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范例6篇

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建设 石油人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依照法律制度统治和管理国家,二是依法律制度统治和管理所达到的社会稳定和繁荣的状态。文化一词在古汉语中是人文与教化的简称,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提出的: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时至今日,理论界对于文化一词的界定既多且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的积淀物),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法治文化的构成要素除了包含法治概念的含义而外,还包括法治历史、法治理念、法制宣传、法治环境和条件以及法制教育等等文化内容。法治文化与单纯意义上的法治不同,单纯意义上的法治可以因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被另一社会制度所取代而归于消灭,但法治文化则可因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旧中国的经济一直是农业自然经济,政治上长期实行封建专制集权,没有法治文化产生发展的土壤、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封建人治色彩较为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建立民主、实行法治国家。1895年,面对甲午战争的惨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中国,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动了,把制定宪法作为变法维新的要义之一,同时提出制定民法、商法、市则、舶则、讼则、军律、国际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变法仅仅存在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的失败告诉人们,在旧中国,只有彻底封建专制制度才可能实现民主法治。其后,政府虽然制定了民法、刑法、诉讼法以及孙中山时期制定的《临时约法》等,但以为代表的政府依旧实行独裁统治,实际上依然延续了封建社会的人治文化。

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真正实行民主和法治,为法治文化建设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以1954年《宪法》为标志,我国初步走上法治道路。从新中国建立到“”前,我国制定了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千多件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政治路线上的偏差,一度造成立法的停顿和法律实施的虚无化。特别是“”期间,法治遭到严重破坏,以至法治文化几近荡然无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人们好多年实际上没有法,没有可遵循的东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略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加快立法”,“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且“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需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如果没有了法制“我们就决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也决不能实现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法治文化建设走上快车道。据四川大学法学院王竹研究:“我国现行有效的不以‘法’结尾的法律为23部,加上截止到2011年6月底的216部以‘法’结尾的法律,不包括《宪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239部。”(王竹《我国到底有多少部现行有效法律?兼论“准法律决定”的合宪性完善》,中国民商法律网,2013-1-18)这些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实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都离不开它必要的文化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没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一句空话。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文化就必然被纳入整个文化的基础建设之中。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和谐社会必然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民主和法治需要法治文化的土壤,否则是不可能生存的。因为民主是法治的程序保障,法治是民主的制度保证。从现实生活讲,如果没有法治文化就必然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混乱,二专制。所以法治文化是社会保持民主与法治、保持社会有序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文化需要。很难想象,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正是法治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公民守法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公民需要守法党政机关更要守法,其它社会机构都需要守法。只有形成浓厚法治文化氛围,人们的守法意识才能真正树立并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还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之下只有营造好法治文化氛围,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建成。

法治文化建设范文2

在我国当前,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多方面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法治信仰缺失、法治氛围整体淡薄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若是人们不认同法律,甚至丧失对法律的信心,那么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便不是通过法律来解决,也不可能会信仰和尊重法律。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法律不过是概念现象,人们对法律认知不够,也没有信仰法律。究其原因,不是法律不健全,而是缺乏遵守法律的整体氛围。由于我国经历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人治社会,受其影响人治的因素就多了,无形中“法治”的思维就淡了,氛围当然也就淡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普通的公民,遇到矛盾纠纷时人们想的更多的是找人情,托关系,想到的都是些人情世故的办法,甚至有些时候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人们信仰的也不是法律而是权力、我国很多人的思想还是权本位思想和官本位思想,并没有根据法律来进行一定的调整,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也没有真正形成。

(二)法治应有的权威作用还没有形成

法律因为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其神圣无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于西元前350年写道:“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从实践来看,对于法治建设人们的意见主要在于有法不依以及执法必严,这也将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了出来。曾强调指出:“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制定的法律不够多,相关的内容不够全面,而是人们并没有形成法制观念,并且实践中法律的贯彻执行也没有到位。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文件比法律管用、权利比法律大,很多公民在维护自己权益时,宁愿进行也不进行诉讼,认为政府的直接干预比法院的判决更有效。很多人都存在法不责众的意识,这也导致了很多违法行为并没有得到惩处。目前而言,我国法律还没有切实树立其权威。

(三)法治文化内容较为单一、手段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

就西吉县而言,西吉县进行法制文化宣传时仅仅注重法律法规条文的宣传,其完整性和系统性严重欠缺。采取的形式也使法制文艺汇演、法制宣传、讲座以及法律咨询等办法,这不利于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看看我们的周围,满街的都是商业广告,法治广告和栏目很少见。现在,我们很少消费法制类文化产品,即便是这些法制宣传,也不是把宣传法治精神作为主题。它们更多关注的是剧情的娱乐性,这对于广大的公民来说,受教育的频率和强度显然偏低了。在网络化的今天,我们的法治宣传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通过网络加强法治文化的宣传。此外,还应该组织干部群众参与到法院开庭审理、审判以及执行等活动中去,通过一些影响力较大、较为典型的案件讲法,能够让群众接受更加愿意接受发至宣传教育。

二、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古人云,民以吏为师,体民而严吏。领导干部的举动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影响。“法律思维的一端连着信仰和价值,另一端连着说理方法和解决纠纷的艺术”。若是领导干部以及政府守法,那么老百姓也会守法。所以,领导应该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就十以来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带头反“”来看,只要中央能够下定决心,中央领导地方,领导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很多问题都能够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转变以往的人治思想,提高法制观念,在遇到问题时通过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避免出现独断专行、以权代法的情况。这样上行下效,很容易引导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

(二)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提升全民的法治文化素养

想要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其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国式过马路”、“不信法”大行其道时,我们必须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规则、理性失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石头上,也不是刻在青铜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心里。所以,应该在全社会树立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良好法律意识,进行通过法治途径解决纠纷的观念,让人们在认同法治观念的情况下,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并进行法律秩序的维护,确保公民都能够根据法律做事,避免出现法律对我有利便根据法律办事,法律对我不利便无理取闹的情况出现,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

(三)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文化修养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小进行教育、训练和灌输。法治信仰和人们的三观有关,只有家庭、教育机构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其中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意识养成不可能通过一个案件的旁听或者是上一节相关的课程就能够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便必须开始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在意识树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形式应该较为活泼生动,选择小孩子能够接受并且喜爱的方式。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而言,给其提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党等一些概念比较宏观,小孩子很难理解,也无法完全的明白。但若是教师说让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教师同学、不伤害其它人,将这些最基本的规则传授给学生,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是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里,法律要成为必修课,要成为一项重要的国民教育内容。学校需要将法制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小便接受法制有关的教育,不断的提高自己程序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法治文化修养。

(四)建设法治文化,加强制度保障

法治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 依法治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328-02

0引言

依法治校缘自同志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3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各高校开始加大力度对依法治校理念的宣传,逐步将依法治校的理念付诸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之中。

1依法治校的含义

依法治校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是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作为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想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所加强,最要紧在于实行依法治校,它是依法治教的关键,也是其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对依法治校所展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何为“依法治校”?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国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中强调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依法治校之“法”,专指有关学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是狭义上的理解,而广义的“法”则并不仅指这些,还包括《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的内容,一些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甚至会设计到其它各部门法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在依照《宪法》和专门专门规范教育事项的特别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规章和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是高校实行依法治校的宗旨。依法治校的“治”,强调的是管理而不是管制,要在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治学、治教,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统一,而不是纯粹的运用法律来对学校进行管治。就其本质而言,高校的依法治校实行的并非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治理,而是高校领导者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权益,与此同时,全体体师生员工也要依据据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来实现自我行为的约束[1]。

2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2.1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在十五大提出的治国方略。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一切必须依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规则,我们的法制建设必然要和国际接轨,依法办事,依法治理。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也必须依照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办事规则,严格依法办事。

2.2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现代法律知识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

而依法治校的目标就是,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法治意识,最终使得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依法进行;在学校能够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同时能够保证学校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各种完善的救济渠道来得到保障,使学校的育人环境最为优良;有利于保证贯彻果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办学方向的正确性,同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方便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学校完成自身任务,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帮助。

2.3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教育教学活动,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来开展,学生的人格要得到尊重,合法权益应得到维护,学校的育人环境要符合法治精神,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的法律素质应该得到不断的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应不断进步,这些就是实行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校实行的关键是,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使学校办学的自能够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得学校的管理与运行能够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2.4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实行依法治校,从根本上改变以个别领导干部的意志而转移的人治现象,在校园里,不管是行政领导,还是一般教师,或是学生,都必须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高等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正在修订的学生申诉制度,都是调整高等院校的主要法律。通过结合教育形式有目的的组织一定的报告会,从而深化法律教育的内容,同时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对法制教育有所了解,以增强其自觉性。通过以上手段可以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有利于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3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治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群众

法治文化作为国家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一价值观为核心,是国家法治的灵魂。而要想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国家建设,就需要加大法制教育宣传,促进法治文化建设。

1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于法制宣传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1.1以人为本,坚持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及法治精神

现阶段,在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注重法律条文宣传以及法律知识宣传,忽视法律信仰培育及法制教育宣传的问题。但法律信仰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如果公民只掌握了法律知识也是枉然。因此,我国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普及法律知识,同时还应强调对公民法律信仰以及法治精神的培养,在每位公民心中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观念。此外,还应遵循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应以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重点,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1.2敢于革新,提高法治文化含量

要想彻底创新传统的“就案论案”及“就法说法”的做法,就需要在法律常识中融入法制精神以及法治理念,积极宣传法治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史为鉴,让公民充分认识到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加大宣传法治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让公民能够积极投身到法治文化建设中,同时还应引导公民客观看待法律生活中的缺陷,自觉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1.3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力度;通过法律宣传栏、送法下乡、法律一条街、发送法制宣传单等,加强法制教育宣传;积极拓展普法网、动漫、手机短信等新兴载体,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以及渗透力度等,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尊重法律、服从法律、信仰法律。

2 从法制宣传教育现状出发,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2.1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我国应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现代化法治理念。法治文化的核心是法治理念,要想增强法制文化建设,就需要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现代化法制理念,现阶段,我国应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在法治观念上,能够实现由“义务本位”转变成“权利本位”,实现从“权力至上”转变成“法律至上”,实现由“国家本位”转变成“社会本位”及“个人本位”。①以往的法治观念注重的是“义务本位”,强调的是公民对国家以及社会应尽的义务。忽视了公民自身的独立人格。而现代化法治理念则注重的是“权利本位”,强调的是公民的人格、尊严、自由以及利益等,从而保证人和人的关系能够走向契约化,并为实施法律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②以往的法治观念强调国家政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支配所有,法律知识权力的从属者。但是现代化法治理念认为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授权,法律只是人民利益以及意志力的集中体现,公民与掌权者均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各级领导人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约束。③以往的法治观念注重的是“国家本位”,强调人民群众的一切均是国家所给,人民群众应无条件服从国家。但是现代化法治理念则强调国家是为社会服务,社会是目的,而国家则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工具。总之,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围绕让人民群众树立现代化法治理念,转变法治理念,努力开展各项宣传教育工作。

2.2加强各级领导、司法人员及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对我国各级领导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并为建设法治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各级领导阶层、司法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作为法制建设的实践者,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均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态度。所以,要想强化法制文化建设,就需要对这些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确保他们能够成为法治文化的推动者、示范者、建设者,确保他们能够尊重法律、服从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让他们树立法律信仰及法律操守,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抵制金钱、权力、美色等诱惑,保证正常实施法律,从而维护好社会公平公正的秩序。

2.3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对于传统法律文化,笔者建议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全部细化,应用正确、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法律文化。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中心观念和现代化法治理念相反,必须要否定,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优秀内容,应继承与发扬下去。例如:“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等守法观念,“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司法观念等,符合现代化法治观念,应加以继承,采取各种形式及途径,尤其是民间传统戏曲、影视作品等,针对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优秀内容,加强宣传,确保其能够和现代化法治观念相融合,并逐渐形成带有中国社会特色的法治文化。

3 结语

法治文化建设,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及任务。因此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应符合形势,加强创新,对理念、内容、形式等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环境。

参考文献:

[1]谢飞,叶晓辉.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法治文化建设――以食品安全保障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11(14):556-557.

法治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传统法治文化;作用分析;法治建设

        本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

          传统法律文化包含很多优秀成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 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

        . 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

          法治建设中要利用好传统法律文化

        . 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宪政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专政“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

        .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着天壤之别。故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变革图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最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上,应主要利用其形式,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展的内容,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唯如此,才能从中找到现代法治精神的支撑点以便嫁接现代法治的内容,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法治文化建设范文6

法治乃国之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民知法、尊法、守法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栋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所有高校的义务与责任。高校在科普法制教育,建设校园法治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从茶学思想入手来进行,茶学思想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其不仅具有喝茶之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精神文化。将茶学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与高校的法制教育合二为一让传统与现代互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茶学思想;高校法制教育;校园法治文化

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同样是社会最需要提升法律意识的群体。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在每一个校园都应该树立良好的法制教育风气,只有在学生时期就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将来在走上社会之后才能够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法制教育思路与健全的法治文化体系。茶学思想是一种集以和为贵、互帮互助、成熟稳重为一体的传统理念,在这样的茶学思想下进行法制教育,能够减少高校学生冲动的个性,让学生变得更加成熟,具有责任心,对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茶学思想融入到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意义

1.1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必然性

高校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培养其法律素养中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能力、增长社会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社会上许多有着难处的人群。高校在法制教育中融入茶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茶学思想中平和、沉稳的理念以此来更加深入地对法律知识、法制教育进行钻研,深刻认识法律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的年龄段十分适合茶文化与法制教育互相融合,因为高校学生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与专业素养,一方面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多个角度看待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也有着成年人的执行力,有钻研、刻苦的精神,因此,在高校中推广茶学思想下的法制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1.2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储备力量,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国家、社会应该尽到的义务。近年来,校园学生的犯罪数量有着逐渐增长的趋势,犯罪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如何保证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健康成长,减少高校学生犯罪事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茶学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处于非常独特的地位,其凝聚了中国数千年的道德品性传承,其中平和淡然的思想对于抑制犯罪几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茶学思想下的法制平台是一个十分方便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能够将茶学、与学校、社会、司法这些领域结合起来,高校学生在通过茶学思想来提升法律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茶学法制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机遇,高校学生则将更多地回报社会,依靠这样的关系,高校学生就可以凭借准法律人的身份在学校、社区宣传法制活动,帮助青年学生争取合法权利,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司法保护工作,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出一条能够切实有效的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途径。

1.3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可行性

从目前国内对于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来讲,无论是法律服务还是志愿服务都有了许多的媒介,有着各式各样的活动帮助高校学生参与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活动中,其中通过茶学思想法制平台来开展实践是一种崭新的手段,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我国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法制教育,建立完善的校园法治文化,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公益心、责任感培养的一部分,同时也有着法律的支持,我国现在的《刑法》中对于青年学生犯罪缺乏有效的保护,对有特殊情况的案件,应当拟定特定的法律法规来保护青年学生。正是因为法律方面的遗缺,让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并不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进展缓慢,难以实现突破,高校学生以茶学思想为辅助,积极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当中,深入研究高校法制教育途径,探索青年学生权益维护方式,在提高法律意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社会责任心。

2以茶学思想为视角的高校法制教育途径研究

2.1走入校园进行法治宣传

传统的法律教学过于死板,学生只能够死记硬背相关的法律条文却不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件中,这样的教育效率十分低下。而茶学思想的法律教育通过让高校学生走入社会实践去学习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考意识。教学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茶学思想下的法制教育特点是“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借助茶学以和为贵为理念,以法律援助为手段,影响范围能延伸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社区、校园等地。茶学思想进入高校学生中,帮助在校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茶学思想讲究心平气和,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才能更客观地去看待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高校教师通过生动的授课方式向学生宣传基本的茶学思想与法律知识,让茶学思想走入校园法制中并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例如开展法律相关的游戏、模拟法庭、模拟事件等方式能够让未成年人更好地吸收茶学法律知识,在茶文化实践活动之后及时的收集评估意见,找出不足、不当之处,对活动整体或者高校学生自身进行改进,记录下活动的体会、心得,争取在下一次的宣传活动中做得更好。茶学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应该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而不是单方面的传输,是一种知识的交流,互动性的茶学法律宣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也让其父母、老师明白高校学生茶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茶学法制教育活动并不仅仅依靠现场宣传,在网络发达的现在,高校不仅可以通过茶学法制平台对茶学思想与法制教育进行宣传,还可以让学生在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之后,通过互相添加QQ、微信、微博等方式持续的保持沟通交流,将这样的茶学法制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事实证明通过网络信息、邮件等方式来帮助高校学生十分有效,长期的沟通交流比现场偶尔一次的活动对于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更有意义,是一个崭新的法制教育途径。

2.2高校司法保护实践

高校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主要是以成年学生犯罪防控为核心进行法治宣传,当成年学生涉案之后保护成年学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也具有极高的法制教育意义。借助青年法律诊所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茶学法制教育,通过各种类型的涉案成年学生犯罪事件作为案例,以茶学思想来引导,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法律。此外,依靠团队的力量,保护犯罪学生权益是一种对高校学生与犯罪学生都具有好处的援助方式。高校可以组织成立法律咨询援助社团,对犯罪学生进行羁押措施风险评估,对其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茶学思想是一种服务大众的思想,茶学思想下的法律援助是一种独特的司法救济制度与青年法制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援助模式。

2.3问卷调查实践活动

在每次高校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结束之后都应当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一方面的详细的了解法治宣传起到的具体作用与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研究茶学知识的学生更好地准备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因此,这些问卷调查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一般的问卷调查内容都会涉及到高校学生成长环境或者与父母沟通之间的问题,在法制宣传后的问卷调查还应当加入一些法律宣传知识,让高校学生更好的记住这些法律知识,在即使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法律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对于家长的问卷调查主要是询问孩子教育、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家长的一些建议,以茶学思想下淡然、平和、无斗争的理念来寻找更好的法制教育途径。

3结束语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有着许多的难点、疑点,我们可以借助茶学思想来引导学生解决,通过实践来对这些难点、疑点进行解答,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犯罪都是被冲动的情绪所控制,因此,运用茶学思想让冲动的情绪得到淡化,减少高校学生犯罪几率具有极高可行性。高校学生在深入的研究茶学思想与法律知识同时也能够将这些知识带给社会群众,增强社会整体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心、公益心,也使得法律知识更加普及。现在我国的高校学生涉案频率越来越高,通过学习茶学思想让高校学生的心态得到转变,在成熟、平和的传统思维下让高校法制教育具备更高的社会意义。

作者:布音克西克 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正关.推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7):119-120+122.

[2]李希聪,吴文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法治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2015(1):48-51.

[3]苗会.独立学院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64+163.

[4]陈毓.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9(7):299-300.

[5]刘霖.关于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14-115.

[6]丁建芬.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法治化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3):308-311.

[7]李万斌.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方略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