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范例

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新要求,深入推进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与统计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在依法治统中的基础作用,为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统计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形成学习统计法、知晓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执行统计法的浓厚社会氛围,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统计调查体系、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科学有效组织统计工作、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奠定扎实基础。为此,必须以关于深化统计改革、加强统计法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深改组关于统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各项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统计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和“十四五”时期统计改革发展目标,着眼于深化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等重点任务,深入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统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服务人民,践行统计为民宗旨。把统计法治宣传教育与做好统计工作紧密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讲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统计调查中的权利义务;以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统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统计公开透明,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着力做好公众统计服务,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合法统计权益。

(三)坚持学用结合,全力推进依法治统。把统计法治宣传教育与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紧密结合,通过不断提升统计人员法律素养和社会公众统计法治观念,有力促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组织统计调查、维护统计秩序、深化统计改革、推动统计发展。

(四)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宣传教育重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实际和特点,分类实施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普法基础上,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五)坚持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适应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特点和统计工作新形势,拓展领域、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丰富载体,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新平台的作用,把抓好日常统计普法宣传教育与集中开展有一定声势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四、工作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坚定法治理念、巩固法治自觉,更好地发挥法治在统计工作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学习宣传关于深化统计改革、加强统计法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指示批示精神引领统计法治宣传工作。深入学习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统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精神和要求,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统计改革,不断提升政府统计法治水平。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和党内法规。

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重要位置,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学习掌握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了解民商法、经济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努力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始终恪守职权法定原则,自觉养成依法办事习惯。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使全市统计系统党员干部始终绷紧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这根弦,做党章党规党纪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深入学习宣传统计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深刻理解、系统掌握基本内容、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此为准绳科学高效组织开展统计工作。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弘扬统计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全社会统计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支持配合程度,保障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四)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

认真贯彻党的和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严格统计法治实施,加强统计法治监督,强化统计法治保障。全区统计系统工作人员要争做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宣法讲法、执法护法的先进,结合具体工作岗位,认真学习宣传人事、财务、政府采购、保密、公文、档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管理统计系统人、财、物、数,打造廉洁高效法治机关。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五、对象和要求

全区所有政府统计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各级领导干部,政府统计工作人员,统计调查对象以及社会公众。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中的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调查户。

(一)着力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统计法纳入区委党校领导干部班的必修课和各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必学内容。积极争取将统计法律法规以及《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纳入我区普法规划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规划;会同组织部门举办部门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干部培训班,举办统计法治讲座,发送统计法宣传材料。推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尊崇法律,带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带头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和相关统计知识,明确自身在组织领导统计工作中的职责,依法管统计,依法用统计,依法设立统计机构、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统计人员,积极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

(二)突出抓好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学法用法。

1、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把统计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集体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党组书记作为执行统计法的第一责任人,带头讲统计法治课,做学法表率。将学习和掌握统计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作为统计系统领导干部考核、考察和任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2、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并建立考核机制。推动学法经常化,把统计法律知识列为统计人员岗位知识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统计法治讲座,利用国家宪法日、统计开放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开展学法活动,确保统计干部每人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6学时。

3、组织开展统计法治培训。把统计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明确统计法治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把统计法列入各种形式的统计培训班学习内容。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各专业组织开展的各项专业会议、专业培训,都要在会前进行《统计法》的学习。组织好对乡级统计机构负责人、首席统计员和辅助统计员的统计法治教育培训。

4、加强对统计执法人员的培训。健全统计执法上岗培训、定期轮训制度,把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执法相关知识列为执法人员上岗培训、考试的重要内容。

(三)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对象学法用法。

把统计法的主要内容纳入统计调查制度中,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过程中强化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律意识的培养。围绕各项普查和大型调查、常规调查,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持久地进行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联网直报等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利用联网直报平台等载体,把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到统计报表布置、统计人员培训、统计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核查、统计资料公布等统计调查工作全过程。继续推行统计法律告知书制度,进一步明确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统计资料的种类、时间、方式以及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四)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学法用法。

积极开展统计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充分利用统计法律颁布日、中国统计开放日等重要时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每年12月上旬,结合“12•4”国家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日,集中开展以统计法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发挥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和现代传媒等媒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政府统计门户网站平台、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2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中央、省、市、县各级文件精神,围绕林业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完善林业法规体系,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进一步强化林业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升林业干部职工法律修养,不断扩大林业法律法规知识的社会普及度。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

1.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法治培训、法治讲座等制度。加强宪法和林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林业各项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2.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及政治规矩,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自觉远离纪律红线。

3.健全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日常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把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列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二)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1.结合“3·12”植树节、“爱鸟周”、“2·2”世界湿地日等开展活动,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着重抓好《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2.利用“12·4”宪法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媒介,积极组织力量参与联合普法活动。

3.利用精准扶贫联系点等平台,积极开展对村组干部和林农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涉林行为的监督。

4.利用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植物检疫条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5.播放和森林防火通知通告,出动宣传车辆巡逻宣传,安装各类防火设施警示宣传以及开展校园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森林防火条例》宣传教育。

(三)通过专项打击行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影响力

1.积极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通过开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滥伐盗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等专项行动,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林区稳定及森林资源安全。

2.创新“送法下乡”形式。积极协调电视台,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尊法、守法意识,把法治根植于广大群众心里。

3.编印林业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开展法律宣传日、宣传月和林业培训讲座、送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进行普及发放。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林业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局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股,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牵头推动落实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任务。

(二)推进林业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严格实行林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林业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将执法的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等事项信息公开。积极推行林业主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3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我局2020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立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局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中心、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局2020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2020年全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执法大队,由执法大队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法治宣传教育日常工作。

二、集中宣传,突出重点

(一)1-2月份,重点围绕元旦、春节、“全国110宣传日”、疫情防控等集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元旦、春节期间集中联合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

2.围绕“全国110宣传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3.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

4.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二)3月份,重点围绕疫情防控、“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8国际劳动妇女节”、“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植树节”、“世界森林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开展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2.“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法治宣传活动。

3.“3·8国际劳动妇女节”法治宣传活动。

4.“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治宣传活动。

5.“植树节”、“世界森林日”法治宣传活动。

6.“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法治宣传活动。

(三)4月份,重点围绕“全国税收宣传月”、“清明节”、“世界卫生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疫情防控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全国税收宣传月”法治宣传活动。

2.“清明节”文明祭祀、森林防火法治宣传活动。

3.围绕“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5.“世界卫生日”法治宣传活动。

6.“世界地球日”法治宣传活动。

7.“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活动。

8.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四)5月份,重点围绕“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5·20世界计量日”、“中国旅游日”、“全国助残日”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5·12防灾减灾日”法治宣传活动。

2.“科技活动周”法治宣传活动。

3.“5·20世界计量日”法治宣传活动。

4.“中国旅游日”法治宣传活动。

5.“全国助残日”法治宣传活动。

(五)6月份,重点围绕“6·1国际儿童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6·5世界环境日”、“6·9国际档案日”、“国际认可日”、“6·26国际禁毒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安全生产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6·25全国土地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围绕“6·1国际儿童节”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

2.“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宣传活动。

3.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4.“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法治宣传活动。

5.“6·25全国土地日”法治宣传活动。

6.“6·26国际禁毒日”法治宣传活动。

7.“安全生产月”法治宣传活动。

8.围绕“国际认可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9.“中国文化遗产日”法治宣传活动。

10.“6·29烟草专卖法颁布日”法治宣传活动。

11.“6·9国际档案日”法治宣传活动。

(六)7月份,重点围绕“7·11世界人口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七)8月份,重点围绕“诚信兴商宣传月”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八)9月份,重点围绕“教师节”、“九九重阳节”、“9·18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日”、“国际保护臭氧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全国质量月”“中国统计开放日”、“保密法施行纪念日”、“保密法法制宣传教育月”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围绕“教师节”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

2.围绕“九九重阳节”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3.围绕“9·18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日”开展人民防空法律法规宣传。

4.围绕“保密法施行纪念日”、“保密法法制宣传教育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5.“国际保护臭氧日”法治宣传活动。

6.“全国质量月”法治宣传活动。

7.“中国统计开放日”法治宣传活动。

(九)10月份,重点围绕“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粮食日”、“世界邮政日”、“世界标准日”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围绕“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2.围绕“世界粮食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3.围绕“世界邮政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4.围绕“世界标准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十)11月份,重点围绕“11·9消防宣传日”、“反洗钱宣传月”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围绕“11·9消防宣传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2.围绕“反洗钱宣传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十一)12月份,重点围绕“12·4国家宪法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围绕“12·4国家宪法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2.围绕“12·1世界艾滋病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3.围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三、强化措施,保障实效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4

一、强化财政政策法规宣传,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大力开展“财政宣传月”活动。继续做强做优“财政宣传月”这一普法品牌,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深入乡镇社区、企业、高校,现场宣传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农业发展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财政惠民、惠企政策,集中开展系列法规政策宣传服务活动,努力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支持财政,推动各项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充分调动局处(科)室的积极性,将各项财政惠民、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二)积极开展日常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日常业务工作,拓展宣传阵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和新颁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利用“12.4”法制宣传日等时机,通过普法专栏、广场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财政法律知识,弘扬财政法治精神。

(三)创新开展特色普法。充分发挥传统宣传媒体和现代宣传媒体的特点,创新普法方式,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媒体,开展各具特色的普法活动,拓宽财政普法受众。

二、加强财政干部法制培训,提升财政干部法治素养

(一)强化财政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继续坚持和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和做法,努力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市财政局计划邀请市政府法制办、市委党校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同时不定期开展依法理财能力测试,促进全局干部法治思维养成。各县(区)财政部门也要加大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开展依法理财能力测试,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意识。

(二)抓好乡镇财政干部法制培训。进一步结合基层财政业务特点,完善教学方案,组织基层财政干部重点学习行政、财税法律法规及相关财政政策等知识。重点抓好乡镇财政干部法制轮训,市财政局将组织乡镇财政骨干法制培训,各县(区)财政局也要分别组织好本地乡镇财政干部的全面法制培训工作。

(三)全面落实日常法制培训工作。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和最新财政法制动态,通过专家授课、案例讨论、基础知识考核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法制培训工作,及时更新财政干部的法律知识,尤其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对新上岗执法人员,严格执行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执法的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市财政组织1-2次财务会计人员培训班。积极参与省财政厅组织的政策法规干部培训,切实提高财政政策法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水平。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5

关键词:法制教育;依法治国;高校教育

一、前言

加强法制宣传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党的之后,依法治国的理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社会各界,包括党政机关都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维护法律的尊严,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在高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加强法制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不管是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知法守法,自觉加入到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当下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绝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进行专业技能的教育,这样对于人才输出来说就十分的片面。高校应该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逐渐懂得和掌握基本的社会规则和必要的高级品质和精神,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法制宣传方面,当下高校所涉及的内容还明显存在着不足。

(一)高校对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理念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全校普法、全校学法的氛围。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压力也在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重要的社会话题,大学生犯罪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高校在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上落实不到位,导致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薄弱,对于法律缺乏一定的敬畏之心,甚至有的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高校在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不仅表现在教学中,同时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也没有十分有价值的内容。相反的是,学校有时会主要强调自身的规章和纪律,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进行比较严格的处分,但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后,就会不再受这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变得自由散漫,甚至在工作岗位上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二)缺乏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师资力量

在一些以理工学科为主的高校,缺少专业的法学专业的教师。这些理工科类的学生在正常的专业学习中,缺少法制理念的教学内容,因此法制观念就比较淡薄,而且甚至本专业的法律知识都十分的匮乏。除此之外,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高校的法制宣传工作一直都是由非专业教师来完成的,这些人员大多都是在行政管理岗位或者学生管理人员,缺乏对法律的基本的了解,其宣传教育方式也都是照本宣科,不会使学生产生任何的兴趣。这种方式是单纯的形式主义,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起不到任何有效的成果,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高校的法制宣传工作缺乏主动性。

(三)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理论和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教育,目前在高校的法制宣传形式上都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大多数高校由于缺乏对法制宣传的重视程度,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上的法制理念教学工作,而且重点都比较偏向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这会让学生感觉内容比较空洞乏味,无法产生足够的兴趣。有的高校甚至将课堂教育作为法制理念宣传的唯一方形式,法律基础内容除了几部法律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介绍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有效的形式。法制宣传形式的单一,直接影响了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建设。

(四)高校缺乏系统法制宣传系统

我国大部分高校法制宣传工作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只是偶尔进行一些法律宣传的活动,这些活动也都是短期的,而且不连贯,有些甚至是单纯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高校缺乏一种系统的法制宣传体系,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法制宣传工作的管理和执行,只是简单的进行零散的法律知识的教育,这样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无法形成一套完成的法制理念,同时也对法制观念一知半解,无法达到很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三、新时期高校法制理念宣传教育对策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国的新一届领导人员进行宪法宣誓。自2014年,我国就提出进行宪法宣誓制度,主席提出,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加强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增加法制理念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渠道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加强高校法制理念宣传教育的力度

首先,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能够认识到法制宣传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力度。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提高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时刻关心和了解国家与法制内容的政策,尤其是依法治国相关的理念,及时向学生进行推送和介绍。另外,高校应该建立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专业的法制宣传师资队伍,并且设立完整的系统化课程和相关的宣讲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具体和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学校的法制宣传的内容,并且能够卓有成效的完成法制学习的相关课程。加强高校的法制理念宣传教育力度,要从具体的工作做起,既要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上下一体,做好高校的法制宣传工作。

(二)完善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与高校的师资团队有很大的关系。某些政法院校有充足的法律相关的人才资源,学生的法律基础也比较牢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法制理念教育比较有优势。但是一些其他专业院校,对于师资来说比较有限,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引进法律方面的人才资源,建立和完善专业的教师团队。某些专业院校引进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在本校内建立法律相关的院系,也可以在其他专业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同时也普及了法律知识,建立了系统的法制理念体系,使高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渐的专业化和制度化。

(三)改进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高校的法制宣传教育中,要时刻注意宣传的形式,尽量避免一些无效的宣传手段,既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起不到任何效果。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教育工作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些线上的自媒体平台和网站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许多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这些线上的资源进行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变化,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法制理念的宣传。此外,在法律宣讲的形式上也要尽量的多样化,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最好是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例进行解读,来进行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当下高校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各个高校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推进高校内的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江璐.“依法治国”理念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探讨[J].法制博览,2018(34):147.

[2]孙渔?.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6(07):69-73.

[3]刘立功.依法治校理念下的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55.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6

为加强医院的法律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南京市口腔医院严格按照“常抓不懈,务求实效”的要求,坚持以法治院,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学习培训、强化教育成果3个方面来落实普法的基础性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医院管理;法律宣传;普法

医院管理中的法律教育宣传工作,目的是使医院逐步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做到乱则依法而治,不乱则依法而行。在狠抓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建设的同时,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推进依法治理,为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夯实普法教育基础

1.1健全普法机构

院党委行政建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性工作。做到目标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位。

1.2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普法规划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年度计划,明确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院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实施。

1.3落实工作职责

从党支部、各科室层面把普法内容,纳入政治学习管理,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督促、有总结,及时传达上级普法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认真查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2.1开展多形式的法律培训

坚持依法执业抓好法律进临床医院的主要工作就是临床工作,涉及到的法务纠纷也多在临床,因此对临床工作人员开展医疗法律法规教育需常态化进行,不断学习,补缺法律知识死角。比如我院通过开展医患沟通及安全保障会议,向医务人员普及了在医患沟通需注意的法律问题,为医生执业期间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又如在我院主办的江苏省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4年年会上,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姜柏生教授做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律途径”的讲座,进一步加强了我院的医疗行为规范。组织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要求临床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消化吸收,更要遵照规范认真执行。2015年11月举办的《医事法视角下护理风险管理的探析》培训班,由业务院长授课,从医事法的渊源讲起,结合了《刑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规章,通过案例教学,向护理人员讲授如何规避护理职业风险。2015年还开展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感染管理知识竞赛,普及院感方面的法律知识。

2.2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坚持依法行政

加强医院干部廉政和行风法制教育继续抓好、抓实、抓细以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院工作。如我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年来坚持集中、定期学法,每年开展干部理论培训班。2015年第3期学习,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主题,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今年还组织认真学习南京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及新的《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邀请玄武区检察院检察长来院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学习《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定期收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及时通报卫计委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加强医院职工的反腐教育工作;2015年11月,组织党员干部20余人,到南京监狱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警示教育,一个个鲜活的腐败案件给每个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广大干部切实受到教育。做好院务公开,设立了意见本、意见箱,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旦发现不廉洁的行医行为,从严处理,绝不手软。

3强化教育成果打造院内良好法制环境

3.1建立“平安医院”打造院内法制硬环境

为了维护医院的安全稳定,我院每年2次由保卫科科长作治安综合治理、安全防范基本知识等法规的讲解,并做应急处置的演练培训;加强对“毒、麻、精”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院安全大检查,尤其是节假日及重大事件(如青奥会)前,由医务处、护理部、保卫科等多部门联合巡查,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医院还加大了安全保卫工作经费的投入,完善了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增加了保卫人员的配备和防护器具的配置,加强了保卫人员的巡防,并与玄武治安大队警务监控平台实时联网。

3.2加大法律宣传营造院内法制软环境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7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法制宣传;路径

一、高校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

(一)民族团结与法制的良性互动关系

法制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各个国家领导人皆对民族团结法制思想做过相关论述。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强调:“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①这一思想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交相辉映,一脉相承。民族团结是维护民族关系的重要保证,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各民族整体呈现出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的态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不同国家、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融更为密切的同时,由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各民族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与纠纷。长期以来,国外敌对势力蓄意扩大民族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肆意宣扬不实言论,从未停止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战略。基于国内外形势以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客观事实,民族团结的加强必须靠强有力的法律作为支撑,需要对破坏民族团结的所有行为都进行依法打击,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各种问题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同时经过几十年实践,有力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是非常正确的,其为民族团结提高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得到人民的拥护。民族团结为法制落实创造有利条件。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规范的,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其更好地实施需要人民从内心真正去拥护,主动去学习法律,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从而促进对民族文化、法制等的理解认同。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稳定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国家法制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而民族团结方面的立法也日趋完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更加顺应民心。任何人都有义务维护民族团结,进而通过民族团结创造的有利社会条件发展法制。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加强。②民族团结与法制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共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维护新型民族关系和合理解决民族关系提供隐形力量和法理依据。

(二)高校是进行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阵地,该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的思想、文化、性格进行交流和碰撞,使其树立独立而自豪的民族感、向心力、凝聚力的同时,也易产生摩擦和矛盾。国外敌对势力常借助高校这一平台通过教育对下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高校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型人才,担负起适应新时代民族团结法制教育工作布局调整的探索者和引路者职责,有助于同学们确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是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稳定、民族统一、社会和谐、边疆稳固、培养各民族优秀干部的关键,关系国家的长远利益。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法制教育的宣传发展,以期维护和解决长期客观存在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共圆复兴梦想。

二、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路径

(一)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对于民族院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整个高校教育系统中推进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顺利开展的主干课程。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高校普遍可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该课程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职责的同时,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辨别民族问题,认识民族团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同学们能够互相包容,彼此理解,有意识地促进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但就教学实际而言,需注意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化的东西生活化,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和理解这个课程所传授的内容,并为之践行。学生需要被鼓励,被恰当引导,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学校的民族特质、少数民族文化、学生所属民族或周边家庭社会环境来进行问题设定或者导入。除借用视频、PPT、动画等吸引同学外,教师也可借助自己的实践经历或相关的实物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知识里面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比如介绍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一法制内容时,可以用一个实物或者绘画作品天平来进行导入,中间轴寓意法律的支撑,两边臂分别挂着一个盘,只有两个盘中所赋予的东西重量一致,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借此来表示法律赋予各个民族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随后,让不同民族的同学根据他们的生活实例反映这一主题,让大家在趣事中探讨,明白民族平等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或者直接将课堂设置为一个法庭,选出原告、被告、法官、辩护人、鉴定人等,设置一个主题,让同学们自由发挥,使课堂生动有趣。对于非民族院校,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相关专业课的教育。③通过这些隐性课程进行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研究,让学生将民族团结法制思想与其他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深刻思考学习其精神内涵。在思政课方面,主要是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课堂中适当融入民族团结法制教育。各门课程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比如在第一门课中,可以借用中央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法制的论述来表明其重要性和内涵。在第二门课中,可以结合中国近展的历史讲述各个民族在这段奋斗岁月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挖掘革命为什么会胜利,各民族为什么会团结一致对外,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民族认同和国家危难的因素外,法律束缚或者条例规定有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都是可以带着同学们思考的问题。在民族法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同学们可能都有所了解,但没有多少人真切明白这一法制的确立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所体现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对一个地区或者一所高校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前和颁布后的发展对比,让大家直观感受到该条例的重要性。其他《宪法学》《民法学》等专业课,也是进行民族团结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法律课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重点培养大家在民族团结意识下的法律意识和信仰,维护法律的尊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二)三方共同协作,推动实效落实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大主体,担负着培育祖国人才的重任。在社会新形势下,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及个人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从自身角度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加强对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升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学校角度讲,应建立和逐步完善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的学习机制。④增加相关学科教师的配额,提供资金支持,扩大民族团结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同时,需要对各部门领导干部及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考核成效,从法制化轨道考虑保证教师方面知识的准确性、信息获取的快速性、主管态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从顶层设计方面防范部分老师对国家相关法规不理解,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误导。师生是互相促进、相互学习的两个主体。为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的奖惩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课时以及授课情况等都应该算入绩效成绩,学校应成立一定的组织机构负责课堂的巡查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以考察教师方面的授课情况。要求教师尽量避免对学生强制性的作业布置、视频学习等,以防同学们产生抵触心理,结果得不偿失,可以多与学生谈心,在日常聊天中了解他们对民族团结法制知识的了解,也可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在课堂中如果大家想发表或者是想针对某一个问题谈自己的见解都可以适量增加平时成绩。从学生角度讲,应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了解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挖掘相关案例及思考疑惑点,积极与同学、老师沟通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好奇心和创新点,全面发展自身,提升自己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在接受教师课堂教育的同时,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关注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团结法制的相关报道和文献资料,利用好网络和就近的图书馆资源。总体来说,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通力协作,责任到人,准确落实法制宣传实效开展。学校是开展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保障,教师是进行相关教育的传播主体,学生是进行宣传教育后备力量和志愿服务的主要活动群体,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三位一体”的模式共同推动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

(三)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人创造环境,环境反过来也影响人的塑造。⑤通过学生每天接触生活的校园建设来进行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从显性上看,首先,可以举办相关法制讲座、民族团结法制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歌唱舞蹈比赛、文艺汇演、宣传板报比赛、辩论赛等提高大家的认识,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借助图书文献资料丰富自身对民族法制的了解,学习所得更加深刻。其次,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校园广播、QQ、微信、微博,甚至抖音、快闪软件上好的例子都可以成为借鉴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传播优秀的民族团结法制事例,讲好民族故事,讨论热点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需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借用民族团结宣传月、“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节庆活动,通过民族服装体验、绣球连连看、打铆球、彩运接福、阿色色格、同填对对碰、毽羽纷飞这些游戏了解各民族文化,在互动中感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相理解的和谐理念,加强对民族团结法制制定的理解。法学院可以借助自身特点,成立相关社团或者组织机构,开设模拟法庭,选定民族团结主题进行模拟演习,邀请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和观看,同时可以拍摄成纪录片,在学校各个播放屏上定期播放,一方面既丰富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学习。从隐性上看,可以将课本内容与校园的环境、“中央民族工作12条”对应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通过游记或者情景剧的演绎让同学参与其中。第一,可以在校园的树木或者花草上设置二维码纸片,通过扫描即可进入一个地级市,通过角色带入游览这个地级市的各个地方、民族,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看他们面临民族矛盾和纠纷时如何处理,或者自身在进入那个角色中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在游览结束后,整个过程自己收获哪些知识,又有哪些参与感受可以再次编辑录入,整个系统就如一棵树木的主干,参与的人愈多,树木的枝干就越多,看起来更加茂盛。第二,可以将民族或者地区的故事围绕“中央民族工作12条”中的任一主题,由大家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编写出来一个话剧剧本,根据剧本人人参与,共同演绎主题,在实践活动中开心快乐地接受知识,接受民族团结法制教育。第三,可以借助民族文化墙、艺术走廊、书法墙等张贴法制海报、描述民族团结法制历史及主要内容、写“法”大字,让同学们在通过或者偶然驻足中增强对民族团结法制知识的学习与认同。通过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进行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既不被学生所排斥,又能收获良好的效果,不失为值得做的一种尝试。

(四)重视校外实践,提升理论知识转化能力

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校园,应通过校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学生走访相关法制部门,接触实际案例,了解事件的发生和解决过程,学习其中所体现的法律知识,正确看待不同性质的案例,学会独立思考,辨别是非。并采访本地区优秀民族团结法制宣传工作者,倾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的成长,学习他们的精神,做成采访录编订成册,供其他人学习借鉴。另外,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革命遗址、纪念馆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的光辉历史,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对于法学师范专业的同学,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参观法院审判庭、法制宣传栏等,使同学们了解审判过程,感受法庭的庄严与肃穆,体会法律实务中体现出的公平与正义,提高大家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的志愿服务活动,借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及每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走进周边村寨,走进每一户家庭,向他们耐心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法制案例,必要时发挥村干部力量,借助村寨相关活动室积极举办法律情景模拟剧或者法庭技巧知识讲座,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利用自身所学帮助他们解疑答惑。从学校到村寨,从学生到社会,从闭塞空间走向开放社区,相互连接,将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结语

法治宣传教育范文8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没有专门的法律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教育,这成为了初高中教学当中的一个缺陷和难点,在法制教育普及的今天,人人守法,人人利用法制,如果对法制不了解不明白,往往很难去生活,很难去应对,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诸多不便,这就是一个教育的盲点,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的过程,去渗透一种法制教育的思想,同时与所学的学科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协同提高,共同发展,将法制的教育利用到方方面面,这就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一、将学科教育与法制教育相互渗透集合

在语文教学的课文中,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解和分析来展开论述,在这个论述的过程当中,我们学会了一种价值观念,一种道德观念,一种明辨是非的价值观念,一种做人的道德观念,这样才能够提升我们的社会责任和意识,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进行渗透和进一步的宣传教育,从课文的分析当中进行法制切入点的融入,结合课文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就是法制当中宣传的道德因素,以人为本。在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课文中插入法制的思想进行渗透教育,有一篇语文课文是《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我”的朋友万芳,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教师通过这个案例,就可以讲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让孩子们进行深度的认知。

除了语文学科,我们再来看数学学科,这门推理性较强的学科,虽然不是一种法制的说教,却内涵了一种自然规律在里面,通过实践的经验总结,来进行道理的推论和判断思考,来进行自我的感悟,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概念与法则,结合题型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教师要告诉学生这本身就包含着一个法制思想在里面,那就是遵循题干的规律,这就是规矩,国家也有国家的规矩,学生必须知道这些规矩,去进行遵守,就像知道数学的规律去计算一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规律和法律的思想素质,培养一种大公意识,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和发展。此外,像物理和生物化学这些课程,里面蕴藏的一个法制思想就是“合理利用”与“尊重人性”,这是我们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体现,这些课程中的知识必须拿来为人类造福,制造出有利于大家生活的东西,而避免一种危害性与伦理的道德。

二、开展学科活动,提升自我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