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预算论文范例6篇

资本预算论文

资本预算论文范文1

收付实现制又可以称之为现金制,将现金的收入或者是付出作为界定,对费用与收入的发生进行详细记录。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来看,在现今收支的发生期间,就将其全部计入费用与收入,而忽略了是否有实质上的发生行为,虽然说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具有较为客观的计算损益结果,但其缺点就在于无法将经营结果客观、公正的表达出来。权责发生制则是将应收、应付作为界定点,对本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行盈亏计算,应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较为精准的对企业收入予以核算。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其收入的实现不是以实收款项而是以发生作为评价标准,只要发生了,就被自动划归为收入。其次,可以准确、全面的将应当担负的资本费用反映出来,并实现与本期收入相匹配。再次,对各期的收益都可以有效确定,将当期利润明确的反映出来。最后,可以为决策者提供过去已经发生的现金收付内容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现金信息。虽然说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记录方法较为系统、复杂,但是它能够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点,客观、公正的将各期费用及盈利等方面的情况反映出来,也已经成为当前被大多数私营企业公认的一项原则。从其未来发展的动态来看,将权责发生制选定为会计基础,正在向着公营及政府企业拓展。

2收付实现制应用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缺点

2.1混乱了收益性与资本性的支出

就资本性支出方面来说,收付实现制在现付日即将其记录为费用核销,那么在预算报表中,其支出的使用及年限等信息就不会被体现出来,这就直接导致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的混淆,危及国有资产规模与数量信息的真实性,失去对其有效的监管,另外也为不法分子私自挪用预算经费提供了可钻漏洞。

2.2各项内容的处理方法不恰当

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其预算收入只是将当年的实现数表达出来,而对于历年的收益结余情况并没有表达;对涉及的巨大产权转让或者是收入进行分期支付的,也只是将当前实际收回的数目予以反映,而缺乏对历年情况的反映;所涉及的国有资产运营支出方面,无法将资产的减值情况或者是折旧费用等如实反映出来,缺乏科学、合理的核算。

2.3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违背

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基础的收付实现制,会使国资委与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发生不对称的问题,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的原则,不易于操作及控制。同时,选择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无法将收支配比的情况客观的反映出来,无法将国有企业的运营情况及资金效益等情况通过会计信息展现出来,使国有资本所有者无法实现其应行使的监管职能。另外,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在使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如若我国还是继续使用收付实现制,将无法实现与其他国家财务报告的公平比较。

2.4缺乏内容与结果的全面反映

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构建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其各个收支项目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或者是结果都不够全面。就从报表方面的内容来看,它只是将出资企业的资金流量预算进行简单的总汇。但是在一个预算年度中,出资企业不可避免的还会发生很多非货币性的交易,比如说资产置换、收取抵债资产等,如果这些内容没有纳入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内容中来,那么也就无法全面的反映出国有资本营运的真实情况。

2.5负债反映情况不真实

收付实现制只是将当年的融资收入及还本付息支出反映出来,而出资企业以担保等形式形成的债务问题却未能全面反映,这也就致使无法从根本上掌握出资企业当前的债务水平,债务问题反映的不全面、不真实,会直接阻碍到出资人制定各项决策,担负起较大的债务风险。

3权责发生制应用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优点

3.1降低债务风险

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可进一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避免由于资产的构建完成而脱离监管范围。就当前的地方政府来说,是不具有发债权的,通常都是将出资企业的资产换取银行贷款,完成政府下达的目标。在这其中地方政府就会发生隐性债务的问题。通过权责发生制,则能够将企业当前的债务水平、有无发生抵押担保等情况全面的反映出来,明确债务风险,杜绝问题发生。

3.2切实落实政府出资人职能

政府将对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权力赋予国资委,这也要求国资委必须严格依据企业的规则办事。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不仅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出企业损益情况,而且能够起到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选择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能够满足政府出资人职能的实际要求,最终实现以绩效为导向目的的根本管理。

3.3有效对接出资企业会计基础

当下,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大部分施行的都是企业会计制度,以会计报表体系为基础,进行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编订。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基础,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可以有效实现企业财务预算报表与经营预算报表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且在各项处理程序中都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既可以满足预算有关科目信息的取得,也方便了对预算的会计处理。

3.4全面反映运营绩效信息权责发生制所体现的信息将国有资本经营运营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都囊括其中,比如说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信息、评价经济主体财务情况的信息等,将各方面的综合信息汇集,不仅可以为评价国有资本经营绩效提供有利依据,而且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最优的配置决策。

3.5全面、真实反映出资人所有的经济资源

对于出资企业来说,权责发生制不仅可以将其经济资源的存量如实的表达出来,另外对于预算年度形成的增量资产也可以做出全面、真实的记录。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其成本与费用之间的比较可以为各项预算支出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对政府的各项决策提供可参考依据,引导政府做出客观评价,实现经营收益的有效提高。

4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的必要性

4.1有利于政府绩效的提高

收付实现制预算无法将计量与考核绩效的信息表达出来,无法对政府的服务质量加以评判;而权责发生制则将投入的重点转变为结果,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基础,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可以使政府业绩更清楚、明确的展现出来,有利于相关监督部门对其予以客观评价,提高其工作效率。

4.2基于政府职能转型的需求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分工也愈加清楚,政府职能更偏重于提供公共品,财政转为综合管理类型,这也就需要提供全面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能够将财政资金活动反映出来。与收付实现制比较来看,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可以加速这种转型,使政府的资金变得透明、公开,使人民群众更好的实现监督职能;同时将政府部门的各项资产全面的反映出来,使其公共资源得到高效配置。

5结论

资本预算论文范文2

关键词:油藏经营管理;油田企业;资本预算

资本,实际上就是指长期资产或者固定资产;而资本预算,既是有关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所涉及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程度分析的预算。按照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架构,资本预算应当属于财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没有科学的资本预算,便没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最大化,也就没有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油田企业资本预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油田企业传统的投资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负责,资金由总公司直接划拨给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心,再由资金管理中心根据各投资项目的需要进行资金分配,项目结束之后,账目转到财务管理部门,由财务管理部门直接转成固定资产。通常各投资项目的资金数额巨大,对于大笔资金计划部门没有一套完整的预算、核算、控制、考核体系,导致资金使用缺少监督,效益低下。

(二)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油气开采企业的资本预算管理从理论到方法都有了很大发展,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油田企业现行资本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预算管理中成本与投资不协调;在观念和认识上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全面;预算内容与方法不够合理、科学;预算执行、控制及评价制度不完善;预算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

二、油田企业资本预算制度编制的原则和思路

(一)原则

1、投资成本一体化。油藏经营管理要求以管理区块为对象进行描述与评价,因此,过去将总投入简单划分为成本与投资的方式已不再适用于油藏经营管理,过去也经常发生投资与成本互相侵占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资金运行效率。采取油藏经营管理之后,应该打破这种限制,无论成本还是投资只是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资金发挥作用,重要的是投资效果。因此,应将成本与投资作为一个整体编制预算,再按照油气成本的核算办法对资本化成本和费用化成本进行区分;然后根据各类油气成本支出与其相关驱动因素分别制定预算,再汇总编制资本预算。

2、制定科学的资本预算管理办法。油藏经营和资本预算都要求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评价,因此,首先通过分析油气田企业生产特点对项目进行分类;其次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对项目的投入和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归集;最后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对项目方案的形成、数据的测算、评估与决策、实施与后评估进行管理。

3、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资本项目的决策评价指标可分为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两种方法,即非折现评价方法和折现评价方法。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有投资回收期指标、平均会计利润率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数等。

(二)思路

根据油田企业长期投资的功能,油田企业资本预算的对象主要包括勘探支出、稳产支出、地面设施与辅助设施4个方面。

1、勘探支出资本预算。勘探主要工作量是地震勘探工作量和钻井工作量,与地震勘探工作量有关的费用有物化探费用(主要是二维地震勘探和三维地震勘探),与钻井工作量有关的费用有探井钻井费用。其他费用主要是与固定资产有关(如设备购置)和与工程量有关(如探区建设费用)的费用。油藏经营管理要求以开发管理单元(区块)为对象编制资本预算,因此,勘探支出资本预算形式如表1所示。

2、稳产支出资本预算。稳产支出资本预算主要包括新区产能建设、老区改造预算。(1)新区产能建设资本预算。新区产能建设资本预算要求以区块为对象,具体项目包括钻井投资、新井投产、抽油机安装、集油管线、注水管线等,编制预算时依据各项目的预算工作量和相应的定额分别制定,然后再汇总编制。具体预算形式如表2所示。(2)老区改造资本预算。老区零散井资本预算也是以区块为对象编制,主要是针对老区块整体技术改造部分支出的预算,具体内容包括更新井项目、长停井项目等。编制预算时依据不同项目的预算工作量和相应的定额制定,每一个大项都具体包括若干小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定额标准,关键是为了实现稳产相关工作量的预算。预算形式如表3所示。

3、地面设施资本预算。地面设施主要包括管网、泵站和电网,预算形式如表4所示。

4、辅助设施资本预算。辅助设施主要指为生产提供辅助服务的设备和设施,包括资产更新改造维护的一部分、安全消防设施、城市规划迁建等,预算形式如表5所示。

三、建立资本性支出的预算、核算、控制和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建立资本预算管理机构

保证资本预算管理的权威性,油气田企业还应建立专门的资本预算管理委员会,从组织体系上保证资本预算体系的完整建立,对资本性支出预算和成本费用预算的规划、执行、监督与管理负全面责任。

(二)建立与预算口径一致的数据、指标核算体系

首先,要细化成本费用核算。按照一定原则形成新的油藏经营管理单元后,对油藏单元进行资本预算就需要会计核算体系细化到成本核算单元。

其次,要充实成本核算内容。满足应用的灵活性,体现成本分类特征,细化成本核算对象,完善油藏经营管理单元成本报告系统。

再次,完善成本核算办法。在现有的油田成本核算办法基础上,制定油藏经营管理单元成本核算办法,详细地规定成本、费用归集和分析方法,从制度上规范油藏经营管理单元成本的核算范围、核算对象、核算方法和报告体系。

(三)完善预算考核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

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资本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对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找到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分析主观和客观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

(四)加强资本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

应加强资本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规范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以及分析考核工作业务流程;抓好预算编制人员队伍管理,加强预算业务知识培训;抓好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完善资本预算报表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油气田企业生产成本定额、工作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标准成本费用体系,为资本性支出的预算、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祝燕.对进一步完善油田企业预算管理体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2(5).

2、赵业卫,崔士斌.现代油藏管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3、陈桂云.浅谈油田企业如何搞好预算管理[J].经济师,2005(3).

资本预算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资本经营企业集团由于其管理体制和业务范围的特殊性,全面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资本经营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展开讨论,提出宜采用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和以利润为中心两种模式混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并详细论述了如何有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六大方面。 

 

企业经营包括三大基本要素:人、财、物。预算管理就是要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权责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王斌,1999;钱春海,2009)。预算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有非常明显的激励与约束、监督与控制等作用,有利于企业规范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于增彪等,2002;于增彪,梁文涛,2004)。资本经营企业集团有其管理的特殊性,下面我们就其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展开讨论。 

一、将预算与公司的战略衔接起来,提供预算的客观性和有用性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预算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要真正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必须注意预算在战略和运作计划之间的衔接。在每年的预算编制之前,公司高层应提出集团公司的战略及跨年度发展战略,而且战略的目标必须是清晰明确的。有的企业的战略只是发展方向,如“成为明年国内最大的生产商”,没有具体到目标,是难以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导的。根据战略目标的分解,可编制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的运作计划,并据此编制子公司和部门的详细预算。 

二、正确处理战略、计划与预算的关系 

战略、计划、预算都是市场中的计划机制,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发挥市场中的计划作用。而战略是一切计划和预算的基础,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公司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预算则是在公司战略指导下对年度经营计划的细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公司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必须注意理顺三者之间,特别是预算与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首先是置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到预算权限的划分与预算责任的落实;其次它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管理,也就是说预算不等于财务计划,预算管理不等于财务部门管理;最后,预算管理是一种机制,它能做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到各预算主体之中。 

资本经营下的集团企业,总部面临的经营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投资风险大,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投融资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临时性资金的产生,给全面预算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因此宜采用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和以利润为中心两种模式混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公司在实行预算管理上,按内容可以分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经营预算是指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它应当包括库存预算、采购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公司特点,经营预算管理应采用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预算反映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和更新、资本运作的可行性研究情况。具体表明企业投资的时点、额度、收益确认、回收期、筹资和现金流。资本预算应当力求和企业的战略以及长期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本预算管理是以投资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预算离不开筹资安排,筹资预算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本筹集方式,二是资本需要总量及时间安排。在逻辑上,项目投资总额并不等于对外筹资总额,对外筹资总额是投资总额减去部分内源性资金(如其他营业性现金流入量、项目折旧或利润再投资等)后的净额,因此预算的作用就在于事先明确项目的对外筹资总量,从而使筹资行为在事先规划的过程中为投资服务;另外,项目交错对外源性资本需要量的影响也很大,有时b项目所需之资本投入来自于a项目试运行所产生的现金流。筹资预算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事前规划,其目标在于不因预算提前安排而形成资本闲置浪费,或者因安排滞后而延误工期。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各项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它反映了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的整体计划,是企业的总预算。 

首先应按照业务和职能逐级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中心负责人。公司(总部和子公司)可以划分为三级责任中心。 

第一级:公司总部定位为投资中心。主要负责: 

(1)对公司整体的收入、成本、利润负责; 

(2)对公司整体的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投资收益等的资本预算及资金预算负责。 

第二级:各子公司定义为利润中心。主要负责:对各子公司的收入、成本、利润负责。 

第三级:总部各职能部门定义为费用中心。主要负责:对该部门发生或归口管理的费用负责。 

公司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公司总部的预算管理以资本预算为重点,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包括: 

(1)从资本需要量方面对投资项目总支出进行规划; 

(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进行优劣取舍; 

(3)在时间序列上考虑项目资本支出的时间安排; 

(4)研究筹资方式,制定筹资预算,保证项目资本支出需要; 

(5)确定资本预算的审批程序和资本支出的监督控制。投资支出金额大,影响的持续期长,投资风险也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决策科学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使所选择的投资方案达到技术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而投资项目支出与收入均以现金实际流出和流入为计算基础,它是评价投资效益的必要条件。 

子公司要以经营预算为主,内容应包含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方面,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 

四、加强资本预算管理 

公司总部的预算管理以资本预算为重点,资本预算管理不同于资本预算。要求必须做到: 

(1)建立严格的资本预算管理制度,做到预算制订、审批、下达执行、修订、报告、评价与考核等过程的规范化,并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预算对责任主体行为的硬约束。该项制度应当由董事会来制订和解释,其他管理主体都只是执行主体,无权对此修改。投资部门归口管理资本预算,编制公司季度和年度资本预算分析报告,并在企业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和公司董事会上汇报资本预算执行情况。 

(2)加强资本预算与实际资本支出的过程对比与事后审计。资本预算管理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事中监控与事后项目审计来评价,事中控制是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及资本支出的合理性,事后审计则是对责任预算主体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离开事中监控与事后审计,资本预算无法从管理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建立集团对各子公司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有偏离甚至大的出入,就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因为经验不足,可能一些偏离不是经营中的问题,而是预算编制的问题,必须首先排除,对运营过程的偏离,应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追根溯源,挖掘到差异的最低层。 

预算考评应纳入集团整体考评体系之中。集团预算考评指标体现以下三方面的指标: 

(1)预算标准确定层面,即预算准确性的考核,以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引导二级责任中心贴近实际情况上报预算; 

(2)预算过程控制层面,即预算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考核,以确保预算对应的计划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引导二级责任中心积极认真地对待预算管理; 

(3)预算结果完成层面,即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引导预算完成。 

至于三个层面考核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公司和责任单元业务性质、规模和管理重点有倾向性的侧重,强调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六、完善制度和流程建设 

推行预算管理,公司应当建立《预算管理办法》,与制度相配套的流程也应同时建立和完善。 

古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管理的改善也同样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全面预算管理而言,资料的积累分析、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提高、预算控制与考核等工作都是与整个公司的管理相辅相成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搞“运动式”的管理浪潮已经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大企业的成长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将要迎来的就是行业内残酷的竞争,而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降低成本和费用、尽早取得竞争优势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斌. 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会计研究,1999,(11). 

[2] 钱春海.从权变观点探讨员工参与对预算管理绩效的影响. [j]财经研究,2009,(03):113-123. 

资本预算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一、引言

在信息披露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历史性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比较多,尤其集中在强制性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方面,对预测性会计信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IPO公司和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研究,对管理层的预测性信息研究相对较少。

预算信息作为一种预测性信息,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现有有关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也只有少量的规范性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文献对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及其可靠性进行实证研究。在盈利预测信息由强制性披露改为自愿性披露的情况下,笔者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找出影响预算可靠性的因素,可以发现公司预算的质量和水平,反映公司治理的效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预算信息披露作为一种预测性信息,我们可以借鉴现有盈利预测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下面经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外部环境变动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预测是一种基于目前客观性情况推测未来趋势的主观性行为。对于预测的准确性,一方面取决于预测所涉及的预测期间的长短,预测期越长财务管理论文,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从而预测的准确性也就越差。另一方面,公司预测期间的盈利变动幅度(程度)也是影响预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盈利变动程度越大,代表盈利越不稳定,即盈利增长幅度或降低幅度越大,预测的误差就大,则难以对下期盈利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由于预算活动属于预测行为,二者具有相似性,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外部环境变动幅度与预算的可靠性负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2、股权集中度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传统理论认为,股权结构越分散,单个股东就无力去监督经营者,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大股东就更有动力和能力去监督经营者,提高经营者管理效能,从而减少成本。但是,在股权过度集中的情况下,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就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较容易操控上市公司,这样,大股东实际上成为上市公司的“内部人”。Laporta等(1999)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Fan(2002)分析东亚国家股权结构与盈余信息含量时指出,控股股东运用控制权对中小股东进行“掏空”时,控股股东会操纵盈余信息,这降低了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同时,控股股东为避免外部股东的密切监督,也会降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假设2: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预算可靠性负相关。

3、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会计事务所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公司盈利预测报告进行审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盈利预测的实现。相对来说,声誉越高、规模越大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较高,致使公司预算的误差较低。由于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声誉较高,他们对上市公司具有更严厉、更广泛的信息披露要求(Graswell和Taylor,1992),通常认为经“四大”会计事务所审核的预算报告比经“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预算报告的可靠性要高。蒋义宏、魏刚(2001)研究认为会计事务所审计对预测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

假设3:经过“四大”会计事务所审核的预算报告的可靠性较高。

4、财务杠杆与预算信息可靠性

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公司面临较多的市场风险。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公司的资本来源在考虑资本成本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论文,通常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再是股权融资,最后才是债务融资。但内部筹资有限,配股和期权融资受公司盈利能力和业绩影响,外部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较大。从而公司有操纵盈利预测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预算的可靠性也就越低。

假设4:资产负债率与预算可靠性呈负相关关系。

5、公司治理机制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公司治理机制反映了公司的基本特征。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等公司治理变量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和预算信息披露可能产生影响,通常认为,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能监控和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降低CEO或董事长控制董事会的可能性,促进信息的透明化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聘任有能力的外部董事参与公司决策,会促使公司管理层披露更多的信息,从而对预算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显然也会影响到预算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假设5:公司治理特征对预算可靠性有系统影响论文格式范文。

6、成本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笔者在研究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中,预期成本与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负相关,并得到了实证检验,即成本越大,公司越不愿意披露预算信息。通常情况下,成本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而也对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假设6:成本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系统影响。

7、信息性质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披露能向外界释放有关公司基本信息和私人信息的信号,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投资者理性投资和决策,减少成本。管理层在有利好消息时,通常会向投资者披露更多信息(Clarkson,1992)。笔者在研究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中,已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信息性质与预算披露行为正相关的结论,即公司有利好信息时,管理层对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也更愿意披露来年的预算。因此,信息性质对盈利预测披露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也造成盈利预测误差存在差异(张翼、林小驰,2005)。

假设7:信息性质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系统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深市和沪市的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共4年的年度公开数据。在原来研究预算自愿披露行为的3595家样本中,我们筛选出对预算进行披露了的公司,有1215家。经过数据整理财务管理论文,剔除异常值和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1189家样本公司。所有样本都剔除了金融类公司和PT公司。预算数据来自于各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披露,笔者从其“董事会报告”一栏中一一查出,并经手工整理。财务报告主要从巨潮网中下载,其他如公司理治、董事会特征、会计事务所审计等变量的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2、变量设计

笔者将会用到的变量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都参考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取舍和适当修正,使得各指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各具体变量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表

 

变量名称

变量指标描述

度量

因变量

 

 

 

 

Error

预算误差,代表预算的可靠性(也可称之为预算编制松弛)

(营业收入预算数-当年营业收入实际数)/当年营业收入实际数的绝对值[2]

自变量

 

 

 

 

Cost

成本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

News

是否拥有“好”消息

哑变量:有取1,没有取0。收入预算数大于当年收入实际数,为好消息,否则为坏消息[3]

Ceodual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由同一人担任

哑变量:是取1,否则取0

Board

董事会规模

为董事会成员数

Ourdir

独立董事规模

为独立董事人数

Supervise

监事会规模

为监事会成员数

Environ

外部环境变动幅度

为小行业营业收入年度增长率

Audit

财务报告是否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

哑变量:是取1,否取0

Square

股权集中度

赫尔芬德指数,等于公司前10位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Liability

财务杠杆

资产负债率

控制变量

 

 

 

 

Size

资产规模

为公司总资产的对数。

Year

年份虚拟变量

哑变量:若年度为2006,Year=1,否则取Year=0,依次类推

Industry

资本预算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内涵;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35-02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内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效益的反映。表现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看,从财务预算管理到资金管理,从流量控制到监督决策,都展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换句话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仅仅是现代企业资金的管理,而是体现出一种是对整个企业财务、效益优化的管理理念,已经和企业的决策和企业发展挂钩。

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2)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仍存在误区。

首先,为预算而预算。

企业和企业的主管部门均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作用,并把是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但对预算到底应是什么样子,如何安排和实施预算,尚缺乏深刻的理解。不少企业为了在企业管理水平认定方面能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认同,纷纷实施预算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实际上,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企业不能只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制度空白,而应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手段,重在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实施和落实。

其次,财务预算管理属纯财务行为。

全面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随着管理的计划性加强,全面预算逐渐受到管理层的重视,全面预算是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为各部门、各业务预算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而非代替具体的部门去编制预算。

第三,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采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事实上,财务预算管理的最直接目的有三个,一是充分利用价值链分析编制预算方法,实现科学预算目标;二是对不同预算编制尽可能适应不同的情况,增加预算编制的灵活性;三是根据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模式,尽可能的优化预算编制的效能。表现在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上,上述模式限制预算编制的灵活性,无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业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改变当前的预算编制模式,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3)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首先,从会计主体假设看,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十分普及。企业在网络空间中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如何在电子商务络环境中对财务管理主体做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网络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在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在网络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建新的会计体系或方法,特别对会计分期假设存在冲击。

第三,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货币计量假设发生了变化。由于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变的非常容易,尤其是在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跨国金融工具交易时,财务管理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外币会计问题。

第四,现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说明财务管理理论已不适应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4)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现代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3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1)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市场背景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在企业层面上结合的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了解家底、有效调动和分配资源、把握机遇、争取主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必须密切配合,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就是预算的执行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应该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地体现出来,通过预算的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经营问题或预算目标问题,并通过预算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有效地激励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进行。

(2)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网络会计理论是财务管理变革的主旋律。

电子商务的出现,带来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变革。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了全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交易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及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组织、会计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进而建立据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4 当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树立现代企业理财新思维并非一日之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呼唤现代企业理财思维,这是形势的必然。现代企业理财新思维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理财战略目标重生存;企业理财战略体现的是融合于企业战略管理;真正的企业理财战略决策是选择决策者较为满意的方案”。

(2)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任重道远。

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企业认同。但是,为“预算而预算”“财务预算管理属纯财务行为”的观念仍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即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在实务中,认为预算是一种纯财务行为的看法是无法使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应以现有的财务会计方法为依托,与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口径相衔接。

(3)注重电子商务条件下新的财务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任何技术上的变革和进步都会带动整个世界的各行各业的革新及人们意识的创新,财务管理理论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经营方式最强有力的因素,它将对传统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及会计工作组织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披露发展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而引起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途径,这必然会带来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一场财务管理理论的大革命。

(4)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必须之举。

首先,要转变企业理财观念,重视和利用无形资本,充分利用无形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

资本预算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全面预算 财务管理 医院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42-01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包含医院在内的所有组织机构都实行预算管理,以预算作为管理控制的工具和业绩评价的依据。随着时代的步伐,全面预算管理及其理论在西方组织机构已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把西方的预算管理兼收并蓄地使之为我国所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管理特色的组织机构预算管理理论及模式,并以此提高管理效率,是我国机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是将机构组织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机构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分散权责,集中监督”来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包括经营性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项预算,既能反映机构组织日常经济活动的预算,也能反映资本性支出等一次性财务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

(2)全员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机构组织内部权责利关系的全面安排,它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需要上下配合、全员参与。

(3)全程性。是指对机构组织担任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对机构组织运作、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考核也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得到体现。

(4)目标性。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明确,在公共服务领域,由于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直接与利润最大化相联系,所以制定机构组织的最高目标是制定全面预算的前提。

(5)指令性。全面预算管理由预算委员会负责,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轻易调整。

2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1)当前医院预算管理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目前,医院主要执行的是现阶段财政预算下的部门预算体系。即重点强调收支方面的指标,以满足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局、卫生局的统计与资金支出预算要求,并非立足于医院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全面收入、成本、费用整体预算。从这个角度来看,医院的预算体系的出发点与编制思路都不同于真正的全面预算,只是说医院从人员与观念上,具有实施预算的基础性条件。

(2)当前医院预算管理的思路有待改进。首先,目前医院绝大多数没有筹资预算,在客观上造成了资金流动性风险。其次,医院也没有建立往来款预算,但实际上,医院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住院预交款、医保病人费用的结算,采购与结算,医疗建筑与改造等,都涉及往来款项的管理,有些医院应付款项达到上亿元。再次,医院基本没有建立采购预算。医院药品成本占医院成本总额的30%~40%。但是许多医院不做采购预算,没有库存限额管理,给医院的资金管理造成较大的隐患。最后,有的医院也未编制责任预算。预算没有进一步分解到部门和科室,对部门和科室没有任何约束力,保障不了预算收支目标的实现。医院很难根据业务情况对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责任认定与考核。

(3)当前医院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待改进。根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基本模式,医院往往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即根据基期(上年)数据,结合本年业务变动情况的增量,来预计来年的预算收支规模。但这种预算编制模式的通病是弹性较小,灵活性差,且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往往都是在基数上进行增加而非减少。但客观情况是,由于医院的收支与投资往往不再呈现出很有规律的变化,因此这种编制方法是应该改进的。此外,某些医院或部门可能利用以前并非通常的数据来作为未来预算的编制标准,有意扩大预算支出指标。

3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途径

加强预算管理,使其对医院经济运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以系统观点结合经济责任制,进行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是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和全面控制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通过合理的预算使医院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又可通过全过程的控制循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将财务控制变为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自律机制。具体做法可参考以下几方面。

第一,收入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要量入为出,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重要的地方,要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控制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预算编制要细化,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控性。

第二,需加大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监督的力度。如院领导出面组织财务部门会同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召开预算编制会议,要求各职能部门按财会部门的要求,提供编制预算所需的各项原始收据,定期将预算执行的详细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科室负责人,增加预算的透明度,院领导定期在全院中层干部会上通报和分析医院的经济远行状况,讨论分析医院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将部门预算完成情况与科室负责人的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对完成预算指标给予物资奖励,从而调动科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加强现金流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医院的公益性质,在国家的投入、补助和向患者收费一定的条件下,必须做好资金支出预算、资金成本测算,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资金的及时回笼,保证各项正常开支,这需要充分发挥医院财务部门的功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进行药品、现金、存款等流动资金的合理配置,保证医院业务、后勤、科研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配套的管理制度是医院预算管理的支撑,这有利于医院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工作,由于标准不一而造成的财务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出符合本医院特点的预算管理规则,从而做到各项具体事项的进行都必须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

结论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着眼于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经营行为,使医院围绕既定目标,规划各项业务活动收入,安排各项预算内的每一笔必要的开支,是完善医院经营管理,增加医院经济效益的一项十分必要的方法,使医院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增加逐步加医院的积累。

参考文献:

[1]薛爱艳. 略论全面预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1)

[2]杨淑艳. 加强预算管理是搞好医院财务管理的关键[J]. 辽宁经济,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