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例6篇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基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参数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提高,大中型城市的写字楼、商住楼、办公楼等高层建筑已具普遍性,配套的地下商场、人防地下室及车库等多功能的地下室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由于深基坑工程本身是一种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随着周边环境的复杂程度,实施时存在着不同因素的诸多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重大事故。因此,深基坑工程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而基坑工程设计的依据是前期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参数,那么,基坑工程勘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勘察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以及周边环境勘察(调查)。基坑工程设计依赖于基坑工程勘察,一个基坑工程勘察的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到基坑工程设计是否真实反映场地实际情况乃至关系到一个基坑工程的成败。

2 基坑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基坑工程设计参数包括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周边尺寸、土质参数指标、场地土层厚度、地下水、周边环境等,以及附近地区已有的勘察资料和当地基坑设计施工经验。

2.1 土质参数指标

基坑工程的设计首先是确定方案的选型,土质参数直接影响方案的确定,如果所选取的土质参数缺乏代表性,不能反映场地的土质性质,那么这个设计成果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施工中可能出现险情甚至造成事故。当前,有些勘察报告因各种原因所提深基坑设计工程评价部分不尽完美,缺少一些很重要的参数,如只给出了固结快剪指标而未提快剪指标和三轴不排水剪指标,未对基坑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只是在报告中提了一下,不够深入,有的指标试验值太少,无法真实反映场地土层情况,而有的报告提出的剪切指标C、φ值不匹配,使基坑工程设计时无法应用。

2.2 场地土层厚度

由于土层是非均质单一的,在开挖深度内往往存在多种土层,设计时要分层、分段进行计算土压力等参数。而勘察报告中所提供的土层厚度是对于整个场区的,不完全适合基坑工程;基坑工程反映的是沿基坑周边的一些钻孔所反映的情况。因此,报告中所提的土层厚度要有针对性。

2.3 地下水问题

黄石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地下水,一种是上层滞水(个别地段存在潜水),一种是承压水。往往勘察报告中未对这两种地下水进行详细划分,而以混合水位进行量测。基坑工程中降水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勘察报告及专门抽水试验,而有的报告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对含水层进行划分,没有测量地下承压水头等参数,还有一些水文地质参数无法知道。因此,基坑是否存在突涌无法确定,如果存在突涌则如何设计地下水控制方式带来一定困难,往往是凭经验进行设计,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4 基坑开挖深度

基坑工程设计前首先要清楚基坑深度,范围大小等设计数据。而勘察往往是超前进行,正式图纸还没有出来就进行勘察,基坑深度则是听建设方或设计人员口头介绍确定,缺乏必要的依据,往往正式图纸要求的深度与勘察报告中所给出的深度不一致,致使一些参数无法确定,只得补勘,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

2.5 基坑类别等级

由于勘察报告中涉及周边环境比较简单,未经专业探查,只是利用现场地形现状及基坑一些设计参数(这些设计参数不一定准确)来判别基坑安全等级,这样就给建设方在选择基坑工程设计、监测队伍上一些误导。

2.6 基坑工程评价

基坑工程勘察往往与建筑物的工程勘察一起做。勘察报告水平与勘察单位的技术实力是分不开的,有的勘察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在基坑工程方面有些独到见解,在报告中叙述详细,勘察报告中给出了设计的具体方案,与实际的设计方案基本相符,而有些单位水平不高,叙述简单,有时会对基坑工程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2.7 周边环境调查

环境调查的详细与否对于安全经济地进行基坑工程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某些建设单位忽略了这些,不愿意花钱做这方面工作,使一些工程施工造成周边房屋、地下管线道路设施等发生破坏。而有些工程虽然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但许多情况不能反映现场实际,不是范围偏小,就是遗漏一些管网,或者缺少必要的图例说明,给基坑工程设计带来困难。

3 基坑工程岩土勘察应引起重视的几个内容

3.1在进行基坑工程勘察前应详细了解基坑工程的有关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对基坑工程的有关设计资料调查清楚,如基坑深度、坑底标高、基坑尺寸以及与之相关的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及基础形式等,还有基坑周边环境条件以及附近地区已有的勘察资料和基坑设计施工经验等。

3.2对场地地层中分布有软土及粉土夹层或交互层应调查清楚,重点查明软土分布和特征,如埋深、软土灵敏度、夹层或交互层渗透性等。

3.3土工试验应按照国家和一些地方标准执行,对提供的试验参数应指出采取的试验方法,如快剪试验和三轴不排水剪试验。

3.4对可能存在突涌的基坑工程要进行专门的抽水试验工作,对含水层进行详细划分,测量地下承压水头等参数,模拟工程降水时的特点,求出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引用影响半径。

3.5对基坑周边环境条件一定要调查清楚,尤其是周边建筑物结构、基础类型和埋深,地下管线的分布、埋深,道路及地下障碍的形状等。

3.6应对附近地区已有的勘察资料和基坑设计施工经验等进行收集,以便对所承担的基坑工程勘察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建议。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文2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reliminary works of high-speed railway and expounded the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ruction units and administration of prospective design, external coordination at early stage. The article presented some advice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work of high-speed railway.

关键词: 高速铁路;建设单位;前期工作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construction unit;preliminary work

中图分类号:TU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65-03

1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单位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铁路建设程序包括立项决策、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立项决策阶段,依据铁路建设规划,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铁路中长期规划或项目建议书,在初测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规定报批;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工程实施阶段,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铁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竣工或分期、分段完成后,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其中立项决策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属于项目前期工作,是整个项目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根据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出资方代表应及时成立项目管理机构,我国高速铁路的主要出资方为国务院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为便于专业化管理,一般由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出资代表组建合资铁路公司作为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高速铁路合资公司应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按照国家审定的规模标准投资组织建设或委托建设,依据公司章程履行公司决策程序,对建设全过程负责,在项目的前期需完成主要工作:

一是建立建设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制度。及时成立建设管理单位,规范内设机构设置,按规定配置机构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建设管理人员培训。

二是积极介入勘察设计工作。要配合和参与勘察设计工作,履行监督责任,认真开展设计文件初审工作。

三是切实做好对外协调。要做好建设规划许可的报批工作,做好征地报批和实施工作,完成三电和管线迁改等协议签订工作,做好环保、防洪等评估工作,做好建筑材料调查工作。

2 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必要性

2.1 建设单位通过管理人员前期工作的磨合以及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近几年我国处于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期,目前在建铁路项目308个,建设规模大,建设管理机构多,其中铁道部负责管理的铁路公司就多达42个,主要负责高速铁路的建设管理工作,建设管理人员不足,由于高速铁路技术新、标准高,而且铁路公司多为新组建的建设单位,建设管理人员来至不同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地方政府派出人员,他们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受到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虽然为建设单位提供了较全面的管理经验,但这些个体的差异又不利于整个团队合力的形成,这些来至不同单位的管理人员,通过项目前期的共同工作,从产生矛盾,到相互修正,再到彼此适应,最后提高了团队的管理能力。同时,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单位自身以及整个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通过管理人员对制度的遵守和适应,理顺建设管理程序,为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实施、验收以及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中的管理创造了重要的内部条件,有利于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管理过程中更有效的发挥主导作用。2012年3月,铁道部《关于调整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铁建设[2012]37号)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提升18个部管项目管理机构的建设专业管理能力,承担高速铁路等新项目建设管理任务,可以避免项目立项后新组建的建设单位在人员、设施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更加有效的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管理,正是基于加强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作用而制定的。

2.2 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勘察设计工作,对勘察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管,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勘察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维护项目出资人的利益。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是项目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的两个重要阶段,可研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初设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的依据。建设单位如何监管勘察设计单位在可研阶段进行社会、经济和运量调查,综合考虑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从技术、经济、环保、节能、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对建设方案、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等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推荐意见,进行基础性设计,提出主要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和材料概数、拆迁概数、用地概数和补偿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建设工期和投资估算,进行经济评价编制,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在初设阶段开展定测、现场调查,通过局部方案比选和比较详细的设计,提出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和材料数量、拆迁数量、用地总量与分类及补偿费用、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总投资后编制,满足主要设备采购、征地拆迁和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是建设单位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勘察设计单位是项目的合同单位,是建设项目众多参与者之一,具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即首先是对自己企业负责,其次才对自己承担的勘察设计工作负责,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当其企业利益与高速铁路项目利益冲突时,勘察设计单位会优先维护其企业利益而牺牲项目的利益,比如高速铁路沿线某企业规划建设一企业专用道路,勘察设计单位为了赢得该企业的其他勘察设计任务,将本该由该企业出资建设的专用道路纳入铁路项目改移道路设计,增加了铁路建设成本,损害了铁路出资人利益。但建设单位代表的是出资人利益,通过在建设前期介入勘察设计单位,通过有效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类似事情的发生。其次,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前期介入勘察设计工作,熟悉和掌握设计细节,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或者利用社会其他技术力量对勘察设计成果进行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比如,可以通过聘请隧道施工方面的专家,对控制性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辅助坑道的优化,补充设计单位在施工组织方面的不足,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保证高速铁路项目按期或提前投产,实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完善项目的外部协调工作,有利于为项目创建和谐的工程实施条件,维护项目自身及公共利益。

高速铁路项目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活动,涉及面广,内外协作配合的环节多。铁路建设属线型工程,线位经过区域有特殊要求的,还得主动办理有关审批、许可手续,才能保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只有在项目前期充分做好经济和设计调查工作,完善项目各项外部协调工作,才能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规模、方案、工期、投资,确保勘察设计深度和质量,才能确定施组方案、建设工期和工程数量,才能尽可能减少建设项目标准、规模、方案、投资、工期等重大调整,才能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按照现行法规要求,我国高速铁路前期外部协调工作主要有:

①组织征询项目规划选址意见,取得省级规划主管部门颁发的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②组织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经国家环保部审查批准;

③组织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评估,经国家水利部审查批准;

④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经国家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

⑤办理占用林地批复;

⑥办理占用河道防洪论证及水系调整规划批复;

⑦办理跨越航道通航论证批复;

⑧办理海洋、湖泊环境影响报告批复;

⑨办理占用海域论证批复;

⑩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批复;

{11}办理文物保护报告批复;

{12}办理纳入城镇规划许可批复;

{13}办理穿越自然保护区批复;

{14}签订跨、穿、改移高等级公路、航道、既有铁路和重要管线的技术方案协议;

{15}签订重大军事设施、地震监测台、测量标志、中直企事业单位等同意拆迁的意向性协议或取得产权人同意拆迁的复函。

这十五项外部协调工作都是涉及到国家及公众利益关系,多数重要工作法规作出了明确要求,必须由建设单位完成,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替代,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6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其次,建设单位有条件做好外部协调工作,高速铁路出资人为国家铁路主管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其建设单位代表的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利益,维护的就是国家和政府需要维护的公众利益,这一本质属性导致建设单位在完善各项外部条件工作是能够得到各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项目涉及的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较勘察设计单位更有条件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再次,项目前期外部协调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发生遗漏或者错误,必将导致工程实施期的重大变更,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甚至导致项目中止,直接导致投资浪费。

3 建设单位做好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建设单位处于核心位置,在前期工作中要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要选择配备热心铁路建设,有经验、会管理,有事业心的管理技术人员,按岗位配置人员。必须按照“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并用制度管理人,让人适应制度。

3.2 建设单位介入勘察设计工作应配合和参与现场调查,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实施阶段的设计变更 首先要抓好勘察工作,勘察工作是设计工作的依据,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铁路建设必须重视勘察工作。铁路工程勘察主要包括初测、定测,初测主要查明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物、区域地质条件、推荐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的地质条件,初测资料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定测主要核实方案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物,详细查明方案的地质条件,为各类建筑物提供地质资料,定测成果是初步设计的依据。铁路勘察实行勘察大纲审查制度,勘察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规程规范编制勘察大纲,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勘察大纲组织审查,审查后的勘察大纲为工程勘察合同的组成部分。铁路勘察实行监理(或咨询)和勘察成果验收制度,建设管理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勘察单位依照批准的勘察大纲对勘察进行监理(或咨询),应组织对勘察资料和勘察报告进行验收,对实际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进行审核。建设管理单位应按照工程勘察合同约定解决勘察工作的外部环境问题,协调解决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勘察工作提供条件,同时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其次要抓好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编制规定,对勘察设计单位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等勘察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利用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对现场情况的掌握,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进行审查,审点包括维护出资人利益和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内容,对于一些难点工程,可以通过组织对应专业的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高设计质量,但同时应注意到勘察设计单位是勘察设计工作的主体单位,任何意见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与设计单位直接协商得到落实,或者通过上报铁路行业主管部门,纳入项目正式审查意见,由设计单位落实。

3.3 建设单位是对外协调的责任和组织单位,要严格履行职责,在勘察设计单位的配合下,切实做好对外协调和各种协议签订工作。

首先要对高速铁路具体项目进行分析,明确项目涉及的外部协调工作,比如内地项目就不涉及办理占用海域论证批复等;其次要认真分析各项外部协调工作办理程序以及审批权限,比如办理穿越自然保护区批复中涉及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批复的行业是农业,审批权限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等;再次要组织相关单位对现场情况及利益相关人进行详细调查,避免出现关键事项的遗漏,造成设计变更的发生;最后要充分发挥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的以及政府各部门的作用,地方政府是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是全信息的集散点,对地方情况有最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是高速铁路多向对外协调工作的相关者,要充分利用好高速铁路建设单位是地方政府打工仔这一关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做好对外协调的各项工作。

4 结论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是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机构,是实现建设目标的直接责任者。建设管理单位由建设项目出资人选择或组建,是出资人的利益代表,建设项目出资人按权力和责任统一的原则,明确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并监督其完成建设工作,贯彻国家和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组织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就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全过程对出资人负责。在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完成建设单位的组建,让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勘察设计工作,完成项目涉及的外部协调工作,对建设单位完善内部条件,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降低设计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式基于这样的需要,2007年6月,铁道部《关于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是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和按期完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建设单位必须提高对提前介入并做好前期工作的认识,主动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建设外部环境,确保铁路建设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关于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相关工作的通知[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韩同银,杜守继.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业主地位和前期决策的作用分析[J].建筑施工,2006,(03):175-177.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文3

针对有特殊性的勘察结果,结合本工程下一步的重点,建议设计单位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及措施;参与勘察费用结算的审查,认真签署审查意见,如遇有关的签证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协调勘察单位与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之间的配合,督促勘察单位及时将勘察报告提交设计单位,为其提供真实的设计依据。工程勘察的深度应与设计深度相适应。

初步设计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

(1)监理单位在接受设计监理任务委托阶段,应先了解业主的投资意图,分析监理工作任务,明确监理工作范围;

(2)成立监理项目部确定各专业监理负责人,明确分工;

(3)协助业主单位编制初步设计委托书,在任务书中提出相关的设计要求,参与设计合同的评审;

(4)审核初步设计人员的资格、业务水平是否具备初设条件,审查初步设计的进度计划、时间、人员分工情况;

(5)提醒、配合设计单位的各专业人员及时收集业主单位提交的相关文件及资料并在收资过程中随时进行监控,遇有问题协调解决;

(6)随时监控各专业间的设计开展情况,对照初设计划及时掌握、了解初步设计进度慢的原因,并进行各专业之间的进度协调;

(7)当采用分段设计时,监理单位应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做好各阶段设计之间的协调工作;

(8)参加初步设计文件正式出版前各专业的设计评审和综合评审,分析、检验各专业之间设计成果的配套情况,综合检查设计深度及设计质量,提出监理审查意见;

(9)待正式初步设计文件出版后,进行预评审,提出监理预审意见报业主单位。预评审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依据资料的可靠性;

2)数据的正确性;

3)与国家规范、标准的相容性;4)“两型三新、两型一化”的设计执行情况;

5)典型设计的执行情况;

6)质量通病的设计措施执行情况;

7)工程造价指标情况;

8)场地、路径选择是否充分考虑地方规划及环境要求,是否注意避让特殊气象、地质地段,对无法避让的特殊地段是否采取合理、安全、可靠的措施。有关协议是否予落实;

9)场地、路径的选择方案是否满足施工与运行的基本需要,是否方便长期运行维护;

10)线路两端变电站的出线间隔布置是否正确合理,新建变电站的进出线布置是否进行了统一规划。专业间接口配合是否经过校核;

11)线路经过成片林区和经济作物时,为减少林木砍伐,保护自然环境,是否以高塔跨越方式为主要设计原则;

12)导线截面和OPGW型式是否满足系统规划要求;

13)导、地线是否采取合理的防振措施,如线路经过地区发生过舞动现象,是否采取必要的防舞措施;

14)是否合理的选择防雷、接地措施;

15)基础选配是否因地制宜,特殊地基处理方案是否方便可行。为了做好勘察和初设阶段中的上述工作,监理项目部还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监理工作计划。也可将这些内容写到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监理管理文件中,要求相关单位贯彻执行。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报告;野外勘察;界面划分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087-02

岩土工程勘察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数据,对工程的实施建设意义重大。但是随着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问题的影响因素中,既有主观的人为因素,也存在着一定的客观环境因素。所以,对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因素进行实质性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我们才能制定出更为科学、更加合理的应对方案,从而促使工程的利进行。

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勘察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

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地质勘察。然而目前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单位在进行勘察工作时,仍然按照老式的勘察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并没有做到新老方法的有效结合,同时,勘察报告也只强调定性分析,却忽略了分析有关的定性评价数据。从而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效果。

1.2 野外勘察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相当大部分的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开始采用自负盈亏的经济制度,它们只想到了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并没有注重勘察工作的质量,这样,最终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整体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个别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能够获得勘察任务,在做预算造价时故意压低价格,同时勘察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得不把工作量进行缩减,必须或是应该进行的勘察工作不去做或者少做。例如:没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勘察钻探取样工作,从而难以准确确定出分层的位置。有的单位甚至对于地质体采样不完整不连续,甚至不使用取样器,而从岩芯中直接取样,取样的数量也不多,并不满足规定的试样要求,这样得到的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从而导致不能对建设场地地基土做出完整、准确的分析

评价。

另一方面在室外的勘察工程过程中,由于野外实际的现场变化等客观原因,很多计划好的勘察工作需要临时做出变动,所以这样进行下来,很多以前没设想进去的方案都要加进去,工作量就会增加并且勘察仪器也会增加,一时间很多现场负责人工作量增加,但是他们管理力度很难跟上,仪器也不能更好地使用,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勘查结果的真实性。而且,如果记录勘察工程资料人员的职业素质比较低,也会降低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在实际野外勘察中,很多现场负责人为了减少工作量、减少工期,岩土样本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采取,如样本量不够,不够代表性等,并且记录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记录,数据错乱,负责人最后也不进行检查。这些没有职业素质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岩土勘察工程的最后结果。

1.3 勘察报告内容不完整,形式不规范

岩土勘察工作结束后,我们还要对勘察结果及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写一套完整的勘察报告。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很多公司的总结人员不具有岩土勘察工程的专业性,对岩土勘察工作没有系统的认识,使他们写出的勘察报告没有专业性,而且也不够详细。如有的勘查报告只写出了勘察结果,对于勘察过程和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没有写出等。而且由于许多工作人员工作没有条理性,摆放勘察结果及数据错乱不堪,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勘察报告的书写内容。

1.4 界面的划分问题和地质的形态问题及岩土的参数

问题

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主要是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2 探讨问题的对策

2.1 应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改变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单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应用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利用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方法及利用基于GIS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等。

2.2 加强技术人员的能力

不断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并且形成一种定期制度,促进人员知识的更新。勘察单位必须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技术的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2.3 加强监督与管理,推行监理体制

要想做到对勘察市场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严格审查和管理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避免越级和盲目勘察的现象发生;第二,要对勘察的现场工作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打假孔或者不规范的编录试验;第三,要加强审查工作,特别是对勘察报告的审查,要逐一审查勘察成果报告的勘察质量、数据分析等,尤其是对基础选型的论证过程、施工建设等,避免勘察成果报告中只有描述,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的监理体制,保证勘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特殊地段的管理

如果顶板破碎或过构造带,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煤壁工作时,必须先敲帮问顶并在工作地点上方用大板封闭好,防止矸石向下滚落。

2.5 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对于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均是尤为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学习与预测现场观测对比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分析、评估和总结三大过程。总之,经验积累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偏倚任何一方都将失之偏颇。

3 结语

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勘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而且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掌握新兴的勘察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岩土勘察工作者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建设程序,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准确详实的岩土工程资料,全面掌握岩土工程的规章制度,仔细地开展勘察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问题,同时加强技术的创新,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培杰,戴玉.南疆铁路库喀段盐渍土路基病害与防治措施研究[J].路基工程,2006,124(1):

116-118.

[2]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修订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王小生,章洪庆,薛明,等.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与防治[J].同济大学学报,2003,31(10):

1178-1182.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最基础的设计,并为我们提供施工资料,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地基设计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所以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问题,并进行了有力的合作,两者互相结合从而结束了劣质建筑。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在基础设计和岩土工程工作中,应遵循政府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有效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1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地基主要指的是支撑由基础传送的上层结构荷载的岩体或者土体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确保其性能在一定时间内正常使用时,而不易遭受大的损伤,因此,为了项目工程地基不产生质的损伤,通常是由于压缩的地基土层、膨胀收缩、崩溃或外部环境如冻胀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超过规定范围的同时,在地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基基础底面单位面积的压力要小于地基的规定范围内的承载力;高层建筑的沉降值不能大于变形值的最小值,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没有滑动的危险。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指将施工项目的要求作为主要的分析依据,对岩土工程的场地,和工程地质因素等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识别、评价,最后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编制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油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工程地质测绘、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测试和检验,要对其中几个或者所有的为主要依据,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进行具体的定量分析与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岩土工程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文件,其实施过程按照下面的阶段进行:①工程预可行性阶段;②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③项目初步设计阶段;④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⑤补充勘察;⑥施工勘察。

2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准备前期工作不够充分

准备工作不充分,信息不完整,缺少相应的工作大纲。为了节约成本,许多勘察单位已经减少了前期工作的时间和数据,无法及时了解施工情况。即使有大纲,也不按照文件,因此它会导致在勘察设计工作中造成偏差甚至错误。

2.2报告内容问题

提供的报告不明确,往往侧重于定性分析,数据支持太小,无法使专业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如今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些偏远的地勘单位局限于规则中,以描述为主的报告中,结论和建议还是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报告内容的表达不规范,参数选择的矛盾多,不完整、只注重结论,这些都会使和施工人员很难采用该设计,甚至无法采用,从而影响勘察设计工作。

2.3沟通不及时

在地基设计工作和岩石测量过程中,资料大多数只能通过纸媒来记录,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产生大量的错误,给分析人员带来不便。土木工程勘察设计部门之间没有及时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信息流不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不明确,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够。取样方法和勘探取样不规范,不利于认识勘探的方法,对于适用性和合理性缺乏必要的了解。

2.4区域性问题

首先,在地基设计上,由于区域岩土工程勘察的局限性,往往只是工程的研究点,所以不能保证地基基础设计的准确性,导致建筑物无法正常进行施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大部分时间负责工程重点地区,非重点区域则是随随便便。同时,由于设计要求和规格的多样性,保守的调查报告会浪费建筑成本。如果没有区域性的研究成果,就很难了解该地区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性质,在地基上很难以准确评价该地区。在基础设计和工作过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多次勘探手段,最大可能消除地区问题带来的不便,提高勘探和地基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

2.5地基设计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只是影响建筑物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建筑基础设计中,特别是在特殊地形或建筑物周围的地基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会因为一时的考虑不周,出现较大误差,给以后的建设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必须重视环境对地基的影响,避免在今后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6勘察市场的不规范

由于调查市场缺少合理的监管。正因为如此,许多公司勘查不认真,偷工减料,导致调查结果混乱。更严重的是,一些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用自己的经验来写调查报告,造成结果的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在非标准操作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勘探质量,更是导致了勘察专业人员错误观念的快速的滋生。许多调查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利润相当高,无论质量和施工安全都要讨价还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调查环节很难标准化。

3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问题

技术人员的技术人员水平是当前勘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拔尖人才,不定期调动老干部传授经验,做好青年人才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准备工作,撰写书面调查报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注意要有数据的支持,不要给太多的定性理论,其他的表达也必须要符合规范,让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准确,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方便。

3.2制定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的岩层构造十分不同。因此,勘探工作必须十分细致和有益。制定区域勘察设计规程,为今后的岩石勘察设计工作提供了支持,提高了精度。同时要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质量,做到真实的内容、真实的数据、突出的重点,其写作应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在调查前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其他部门应当遵守区域勘察设计规程,严格遵守设计规程以此来保证勘探的准确性。

3.3采用先进的技术

先进技术将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勘察单位应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先进的材料,结合实际需要提供检验条件和基础设计。此外,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此一来也会节约时间,适应各种复杂的条件。

3.4地基基础设计

在设计地基基础时,必须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地基基础的形式如果忽略测试对象的任何方面,在设计和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基础方案应考虑建筑结构类型、材料性质和施工条件,不应因为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基础设计必须考虑当地的形成条件,当地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使一些不恰当的设计过程得到调整,这样才能得出更理想的基础设计结果。

3.5设计与勘察的配合

改变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基础的设计工作,在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力所能及的给与帮助,在设计单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保证地基设计工作的质量,才能全面完成。只有解决调查双方与设计方之间的沟通问题,真正的双刃剑才能发挥珠联璧合的作用。

4期望与建议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岩层勘察和地基设计方面发展突飞猛进,但对一些创新的问题认识很浅,所以有专业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拓展创新理念。积极、及时的纠正错误,同时,更要加强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规范操作。在进行岩层勘察和地基设计时,应掌握各种技术和规范,根据岩石测量和地基设计的重要性,认真负责好数据的记录。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地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和岩土工程方案设计。不能忽视任何相关问题。避免方案选择后的不可逆损失,在施工中,在不同区域的勘探更容易出错,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5结束语

总之,对岩层的勘察和地基的设计是一项更为复杂和细致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这两种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针对勘探工程的发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设计的质量,为我国的地基设计和岩层勘察工程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云.岩土工程勤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3).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勘察设计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勘测定界,权属调查,地类调查,面积量算

引言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指对采用征用、划拨、出让等方式提供土地的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及农用地转用、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测绘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和权属状况,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土地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一种测绘技术工作。该项工作同时又为地籍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发证、土地评估、监察等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资料。从实践来看,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对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实现用地审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对于解决申报面积不准、地类不实、界址标定不规范、发现问题纠正难等具有明显的成效。

一、地勘监理阶段划分

地勘监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地质勘察准备阶段、地质勘察外业阶段、 地质勘察成果整理和报告编制阶段、地质勘察监理总结报告编制阶段。

1地质勘察工作准备阶段

地勘监理工作任务通知书下达和签定地勘监理合同后,即进入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准备阶段。监理工作人员应熟悉合同文件,监理项目部组织核查勘察单位的《勘察大纲》、《技术要求》,检查勘察承包人用于勘察的仪器、设备型号和数量是否满足合同要求;督促勘察承包人提交勘察计划;检查承包人对特大型桥梁、路基高填深切以及不良地质路段等关键和难点工程的地质状况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超前勘察措施;检查承包人是否有计划地开展地质调查测绘工作,为地质选线提供依据;组织召开第一次工地现场会议等。

2地质勘察外业阶段

工程地质勘察外业阶段的监理,除应集中力量全方位作好勘察质量和进度的监理外,还应对设计布置勘察工作量的合理性,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时反馈给业主和设计单位。

严格要求勘察承包人根据合同文件、勘察实施细则以及相关规范、规程稳步推进地质勘察工作;并对勘察承包人所提交设计使用的中间成果进行审核;及时将勘察过程中的监理信息上报业主。

3地质勘察成果整理和报告编制阶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是设计文件的基础资料。务必督促勘察承包人认真整理和编制。检查其数据、文字是否真实、清楚、齐全,相关的格式、术语、图例、符号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办法的条款要求。

4地质勘察监理总结报告编制阶段

在勘察工作结束后,地质勘察监理单位立即进行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尽力在短时间内提交业主。监理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室内监理资料的整理分析,勘察质量的审核和监理总结报告。

二、当前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存在问题

1对相关政策、法规认识不够

在勘测定界过程中,很多权属人(包括单位和个人)缺少合法用地的概念,甚至有些权属人误认为“自家的地”想建啥就建啥,故而对原土地用途的认定结果不同一,随意性较大。给调查人员合理、准确地认定原土地用途带来难度,部分用地单位和被征地群众思想认识上也存在误区,过去征地用皮尺丈量一下就行,现在却要用仪器勘测定界,认为是土地部门想多收费设置的一道手续。在当前勘测定界过程中,相关人对有关政策和法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存在误区,导致勘测定界不能为建设用地审批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2职责分工不明确,“三乱”现象较为普遍

长期以来,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实施与用地审批管理权限相分离,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和发展。“三乱”现象,即勘测队伍乱、执行技术标准乱、提供图件资料乱普遍存在,难以满足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的需要。同时,由于在勘测定界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测绘单位不具备权属调查权能,导致土地权属界线争议较大,权属双方对土地的使用权边界没有统一、清晰、严格的界定,使得在勘测定界时要进行土地权属边界认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3测绘行业队伍管理不规范

当前在市场上,拥有土地勘测许可证的土地勘测队伍甚多,但真正规范的测绘机构并不多。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测绘工作,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而是具有法律意义的事业性、技术性工作。因此,从事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的人员不仅应具备一般测绘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测绘学知识和测量技能,而且应熟知有关法律、法规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用地审批管理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监察制度等,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从现状来看,许多土地勘测队伍的素质和完成的成果质量,还远达不到上述要求,从而影响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加之缺乏统一标准的数据检查手段,“几本账”的情况时有存在,监控过程仅依靠管理人员素质,这将冲击国土审批制度,对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正确决策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建议与对策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提高勘测精度,完善高等级控制网布设工作

为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测绘行业主管部门尽早考虑对原国家高等级控制网进行统一的完善、更新与改造,以提高测量控制基础。在条件允许时,应组织专业测绘机构实施航空摄影测量,用航测法测绘完成l:1000的数字地形图或地籍图,对建设用地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区及早进行土地权属、地类调查,然后整体控制,运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完成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更新工作,以备日后建设用地勘测定界需要。

2.建立完善土地勘测定界规章,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上级部门应加强测绘技术培训,尽快颁布出完善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规程》,建立上下联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测绘成果的监督与验收制度,对测绘成果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注销许可证,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加强对勘测定界队伍的管理、培训.指导

建议上级部门严格勘测定界队伍的资质认证,提高市场准人门槛。对取得资质的队伍,分批进行政策指导与技术培训,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技术交流,建立严格的业务水平考核制度。

4划分职责,建立上、下级之间的委托联动机制

长期以来,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实施与用地审批管理权限相分离,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和发展。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按审批权限应实行分级负责制,确立谁审批,谁勘测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落实到位,也有利于满足勘测定界的质量要求。需要在实践中协调好系统内部的操作问题,其中,用地分散,工作面广、量大、直接实施任务繁重的可由省一级测绘单位负责;对于一些面积较小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任务以委托给当地的土地勘测机构实施更为合理,但必须明确委托关系,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并做好对委托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验收工作,以保证面上工作协调一致,技术统一,成果规范。

四、结语

勘测定界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系统性 的工作,要求勘测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整个勘测定界过程 中最为复杂 的环节 , 国土 管理部 门对建设用地预审 和报批要求 在不断调整变 化 ,所 以在具体作业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职能部门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上 存在着差异 ,数据衔接上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做好相互间的信息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TD/T 1008-200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