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例6篇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以促进广大农村劳动者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为目标,积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拥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术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目标任务

按照我省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0万名左右。各村、乡、县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每个村联络数十名实用人才,每个乡镇培养数百名实用人才,每个县选拔数千名实用人才。并重点抓好农业技术推广、营销管理、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四支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围绕农业增效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技推广人才使用机制。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素质,适度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规模。到*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型人才总量达到10万名左右。

——农村营销管理人才。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改革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提升乡镇企业管理人员与农村经纪人的营销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建立农村商品营销网络,发展各类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推动乡镇企业与营销合作组织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壮大农村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到*年,农村营销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0万名左右。

——种养能手。继续抓住粮食、柑橘、茶叶、油料、棉麻丝、特色蔬菜、奶业、肉制品等8大优势产业,加强对种、养能手的技术培训。根据农业区域布局和种植业、养殖业的不同情况,采取函授培训和实地讲解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以师带徒相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又一批种养能手。到*年,种养能手人才总量达到20万名左右。

——能工巧匠。具有一技之长的加工、建筑等技能型人才,是生产经营和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能工巧匠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鼓励能工巧匠传播技艺与技能,并通过承包、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化劳务队伍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学习实用技能,壮大能工巧匠队伍。到*年,能工巧匠型人才总量达到30万名左右。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依法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个人财产。

2、支持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乡镇企业或自办实体,依靠科技致富。

3、支持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带动相关区域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

4、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投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由各级财政列入当地人才开发经费总预算,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人才开发机制。

5、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从制度上和政策上消除农村实用人才的“身份”界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二)加强教育培训

1、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要有目标,有措施,要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各部门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每年均要制定并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组织部门继续牵头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各级各类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考核、评议等制度,通过培训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动和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农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卫星电视教育、互联网教育、光盘教育三位一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基本建立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人事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实施“科技平台”项目计划;农业部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以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绿色电波入户等工程;科技部门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劳动部门抓好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规划和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培训;建设部门负责建设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培养农村建设类实用人才;科协负责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

2、创新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不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换能力。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培训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体现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延伸,做到学其所需、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3、拓宽培训渠道。选拔部分拔尖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培训;探索“校市(县)联姻”,进行技术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互教互学、鼓励自学成才,加快科技、信息的普及与传播。

4、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农村技术培训服务基地的作用。办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1、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和支持。

2、改革和完善分配办法。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知识产权与合法收入。对分配到县以下农业一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其定级工资标准可高于同类人员1档;对分配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其定级工资标准可高于同类人员2档。

3、改进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学历、论文、外语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

4、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我省每3年进行一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活动,每次选拔100名左右。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

5、对具有管理才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按法定程序聘用他们从事相应管理工作或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

(四)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

1、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进一步发挥省、市人才市场(包括专业人才市场)对县级人才市场的带动辐射功能,推动县级人才市场,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人才。要依托县级人才市场,发挥乡镇人才服务站和农村人才服务信息点的作用,建立健全集配置、交流、培训、开发等功能于一体,与城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

2、巩固完善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传授农业技术中重要作用。

3、积极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健全省、市、县三级专家咨询服务网络,组织各类专家服务团、科技智囊团定期深入农村第一线,在区域经济规划、技术咨询论证、实用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智力支农服务活动。同时,继续实施“轮换式”智力支农措施。凡申报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在任期内推广一项新技术,联系一个科技示范村;申报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在任期内推广两项以上新技术,联系一个科技示范乡。凡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凡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申报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分别到县或乡卫生机构工作半年至一年。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动科技下乡,智力支农,为农村提供有效的人才服务。

4、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与种养能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方面的技术研讨和交流,推广普及农业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为农村经济服务。

5、切实抓好网络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整合农村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加强星火科技网络建设,开通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向乡镇、企业和有条件的科技示范户提供快捷、方便、准确、可靠的市场、技术信息和服务。

6、完善各类专业协会组织。成立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促进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引导这些专业协会组织为企业和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四、组织管理

(一)“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工程”由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省人事厅会同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科协组织实施。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2

近年来,软件市场的竞争造就了软件渠道浮出水面,同时统治高端市场的外资软件公司的加入及一些传统的硬件渠道的推波助澜,也使得现在的软件渠道竞争已经进入了群雄逐鹿、分疆划地的新局面。软件企业建立的软件销售渠道是否科学与合理,决定了软件企业市场营销成败的关键。但是,对于有一些软件企业在不了解行业环境与自身的产品特点的情况下,盲目地效仿其他软件企业渠道建设的模式与思路,无疑是非常危险的,“成也渠道,败也渠道”。笔者在长期从事软件行业市场营销策划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大中型软件企业渠道建设策略 ——“软件销售渠道建设的五步曲”。

第一步、环境因素分析。对影响软件市场营销活动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主要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潜在威胁性的因素,包括国家相关软件或与软件所服务的目标行业的政策变动;软件标准的出台与修改;竞争格局的改变与替代品的出现;竞争对手的渠道政策;目标用户需求的变化等等。另一类是机会性的因素,包括行业政策的重大利好,比如现在对于软件行业政策的各类扶持政策;竞争对手的退出或其渠道紊乱等等。总之,软件销售渠道建设,前提是要全面了解所有影响软件市场营销活动的环境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软件销售渠道建设的成功,促进软件产品顺利销售。

SAP当初在新开发中国市场的时候,充分研究了中国竞争对手的软件销售渠道模式,竞争对手基本上是采用独家总制,经过充分考证此销售渠道优势与劣势之后,毅然采用了多家总制,一年的时间确实印证了这种制的好处:SBO这个产品迅速铺向市场,第一时间就让国内的竞争对手在客户那里感受到了来自SAP的压力。从软件销售渠道模式的选择方面说,SAP是成功的。

由此可见,建设软件销售渠道之前,一定要从威胁性与机会性两个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认识,多方考证,比较优劣,权衡利弊,才有可能使建成的软件销售渠道成功运转。

第二步、制定渠道建设目标。软件销售渠道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性的工程。因而,就需要分解渠道建设目标,分阶段实施。考虑到销售渠道建设总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要使风险最小化,一般都是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点,并按设计好的流程进行运转;试点成功后,发现问题与缺陷,对试点进行相应的完善;最后,将试点区域的渠道建设经验在其他目标区域进行推广。对于建成的软件销售渠道的功能预期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渠道是否顺畅;(2)市场拓展的力度是否满足战略需要;(3)是否提高了软件的市场占有率;(4)是否扩大了软件产品的知名度,是否树立了良好的产品品牌形象;(5)渠道的建设、维护成本与收益是否成正比;(6)软件厂商是否控制了整个软件销售渠道。

制定渠道建设目标,分阶段实施,先试点,再完善,后全面推广,这是软件销售渠道建设的策略。

第三步、确定渠道结构。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与公司销售渠道的建设目标,确定选择何种渠道结构与模式。对于软件销售渠道的结构,尤其是大中型应用软件,最适用的两种销售渠道结构:(1)软件厂商(总公司)— 分公司(办事处)— 渠道合作伙伴(商、OEM厂商、系统集成商等)— 最终用户四层分销模式;主要适合大中型企业或小型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阶段,产品与技术比较成熟,在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软件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与开发工作少,成型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要;在目标市场上有一定或较高的知名度;有品牌效应,支撑企业的产品销售;销售方式主要以技术与顾问型销售为主,依托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属于技术顾问型销售方式。(2)软件厂商(总公司)— 分公司(办事处或区域经理)— 用户(最终用户、渠道合作伙伴(商、OEM厂商、系统集成商等)三层直销模式;主要适合小型企业,产品刚刚推出市场或无自主知识产品的软件产品;产品知名度不高,无品牌效应;销售停留在依靠关系进行销售,属于关系型销售方式。当然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上渠道结构与模式会有一定的变化。

确定软件销售渠道结构,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公司实际情况与发展阶段等因素,最终确定选择哪种渠道销售结构。

第四步、制定严密的渠道政策。针对软件销售渠道的建设目标及所选择的软件销售渠道结构,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严密的销售渠道政策,具体包括:渠道价格政策、市场支持政策、返点政策、价格保护政策、售后服务政策等。为了更好的刺激渠道销售,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行业领先技术的软件产品,可以尝试采用区域承包或区域买断的渠道策略,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校校通软件作为目前唯一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高级确认测试的校园网软件平台,在2003年,针对分销渠道销售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毅然采用了区域买断的措施,大大激励了各渠道合作伙伴,使得2003年的销售额较2002年增长了2倍,效果非常明显。

第五步、渠道管理与维护。建成后的软件销售渠道,需要对各级销售渠道明确责权利关系,并需要对各级分销渠道进行技术培训、销售培训、技术支持等,并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让销售渠道正常运转。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3

按照农业部有关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的工作要求,本着“手机助力农畜产品线上营销”的主体,切实帮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手机,真正让手机成为农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湟源县农林牧局联合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技推广服务等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周期间初步开展了55人次的培训。现将湟源县开展培训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措施:

1、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

联合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企业制定了培训方案,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农业培训项目,整合培训资源,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在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下乡等培训宣传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现场发放信息服务宣传资料,为农民讲解手机实用技能。

2、明确培训目标,助力农民跨入互联网时代。

邀请移动公司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智能手机应用技能基础课,让农民用好手机互联网,让他们知道网店、淘宝、天猫、京东,也了解了网销与网购,让手机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3、丰富培训内容,利用手机助农民开阔增收渠道。

此次培训班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实际操作、电商与传统营销的区别,电子商务对农产品销售的意义,网络技术等内容,内容丰富、富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农民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搭建了学习平台,引导他们拓宽了销售渠道。

4、加强培训网路安全,增强农民自身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电信技术人员重点讲解网络安全教育知识,举实例生动讲解网络诈骗的危害,为农民财产安全提高了保障。

二、培训成效:

1、便民服务:农民可利用手机开展在线事务办理,医疗挂号、法律咨询、购买车票、网购生活用品、农产品购销等业务。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与思考

自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五年间,大赛对于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推进中国特色职教体系建设、营造发展职教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全国高职院校营销技能大赛。

1 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

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深化“教产合作、校企合作”,提高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努力扩大国际影响与合作。

2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规程

2.1 2012年技能大赛的特点

2.1.1 大赛的目的。搭建高职院校全国范围的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竞技平台,构建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明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育目标,展示并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引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促进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2.1.2 大赛的基本原则。①竞技性原则:作为一项比赛,其体现的是竞技性和竞争性。②引导性原则:比赛能够展现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够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核心能力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提示。因此,比赛的赛项和内容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展开,引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③职业性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落脚点,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比赛的赛项内容取自岗位上的工作任务。④交流性原则:比赛不仅是一个竞技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2.1.3 大赛的内容。定位于对汽车营销专业核心技能及相关拓展技能的考核,在考核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考评。设置: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汽车销售基本技能竞赛和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四个赛项。①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此赛项以机试的形式进行,旨在测试对汽车营销业务岗位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最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了解、掌握情况,既考察选手作为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对汽车营销及其相关知识、方法掌握的面,又考察选手对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了解追踪情况。此赛项的赛点包括汽车原理与构造的知识点,汽车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知识点,汽车营销原理和方法方面的知识点,汽车保险理赔和汽车信贷方面的相关知识点。②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机试的形式进行,旨在考察选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处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选手在实际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考察。此赛项的内容包括汽车销售业务、售后服务业务及配件管理业务记录的操作和汽车保险业务流程的操作。要求选手对典型汽车服务企业的销售、售后的业务流程及保险业务流程有较熟悉的掌握,能够根据业务要求迅速确定流程内容,并熟练地在计算机上迅速并正确的进行操作。③汽车销售基本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面试的形式进行,竞赛题目以汽车销售企业汽车销售中的真实事件为命题,考察选手对汽车营销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及服务质量。本赛项此赛项的赛点是对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保险理赔业务方面所出现异议提出解决方案。要求选手能够运用营销及销售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形成解决方案,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④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情境演示的方式进行,是在真实的汽车销售场景下进行的汽车销售全过程演练和展示,旨在考核选手对整个销售流程的熟练程度和应对不同类型、背景的顾客所表现出的销售技能与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此赛项的赛点包括商务礼仪规范、汽车销售流程、车辆介绍规范与技巧、交流沟通与话术,解答与应变技巧,是对选手汽车销售技能的全面考察。要求选手具有商务礼仪的良好训练,对汽车销售业务全过程的熟练把握和销售技巧的灵活运用,同时要求具有娴熟的语言沟通技巧和灵活恰当的应变能力。

2.2 2012年技能大赛组队要求 所有赛项全部是团体项目,参赛队由两名同校在籍高职学生组成,指导教师有两名,是一次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整个赛项的分析,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参赛队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3 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笔者所在的院校代表广西二队参加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汽车营销,取得全国二等奖的成绩(第18名,全国共64个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体会和收获,为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要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高职学院把人人成才观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才规律,让行业和企业全程参与,按照企业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构建适应汽车营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标准,并贯穿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是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3.1 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由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相关汽车整车企业在全国拥有众多的4S店,通过大赛校企双方从不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深入交流和合作。通过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合作搭建平台,为此,相关高职学院以此为契机,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利用国家对学院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建设的投入,引企入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厂中校”和“校中厂”,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2 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汽车营销比赛项目是由政府部门组织,行业与企业积极参与,为相关高职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的省份,影响专业建设因素之一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能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总决赛是代表学院办学水平较高的指标之一,这就使得相关院校对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和服务环境、真实的生产(服务)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布置,因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开展的实训项目可以来源于行业企业真实的项目,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对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流程、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至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服务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流程选择等在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行业和企业、客户对服务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总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情境和工作氛围的企业化,生产(服务)任务的真实化,运行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点。而笔者所在的省份选拔赛当中,确实有一些参赛的院校参赛团队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通过交流得知,缺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比赛成绩偏低一个因素之一。而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的展示,成绩不是很好的院校会推动学院的相关领导和系部主任把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3.3 增强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俗话说:“高中有高考,职业院校有技能大赛”。能代表所在的省份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院校是一项很高的荣誉,也是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全国各个省份选拔赛当中,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因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个省只有1至3个名额(多数是2个名额),比赛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选拔赛当中,为了2个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名额,有的省份有多达20至30所院校参与竞争。这就是参加技能大赛的世界杯选拔赛,而要想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就相当困难了。这就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参加技能大赛是展示比参赛团队的综合实力的话,还不如说是展示指导教师的综合实力。俗话说:“营销是一门艺术”。通过技能大赛,会进一步推动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团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热情。因为,要想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可能的,教师不但能讲、能做、能写,还要能演;要学会发现困难、分析困难和解决困难;要把每一次技能大赛当作实践、教学和科研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是“复合型”教学团队,教师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把汽车营销当作汽车生产力来对待,要深刻领会“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

3.4 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把职业技能大赛相关教学资源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中去,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把技能大赛的教学形式贯穿到常规教学中去,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村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它对于汽车营销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和发展,当高职院校汽车汽车营销专业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时,这才是我国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鞠锡田.基于“倒副理论”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8期.

[2]俞启定.高职应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8期.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指导

作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5

2019年上半年,昌乐县供销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县市社和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职业农民培训、脱贫攻坚等工作,坚持为农服务和加快发展两手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半年工作任务。现就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19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好乔官为农服务中心的改造提升,现已建设土壤检测实验室1座并打造了农产品展示中心和农民农业发展培训中心;全力推动营丘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指标落地,项目立项、环评等工作,正在办理规划许可、用地许可、建设许可。二是培育土地托管为农服务新动能。不断丰富托管服务内容和形式,以小麦、玉米的半托管服务,完成10000亩。三是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强化南张村水肥一体化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以五图街道的池子村、张家河洼村、高家河村为中心,建设了1400亩的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中心。

二、扎实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与创业孵化。以职业农民讲习所和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为主,加强对全县的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理事长、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大学生、专业大户进行技能技术培训。丰富培训形式,适应农民生产、作息特点,把课堂培训和现场培训有机结合,把培训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造就一批善经营、懂管理、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今年来共开展培训100多场次,培训4500多人次。

三、深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健全完善基层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共建农民合作社、共建综合服务社、共建发展项目、共建人才队伍,实现资金、人才、土地、信息、市场、科技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推进社社合作、社农结合,促进形成了农民群众有利益、基层党组织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有积累、供销合作社有收益的四赢局面。目前,已开展社村共建村30个,实现了村组织和供销社优势互补,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四、积极推进农村现代流通建设。通过寻标对标等活动,先后到安丘、寿光供销社学习电商平台的经验做法,加强对农乐通云商城电商平台的打造,做好农产品上线销售、社区网点布局等基础和服务工作。以乔官为农服务中心为平台,吸引自然邦、恩源科技、麻雀粮仓、淘宝、中农电子商务等多家电商公司入驻,卖出火山小米、板栗南瓜、黄金籽西红柿、坚果等合计5万余单。

五、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我社帮扶干部多次走访贫困户,了解其动态需求。今年以来,组织帮扶干部入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发放帮扶资金5.5万余元。5月县社主要领导带队,到所包靠的鄌郚镇打鼓山村走访看望了贫困户。同时加强与县扶贫办合作,对贫困村、户开展技术帮扶,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在中华总社主办的《中华合作时报》和新华网上刊发。

上半年,县社按照市社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赴安丘、寿光供销社进行对标学访,推动工作见实效,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工作标准以及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2019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1、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发挥职业农民讲习所和创业孵化基地平台的优势,引导职业农民培训向“三农”延伸,用好职业农民培训新平台,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托管服务,增加托管环节,拓展托管范围,不断扩大托管面积。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通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社共建、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加大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打造农产品电商服务新平台,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的交易和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品牌驱动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55-03

一、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一)汽车产业升级与汽车产业政策松绑,对汽车销售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2014年相继出台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等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将打破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坚冰,新能源汽车推广将会得到实质性进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71辆,销量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而预计2016年新能源销售将达到70万辆。预计近五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会有较大提升。

同时,201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宣布自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政策的松绑将会打破4S店单一经营模式,汽车超市和汽车卖场等混合经营模式将会出现在市场中。

而由于新能源汽车在产品性能、使用特点、补贴政策、按揭方案等方面与传统汽车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推销方式也有所不同。此外,由于今后汽车销售由4S店单一品牌经营模式朝着多品牌混合销售经营方向发展,也会使汽车销售从业人员掌握单个品牌提升为多个品牌的产品性能及其推销技巧。

(二)汽车精品销售与二手车销售等“多元化”岗位,对专业人才提出了多技能要求

由于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由此衍生出的二手车销售、精品销售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远远超过新车销售的利润,成为了汽车企业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因此2015年来对这些岗位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设置有培养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的能力模块。此外,由于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未设置汽车经销企业管理的相关课程,也未针对汽车产品的性能分析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因此,一方面没能够满足汽车市场对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的“多元化”岗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打牢汽车经销企业管理的基础,学生后续的职业提升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缺乏汽车产品性能分析的能力,与非汽车类的营销专业相比,学生在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相关岗位工作时优势不明显。

(三)汽车消费者日趋成熟和理性,对销售人员的服务水平和销售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汽车推广普及,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最常见的代步工具,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日趋成熟和理性,对服务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汽车产品日益同质化的现实情况下,服务成为了成功销售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对销售人员的礼仪、沟通交流、文字表达、团队协作、职业态度等基本素质的要求更高,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基本素质远远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现状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紧跟汽车产业升级和汽车产业政策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与产业对接,为产业服务,而根据调研数据统计,目前广西职业院校同类专业都未能针对汽车产业升级和汽车产业政策松绑等现实情况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增加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多品牌汽车商品性能的相关知识,本专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专业人才缺乏二手车销售、精品销售等岗位能力的培养

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近年来发展迅猛,这两项业务也是汽车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各个汽车企业纷纷成立二手车部和精品销售部,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职业院校针对二手车和精品销售岗位能力的培养上,也仅仅停留在对二手车的鉴定与评估的表面理论知识,并未有针对性地设置关于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的知识和技能模块。因此,在这两个岗位就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往往是很难胜任工作或是适应期较长。

(三)“2+1”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就业岗位定位不明确,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本专业一直沿用“2+1”两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都是在校完成学习任务,未接触今后就业企业的工作环境,不了解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清楚今后就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普遍不重视,由于专业基础不牢固,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时缺乏理论的支撑,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四)专业人才职业基本素养的短板,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

本专业与广西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在进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时,仅仅是简单设置一些素质类课程,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完成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做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职业基本素质的短板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也进一步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五)课程未能很好的与岗位需求对接

本专业与广西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在课程的开发上,均未能很好的将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相对接,也没有很好的将汽车行业规范、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更没有针对现有的设备进行课程的开发,使得上课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校所学非用人单位岗位工作所用,极大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思路

(一)建设目标

创新“通专结合,素质与技能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3”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借助我系现有的多个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多品牌、多车型的整车设备,以及新建的汽车营销与礼仪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为教学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突破本专业现存的专业基本素质不高、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短板这两个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最终培养出紧跟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能够胜任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二手车销售、精品销售、维修接待等工作的具有本专业“素质名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建设内容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专结合,素质与技能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对广西汽车行业企业调研、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师资情况、教学条件、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同时在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就业岗位(群)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题,大胆创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2.5+0.5”人才培养方案,并采用“通专结合,素质与技能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五个学期在校学习,第六个学期到汽车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在第二学期安排学生到汽车企业相关岗位进行为期2周的教学见习,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体验工作过程,认识各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最终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这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学生情况、职业形成规律,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有效对接,如图1所示。

2.构建“1+3”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满足多元化就业岗位需要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含订单班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汽车销售和精品销售(含二手车销售)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根据行业需求,将学生分为汽车维修服务接待与配件管理、汽车保险与营销策划、汽车销售企业管理三个方向,也就是“1”个专业核心技能模块课程、“3”个专业拓展技能模块课程。“1+3”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岗位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满足其今后职业提升的需要,解决了由于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的快速发展对本专业人才多技能要求的现实性问题,如图2所示。

3.基于校企合作品牌车型,开发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借助本专业已有的丰田、日产、福特、大众、奥迪、通用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多品牌、多车型,开发品牌车型产品性能说明,推销方法相关的配套学习资料,学生通过日系、美系、德系不同车型的产品性能、推销技巧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解决由于汽车产业政策松绑,4S店单一品牌销售转变为多个汽车品牌混合销售,对本专业学生多品牌汽车综合营销能力的问题。

此外,利用本专业建设的广西首个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整车设备和相关培训资料,实车进行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认识、维护保养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顺应今后几年汽车产业升级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维修接待、配件管理等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解决汽车产业升级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专业人才需求的前瞻性问题。

4.建设汽车商务实训中心和礼仪实训室,满足本专业素质、技能实践教学环节需要

结合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岗位工作,以及汽车楼功能区的重新规划的良机,协助新建汽车商务实训中心。汽车商务实训中心完全按照汽车4S店要求建设,设置汽车前台接待、汽车展示销售区、精品销售区、配件管理销售区、二手车销售区,同时还考虑到学生礼仪训练的需要。学生可在汽车商务实训室进行实战型的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服务接待、汽车精品销售、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二手车销售等岗位标准流程实训,以及学生服务礼仪训练,全面提高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如图3所示。

此外,将新建的礼仪实训室作为教学场所,改变以往只是简单的设置沟通技巧、礼仪基础等基本素质课程的成效不高的方式,针对提高职业基本素质构建“素质类训练实训――职业素质融入专业技能课实训――职业基本素质专项实训”三步骤的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学习项目、实训项目等。同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区内相关培训以满足素质课程教学需要,切实增强学生基本素质,打造本专业学生的“素质名片”,提高就业竞争力,解决本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不高、就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突出性问题。

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特色

(一)品牌驱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利用校企合作的丰田、日产、福特、通用、奥迪、大众等多品牌、多车型的实训室为平台,实施课程实践教学。同时,按照自治区精品课程标准开发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及课程资源库,并通过开发《校企合作品牌车型产品性能介绍》校本特色教材,提高学生多品牌汽车推销技巧。通过整合资源,品牌驱动,从专业建设与改革后近一年本专业学生情况来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突破瓶颈,促进专业快速发展

通过创新“通专结合,素质技能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包括新车销售(含新能源汽车)、精品销售、二手车销售、维修接待、汽车经销店企业管理等专业技能模块,特别针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建立三步骤递进式提升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路径,配套建成礼仪实训室,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突破本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短板和专业技能的较为单一的瓶颈,满足汽车企业多元化岗位对人才的高素质、多技能要求,促进专业发展。

(三)适应发展,紧跟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行业发展

本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多品牌汽车产品性能介绍等相关内容,适应汽车产业升级和汽车产业政策“松绑”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多品牌混合销售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的高要求,适应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专业办学活力。

(四)服务产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本专业人才培养不仅紧跟汽车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同时针对汽车企业岗位需求情况,进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满足汽车新车销售的大量需求,以及二手车销售和精品销售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同时还增加汽车经销企业管理相关课程,以促进学生后续拓展能力的提升。本专业以服务产业为宗旨,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