释清楚,若能够对其故事有一定了解,那么再进行翻译,效果就会有显著的变化,将其正确翻译为“祸根”、“不和之因”。与之相似的例子是多样化的,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自《伊索寓言》),若对其进行直接翻译,结果为:含着一把银勺出生,恰当性显著缺乏,在对其故事背景有一定认识以后,就能够做出准确的翻译,即生在富贵人家;又如Double Durch(胡说八道);Take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To rain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等。

四、综合考虑典故翻g的影响因素,灵活使用翻译方法

为了提高英美文学典故翻译质量,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典故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影响因素,灵活使用翻译方法。

一是重视对英美文学典故的文化背景的理解。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影响英美文学典故翻译的重要因素。英美文学与东方文学所形成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性上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学差异所形成的内在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译者对于典故理解感到困难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对典故的翻译只使用直译法而忽略了其字面之外的含义,译者应该在翻译之前对典故的起源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习惯,把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的真实意思用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方式译出来。

二是考虑英汉典故的对应状况。中国文学典故也是极为丰富的,从某种角度上分析其和英美文学中典故在文化内涵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对英美文学典故翻译之时应该重视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情形对应情况,使用套译的方法,这有助于最佳翻译效果的取得,强化译者对英美文学含义理解的深度;对应情况大体上可以被细化为以下两种类型:(1)基本对应的可以互做译文,也就是说英美文学中的某些典故与汉语典故在内涵、表达方式及使用范围上基本一致,这为互译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性条件,但是基本对应绝非是完全对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是在翻译标准不苛刻的情况下可以互译。例如“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起源于古代从海路侵袭他国的将军,抵达目的地之后会把使用过的船只拖到岸上烧毁,其目的在于告诫别的士兵已经没有退路可寻了;“破釜沉舟”典故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两个故事场景与内涵上基本一致,所以译者可以认为其是一种基本对应的状态。(2)局部对应的视情况互译,是指英汉典故只有内涵、表达方式或使用范围中的一至两项相对应,即可以在两者间探寻出共同点,两者只是局部的对应,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参照不同场景应用多样化翻译方法,灵活互译。

三是注意典故翻译应符合其所在语境的整体性。典故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通常起到凸显主旨或者是强化文采的作用,所以译者在对其翻译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套译或孤立地意译,还要注意结合全文语境,准确把握其含义,不要死板地套用翻译方法,应该以维护文章翻译的整体效果为基点,选择一种合适的翻译方法或将多种译法相结合。

五、结束语

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成的,不同的地理历史环境存造就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英美文学典故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结晶,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翻译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本文受篇幅的限制只是浅浅而谈,译者在实践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翻译水平,将英美文化的深层含义深入浅出地翻译成汉语,用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完美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丽,邓桂华.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分析[J].语文建设,2014,08:73-74.

[2]王珊.英美文学中典故的阅读技巧分析[J].语文建O,2015, 12:73-74.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5

You have made the sacrifices. You have taken home

>> 翻译擂台(135) 翻译擂台 翻译擂台(92) 翻译擂台(95) 翻译擂台(96) 翻译擂台(98) 翻译擂台(97) 翻译擂台(109) 翻译擂台(106) 翻译擂台(105)评点 翻译擂台(104) 翻译擂台(102) 翻译擂台(101) 翻译擂台(103) 翻译擂台(100) 翻译擂台(99) 翻译擂台(117) 翻译擂台(115) 翻译擂台(112) 翻译擂台(113)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或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新东方英语”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菜单在线提交参赛译文;还可以用稿纸誊写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东三街2号新东方南楼19层《新东方英语》编辑部“翻译擂台”收,邮编为100080,截止日期为8月10日(以邮戳为准)。我们将隔期刊登有关译文的详细评点,并评出若干名最佳译手(奖品:《那些触动心灵的音符》)和潜力译手(奖品:《舌尖上的智慧――美国名校最佳毕业演说(第3辑)》)。快来一试身手吧!

2015年6月号翻译擂台获奖名单

First Prize Winners (2)

游百顺 王蓉

Second Prize Winners (3)

张卓然 孙羽 肖雄

英语演讲辞是一种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的文体,语言上主要遵从书面语的规范,但为了适应口头表达的形式,也会融入明显的口语特征。大体来说,在句子方面,英语演讲辞通常不使用太复杂的句子,以免句子过长,影响听众理解,但也不会使用特别简单的句子,这和一般的口头交流有明显区别。用词方面,英语演讲辞的用词比较考究,既要通俗易懂,便于听众理解,偶尔也会用一些多音节的大词,以显示文采,同时更精确地表达演讲者的意思。在将英语演讲辞翻译成汉语时,翻译者既要适度保留书面语的特点,使译文显得正式而有文采,同时又必须符合口头表达的特点。除此之外,翻译者还要注意,书面语翻译的一些技巧在演讲辞的翻译中无法使用。比如,注释法在演讲辞的翻译中就不太适用,这对于演讲辞中典故的翻译会构成比较大的局限。英语演讲辞为了显得有文采,同时也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经常会使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往往有着非常鲜明的文化色彩。如果典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译者可以采用注释法,在注释中将典故的出处和隐含的意思交代清楚,但在演讲辞的翻译中却没有这种便利。译者必须把所有的含义都在正文中表达出来,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也有一些典故,仅从字面就可理解其含义,不说明出处也不会妨碍读者的理解。这时,翻译的难度就会小一些。但即便如此,与原文相比,译文在语义上还是会有所损失,演讲人与听众之间通过典故而达成的心有灵犀的效果在译文中就丧失了。典故翻译的问题在本次翻译擂台的参赛译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2015年6月号翻译擂台评点

题目

Strip away all of the sound and fury and what people across Scotland, England and Wales, across every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are saying is that this country doesn’t care about me. Politics doesn’t listen. The economy doesn’t work. And they’re right. But this Labour Party has a plan to put it right.

翻译要点

原文选自英国前工党领袖爱德华・米利班德(Edward Miliband, 1969~)在2014年工党大会上的演讲,其中的sound and fury是一个有名的典故。这个短语原本出自莎剧《麦克白》(Macbeth),后来美国作家福克纳借用这个短语创作了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The Sound and the Fury。在《麦克白》中,这个短语用的是其字面意思,即“声音和愤怒”,用来形容说话时高昂的声音和愤怒的情绪,朱生豪将其译为“喧哗与骚动”,梁实秋则将其译为“慷慨激昂”。福克纳小说的标题用的也是字面意思,李文俊的汉语译本采用了朱生豪在莎剧中的译法,也译作“喧哗与骚动”。由于李文俊的译本在国内影响很大,“喧哗与骚动”几乎就成了这个短语的标准译法。但在米利班德的此次演讲中,这个译法却不合适。米利班德把这个短语作为一个略带褒义的中性短语来用,“喧哗”和“骚动”却都含有明显的贬义。但是如果不沿用朱生豪的译法,又难以体现出这个短语是个典故。当然,对于一些译者来说,能够辨认出这是典故,或是理解其字面含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典故的翻译是本次翻译擂台的难点之一,参赛者对这个典故的翻译也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六类。

问题一 参赛者沿用朱生豪在《麦克白》中的译法,但用在原文语境中不合适,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我们要揭露所有的喧哗与骚动。在英国的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各地区的人们都在说这个国家对民众漠不关心:政治上不听取民意,经济也毫无起色……

评析:超过1/10的参赛译文都采用了朱生豪的这种译法,说明这些参赛者英语基本功不错,辨认出了这个典故。但在米利班德的演讲中,这个短语指的是英国各地民众所说的话,用来形容他们大声而又愤怒的抱怨。仅从原文的这一句话来看,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短语的感彩,但如果结合米利班德的整个演讲来看,这个短语是完全没有贬义的,可以视为一个略带褒义色彩的中性短语,因为米利班德认为民众的抱怨是有道理的。西方政客一贯标榜亲民,在公开演讲中一定会恭维普通民众以赢得选票,绝对不可能用贬义词来形容民众的言行。译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估计是译者只知道这个短语在汉语中通常这么译,却不知道莎剧中这个短语所修饰的对象和本句完全不同。在《麦克白》中,这个短语用来描述“愚人”所讲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而在本句中,这个短语描述的是英国各地民众的声音,没有贬义色彩。

问题二 参赛者按照字面意思硬译典故,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撇开所有的声音和激愤不谈,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在内,大英帝国每一块土地上的人民都在控诉:“这个国家不关心我们!”他们说得没错……

评析:对于典故中的sound,译文采用了词典中的基本义,却没有把原文真正的意思说出来。这个词表面上指的是说话的声音,实际是一种借代,用抱怨的声音来指代民众强烈的抱怨情绪,表明抱怨的声音很大。如果把它简单地翻译为“声音”,在汉语中看不出借代,体现不出抱怨的强烈。此外,译者在翻译fury一词时有所引申。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愤怒”,但“激愤”却是“激动而愤怒”的意思。“激动”这一层意思在原文中并不明显,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引申。

问题三 参赛者只译出了典故中的一个词语,译文意思不完整。

例:抛开所有的吵闹喧哗之声,不管是苏格兰人、英格兰人还是威尔士人,全英国上下都在抱怨这个国家不重视他们。政界不听民意。经济运转不灵……

评析:译文虽然用了“吵闹”和“喧哗”,并且还加了“之声”来修饰,看起来是用了三个词,但对应的却都是sound这一个词,fury在译文中完全没有体现。也就是说,典故的意思只译出了一半,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原文中,两个词的意思都很重要,而且fury与后半句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有了后面说的那些问题,所以民众的情绪是不满的。该译文省略了fury,句子前后的联系就不够紧密了。

问题四 参赛者的译文有不合理的增译,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例:除去无谓的声音和愤怒,那些来到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甚至英国的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说:“这个国家不在乎我。没有政策,经济体也没有运行。”他们是对的……

评析:译文中“无谓的”是原文中所没有的,是增译成分。而且“无谓的”是个贬义词,增译之后完全颠倒了原文的意思,扭曲了演讲人的立场。如前文所述,米利班德不可能在公开演讲中用贬义词来描述民众的言行,对于民众的sound and fury,他是认可的,至少表面上是认可的,并以此来鼓动民众的支持,树立自己的亲民形象。“无谓的”一词则彻底消解了他的这种努力。在之前的翻译擂台评点中,我们讨论过增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两个条件:一是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会给读者带来理解困难,需要增译来补充说明;二是增译的内容是原文所隐含的,是可以自然推断出来的。而这个译文中增译的“无谓的”一词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

问题五 参赛者的译文用词生僻,不符合演讲用词的特点。

例:剥离了所有的声嚣与愤怒,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整个英国的各个角落,人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国家弃百姓于不顾……

评析:译文中的“声嚣”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常用的词典中查不到,是一个很生僻的词,甚至可能是译者结合“声音”和“喧嚣”两个词新造出来的。这种译法明显不符合演讲辞的语言特点。演讲辞虽然具有书面语的特点,但毕竟是说出来给听众听的,用词可以考究,但不能生僻,更不能出现不加说明的生造词,否则听众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障碍。听演讲不同于读文章,无法听完之后回头再听,听众遇到生僻词,不可能要求演讲者重复这个词或是特别加以说明。所以,演讲者必须确保自己的用词能够为多数听众立刻理解。“声嚣”这个词很难让汉语听众立刻理解。

问题六 参赛者的译文用词不工整,译文不如原文有文采。

例:除去所有的吵闹声和愤怒情绪,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们,大不列颠所有地方的人们正在说的就是一个意思:这个国家不在乎我……

评析:原文中sound和fury虽然分别为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但词的长度接近,在形态上有一种平衡感,读起来也有文采。该译文用“吵闹声”和“愤怒情绪”来译sound和fury,词的长度不同,没有平衡感,读起来显得很零碎。而且由于添加了“声”和“情绪”,把原文虚指的意思实化,译文反而不生动了。

除了典故翻译方面的问题外,参赛译文还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文化知识欠缺,误译常见的专有名词。

例:除却所有的呼声和愤怒,遍布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至联合王国每一个角落的人们正谈论的是:这个国家不关心我;政治对我不理睬;经济也不景气。并且人们的抱怨是对的。但是劳动党有计划使这一切得到解决。

评析:该译者把Labour Party译成了“劳动党”,犯了常识性的错误。Labour一词用的是英式英语的拼法,且两个词都大写,熟悉英国国情的译者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这两个词指的是英国的一个政党,而这个政党在汉语中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译名,叫做“工党”。该译者之所以将其译为“劳动党”,估计是根据labour这个词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的。还有的参赛者把the United Kingdom译成了“英联邦”,但其实“英联邦”对应的英文说法是“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语言学习必须伴随着文化的学习,学习者需要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方方面面的国情,这样才能对语言有实质性的理解。

问题二 参赛者不了解口语表达的特点,看不清原文的结构。

例:摆脱掉所有的喧嚣和愤怒,以及人们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在英国的每一个地方所说的“这个国家不重视我”。政治上不民主,经济不景气,而且他们是正确的。但是工党有计划将上述问题予以纠正。

评析:该译者把fury后面的and翻译成了“以及”,没有发现这里的and并不表示并列,只是起到句法的连接作用,表示前面动作的逻辑结果。在正式的书面语中,and之后可能会有you will find之类的字眼,但由于原文是演讲辞,具有口语的特点,这样的字眼就省略了。译者不了解这一点,不知道and在这里的作用,自然也就看不清原文的结构。其实,译者只要细心一点,仔细读一下译文,就能避免这个错误。

获奖译文:除去所有的喧嚣与怒火,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全英国各地的人们都众口一词――这个国家并不在乎我。政界充耳不闻。经济毫无起色。他们所言极是。不过这届工党计划改过革新。(游百顺)

评析:译者把sound and fury翻译成了“喧嚣与怒火”,意思准确。把politics翻译成了“政界”,把doesn’t work翻译成了“毫无起色”,都很准确,也很自然。但把strip away译为“除去”不太自然,这个短语要表达的是把sound and fury像脱衣服那样掀开,“除去”表达不出这层意思。把put it right译为“改过革新”也不对,似乎工党犯了错,要纠正自己的错误。Put right是个短语,意思是put into the correct position。这里是说工党计划纠正英国政治现存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这届工党”的说法也不妥,这里的this无非是为了突出演讲人所领导的工党。把这些地方修改一下,就有了下面的参考译文。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6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转向

一、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转向概述

(一)商务英语翻译概述

商务英语主要是指商务场合之中所使用的英语,具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一般而言,狭义的商务英语就是指在国际交往之中所使用的,具有一定行业特征的英语,其相对较为庄重。而广义的商务英语即为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联的英语。在商务英语翻译之中,由于其涉及大量专业词汇,故对翻译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同时,在商务信函和商务合同等的翻译之中,其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故相对难度较大。

(二)文化转向概述

文化转向起源于解构主义兴起时期,其主要以解释哲学为其哲学基础,是文化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翻译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其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和翻译对文化的转换现象不断凸显,故众人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翻译研究,进而促进“文化转向”这一方向的产生。具体而言,文化转向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之中注重文化这一大背景,根据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特点对原文和目标进行等值转换,从而体现翻译的最终目的。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出现文化转向的原因

就商务英语翻译之中出现文化转向的主要原因,大多可以归为中英文化之中的文化差异。其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对事物的认识差异

根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其中对事物的认识方面的差异即为明显。就dragon(龙)一词而言,其在西方神话之中一向代表邪恶怪物,而在中国人理解中则为吉祥象征。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指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与地区)一词之中,若直接翻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则相对不合适,而最终翻译为Four Asian Tigers则对于西方而言相对恰当。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语境代表较为强悍的动物。因而就文化信息方面而言,没有出现信息的缺失。

(二)对颜色的认识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于颜色的认识同样有所区别。就blue(蓝色)一词而言,东方大多代表平和等,没有特殊含义。而在西方,蓝色大多带有忧郁的含义,如blue Monday意为“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意为“没有价值”等等。在翻译之中,这也是极其需要注意的。

(三)对数字的认识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还体现在对数字的认识方面。如“十三”被西方普遍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而中国没有这种含义。而中国人普遍喜欢“六”、“八”、“九”三个数字,认为其较为吉利,而西方则没有这种看法。与之相反,“666”在《圣经》之中代表魔鬼。而西方国家中“七”则具有积极的含义,如“seven-up”牌的饮料翻译为中文为“七喜”等。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转向的策略

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之中可能出现文化转向现象,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一些策略,从而希冀能促进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文化信息传递之中的丢失与误解等等。

(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由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等等,因此,在翻译之中,翻译人员需要不断培养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差异,并能够熟练地使用相应国家的语言来解释相应词汇,在译入语之中能够迅速找到准确的词汇传达异国文化的信息,从而避免文化信息在传递过程之中的遗漏等等。其中,主要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等手段翻译相应词汇,将不同国家之间的典故进行相互转化,进而在商务场合能够迅速便捷的进行翻译,使不同国家的文化实现完美传递。

(二)词汇的调整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之中,为促进文化转向的实现,避免文化信息在传达之中的误解,还可以通过调整相关词汇的方式。如在翻译中国名酒“杜康”一词时,由于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若直接以为“Dukang”则会导致其在文化转化的过程中失去原有的文化意蕴。而通过采用希腊酒神Bacchus的名字作为“杜康”一酒的英文商标,则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原词的文化底蕴,更有利于西方人的理解等等。

(三)语篇语段的调整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语篇语段等长短原因,其还需要对相关的词汇、语法和句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便于译入国家的人的理解。其中,主要可以对翻译的层次对等上进行调整。根据莫奈·贝克的理论,其对等层次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包括词层对等、词组对等、语法对等、语篇对等和语用对等。通过对这五个层次对等的把握,从而使不同文化之间实现对等的交流。例如中国著名电器品牌“美的”,其英文翻译为“midea”,一方面与中文发音即为洁净,实现了词层上的对等;另一方面在语言内涵上,中文的“美的”体现了物美价廉的特点,而英文的“midea”体现了其电器的创意,从而更迎合西方人的喜好,从而实现了语用的对等。此外,就相关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而言,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汉之间的句子重心也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普遍喜欢把重点放在一句话的最后位置,而西方人则喜欢将重点内容前置,故在翻译中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一定调整等等。

四、总结

商务英语翻译作为目前全球化进程之中不断被重视的一种交流方式与媒介,不但需要译者拥有的熟练的语言知识与技巧,还需要熟悉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从而才能准确出色地完成相应的翻译任务。只有不断重视商务英语翻译之中的文化转向,其商务之中的英语交流才能更为顺畅准确。

参考文献:

[1]王旭忠.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转向[J].甘肃科技纵横,2009;3

[2]曾玉洪.论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