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例6篇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计划”的实施,不断促进农村科普体系的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1.服务大局原则。要紧紧围绕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始终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大局。将实施“计划”工作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普及科学技术为手段,着眼于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致富能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

2.突出特色原则。紧密联系我县实际开展“计划”工作,面向社会,统一标准,立足科普,注重公益,鼓励和支持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有实绩、示范作用好、带动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申报;鼓励和支持在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开展培训讲座、展览、引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等农村科普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申报。

3.差额评选,择优支持原则。藤县科协、县财政局根据各乡镇、各有关单位推荐的名单,择优支持推荐上报梧州市科协、市财政局。

4.奖补结合,追踪问效原则。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和奖补结合方式对中国科协、财政部和自治区科协、财政厅评选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科普惠农活动进行补助和奖励。为植根于基层的农村科普组织和农村科普带头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中央、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实行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奖励和补助先进集体和个人购置科普资料和设备,以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开展培训讲座、展览、引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等农村科普活动的支出。

5、长效性原则。“计划”工作要着眼于长效性,着眼于提高农村的“造血功能”,着眼于探索并建立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建设、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农村科普社会资源集成等方面的新做法、新经验。反对和防止开始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的现象发生。

三、目标任务

1.在全县范围评比、筛选出一些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等集体和个人,推荐到梧州市、自治区、中国科协、财政局(厅、部)参加评奖。

2.在推荐、评比的过程中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探索建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开拓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特点、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科普工作新体系。

四、推荐范围和条件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范围:

经社团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在农村科普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县级以下(含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条件:

1.组织机构健全、产权明晰、遵纪守法、管理规范;

2.获得乡镇级以上(含乡镇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会员农户在80户以上,拥有一项或多项适用技术,在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协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4.成立并在社团管理部门依法登记1年以上,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员年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农民年均纯收入10%以上;

5.致力于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带动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结合藤县实际,在同等条件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优先推荐:

1.业务范围属于我县重点农业产业,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辐射面广,带动面强的,起到积极示范与具有较大辐射作用的;

2.在开展全国、全区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推荐范围:

建立在农村、直接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以讲座、展览、培训、示范、咨询、服务等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场所。

推荐条件:

1、有明确的科普工作规划和任务目标;

2、获得乡镇级以上(含乡镇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具有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场所和科普设备,定期更新科普内容;

4、常年开展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讲座、展览、培训、咨询等科普活动。每年开展活动的时间80天以上、受益群众800人次以上,或推广的实用技术形成产业化优势,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结合藤县实际,在同等条件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优先推荐:

1.符合我县重点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并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示范与较大辐射作用;

2.积极承担政府和部门的技术推广和科普工作任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

3.在开展全国、全区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三)农村科普带头人

推荐范围:

长期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科普志愿者。

推荐条件:

1.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获得乡镇级以上(含乡镇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具有奉献精神,热心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

4.在农村开展科普工作连续3年以上。在组织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和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结合藤县实际,在同等条件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优先推荐:

1.在全国、全区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

2.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在当地群众中威信较高;

3.积极承担政府和部门的技术推广和科普工作任务并做出突出贡献;

4.开展科普公益活动有突出贡献的。

五、部门职责

县科协职责:负责藤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具体实施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藤县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细则及其组织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实施“计划”的推荐、申报工作;协调与县财政局的工作;参与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实行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工作。

县财政局职责:参与藤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组织实施;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实行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工作。

六、组织实施

(一)县科协、财政局制定《藤县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细则》,于4月3日前发到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并报送市科协和县财政局,于4月5日前上报自治区科协和财政厅。

(二)各乡镇科协、财政所、各有关单位务必根据本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发动动员本乡镇本单位符合推荐条件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积极主动参加申报,向自治区、中国科协、财政厅(部)多争取资金,以进一步支持我县相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发展。

(三)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向县科协、财政局推荐申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名额各1个,其中藤州镇、太平镇、濛江镇、天平镇、塘步镇、和平镇、古龙镇可推荐2个。

(四)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向县科协、县财政局申报推荐材料要准确真实,在签署的时间上要把准,要使用四号楷体字填写。申报材料包括:

1、各申报单位、个人的推荐表(推荐表样见1、2、3)。

2、相关证明材料(批准成立文单位营业执照、统计部门的有关证明材料、获奖证明材料等)。

3、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

(五)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申报推荐材料不得交叉重复。申报单位和个人同时符合本实施细则的多个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只能按其中一项进行申报,即只能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或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或农村科普带头人进行申报。

(六)各乡镇科协、财政所、各有关单位所将要向县科协、财政局推荐的对象名单在相应乡镇、村或单位公告栏公示10天,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于4月20日前将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报县科协和财政局。

(七)、评审

1、县科协会同县财政局于4月10日前成立推荐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

2、县科协和县财政局于4月25日前汇总整理好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的推荐材料,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议,审核。按市科协和财政局下达的名额数,提出县推荐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3、县科协和财政局将市科协、财政局认可的将要向自治区科协、财政厅推荐的对象名单,在藤县信息网站等媒体公示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县科协会会同财政局于5月15日前,将正式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市科协、财政局(一式四份,用四号楷体字,同时发送电子文本)。

七、具体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实际行动。各乡镇科协和财政所及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相应的工作计划,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受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农村科普带头人)是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要把对优秀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村科普带头人评比筛选过程与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科普工作。

(三)客观公正,加强监督。评比推荐是实施“计划”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保证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筛选,优中选优。要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申报评比过程中发现谎报业绩、编造事迹、弄虚作假的,将取消或核减该乡镇、单位当年的推荐名额。获奖单位和个人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经查证属实,撤销其荣誉称号并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同时取消或核减该乡镇、单位下一年度的推荐名额。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文2

2010年,我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切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认真开展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根据德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0年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自查情况的通知》(德全科组办字[2010]3号)要求,现将我局开展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自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干部职工提升科学素质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市政协副主席、市旅游局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具体负责我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的落实。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张永全负责协调联系工作。同时,紧密结合旅游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局科学素质工作方案。

二、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结合周五学习日,积极制定科普学习和培训计划,认真开展科普学习活动,记好笔记,写好心得,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有:①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法》以及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科学论断和落实科学发展的讲话;②近年来党和国家有关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③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④本部门涉及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

三、积极开展各项科普活动

1、充分发挥旅游优势,积极支持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在全行业认真开展学术交流、知识竞赛、科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2、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

3、积极承担领导小组交办和委托的工作任务,参加有有关科普活动,增长干部职工的科学技术知识。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文3

一、*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扎实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不断提高和加强自身建设

为切实加强我局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区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细则;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务院32号文件和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公务员行为规范读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员干部读本》及区委区政府有关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的文件等,全局干部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开展了学习座谈、研讨、谈心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组织“大讨论”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增强了活力,思想作风整顿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整顿,大家的政治觉悟得到了有效提高,理论层次进步明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目前,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正积极认真全面展开。

(二)分别以科技兴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科技局名义,下达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市级重点目标,任务落实到了各有关单位,年内组织了检查和督促,截止目前,各项目标完成情况正在汇总统计当中。

(三)改善和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积极完成和落实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工作

1、为充分发挥科技项目的引领作用,依照和参考市科学技术局科技项目指南,结合我区实际,编写了*年度*区科技项目申报指南(涉及信息化工程、“两型”社会建设工程、城区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第三产业升级工程等五大工程10个领域)及项目申报书,对项目合同书重新进行了论证修定,完成并完善了项目合同书。通过互联网(区内网、我局网站)、和纸制文件二种形式面向全区广泛征集科技项目。

2、认真做好科技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等工作。

(1)、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元月份编制并下达了*年度第二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立项科技项目10项。项目涉及信息化及软件开发与中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及行业发展模式研究等领域,安排科技经费192万元。

(2)、四月份了*年度第一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指南及项目申报书,经过近四个月的项目征集、调研、审定,于8月份正式下达了*第一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共立项13项,项目涉及信息化建设、新技术应用开发、公共服务、科技专项及软科学研究等领域,安排和支持科技经费626.12万元。

(3)、认真抓好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分四次分别对以上两批计划项目进行了检查和调研。

(4)*年度第二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已完成前期的审定、调研、论证工作,近期上报审定。

(5)、积极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申报市上的科技计划,截止目前,我区共有12家单位的12个项目被纳入了市第一批科技计划,获得资金支持170余万元。

(四)积极组织和参与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系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汇演,节目取得了优秀奖。

(五)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为重点,以“科普进十”为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1、积极做好迎接《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的复检准备,通过专题片、课件和书面的形式向以自治区科协李君义巡视员为组长的考核组全面汇报了我区的创建工作,实地查看了社区和学校,自治区科协对我区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2、为改变以往各街道科普活动的随意性,提高科普活动的针对性和我区科普经费的使用效率。我们从二月份开始向各街道征集科普活动项目,要求各街道充分结合各自辖区特点,组织设计有特色的科普活动。经过筛选,确定了28项重点科普活动,并正式下达了*年*区各街道重点科普活动计划,截止目前,计划执行顺利,全区各街道均结合辖区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3、以“科普活动月和科技活动周”为契机,积极组织各街道广泛开展了十余场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组织专家为辖区单位组织开展了三十场科普讲座。我区四个有特色的活动被纳入到全市的科普月活动计划中。积极协调、配合市科学技术局完成在人民广场举行的自治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协调、配合工作得到了市局和自治区科技厅的肯定;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举办了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知识竞赛活动,并选派解放北路街道办事处代表队代表*区参加了乌鲁木齐市的竞赛,获得了三等奖。

4、为充分利用我区老科技工作者多的优势,发挥他们的才智,我们多次召开了老科协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制定了老科协工作计划;在科普活动月期间有部分老科技工作者义务开展科普讲座。积极开展反宣传活动,在两个街道放映反宣传片,发放宣传单2000多份,受教育人数达三千六百余人。

(六)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及防震减灾工作

1、*年,我们加强和加大了知识产权宣传的力度。以各类社会公益宣传日为契机,设立宣传点、咨询点、板报、科普画廊、发放宣传单、知识竞赛等,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宣传,提高了公众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我们在人民广场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各街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知识产权讲座,其中在区联办楼组织了一场由市知识产权局张静捷局长亲自授课针对机关干部的知识产权讲座,在自治区技术监督局举办了一次知识产权知识讲座,机关干部80余人参加,通过区气象局短信平台向全区广大干部发送了5条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内容的宣传短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全区开展了一次知识产权知识答卷活动,开展宣传活动3次,发放材料2000余份,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0余份,张贴挂图40套80张。

2、*年,我们在辖区单位、机关、学校、幼儿园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演习活动,提高干部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共发放宣传材料2600余份,组织讲座12场,演习6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3场,知识问答1场,知识竞赛1场,展出展板30块,受教育人16200余人次。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年法制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建设“法治*”决定,全面实施“*”普法规划,紧密结合科技部门法制建设的实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机关干部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科技法律法规的普及率和遵守科技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把我区科技事业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局机关干部的宪法意识,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政策、方针和理论,促进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营造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积极抓好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在学习内容上,根据区里统一部署,大力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结合我局工作职能,根据“*”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出台《区科技局*年法制教育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学法内容,完善相关制度。今年重点以《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学习已下发的“*”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和省普法办编印《“法治浙江”干部读本》,学习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学习方法上,着力推进“一学三讲”和“法律五进”活动。扎实推进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科技及知识产权法律真正进入企业,进入社区,进入学校,进入基层,进入单位,使干部群众真正懂得学法用法不仅要知晓权利,维护合法利益,也要履行义务,承担法律责任。在措施上,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除局里集中组织学习与自学外,还要按时参加区中心组学习,做好学习榜样,同时,结合区“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及“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我局的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提高全局干部职工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逐步提高机关干部科技与知识产权法律素质。把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到“*”普法规划中来,着力强化机关干部的科技、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点学习宣传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防震减灾法》、《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为主的行政法律法规。严格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职责,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四)大力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依托科普阵地,创新普法宣传新途径。在抓好局机关干部职工学习的同时,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科技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大众科普报》、大众科普网站、社区科普阅览室、科普一条街等科普阵地,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普节等重大活动及国务院《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广泛开展科技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融法律宣传于科普教育中,尤其是加强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企业的自主创新,尽快在我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五)深化、完善部门责任制工作。要把部门执法责任制工作,作为促进依法决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进一步健全与执法责任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完善科技项目“三审一决策”制度和追踪问效制,进一步强化对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增强项目实施效果和验收率,适时修改完善有关科技政策和管理制度,规范政务公开制度,确保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使执法责任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要深刻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局主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文5

一、背景和意义

自年国务院实施《纲要》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联合协作、务实进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时期的发展目标。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措施的稳步推进,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普设施不断完善,科普资源逐步丰富,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联合协作工作机制的建立,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建设创新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面向农民、社区居民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亟待强化,科普资源整合力度仍然不够,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科普事业投入不足,科普产业培育和发展不够,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科学素质工作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奠基期。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富民兴许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面向基层、关注民生,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不断提高我市全民科学素质,为推动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富民兴许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

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1.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突出工作主题,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宣传低碳生活、创新创造、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以开展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方居民之间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

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促进基本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4.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不断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完善,资源集成和有效利用得到加强,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初步建立。动员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科普工作与科研、教育、文化等事业紧密结合,联合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三、重点任务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市市情,重点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使未成年人不断提高科学认知水平,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兴趣。

(3)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女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学教育和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2.措施:

(1)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实施科学等课程标准,提高科学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加强数字技能学习教育,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推广“做中学”的经验和成果,创新科学教育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等方式提高科学素质。

(3)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逐步开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4)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动员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开展与青少年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发挥科技场馆等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走进科学殿堂等活动,鼓励学生进实验室、动手做科研、参加科学调查体验。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科学素质网上知识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提高各类科技竞赛的质量。积极鼓励各地和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普及性科技活动,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面向乡村学生、农民工子女组织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等各类志愿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阅历、增长见识。

(5)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活动过程中,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宣传教育。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等常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演练,设立科普教育长廊、板报,营造师生自由讨论的文化氛围。开展创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活动,宣传推广科技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

(6)建立完善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机制。总结推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工作,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活动。

(7)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鼓励中小学校、幼儿园利用家长学校、家校联系会议等形式,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育儿观念、方法给予指导,提高其科学育儿水平。鼓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引导其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3.分工:由市教育局、团市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局、广电局、地震局、妇联、科协参加。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提高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引导农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相结合,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3)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以及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

(4)提高农村妇女及山区、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措施:

(1)建立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化教育机构、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普通院校、乡镇综合文化站、科普惠农服务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大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2)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农民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创新和创造能力。

(3)继续开展农业就业人员培训。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培训或定岗培训,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鼓励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组织有技术、资金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人员进村、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大集、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科教兴村、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活动、“三农”网络书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建立科技工作者“常下乡、常在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宣传,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等科普活动。

(5)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等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科普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全国、全省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和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三创一带”(创建先进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等创建活动,推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先进经验。

(6)健全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等发展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骨干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开展科普工作培训,重点加强对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发挥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技服务中的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作用,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

3.分工:

由市农业局、科协牵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环保局、林业局、卫生局、广电局、安全监管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3)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4)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措施:

(1)加强对城镇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培训教材,作为各类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内容。促进用人单位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2)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健全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小额贷款工作,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需求,组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组织青年技能训练营,开展全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深入开展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广泛开展妇女岗位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激励妇女在工作岗位建功成才。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新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建设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设,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专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

(4)开展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组织职工技能竞赛和同业技术交流,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等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镇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刊物、广播、闭路电视、局域网络上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书屋等,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建设科普宣传阵地。加大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关注进城务工青年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着力加强对务工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3.分工:

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安全监管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广电局、地震局、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参加。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的能力,增强公务员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2.措施:

(1)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中央《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及省委、市委实施意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教育培训。(2)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学习。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将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战略思想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组织培训、自主选学和在职自学中,强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

(3)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在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公开选拔考试大纲和题库中,强化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内容。启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制定工作。

(4)依托各类干部培训院校,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和专业教材。

(5)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继续办好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主题演讲和科学素质大讲堂等。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研场所实地参观学习。

(6)加大宣传力度,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宣传其做法、经验。落实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意见》(中宣发〔〕27号),大力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3.分工:

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局、地震局、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参加。

(五)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激发社区居民提高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社区,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2.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办社区科普大学(学校)。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服务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面向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开展科学、安全、健康生活等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农民工开展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城市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2)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充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发挥其科普功能。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移动电视等新型传媒的科普宣传功能。健全街道科协、科普协会和社区科普小组等网络组织。培养社区实用人才,建立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楼宇、家庭等创建活动。

(3)形成社会化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整合社区内及周边科普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和部队积极参与社区的科普活动。

3.分工:

由市科协、妇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局、广电局、安全监管局、地震局参加。

(六)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任务:

(1)加强教师的科学素质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学素质和水平。

(2)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

(3)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根据需要建设新的科学教育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2.措施:

(1)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鼓励学院等有关高等院校增设科学教育相关专业,着力培养科学教育的专门师资。在职教师培训增加科学教育内容,推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与课程实施能力建设,广泛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县及县以下幼儿园、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为重点,加强科学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完善科学教育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和办法。

(2)完善科技和教育结合、共同推动科学教育的有效模式。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推动有条件的中学科学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组织市青少年科技教育讲师团,实施千名科技教师培训工程。

(3)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教材的质量。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科学课程教材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吸引力。将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将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根据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加强各类人群科学教育培训的教材建设。

(4)改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方法。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增强教育教学效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科学教育培训,改革与探索成人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5)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条件建设。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中小学科学仪器、教具、图书等基本达标,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继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支持和鼓励现有科学教育网站扩大科学教育资源的容量。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动员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馆、职业学校、化教育机构、社区学校等公共机构对公众进行分类教育和培训。

3.分工:

由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农业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参加。

(七)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工程

1.任务:

(1)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时展脉搏,适应国家、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注重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创作开发一批优秀科普作品。

(2)集成市内外科普资源及信息,建立共享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基本科普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3)促进科普资源开发、集散和服务的社会化,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作用,积极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2.措施:

(1)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挂图、图书、展览、影视作品、文艺节目等科普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度。推动优秀科普电影、电视节目在基层播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产品,促进我市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调动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的创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促进开展各类科研项目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产生的创新成果的关注度和知晓率。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充分发挥科技社团联系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创作团队的作用,选择适宜向公众传播的科技成果,探索建立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将科研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

(3)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推动展览和展品在各类科普场馆、设施、服务机构之间交流。推动科普资源包开发,集成各种科普展览、教育和活动资源,供广大青少年宫、科普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普活动站等场所和学校、农村、城镇社区等基层单位共享使用。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建立应急科普资源开发与服务机制。

(4)建立科普资源及信息的共享交流平台。以中国数字科技馆等优秀科普网站为平台,建立动员激励机制,通过分散存储、集中服务等形式,推动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集成共享。

(5)推动科普产业发展。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引导、优化和调节作用,推动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集散和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普产业良性发展。推动科普出版、科普旅游、科普展览展品开发制作、科普玩具、科普教育与科普游戏软件、营利性科普网络等科普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并举的体制。

3.分工:

由市科协、科技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局、林业局、广电局、安全监管局、总工会、团市委参加。

(八)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任务:

(1)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

(2)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3)提升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质量。

2.措施:

(1)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推动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喜闻乐见的科技节目并增加播出时间,出版单位增加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增加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建设科技专栏。市主要新闻媒体确定专人负责科技宣传工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扶持科技宣传报道做大做强。推动各类大众传媒机构参与科普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等科普产品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发行、使用工作。

(2)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加强科技宣传报道人员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科技宣传报道编辑记者集中学习培训。推动科技社团与媒体交流互动,提高媒体从业者客观准确报道最新科技成果、具有科技背景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及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市主要新闻媒体开设科技宣传专栏或专题节目,定期进行科技宣传报道。各县(市、区)主要新闻媒体参照市媒体做法,开设专题、专栏或专版,加大科技宣传报道力度。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

(4)支持新兴媒体加大开展科技传播的力度。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培育、扶持若干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3.分工:

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广电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参加。

(九)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任务:

(1)大幅度增强科普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能力,增加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

(2)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形成较为合理的全市整体布局。

(3)基本建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保障体系。

2.措施:

(1)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2)积极发展科技馆。努力推动建设市科技馆新馆。按照《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对不具备展教功能或不能充分发挥科普作用的科技场馆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积极推动科技馆在全市的合理布局,重点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发展主题、专题及其他具有特色的科技馆。创新理念,加强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策划,增强科技馆的展示和教育功能,提升各级各类科技馆的重复参观率。加强对科技馆运行的规范管理。

(3)建设各类特色科技类博物馆。鼓励、推动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和发展一批专业或产业科技类博物馆。充分利用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或企业闲置淘汰的生产设施,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技博物馆。积极推动科技类博物馆在全市合理布局。

(4)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发展部级和省部级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不同功能的行业科普基地,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纳入全市整体布局。进一步推动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展览馆,建设专门科普场所。加强青少年科技中心、社区科学工作室的建设,努力推动建设新的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力争每个县(市、区)都建有1—2个科学工作室。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培训基地、文化宫等增加科普教育功能。引导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强化科普教育功能。

(5)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依托现有社会设施,推动全市所有的县(市、区)建设具备科普教育、培训、展示等功能的县级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在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到2015年年底,全市6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科普活动站(室),6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建有科普画廊(宣传栏),宣传内容每年更新10次以上。加大科普大篷车配发工作力度,增强为基层群众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中小学、青少年宫利用现有场所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3.分工:

由市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牵头,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十)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1.任务:

(1)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2)优化科普人才队伍结构,稳定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科普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兼职科普人才队伍,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

(3)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2.措施:

(1)加强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培养。依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基层科普组织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业务骨干、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基层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离退休人员,积极发展科普员队伍,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组织群众参与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利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等,采取培训、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科普人才,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发挥农村科普示范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等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作用。

(2)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结合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等活动以及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建立社区科普宣传员队伍。依托大学、科研机构、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科技社团、社区科普大学等,建设社区科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学校、学会、科研机构、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队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交流协作机制。

(3)发展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团委、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企业实用科普人才。

(4)积极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结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科普场馆、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依托科技专家、大学生志愿者、老科技工作者等建立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其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组织策划科普活动的能力。

(5)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协会、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等组织,为科普志愿者施展才能提供服务平台。鼓励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在职科研人员、传媒从业者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在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和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的展教活动中,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作用,为其提供参与科普实践的机会。

(6)加快高端科普人才培养。办好科技传播和相关专业,建设一批科普专门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培养大批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组织策划等专门人才。

3.分工:

由市科技局、科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广电局、安全监管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十一)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

1.任务:

建立健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加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机制。

2.措施:

(1)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落实我市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专职和兼职科普工作队伍。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培训、出国进修、国际交流、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适应科普传媒等事业发展的专门人才。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创作、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

(2)建立完善科研与科普结合的机制。推动国家、省、市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在立项时增加相应的科普任务,验收时对科普效果进行评价。推动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的科研团队、企业、高校和广大科技专家在科研与科普工作的结合上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作出表率。

(3)强化科普投入和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逐步加大对科技场馆等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投入,保障基本建设和良性运转。完善、落实捐赠公益性事业税收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推动各类科普平台的整合共享,提高科普资源使用效益。完善、落实有利于科普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

(4)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根据国家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基准》,组织开展监测评估工作。定期开展全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全市科普统计工作,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为《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探索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3.分工:

由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广电局、安全监管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参加。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1.市政府负责领导全市《纲要》的实施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发挥工作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能作用。各有关部门按照《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2.完善机制、联合协作。市领导小组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实施工作进展汇报,研究部署《纲要》实施中的重要工作,审议重要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

3.各县(市、区)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纲要》的实施工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大投入,为实施《纲要》提供保障。4.加强《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保障条件

1.法规政策。在各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规定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科普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2.经费投入。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纲要》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三)进度安排

1.启动实施。年,推动和指导全市各县(市、区)制定本地“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工作。组织制定本实施方案中11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十二五”《纲要》实施动员和宣传工作。

科技局科普工作计划范文6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切实提高科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组织开展对十精神的学习培训,深刻领会十对科协工作、科技工作的新要求,用十精神武装思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科协工作队伍,切实提高科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服务县委、政府工作大局中创先争优。按照党的十确定的宏伟目标和任务要求,紧密围绕县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县科协工作实际,在服务党的群众工作和国家科技工作大局中找准工作定位,认真谋划科协事业发展全局和工作重点,把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抓好实施《纲要》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1、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围绕阶段性工作目标,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与各成员单位加强“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认真执行《科普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确保《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顺利推进。

2、进一步做好“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突出党委、政府和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大力宣传环境保护、防震减灾、科技创新、食品安全、卫生健康、反对愚昧迷信等科普知识。一是以第二课堂科普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科技实践活动、校园科技节约活动、科普大蓬车进校园活动等特色科普教育活动,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二是以科教兴农为抓手,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农业科技基地示范、科技下乡指导、新型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三是以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深入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广场科普活动、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等阵地作用。加强与有关成员单位协作,深入社区作健康科普知识讲座,举办报告会,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四是以“就业、科学、健康、文明”为目标,充分发挥“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培训载体作用,加强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五是拓展干部科技知识教育途径,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思想的提高、科学方法的养成、科学知识的增长、科学意识的增强,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三、加大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力度。进一步强化科普惠农的示范带动机制,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覆盖面,提升计划实施的实际效益,延长科普惠农兴村的工作链。巩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活动获奖的基地和协会的工作成果,引导和帮助受表彰的农村科普组织和个人进一步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实施自治区科协“五个一”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服务活动,特别是要集中开展农村能人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使他们得到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好的经验、引进更多的技术,带动广大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组织全县优秀“科普惠民农村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参加区科协举办的科普惠农农超对接展销会。

四、创新开展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普系列活动

继续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紧扣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做好“科技下基层”、“全国科普日”、“十月科普大行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大型科普活动,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科普工作的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推动科普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一步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五、加强基层科普服务网络建设,扩大科协工作覆盖面

积极争取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支持,进一步加强各乡镇科协组织建设,扩大科协工作覆盖面;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科协工作的影响力;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建设的路子,发展壮大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志愿者队伍等建设,逐步构建完整的基层科普服务网络体系和工作体系。坚持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管理理念,提升科协组织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科普“站、栏、员”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科普体系建设,增加科协的科普服务能力。

六、认真完成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

深入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工作研究,召开全县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培训会议,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课题研究、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决策咨询成果报送工作制度;实施“专家学者建言献策行动计划”,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全县建设“三大名城”目标,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战备部署积极建言献策。着眼于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利益诉求和建议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