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产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型产业论文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1

1.核心能力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拥有多种资源,但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能力与资源有着不同的内涵,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使用、保护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能力的独特集合体”,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陈劲等总结了国外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观点,归纳为八类: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观[7]。王国顺增加了发展过程观和资本观[8],朱开悉提出了财务观。财务能力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能力主要基于两种视角:第一,外显财务能力观。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一个经济实体财务状况的好坏与优劣程度,主要表现在财务比率指标方面。Beaver认为企业财务能力主要由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组成,他通过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与企业的财务成功或财务失败有着高度相关的联系[9]。其后对财务能力的分析指向更多方面,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等方面,但基本点还是以可操作和量化的财务比率分析为主。第二,内隐财务能力观。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分支。该视角认为基于传统财务理论的财务能力是一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外在表现能力,是能力作用的结果,而非能力本身,外显财务表现能力的内在动力才是企业财务能力的内核。朱开悉提出了财务核心能力的概念,财务核心能力被认为是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包括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企业财务活动能力和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而财务活动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最终将体现在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上。罗宏和陈燕认为财务能力是对财务可控资源的作用力,财务核心能力是其中对企业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财务能力,即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核心能力作为“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需要通过财务的方式来解决核心能力这种专用性资产的识别和信息揭示问题;企业核心能力的财务能力包括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适应能力三部分,而通常意义上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属于财务表现能力,不能直接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但为更好地揭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提供了可能。综上所知,内隐财务能力观虽然较好地解释了财务能力的内核,但其较为模糊,不易测量。内隐财务能力最终还是要反映在显性的财务能力上。因此,采用外显财务能力观可以更好地表示财务能力。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核心能力论视角借鉴外显财务观的分类,将其划分为知识产权获利能力、知识产权营运能力和知识产权偿债能力,以此来反映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财务价值。

2.战略能力论Lenz首先提出了“战略能力”概念,认为是组织进行一系列战略活动以实现长期增长和发展的能力。Mahoney认为,能力是组织拥有的一种行为的技能,战略能力是超越基本能力的能力,它的特征包括对客户有价值、优于大多数企业、不容易被模仿或复制等。国内学者对战略能力进行了拓展研究,张文松提出战略能力是能够持续地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关键因素,其包括微观的企业内核能力,中观的企业网络能力和宏观的企业市场能力[12]。杨斌等认为战略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产业先见与创新、战略性资源获取、战略性能力培育的一种累积性学识和技能,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战略能力以创新为核心,包括战略思维能力维度、战略资源管理能力维度和组织自适应与更新能力维度三个维度。邹心勇提出战略能力是企业在充满企业家精神的战略牵引下,组织内到企业网络间的制度与技术协同进化共同适应市场的能力;战略能力可以被分解为企业家能力、技术能力、制度能力、市场能力和网络能力[14]。战略能力所具有的核心性和协同性是分析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的重要指引。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方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一般分为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战略。有学者也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类型分为进攻型战略、防御性战略和混合型战略。进攻型战略指企业主动将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通过知识产权手段抢占和垄断市场;防御性战略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手段打破市场垄断格局、改善竞争被动地位。孙伟和姜彦福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TMR模型,将知识产权战略划分为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和产权开发三个维度。技术开发维度含行业核心技术、国际领先水平、跨行业技术开发等;市场开发维度含产权转让、产权许可、引进技术产品等,产权开发维度含保护范围、维护时间和产权激励等[16]。知识产权战略类型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更多以进攻型或防御型战略为表现形式,进而体现知识产权的排外性或交叉性。综合战略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分析,基于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决策,一方面表现为企业通过内部知识产权资产的战略规划、定位和组合所形成的规划独占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借助知识产权资产与外部厂商许可、联盟所产生的开放协作能力。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战略能力论视角表现为注重企业内部战略运作的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和注重企业外部战略合作的知识产权合作能力。通过对核心能力论视角的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战略能力论视角的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进行分析得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利用合法拥有且有效的知识产权,依托知识产权的财务能力和战略能力,从金融机构、政府基金等主体获取资金的技能。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特征

在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对比一般企业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具有专有性、动态性和掌控性特征。

1.专有性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所作用的对象资产不同于一般企业融资能力所作用的资产,前者是以某类知识产权资产作为融资保证,而后者是以某些固定资产作为融资保证。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如下特征:其一,该知识产权资产能够形成可预测和稳定的现金流。以知识产权类别中的专利为例,现金流具有预测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评估专利运用所产生的收益,这包括以往收入数据的专利,也包括将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利;现金流具有稳定性是指专利所产生的收入波动幅度较小,有持续的收入来源。其二,知识产权的权利边界应当是清晰的,权利状态应当是稳定的。其三,权利归属主体应当明确。满足这几个条件的知识产权资产一般都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即资产只能服务于特定产品和劳务生产的性质,一旦转化用途,其经济价值大为降低。知识产权资产的专有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具有独占性,其对潜在进入者构成一种进入壁垒,以保护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又对企业自身构成一种退出壁垒,这种退出壁垒对企业产生一种推动作用,激励企业家及高管团队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动态性知识产权权利的不稳定和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易变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具备动态性特征。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一方面能够凭借知识产权的创新特性和垄断特性帮助企业创造利润或降低成本,获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创造知识产权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技术替代或者技术模仿等原因,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会突然变弱乃至消失,能力的突变性和灵活性较高。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动态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对于融资规模、融资时限和融资担保等都有限定的要求,也使得融资的风险很难监控。

3.掌控性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秉承知识产权的战略性,具有对相关产业的战略影响力。企业知识产权若处在产业链高端,对下游厂商有较强的影响力,则企业的竞争位势就高,相应的融资能力越强;反之,企业知识产权若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影响力弱,则融资相对不易。此外,企业若拥有重要的产业核心知识产权,则能更好地防止竞争对手的市场进入和模仿,产生排他性优势,获取市场的独占收益,其融资能力则越强;同时,产业核心知识产权也可以使企业能够进入专利联盟、增加与外部厂商的知识产权谈判筹码、开展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创新等活动,以此增强融资能力的可持续性。能力的掌控特性对于知识产权融资来说具有更强的收益获取和偿付保证作用,凭此融资的成功率更高。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作用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界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是企业吸收整合内外部资源,获取知识产权运用收益,取得企业战略优势,保证融资按时偿付等能力的综合表现,其可归纳为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经营绩效都有直接的作用。

1.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的作用知识产权财务能力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来创造企业财务价值,增强企业经营实力的技能,分为知识产权获利能力、知识产权营运能力和知识产权偿债能力。知识产权价值直观地体现在财务方面,企业可以将知识产权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扩散,形成生产作业运行系统的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料,进而通过大规模市场销售获取收益。于磊等研究了上市公司知识产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与样本公司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知识产权所获得财务收益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资产实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便于企业利用整体资产来吸引常规的信贷融资,提高企业融资的规模、延长企业融资的时限、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此外,企业依托知识产权所形成自主产品,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能够快速地完成产品的周转,减少企业库存,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

2.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的作用知识产权战略能力是企业通过对知识产权资产的内部战略规划和外部战略协作,谋求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优势的技能,分为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和知识产权合作能力。知识产权的财务能力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外在表现,而知识产权的战略能力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内涵依托。Levin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自1980年至今的20多年里,绝大多数产业的企业并没有采用通过专利来获得研发投资补偿的做法,专利机制与“时间领先优势”、“商业秘密”等创新回报相比,被认为是一种次优效率机制。但是相关研究发现,专利的战略性运作才是企业大量申请专利的重要原因。Bronwyn等通过与相关领域主要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和经理层进行访谈,并结合1975-1995年间美国半导体企业申请专利行为的定量分析,认为专利产出率的提高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企业研发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17]。具备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能够使企业拥有阻挡外部竞争对手的谈判权和灵活地进入战略性市场的自由权,具有加入专利联盟的选择权,可以保证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创新利益和垄断利益,极大增强对外融资的实力。

四、基于能力差异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选择

知识产权融资目前在国内开展较多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学者通过总结国内各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大体将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分为政府推动类型和市场主导类型。如杨晨和陶晶研究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政府主要采取信用支持和财政支持两大政策支持工具,根据政策工具的配置情况,可以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划分为政府担保+补贴模式,政府担保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付剑峰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开展的实践情况,提炼出政府推动型和市场驱动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政府推动型有政府出资分担风险的成都模式、政府强力推动的内江模式和政府创造环境的湘潭模式;市场驱动型主要有政府未参与、利益方互动的北京模式[18]。但是上述模式的划分缺少企业微观属性的分析,单方面从政府或者市场出发配置资源,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经营状况,无法将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到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中去,从而造成知识产权资金的浪费。如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每年拿出1000万元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贷款进行补贴,企业贷款利息的一半由政府买单。但一年多过去,1000万元补贴花了不到10%。为此,通过引入细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将寻找到划分的基准立足点,厘清融资边界,帮助相关主体寻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文章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由知识产权财务能力—知识产权战略能力构建一个四象限的分析矩阵,由此构建基于能力差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选择模型,如图1所示。

象限Ⅰ为明星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能力都高。处于这个区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经营实力较强、技术能力突出、发展前景较好,企业可以经由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一般不需要进行知识产权融资。象限Ⅱ为市场导入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高、知识产权战略能力低。此类企业通过成长积累或者多元经营,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但是由于企业技术能力偏弱,知识产权资产的战略价值暂时不凸显,因此,在此区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采用市场导入型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采用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募集发展资金。象限Ⅲ为政府辅助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低、知识产权战略能力高。大部分发展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处于该领域。此类企业技术能力较强,知识产权资产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企业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由于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公司财务实力较弱,一般无法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在此部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运用政府辅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比如政府支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来筹措发展资金。象限Ⅳ为衰退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低、知识产权战略能力低。这部分区域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战略价值偏低,企业财务实力偏弱,这种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没有知识产权融资的价值。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融资模式。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是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无形资产未来价值的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信誉,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等显得尤为重要。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概念 

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知识产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知识产权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知识产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知识产权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知识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其中,为债权提供知识产权担保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我国《担保法》第75条第3款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的关键环节,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以及适合不同种类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目前,我国仍然没有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主要是通过一些资产评估公司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评估价值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不高,银行对其评估结果采纳的比例较小。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有形资产少,企业内部信息很少披露给商业银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透明等。商业银行无法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因此比较谨慎,在没有政府提供相关鼓励政策的情况下,一般不愿意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银行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要承担较高风险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进行担保与传统的有形资产抵押担保具有很大的不同。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的特点,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比如一项技术研发出来通过申请取得专利权后,其价值会随着后来更新的技术的研发而贬值,因此商业银行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四)知识产权变现比较困难 

知识产权作为商业银行债权的质押物,当贷款无法偿还时,银行只能通过变现该知识产权来获得受偿。但是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制还不完善,交易程序复杂,成本较高。当企业无力还款时,商业银行不能像处理有形财产作为抵押物一样,通过拍卖、转让等收回成本。 

三、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 

一般情况下,各个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结果都不相同,这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必须面对的一个技术难题,因此建立专门的、权威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实践中可以发挥高校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为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提供高技术性、专业性强的人才。 

(二)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自己的信誉度。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口碑,而且能够为其经营各种业务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其得以长久运作下去的基本要求。努力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得以存活的关键。 

(三)完善知识产权质押风险控制机制 

首先,银行层面,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该企业的调查,选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信誉度比较高的企业;在发放贷款后,商业银行要跟踪贷款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其次,政府层面,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减少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还贷风险。 

(四)完善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体系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体系是解决知识产权变现难的重要途径。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上游企业、机构、团体和个人及下游商品生产商、经销商以及产品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交易和服务等信息。可以减少知识产权变现难的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长远发展。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高科技企业竞争的优势,如何通过薪酬管理来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各高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现状;对策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科技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就是其拥有的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水平。仅从目前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而言,就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并已成为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通过薪酬管理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成为高科技企业管理中最关键、最敏感的一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所谓“知识型员工”是指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二是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们的最终目标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三是他们的忠诚度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而不是雇主,他们有自己的福利最大化函数,他们是否加入某个企业是出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加入的。四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果当他们发现待遇不公、收入未达到期望值,或者所处的环境难以施展其才华、无法实现其愿望时,往往会发生流动。五是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同时也看重支持。六是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这一特点为企业正确评价知识型员工的个人价值和给予合理的薪酬带来一定困难。

知识型员工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多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因此,要根据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薪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科技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出现了许多缺陷,集中表现为薪酬激励不足,具体现在:

一是薪酬战略意识不强。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普遍缺乏理性的战略思考,极少将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作为其发展战略实施的杠杆。

二是总体薪酬水平偏低。根据文魁、吴冬梅主持的北京市软科学项目《适应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机制研究》调研报告,虽然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收入水平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明显比较高,但高科技企业所给薪酬与员工认为应得的仍有一定差距。知识型员工总体薪酬水平偏低,对自身薪酬满意度不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薪酬结构过于简单。高科技企业并没有根据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点进行富于个性化的薪酬设计,浮动薪酬、绩效薪酬所占比例偏小,谈判工资、利润分享、价值分享等国外已经很普遍的薪酬形式基本上还很少见,这种薪酬结构设置状况不足以对知识型员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四是薪酬确定标准不够科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员工薪酬标准上一直缺乏人力资本价值意识,造成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其业绩脱钩甚至严重失衡的现象。即使知识型员工的贡献很大,最多也只是给予一定的奖金,无法参加企业的纯利润分配。这使得很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呈现降低趋势,并且流动意愿增强。

五是职业发展通道单一。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反映到企业员工相对价值的定位上,依“官阶”的大小,认定他们对企业贡献的多寡,单一的纵向职业发展通道会诱导知识型员工将其精力放到职务晋升上,显然不利于知识型员工实际价值的体现。六是长期激励效果不显著。目前,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双重挑战下,我们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也越来越高,跳槽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员工离职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对其长期激励效果不够。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不易测量和评价,导致对他们的考核流于形式,最终使得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缺乏保障,缺乏持续工作动力,影响对知识型员工长期激励的效果。

三、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具体对策

面对着全球化背景下人才争夺愈演愈烈,我国高科技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针对自己薪酬管理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从传统薪酬管理转向战略性薪酬管理。战略导向性是理性薪酬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薪酬政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起战略性薪酬管理的理念,能从战略高度全面认识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问题,系统策划薪酬分配制度。

二是通过薪酬调查来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人才竞争激烈,高科技企业的薪酬定位必须要考虑市场因素,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的薪酬调查,参考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水平,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最终确定薪酬水平,有效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

三是从经济性报酬为主转向全面薪酬回报。目前,企业一般将薪酬仅仅理解为经济性报酬,而忽视了非经济报酬,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随着薪酬水平的提高,非经济报酬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会更大。因此,高科技企业要树立全面薪酬理念,从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转变为“士为知己者死”,走出过去薪酬激励“单行线”,将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来源于/

四是从基于职位的薪酬转向基于人的薪酬。这就意味着薪酬体系从过去以职位评价为基础的职位薪酬体系,转向以对人的评价为基础的技能或能力薪酬体系。而后者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灵活性,还对员工学习新技能、增长新能力的行为提供报酬,满足了高科技企业及其知识型员工的要求。

五是提供多种职业发展道路。随着组织的扁平化,职位层级越来越少,传统的纵向职业发展道路就不能满足所有员工发展的需要,同时员工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单一的职业发展道路也不能满足员工个性化的要求。多种职业发展道路的出现,既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也满足了员工的需要。

六是从侧重短期激励转向侧重长期激励。短期性质的薪酬容易导致员工工作行为的短期化,而员工尤其是关键岗位上的优秀的知识型员工工作行为的短期化和人才流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为了留住关键的人才和技术,稳定优秀的员工队伍,引导员工将关注重点放在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上,企业可以尝试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以提高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效应。

薪酬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用一流的薪酬吸引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业绩,再用一流的业绩来支撑一流的薪酬。高科技企业应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从战略高度系统设计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体系,并在实践中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恰当的薪酬激励,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2]闫宝义,任航.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企业研究,2006.7.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4

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在阅读论文的时候了解作者的学术研究论点,从而发现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写作当中做个借鉴。

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领:《“资深员工激励和管理困境”专题研究综述》,《领导科学》,2016(4);

[2]郭彤梅:《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经济问题》,2016(10);

[3]唐小玲:《基于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财会学习》,2016(11)

[4]贾雅茹.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3):102-107.

[5]王晶昕.浅谈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10):259.

[6]陈勇.创新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的几点设想[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4):36-37.

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矫利艳,陈明岩.试论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1):76-78

[2]焦平,徐琳,王小亚,张华.新世纪西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重塑良好激励机制的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76-79

[3]左勇.激励机制在地矿勘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137-138

[4]王玉.激励机制在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5(12):75-76+85

[5]夏柏军.浅谈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78

[6]程东霞,李龙,隋晓雨,邢晨.人才激励机制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5(07)197

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黄颖.研发团队培育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付红章.我国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

[3]朱镇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难题成因与破解——基于三圈理论视角[J].职教论坛,2016(19).

[4]张锋.关于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以株洲市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4).

[5]郭文富.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

[6]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7]吴何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职能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2).

[8]王金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3).

[9]许丽君.试论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管理学家,2013,(16).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spaper enterprise and employees and makes in-depth discussion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centive compensation on work performance of newspaper employees.

关键词: 薪酬激励;工作绩效;影响因素

Key words: incentive compensation;work performance;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35-02

1 薪酬激励

薪酬激励是“薪酬”与“激励”有效结合的产物,是指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促进效率的提高,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中运用此方法管理员工,能够实现企业盈利,同时员工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是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一种方式。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合理的运用薪酬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可见,薪酬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薪酬激励之所以如此有效,主要是其结合了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使薪酬激励既能够从企业期望的角度考虑,又从员工需求的角度分析,这大大地促进了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2 报业企业薪酬激励要素

2.1 报业与报业员工的特征分析

2.1.1 报业的特征 在我国社会中,报业企业与一般企业在属性、组织目标、价值体系、经营方式游一定的区别。这也正是报业企业特征的体现。报业企业特征具体表现为:①属性。通常情况下,社会中的一般企业都是经济属性。然而,报业企业在具有经济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这个属性是由于报业企业所进行的活动所决定的。②组织目标。报业企业既有产业目标,又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组织目标。为了保证报业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是一种必然情况,这也就是报业企业具有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目标。报业企业所进行的活动是以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整合、传播等,为人们提供重要信息,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这一方面体现出报业企业的产业目标。③价值体系。由于报业企业的组织目标有两种,相应的价值体系也有两种,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指实现报业企业所进行的活动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是报业企业负责社会舆论,运用报纸体现社会效益的价值追求。④经营方式。由于报业企业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企业,在经营方式方面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行为进行,其必须以社会属性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正确的经营。

2.1.2 报业员工的特征分析 报业企业中员工需要处理的工作较多,并且涉及的方面较广,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处理各种问题;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能够对某方面专业信息有一定的认知,为更好的完成工作创造条件;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在面对任何不道德的情况,采取正规的方式进行处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能够准确的评价出各种新闻信息的价值,能够为报业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总体来说,报业企业员工具有的特征是挑战性强、不确定性强、综合素质强、分析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人际关系强、受尊重程度强。

2.2 报业企业薪酬激励的一般模式 在报业企业中实施的薪酬激励方式一般有两种,即货币性质和非货币性质。

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模式主要是通过基本工资、奖金以及福利这三方面体现出来的。此种方式的薪酬激励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都非常的适用,通过货币的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员工基本需要。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薪酬,会将薪酬作为工作动力,更加努力的进行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模式是通过工作环境、事业质量、个人成长这三方面体现出来的。尽管大多数员工是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获取薪酬,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工作环境、事业质量、个人成长方面感兴趣,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空间,或者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获得某些成绩,为自己的事业添上辉煌的一笔;亦或者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在报业企业中也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3 报业企业员工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报业企业中员工薪酬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企业工作人员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文已经非常明确的说明报业企业中员工薪酬激励的要素为货币性质和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对于员工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在报业的货币性薪酬激励中,稿费、业绩提成、奖金中的绩效加薪激励对员工绩效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就以双因素理论来说,员工的基础工资基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业务提成和奖金会随着员工工作绩效发生变化的,也就是工作绩效越好,所得的奖金和业务提成就越多,工作绩效与奖金、业务提成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报业企业中员工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②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工作环境中的办公条件激励、工作氛围激励,事业质量中的工作丰富化和趣味性激励,个人成长中的管理授权和参与激励这种非货币性薪酬激励是间接的体现工作人员的同事关系、工作成就感、社会地位,这与工作业绩也是成正比的,只有提高工作业绩,才能够感受到工作成就感和社会地位。所以,报业企业中员工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也有很大影响。

4 结束语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企业中合理的、有效的应用薪酬激励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报业企业员工薪酬激励对工作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货币性薪酬激励和非货币性薪酬激励都能够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井安,景光仪.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8).

[2]冉棋文,王胜华,吴明星.全面薪酬战略――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3]王冬梅,尹凡.针对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特点分析激励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沪港 服务贸易 比较

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贸易结构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服务贸易的发展实质就是一国或者一个城市服务业国际化过程,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以一国或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核心是信息、金融、电信等高附加值行业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逐渐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国际发达地区以及城市越来越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此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上海和香港的服务贸易发展也逐渐开始引人注目。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服务贸易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行业领域不断拓展,经济总量有所提高。面临国际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上海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为指导方针,在加快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水平,不断提升上海的竞争力和辐射力。香港作为国际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不仅货物贸易发达,而且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量较大。CEPA 的实施也将为上海发展服务贸易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趋势下,很多人提出要借鉴香港的发展经验。其实比较分析沪港两地的发展模式之后,上海与香港在服务贸易的延展上各有千秋,产业布局上也是既有梯度,又能互补。本文通过比较沪港两地服务贸易发展的情况,以香港有益的经验为借鉴,提出上海与香港服务贸易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战略构思。 区位经济特征及城市定位比较

(一)港——对外依附,非独立的经济结构 香港土地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总人口接近700万。香港位于太平洋地区海、空交通要冲,北依内地珠江三角洲,是个典型的港口城市。香港是亚太航运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香港交通发达,京九铁路、广九铁路直达九龙车站,将香港和内地直接连通;区内地铁、轻铁贯穿南北,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连成一片。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港构成香港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是我国通向世界的重要枢纽。但由于自然资源缺乏,香港一直以来都以服务业作为经济的支柱。而良好的区位优势则使香港成为世界经济、贸易、金融的集聚地。 从近几年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来看,主要是离岸贸易发展增值商贸服务模式。在香港服务输出各主要服务组别当中,“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组别最为重要。2003年,该组别中的89.5%是与离岸贸易(即“商贸服务”及“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有关。香港这种以离岸买卖货品的形式对外输出服务的方式,将各类商贸支持服务进行整合,促使提供高增值服务的贸易商发展。基于香港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强大的服务业与低税率自由贸易政策,加上法律制度健全,熟悉内地和海外市场的香港贸易商可以在服务贸易中提供包括授权、、认证、设计、技术支持、融资等一系列商贸活动。这种转变单纯的以货物运输传统的港口服务贸易模式,为基于离岸贸易提供更具增值性商贸服务的服务贸易模式,使香港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采购中心。

(二)沪——对外辐射,相对独立的经济结构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经贸中心,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上海开埠后,凭借其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取代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和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是我国的工业重镇,门类最齐全,工业总产值最高;而且一些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的研发中心也设在上海,目前,上海正处在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关键的战略机遇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只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区位优势仍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海岸线中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支撑腹地广阔,上海拥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广阔支撑腹地,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也可视作其腹地,这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国际区位优势突出,从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经济长廊,上海正好位于其中心部位,而且在该经济长廊的诸大城市之中,上海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科技教育,市场容量最大,商业机会最多。 产业结构形成轨迹比较

(一)港——顺势而为 从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香港产业结构的演进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不但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不明确,各个时期各类产业各个行业调整的主线也不清晰,处于自发的变动状态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掀起了发展高科技的浪潮,但香港却显得“漫不经心”或“力不从心”。香港政府仍然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无论对于主导产业或发展产业,还是衰退产业,都一律实行平等的财税政策,对那些急需扶植的高技术行业,也仍然以“量入为出”的原则行事,乃至于1997 年之前,香港政府甚至从没有动用财政拨款去支持科技开发。

(二)沪——政府作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制定了“三二一”的发展战略,即最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在经济份额中的比重像很多国际大都市一样提到70%以上。但在10多年的实践之后,上海发觉自己还要考虑很多因素。于是,上海决定将产业重心向第二产业回归。过去“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排序已转变为目前的“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发展战略。 2011年,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公布《2011年上海产业发展报告》,将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战略观点、战略重点、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公布于众,目的为引导投资和企业决策。其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电气行业和船舶行业重组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装备集团”的发展思路赫然列在其中。上海的十一五规划中,社会投资总量为1.5万亿至2万亿,而投资的三个重点之一就是制造业基地。“先进制造业”被定位为上海新经济增长点。

进入2005年以来,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又呈现出一系列变化:上半年服务业增长率上升到9.6%;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数量超过制造业利用外资,说明经济驱动发生变化,服务业迎来发展机遇;上海经济亮点之一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很大一块可归入生产者服务业;从服务业产业结构来看,出现了多个新亮点,如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会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也开始形成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服务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产业聚集区、聚集带,一些市郊的经济开发区也开始向服务业转变;服务贸易势头不错,上海的服务贸易占全国服务贸易的18.2%。这些变化清晰地表明上海经济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架构、新增长点和发展趋势,大力并且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选择。 从一系列上海政府官方文件可以看出,上海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从一开始的“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排序一度转变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发展战略,再转变为目前的“大力并且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长期以来政府实施政策导向,而非企业自主、自发的要求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上海在发展了一圈之后,又重新提出了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来拉动上海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因此,上海在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上,还有一个认识、摸索和调整的过程。 服务贸易发展制约因素比较

(一)港——基础薄弱 香港服务业相对膨胀,其它产业相对萎缩,使香港经济结构出现了某些失衡状态。1997年金融危机后,香港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导致了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经济的衰退,使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急剧下滑,由1998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全球第3位下降为2011年的14位。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陷入衰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可归结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开始转移到中国内地南部以降低成本和开拓 国内市场,在香港重点发展服务业,结果使当时在香港的制造业工人,由90万人减少到25万人,而香港企业在内地雇用人员则多达500万。 制造业的北移,虽然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却造成两种负面结果:一是使香港经济在90年代出现了产业空洞化,不仅损害了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和地产业的经济增长潜力 ,也因香港产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缺乏根基而 危害了服务业本身。二是内地制造业丰厚的经营利润使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同时香港又奉行对经济的“不干涉”政策以及不重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使香港制造业升级和经济调整缓慢,整个经济更加依赖服务业,尤其是地产业和金融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应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和前提,一旦服务业失去了服务对象,就会变成无本之末,表现出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而以提供境外服务为主的服务业更易受到外部的冲击和影响。

(二)沪——体制、人才制约 上海部分服务贸易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虽有一定浮动但基本在国家行政管理控制之下。部分行业的准入限制较多, 通信、铁路和航空运输等,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提升自身竞争力。另外,相对制造业而言,上海服务贸易的开放时间较晚,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不足。但随着我国相继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的实施,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服务贸易部门逐渐开放,将有助于我国的服务贸易企业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打破部分行业垄断局面,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潜能,增强国际竞争力。 法律法规不尽完善也制约上海服务贸易的规范化发展。中国大陆没有制定涉及服务贸易的一般性法律,部分领域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规章和文件来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规范。这些规章和文件立法层次低,而且缺乏协调,影响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制约了服务贸易的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民用航空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在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有所改观,但总体来看仍有待完善,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专业人才缺乏是上海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近年来,沪上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快,但会计师、精算师、律师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仍然比较缺乏,这也直接导致上海在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而这些行业是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领域。上海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出口附加值,首先要加快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 服务贸易发展的驱动机制比较 对于一个城市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定位和比较优势都具有相当的外部性,而产业驱动机制则具有内生性,这其实也是沪港两个城市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研究表明,如果要寻求上海和香港服务贸易发展最根本的不同点,研究驱动机制的不同点是最主要的。

(一)港——知识驱动 知识型服务业是香港竞争力的核心。知识型服务业是指主要依赖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公司和组织,为社会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主要由生产型知识服务业和消费型知识服务业所构成。其中生产型知识服务业主要包括会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研发服务、通信服务、建筑设计服务、技术工程服务、物流服务等;消费型知识服务业主要包括房地产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出版和媒体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环境服务等。 香港近期以来走的就是知识经济驱动型的服务贸易体系。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兴起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香港的主要功能已开始转到“知识引进”和“知识传播”上来,而知识型服务业正是实现这些功能的载体。香港早就明确提出了以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建立“知识型城市”城市发展战略。截止2002年,香港服务业已占GDP的86%,并同时提出了要把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的构想。可以说,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是当前衡量香港经济活力和竞争力高低的主要指标。

(二)沪——生产驱动 上海具备生产业驱动型的服务贸易体系。上海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中,本身就蕴含着对发展生产业的要求。上海确立的建设国际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目标,其中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均属于生产业的领域,主体是为生产发展服务的。与香港相比,上海发展生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以生产业为主的驱动模式,是由上海特有的产业基础所决定的,国际产业的全球转移又为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这些优势和机遇在前文所述整合效应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上海区别于香港服务贸易战略发展模式。 沪港服务贸易合作的动力和意义 通过对沪港各自服务贸易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地在服务贸易发展上各具特点、优劣并存。总体而言,香港服 务贸易更发达、服务水平更高、市场制度更健全、更符合国际标准,在金融、银行、保险、法律、会展、影视、广告、物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水平;但是香港目前却面临着服务市场窄小、发展空间有限、且营运成本高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看,服务贸易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较大的经济规模。上海经济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具有区域性金融、贸易、制造中心的功能,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项目的实施,重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而这些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乘数效应将带动现代服务业中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可带动香港经济发展。上海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2年已达到50.95%,但其服务层次、服务范围以及服务品种都处于较低水平,所以,上海可借助香港在现代金融、商业、物流以及服务中心的优势,加快整体软件建设,以促进发展。

由此可见,沪港合作的动力和意义很大。由于两地经济特征具有互补性,可通过合作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作用;两地在某些优势领域的合作(如金融、贸易),有助于两地优势领域总体水平的提高,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巩固和提高其作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龙头城市的核心地位,成为两大三角洲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程度的加深,上海与香港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摒弃传统的“零和”竞争模式,吸收新的“双赢”模式,通过加强合作,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通常,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任何一个地区的服务贸易都不可能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都有优势,也不可能都处于劣势。服务贸易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权衡考虑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保留和控制自己处于优势的环节,对处于劣势的环节则可以通过联合、合作等形式发散出去,这样有利于利润最大化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按照上述观点来看,沪港两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在服务价值链不同环节中具有的优势,并通过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1.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国际贸易问题研究,2005(2)

2.殷凤,陈宪.上海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若干对策.上海改革, 2004(11)

3.王艳杰.香港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评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