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产业论文范例6篇

知识型产业论文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1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制造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在服务业,出现了许多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如软件开发业、咨询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已经成为当前新经济的增长点,并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整个社会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结构的变化,为评价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对这些“知识型”的产业进行统计,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而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作用的统计与量化分析也已成为当前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研究与实践的新的特点和趋势。知识型产业高度依赖于科学与技术,是以知识为主要输入而形成的产出。显然,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为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成为科技统计的重要内容。

在此,“知识型”产业是泛指那些知识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知识型产业统计”是指以知识型产业为统计对象的统计。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对不同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统计,目前主要有高技术产业统计、服务业统计、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统计、知识产业统计这4类,在此,知识型产业统计是对这些不同统计的总称。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最先是从高技术产业统计开始的。起初,OECD采用美国制定的标准对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进行了统计,至1984年,以11个成员国的数据为依据制定了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标准,1994年对标准进行了修定,提出了我们称之为“四分类”的标准。服务业的统计在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的服务业R&D统计是很笼统的。由于高技术的渗透作用,导致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出现,原有的分类和统计已不能满足需要,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引起了注视,《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对服务业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知识型产业予以单列。知识产业的统计则打破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线,把高技术和高中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统计和分析。ICT统计则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与通信为研究对象。

知识型产业统计在OECD及其成员国受到重视,并被广泛采用。1999年OECD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准备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组数据》的文件,该文件就是描述OECD科学技术状况和趋势的一组指标。该《指标》共分6部分,其中有3部分都采用了来自知识型产业统计的指标。第2部分《教育、研究开发和创新的资源分布》共有9个方面指标,其中3个方面是知识型产业方向的指标,第4部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重要性》的5个方面的指标都与ICT统计有关,第6部分《科技产出及经济表现》有7个方面的指标,其中有2个方面来自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上述6部分共有34方面的指标,而与知识型产业有关的有10项,占30%。

二、各类知识型产业的界定

各类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主要区别是分类系统不同。

1.高技术产业

OECD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已为部分国家所采用,我国也借用OECD的这一标准,确定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范围。关于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在此只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这一分类只适用于制造业,这样就把一些属于服务业的知识型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通信排除在高技术产业之外,因而具有局限性。

·这一分类是针对整个制造业的,共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4个产业组。在使用时,往往并不单独使用高技术产业一个类别的数据或高技术产业的某一项指标,而是把这4个类别及若干指标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反映整个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即知识密集程度的变化。

·以R&D投入强度作为判断技术密集度的唯一标准,其中既包括直接投入也包括间接投入。这些指标是:产业R&D直接支出与产值之比,产业R&D直接支出与增加值之比,R&D直接与间接支出之和与产值之比。然而,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间接投入对分类影响不大。

·这一分类所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即使在OECD范围内,也并不都具有高的技术密集度。这种不一致性是由各国国情不同所决定的,这是按产业分类的固有缺点,难以克服。

·为克服按产业分类的不足,提出了按产品分类的方法。OECD制定的高技术产品目录主要用于外贸。

2.服务业

虽然服务业并不都是知识型产业,但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份额越来越大,至1993年这一比例在OECD国家已达到45~68%,服务业R&D支出在企业部门R&D支出中的比例在部分国家也已达到15%~20%。服务业已经开始并正在取代、在部分国家已经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已从使用技术的产业部门转变为生产技术的部门,如通信、计算机服务等。正因为如此,服务业的统计受到了重视。1993年OECD在R&D统计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中,对科技统计中采用的企业部门的分类进行了修改,最重要的变化是服务业的分类比较详细,由原先的6类增加到11类,R&D投入强度高,即技术密集的行业予以单独分类。1997年,OECD在制定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修改版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把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统计也扩大到服务业。

OECD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提出了一个目前在科技统计中采用的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表1)。表2是部分国家服务业R&D经费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服务业R&D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及有关活动、通信、研究与开发、运输与仓储这4个行业。

表1服务业的范围与分类

名称ISICRev.3

批发、零售与车辆修理

饭店与餐馆

运输与仓储

通信

邮政

电信

金融媒介(包括保险业)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计算机及有关活动

软件咨询和供应

其它计算机服务

研究与开发

其它商业活动

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活动等

50~52

55

60~63

64

641

642

65~67

70~74

72

722

72(不包括722)

73

70.+71+74

75~99

表2服务业R&D占企业部门R&D的比例

单位:%

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及相关活动运输与仓储通信其它服务部门合计

挪威23.79.90.32.45.541.7

瑞士4.522.70.90.24.432.7

加拿大8.84.90.32.813.830.6

美国1.88.5——4.611.226.1

英国9.55.30.13.00.318.2

法国——2.62.7——1.46.8

意大利6.02.50.11.80.210.7

3.信息与通信技术(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知识型产业的核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一个行业,不仅其产值、增加值增长很快,而且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高工作和生产的效率而提品和服务。根据国际数据协会(IDC)的定义,ICT由以下3部分组成: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创新型; 融资; 知识产权

创新型企业是在制度、管理、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具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灵敏反应的企业。创新型企业的高风险、高收益和信息不对称特征,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瓶颈,引起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财务学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持续研究,在理论构建方面,从资金缺口理论、天使资本到R&D融资理论、融资约束理论等构成融资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场实践方面,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通过融资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各国政府推出的创业基金、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模式,从客观上反映了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供给及实现路径。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和现代计量技术分析方法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内容集中于考察:融资约束理论、知识产权融资和融资风险管理。

(一)融资约束理论:企业融资行为及其运营后果

资金缺口理论阐释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约束。Macmillan(1931)提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在信贷市场上是指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需求,从而留下融资有效供给不足的缺口。资金缺口理论能够解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Colombo,and Grilli(2007)对初创高新技术公司的资金缺口作出了新的探索,以意大利386家高新技术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可能影响银行贷款追索权的特征,得出了信贷市场不完善、融资存在层次结构的结论。

Mu rray Glickman等经济学家发现根据新古典主义理论应该进行投资的项目可能会受到金融市场的约束。而无法获得满足投资项目的全部资金。从1970年西方学者开始重视研究企业投资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Myers(1977)、FazzarI(1988)、Worthington(1995)、Cuminins,Hasset andIlinet(1 999)、Berger,Ofek,and Swary(1996)、Bernanke GertIer,and GiIchrist(1996)、Hovakimlan,and Titman(2003)等众多学者对融资约束进行了研究,成果丰富。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抑制尤其明显i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增长速度越慢;发达的金融业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困难;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融资约束成因的主流解释。

(二)知识产权融资:企业价值评估与融资实现路径

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资产,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为解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难题,政府创造性地制定了知识产权融资相关政策,从而使知识产权融资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知识产权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国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知识产权资产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为知识产权融资奠定了理论基础。Bruce Berman(1999)运用潜藏价值的概念,说明企业从知识产权经济中获取利益,并验证了知识产权与企业增值之间的数量关系;Mann,and Sager(2007)研究了公司创立时的专利行为与后来的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其间的6组正相关关系。MarkBlaxill,and Ralph Eckardt(2009)论证了知识产权“无与伦比的优势”,拥有恰当的知识产权和正确的管理战略,公司会产生溢价、增加市场份额、维持低成本、甚至直接产生收入;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优势,公司的产品会失去独特性,只能通过价格手段来竞争。Constance LutoIf-carrollet af(2009)阐述了通过高新技术联盟的方式,如何使创新借助知识产权的形式实现增值,并且形成企业的现金流。

2.知识产权融资实现的一个前提: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估价是知识产权从财产权利转化为特定融资方式表征之权利的技术前提,是知识产权融资的制度保障,也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置措施。虽然美国评估准则委员会(ASB)、欧盟评估师协会(TEGOVA)和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1VSC)都制定了评估准则,但由于知识产权价值存在无形-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知识产权的评估仍然存在技术性困难。因此近期的研究文献也大量集中于评估技术方法和模型创新的研究。

Won,Sung,and GJ.Lobo(2000)从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角度研究无形资产的市场估价问题,提供了披露的无形资产、相关摊销费用和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之间关系的经验数据,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对报告的无形资产价值有积极的估价作用,而且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他资产的评估价值。Chiu,and Chen(2007)利用企业吱付专利费用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行为,来判断专利价值及其寿命,从而站在知识产权许可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基于客观的专利价值评分体系的估值模型;Jeffrey(2007)介绍了名为nested logit的市场占有率模型,用于评估品牌消费产品的许可证持有人的价值;Sohn,KIm,and Moon(2007)则研究了结构方程模型在预测中小企业科技基金财务绩效中的运用,他们的成果可以运用于收益法等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Lai,and Che(2009)则从负面角度考察专利的价值,认为专利侵权诉讼赔偿是专利的法律价值,他们从美国地区法院检索的4289件专利侵权诉讼中提出65个有效样本,用17项指标对专利规模加以量化,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专利估价模型,随后通过改变专利估价模型输出的z评分确定了专利综合评价程序。

3.知识产权融资的实现路径

知识产权融资如何实现?通过对大量成果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条研究脉络,从政府政策支持,到融资特性(指内源融资还是外部融资)、知识产权的资产基础,构成知识产权融资的实现路径。Lofsten,and Lindelof(2003)从创业氛围考察成长型企业的融资特性,指出自筹资金是小企业的主要融资特征;Folta,and Janney(2004)在对新兴技术公司的研究中指出,由于新技术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使其融资成本较

高。,DouglasCumming(2005)分析了1982―2005年间澳大利亚的风险资金和私募基金在创业投资中的业绩表现,得出政府创业投资基金项目(1lF)不仅能给刚刚成立、在创业初期或者高科技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还能给投资提供管理建议。CoIombo,and Grilli(2005)以意大利的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得出在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方面,外部融资与内源融资相比事实上并不具有更大的作用。Svensson R(2007)以瑞典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专利数据为基础,指出外部融资对专利商业化及其商业化的速度有重要的影响,建议政府在制定贷款政策时,既要关注融资的项目,更要重点关注借款者(公司)的情况,贷款的偿还应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而非周转率;Minola,andGiorgino(2008)认识到意、美两国在高科技初创公司之间的融资差异,建立并使用模糊方法分析影响意大利公司财务结构的因素,得出企业家的形象、项目的性质、财务情况和市场特点是影响投资意愿的第一层次因素。

(三)融资风险管理:决策的重要事项

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的权属风险、估值风险和变现风险进一步加大了融资风险,因而风险管理备受关注。Boer(2002)指出融资环境的变化,导致对风险和价值评估更为复杂,融资分析工具也发生了变化;研发价值的定量评估、风险因素剖析、实物期权的应用都是变化导致的具体成果;Michel,Mark,Robert,and Sandeepshah(2007)评估了将一个基于期权的风险管理框架和相关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现实的连续信息技术投资问题的可行性,从而帮助人们认识投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有价值的。Gordon,Leob,and Tseng(2007)根据美国112个公司样本研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建立在企业风险管理与环境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企业规模、企业的复杂性以及董事会成员的监督5种因素的恰当性匹配基础上。Wong¨mpi ryarat(2007)以泰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SME银行)最近转向帮助技术型创新企业,指出技术融资给SME银行带来严峻挑战,进而提出风险资本管理的模型,利用EVA主动检测银行提供风险资本的效率与风险回报;Klm,and Sohn(2010)以韩国的技术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了研究,得出SVM模型与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后勤网络神经回归模型相比,在风险的技术评估环节和技术型中小企业贷款的投资决策中的精确性表现更优。Brown,Steen,and Foreman(2009)以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公司为例,讨论了高科技公司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指出传统风险管理模式需要改变,董事会的责任应包含风险管理和监督;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应要求企业报告风险管理或创造单独的风险管理程序。

二、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一方面集中在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创新和融资实践问题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西方融资理论的中国化应用和创新方面;龚凯颂(2009)就对我国企业融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田晓霞(2004)则从规范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小企业融资需求、信贷配给及宏观经济政策冲击的研究作了综述。本文仅就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小企业融资和知识产权融资问题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践问题

1.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理论研究

集群融资理论是国内学者在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上的创新,由于创新型企业是典型的具有集群经济动力的企业类型,因此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涵盖了创新型企业因素。陈晓红,杨怀东(2008)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结合起来,从社会资本和信息传递的视角,深八剖析了中小企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经济机理,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基本模式框架,并针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体系建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中小企业信用行为特征、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风险度量以及政府的作用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阐述,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体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彭芳春(2008)通过文献研究表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具有理论依据,指出我国的融资有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并从融资的微观基础、融资渠道、公共政策方面提出加快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建议。

2.关系型融资研究

虽然关系型融资的概念源于国外研究文献(Boot,2000),但关系型融资的理论与实践均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早在2004年,彭文平就对关系型融资作了理论述评,分析了关系型融资的优势和对金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在中国的特有运用前景。谢沛善,翁呜(2009)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银行在与中小企业的重复博弈中减轻了逆向选择;吴群(2009)从机制创新角度,孙亚云(2008)在指出关系型融资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也对其局限性加以分析。

3.再融资问题研究

再融资是中小企业创立以后,实现规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再融资能力较弱,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再融资有其自身的特点。周运兰,蔡根女(2008)立足股权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再融资研究作了回顾,得出了中小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和长期负效应的结论,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应该多选择配股方式;谢沛善(2009)针对广西科技型企业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的特点,分析指出存在的再融资规模小等七个问题,提出加强政府对科技型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政策引导四项对策。虽然负债再融资是企业融资实践中的普遍现象,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却不多。岳续华(2008)提及负债融资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梁杰,石旭男(2009)则基于我国249家上市科技型企业的财务数据,提出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调整负债率的三个最优区间。

(二)知识产权融资:理论与实践问题

国内研究自《担保法》提出知识产权财产权质押后,虽然实践中有些成功案例,但没有引起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直到对2008《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2009《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实施后,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关注并渐成热点。

1.知识产权融资理论与创新研究

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彭湘杰(2007)总结了国内外知识产权融资实践,分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理论基础(担保物权理论的发展)、法律地位(物权法的实施、担保法的不断完善),指出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登记制度、电子公示、集合财产担保、简化程序、多渠道融资等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的论述。

融资创新研究视角。赵昌文,王晓东(2002)提出要通过微观的融资方式创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高风险性和通过宏观的融资环境创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成本性。蒋志芬(2008)借鉴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些成功

经验,指出在借鉴国外经验时要建立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机制。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金融创新。

知识产权融资方式问题。汤珊芬,程良友(2006)介绍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定义、流程和特点,详细评述了它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及其融资的优点,并提出了在我国应由政府介入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主张;袁晓东,李晓桃(2008)提出开展专利质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可尝试专利质押贷款证券化,而具有专利许可未来收益的企业也可以尝试专利许可应收款证券化。陆志明(2004)指出知识产权担保融资需要金融机构转换传统的经营观念,知识产权的担保价值并非完全仅仅是担保品的可转换性,而是基于知识产权担保品的未来现金流入;梁冰(2006)指出要构建现代担保物权以此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认为能产生未来现金流入的知识产权能作为一项财产,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担保物融资需要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高意识并付诸实践。

2.知识产权融资的价值评估研究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实现知识产权融资的技术前提和保障。2008年11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重新修订《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对规范知识产权评估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也引起理论研究的兴趣。

评估方法与模型。张涛,杨晨(2007)提出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模型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即依据知识产权盈利价值与知识产权战略价值来评估知识产权,提出知识产权价值定量评价模型――用收益现值法评价知识产权盈利价值,实物期权法评价知识产权战略价值;宋伟,彭小宝等(2008)利用知识集成的产权化定量分析方法,即集成创新的TlSEC评估模型、模糊因素评估模型和集成创新区间价格模型来评估知识产权。

基于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研究。杨松堂(2007)对三种传统的评估方法在使用时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应做到“三个结合”,即评估专业人员与相关行业专家相结合、评估价格与权利质量相结合、文献检索与研究分析相结合。王岩(2008)论述了创业板体系中应该合理设制知识产权程序要件,指出,现实中对价值评估有很大的主观性,严格程序可以有效降低评估中的主观性i认为在资本市场上,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估量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问题,更多应该是程序性而不是实体性的。

3.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研究

融资风险是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决定其融资风险的独特性。

关于知识产权自身的风险。苏世彬,黄瑞华等(2006)就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桂黄宝(2007)就技术创新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问题;宋艳,银路{2007)就新兴技术的风险识别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融资的风险。张伯友(2009)认为企业经营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是影响融资的主要因素,提出将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与各类知识产权风险分类别、分梯次地分解,由相应的机构或部门分别加以把握和控制,得出高风险的交易成本制约着交易的顺利实现,完善担保制度有利于分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结论;宋伟,胡海洋(2009)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高的风险和由高风险产生的高交易成本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指出我国目前保证资产收购价格机制、联合担保机制、知识产权质押反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这些风险分散的实践尝试都有缺陷,建议我国应该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家担保制度来有效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的主要特点

1.研究内容特点

(1)重视融资基础理论的研究,在继承和扬弃中持续发展   以静态融资结构理论为例,从David Durant(1952)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到MM理论(1958)、权衡理论(1960、1970年代)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再到信号传递理论(1977)、新优序融资理论(1984)、委托理论(1986)等新资本结构理论流派和控制学派、市场学派(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融资理论研究的脚步并未停止,动态资本结构理论随后兴起。

(2)重视融资风险的研究

在研究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时。研究视野较为开阔,以融资风险的研究来支持融资决策的研究。除期权风险外,前述的Wong¨mpI ryarat(2007)和Klm,and Sohn(2010)关注的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风险,B rown,Steel,andForeman(2009)则更关注科技公司的风险管理。

2.研究方法特点

(1)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丰富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有“理论”(何剑,2005),除会计学、财务学和计量经济学外,还涉及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贸易理论乃至经济地理等。例如在研究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融资规律时,就巧妙地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金融周期理论,把研究方向引导到融资约束上来,并形成资金缺口理论、天使资本、R&D融资理论等阶段性理论成果。

(2)实证研究非常严谨

国外重视实证研究,同时实证研究很严谨,既构建了大量的融资模型,又能够对模型加以深刻的数据检验。本文提及的实证研究文献,大多数具有这样的特点。

(二)国内研究存在的差距

1.选题的动机:国内的研究更关注政策热点问题

我国学者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对政策热点非常关注。以知识产权融资的研究为例,虽然知识产权已经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举足轻重,但在我国,直到物权法实施后,才为学界所重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明显受到专利、版权、商标、农业知识产权、地理标志等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的影响,缺乏整体的研究视角。事实上,由于相关的研究工作也是多个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分别推动,因此研究的视野更受局限。

2.研究的侧重点:国内重应用型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问题导向强烈,非常重视争取国家、企业有关的研究资金的支持,对个别问题和表象问题的研究较为集中,而对融资的一般问题、内在规律的研究较为缺乏。仍以知识产权融资的研究为例,物权理论是知识产权融资的基础,而研究相关问题的往往是法学专家,财务学专家则缺乏研究动力。又如项目融资的研究成果,大量集中在个案研究层次,同样缺少基础理论的研究。

3.研究的内容:国内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研究不够深入

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提出。表面原因是融资难,内在原因则是投融资风险过高,对创新型企业尤其如此。而我国目前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企业融资风险的层级,难以反映创新型中小企业自身的风险因素,解决对策的针对性不强。

(三)国内研究对策与展望

1.理论与方法的融合与统一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需要理论方面的思想家,模型构建者和数据、实务检验者的共同努力。

(1)融资理论创新

已经有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证明西方融资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存在很强的局限性。中外理论界也已经就转型期、新兴经济体等的经济问题开展专门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学界迫切需要对融资理论进行创新,以适应并服务于中国这样复杂的、庞大的经济体的发展。如何实现创新,是经济学、财务学家等面临的艰巨课题。

(2)融资模型的创新

回顾融资理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模型、管理模型的极大丰富史。每一个模型的创建,都是通过假设的研究来实现的,而实现每一个新的假设提出,都代表了融资理论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要实现融资模型的创新,需要多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也需要边缘学科的不断发现;需要融资理论上的继承和扬弃,也需要深入的实践研究和探索。

(3)实务检验的发展

虽然理论创新是专家、学者追求的目标,但所有的理论,都要经得起实务的检验。我国不少财务学者把精力放在对融资理论和模型的数据检验上,这是非常好的起步与转变。但是,检验本身并不能直接实现理论的创新与进展。目前,中国的实证研究,有泛滥的趋势,虚假研究的例子也不鲜见。在中小创新型融资研究领域,实务检验要立足于“中小”和“创新”的基础上,研究融资问题;如果只是针对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泛泛的数据检验,难以实现有效的理论验证,更不用奢谈新的发现了。

2.研究内容的扩展与转变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已经由融资结构等经典理论,向公司治理、业绩管理等方向发散。以知识产权融资为例,研究内容应朝如下方向转变:

一是知识产权融资如何适应全球化、和谐化的趋势;

二是知识产权体系不断扩大对融资的影响;

三是基于融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理论;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中型工业企业 知识产权竞争力 内涵 构成要素

知识经济时代,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并逐渐成为决定组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是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的主力军,在知识产权开发、运用、管理和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有对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一是文献较少,樊燕甫(2010)讨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含义,夏钰(2011)探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内涵;二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学界多以资源基础论、能力论为视角,探讨知识产权能力、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等含义及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从资源、能力等要素整合的角度系统论述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并分析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以期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参考。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界定

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吴玉桐,梁静国(2007)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数量和知识产权质量来衡量。樊燕甫(2010)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在知识产权的产出、保护、运用、管理等层面上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夏钰(2011)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中,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知识产权资产为手段,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利用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推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进而形成对市场的掌控权以及持续的科技经济竞争力。可见,学者对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到研究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再到整合企业知识产权资源、能力等要素的过程。

根据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认定标准及企业规模大、产品产量多、运行质量高、技术领先的特征,本文将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界定为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以知识产权资本化、市场化为目的,开发创造潜在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资产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成果,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组动态能力体系。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作为多项能力的集合体,它是由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开发创造潜在的知识产权和运用、保护知识产权资产的能力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活动的外在环境支持要素构成的。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创造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的运营将静态的知识产权资源资本化、市场化,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可以减少企业知识产权的流失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外在环境要素的支持。

1.知识产权资源要素

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是显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各要素组合的综合效果,是对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最直接的评价。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资源要素不仅包括知识产权产出量,还包括知识产权产出效率。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经营资源,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需要质的提高。据统计,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年申请数达到了198890件,数量可观,但是从质量上看,发明专利年申请数只有72523件,仅占专利年申请数的36.46%,有效发明专利数也只有113074件,竞争力不强。

2.知识产权能力要素

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要素包括知识产权投入能力、运用能力和保护能力。

知识产权投入是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主要包括R&D经费支出在内的财力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数在内的人力资源投入。知识产权投入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企业知识产权的产出量和产出效率。因此,知识产权投入能力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构建的保证。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是指大中型工业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实现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本化,给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和获取利益的能力。它反映了企业对其可支配的知识产权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成效。

知识产权保护既是激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的‘催化剂’,又是维护创新健康发展的‘保护神’。保护知识产权,不仅需要提高公众意识、完善制度建设,营造法治环境,更需要解决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需求。在立法保护方面,主要是通过《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合理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活动。在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方面,体现在司法机关知识产权司法案件年结案率、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案件结案数量、工商局商标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数以及民众是否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等方面。

3.知识产权环境要素

知识产权环境表明企业之外的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外部环境对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活动的影响。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优惠的政策和更加健全的信贷政策、投融资政策,使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融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樊燕甫.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2]夏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内涵探析[J].价值工程,2011,30(32):113-114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4

心里授权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专家学者所给的阐释都不一致,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阐释。比如,有的专家认为心理授权就是一种提升自身能效感的内在激励方式;还有的认为心理授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企业员工进行授权的心里感知过程,进而产生内在激励。因此心理授权在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的理论依据所牵涉的面就比较广,包括人力资源、人性假设和成本转移理论三方面。知识型人员主要指的就是高学历、很强的专业、在科研方面能力突出的顶级人力资源,在高校中、社会中、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文化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知识转移成本相比较高,因此可以把一定的决策权转移给知识型人员。同时通过心里授权搭建一个能展示知识型人员的科技平台,充分展示知识型人员的科研技能。经济视觉就是知识型企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服务、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上。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不但能激励高校知识型人才的潜力,还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在工作方面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自身的能效感和工作能力,促进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展。理论方面,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不但牵涉到个人和公共的价值观,还牵涉到民主和公正等其他方面。心理授权管理也就是管理者不但要从理论方面关注知识型人才,还应注重正确引导知识型人员所取向的科研方向和个人需求,争取做到民主和公正,发挥应有的爱方面的理论、管理方面的理论和责任方面的理论。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一直把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作为目标,心理授权主要是对人员的管理,目标是使管理逐步民主化和公正化,这也是知识型企业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在最终价目标。只有通过心理授权才能抓住知识型人才的心理,才能更好的为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促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心理授权在企业管理所要达成的目标

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领导导向转为知识型人员导向,这也为轻松、自在、公平和公正的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让知识型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对实现科学化管理和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一)管理环境生态化管理环境指的是知识型人员所在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在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中发挥的是最基本和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力。在心理授权作用下知识型企业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一种轻松、自在、公平和公正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促进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和谐统一,对于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促进的作用,进而促进知识型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自身的能效感。管理环境生态化在管理者和知识型人员之间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促进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管理服务统一化心理授权视角下的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就是实现管理与服务统一关系。知识型人员不但是管理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只有实现对知识型人员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参与到决策权中,并给与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的实现民主化和公正化。知识型人员基本都是脑力劳动者,心理授权管理要把握知识型人员的个人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在各个科研领域给与他们充分的鼓励、信任和关心,并在依靠他们的同时给与他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注重他们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应注重他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感觉到幸福感,从而充分调动知识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实现管理与服务统一化,为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做好铺垫。

(三)管理模式人本化知识型人员心理授权管理要想实现人本化,就必须以人文本,也就是以知识型人员为本,实现管理模式由领导导向向知识型人员导向发展。这一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实现知识型企业产业管理者对知识型人员的管理的转变,这种管理模式对实现管理科学化和提升知识型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心理授权管理主要是对知识型人员的德育、仁爱和情义方面的管理,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管理,知识型人员则是对管理者以优良的成果回报,发挥知识型人员自身的最大潜能,来实现知识型企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心理授权在企业管理中实施途径

心里授权是从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知识型人员的自己的需求,是建设知识型企业心理授权管理心理授权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知识型企业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式。

(一)确定价值取向强化组织承兑知识型企业产业人力资源心理授权管理,主要目的是以管理为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明确心理授权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明确促进两者的和谐统一。强化组承兑,主要包括情义方面承兑、责任感方面承兑和规范方面承兑,逐步实现和谐化和规范化,承兑主要是指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培训学习等,从心里上让知识型人员对企业感激,实现真正的民主化、公平化和公正化。

(二)以人为本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心里授权管理就是以以人为本为前提。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采用开放式的用人机制,对知识型企业的管理要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把管理方面的工作重心放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激发知识型员工创造性上,进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在物质上满足知识型人员,包括增加人员的培训、提升员工生活质量、提升福利和工资待遇等。逐步提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升工作绩效。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内涵;特征;激励因素;文献综述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指出:20世纪,制造业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增长了50倍,这是管理做出最重要的贡献,实际上也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贡献。21世纪,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与20世纪的贡献类似,要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21世纪,组织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由于知识型员工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员工,许多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匮乏,员工离职率高,管理成本上升等现象。

如何了解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需求,激励因素有哪些,如何激励等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知识型企业通过激励措施能够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知识型企业通过激励措施可以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再次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措施是进一步提高知识型员工素质的有力杠杆;最后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措施是建立良好组织文化的有力途径。

一、我国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的基本状况

1.发表的论文期刊状况和时间分布

在“万方数据”和“维普咨询”中以“知识型员工+激励”,“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知识员工+激励”,“ 知识员工+激励因素”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公开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共257篇,通过整理和阅读摘要,去掉了重复的和非本文研究主题的文章后,有关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的论文共有118篇。

从表1中可以发现,有关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的研究论文在2001年以前是基本空白,最早进行研究的文献发表在2001年,2004年以前发表的文章均在个位数。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开始接轨国际经济,知识经济开始引入我国,有关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关注,没有广泛得到重视。从2005年开始,发表的论文数迅速上升,随着外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大量进入我国,本国的高科技创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的论文迅速增多,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发表时间推移

从表2中可以发现,总体上理论探索共有89篇,占75.4%,而实证分析的论文为29篇,占24.6%,不到总数的1/3,远远少于理论探索类论文。2004年以前发表的论文均很少,从2005年开始迅速增加,实证分析论文没有快速增多,比较平稳,理论类探索论文从2006年开始大量发表。通过阅读论文的摘要和引用次数,2001年发表的2篇实证分析论文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尤其是中国人大张望军和彭剑锋的《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的论文得到了大量的引用和认可。

总体上看,我国学术界在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方面,主要还是采用定性研究的理论探索的方式,通过研究国外专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方面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索。数量较少的定量实证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国外国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1.知识型员工的内涵

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但还没有统一和共识的有关知识型员工内涵的描述。主要有以下观点:

国内学者屠海群认为知识员工是: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蔡文著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喜欢追求自主性、创造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员工,他们主要从事思维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且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依靠知识和信息创造价值,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更加需要有具有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的员工群体。

许丽娟、张望军、彭剑锋等人认为:知识员工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已经扩展到大多数的白领和职业工作者。

朱耀东、徐卫燕总结认为:知识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以知识的生产和创造为主要内容的,为企业做出创造型贡献、带来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快速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李志和薛艳通过总结多名研究人员的论述,总结出我国研究人员对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分成三种观点:职位论、能力论、学历论。知识型员工一般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具有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二,从事高级脑力劳动;第三,能为组织带来巨大的知识资本增值,为产品或服务到来很高的附加值。

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把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归纳为:知识员工是那些掌握知识并利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为组织和企业创造财富并以此为生的专业人士。

曾艳丽等在分析电力高科技企业时,提出按照知识型员工的广义定义,知识型员工应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干部、高级技术人员(如学术带头人、关键技术骨干)、主要营销人员(计划市场部经理)、重要的技术人员(主要技术骨干)、高级技能人员(具有高技能的关键操作人员)。

在我国,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和共识的描述,但通过对以上研究人员描述的分析,可以把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归纳为:(1)知识型员工掌握知识并利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2)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和知识创新能力;(3)能为组织带来巨大的知识资本增值,为产品或服务带来很高的附加值;(4)主要是从事思维活动的脑力职业劳动者;(5)主要指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高级营销人员。

2.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国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我国知识型员工不同与一般员工的各种特征。

刘琴、徐勇军和陈辛华(2002):(1)具有知识资本;(2)工作富于创造性;(3)自主性强;(4)劳动过程难以监控;(5)劳动成果难以衡量;(6)有更高的追求;(7)蔑视权威;(8)忠诚度差。

范飞云和袁云锋(2002):(1)较高的个人素质;(2)很强的自主性;(3)有很高价值的创造性;(4)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5)劳动过程难以监控;(6)劳动成果难以衡量;(7)蔑视权威。

张爱玲(2005)和陈红娟(2007):(1)个人特质 a.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b.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c.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d.具有鲜明的自主性;e.具有独立的价值观。(2)工作特征a.劳动过程复杂;b.劳动考核复杂;c.劳动成果复杂。(3)心理特征a.报酬期望高;b.成就期望高;c.机会期望高 (4)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流动意识。

周炜(2007):(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2)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3)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4)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5)对劳动报酬具有特殊认识,劳动报酬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知识是人力资本。

朱耀东和徐卫燕(2009):(1)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2)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3)鲜明的个性;(4)劳动过程的难以监督和劳动成果的难以衡量;(5)高流动性。

帅炜(2009):(1)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较强;(2)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追求;(3)风险意识强,具有冒险精神;(4)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控制;(5)流动频率较高。

综合以上研究人员的结论,可以概括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的一些共同的特征:

(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较好的系统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掌握着最新的技术或管理知识。

(2)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大群体,与流水线上的一般员工不同,知识型员工更希望拥有一个滋滋的工作环境,不愿受制于物,不愿按照上司的指示被动地行动,强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希望有一个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他们蔑视权威,相信科学和真理,希望自我作出判断。

(3)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他们的需求不再停留在低层次需求上,而是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往往更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得到上司、组织和社会的认可。知识型员工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支付了较高的成本,希望获得的收益即包括代表自身价值的经济因素,也包括象征价值的地位因素。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性、创造性高的职务。

(4)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工作成果难以量化。知识型员工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其过程看不见摸不着,其工作过程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呈现出随意性和主管支配性,工作场所有时也不固定;其工作成果有时是一种创意、思想、发明、点子等,很难用利润、产值等衡量,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成果难以量化。

(5)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特出的特征,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和灵感。

(6)高流动性。知识型员工掌握着最新知识和技能,他们更忠诚于事业而不是组织,有一种相信真理相信科学的强烈信念。他们有能力挑战新工作、新任务,在劳动力市场上相对稀缺,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认为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会投向其它组织,所以有很高的流动性。

三、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分析

1.国外研究

自从1959年赫兹伯格在其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中分析了员工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以后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许多理论。在此基础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的许多学者通过定量的实证分析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就重要的观点综述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员工相比较,更加重视个体的成长,追求独立、自主和希望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在和谐的群体环境中工作,受到尊敬。相对重视对成长、自主、成就的追求相比较,金钱的边际价值相对要次要。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对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多个行业的858名员工(其中知识型员工160名)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发现了知识型员工在对工作的性质、与同事的关系和影响决策三项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一般员工。

2.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

通过分析表3,可以得出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的某些特点。

1.在前5项激励因素中,除了民企以外,薪酬福利因素均排在第1到第3位置,显得比较特出,这是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收入还是偏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备,消费相对比较高,再加上不太稳定的就业环境,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通过取得较高的收入来得到一定得保障,在“风险规避”文化下的我国知识型员工必将追求高报酬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和规避风险。另外,高收入也可以体现知识型员工的自身价值。

一般民企在对薪酬收入的重视程度上明显不同于其它企业,陈云娟等和王佳等的实证分析结果中,薪酬因素均没有进入前5位。一方面一般民企的工资制度不受国家宏观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民企相对规模小,福利不够完备,为了吸引知识型员工进入民企,一般将工资定的比较高,相反对奖金和福利的发放比较严格。

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知识型员工对薪酬需求的敏感程度方面,张军政等在对西安和杨凌农业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是:地区发展水平高,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就更容易通过薪酬来体现,他们对收入的需求就会低一些;相反就会高一些。在王成全对北京IT企业的实证研究中也说明了相同的观点,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福利的重视程度随着年薪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2.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视有关个人成长的激励因素,大部分分布在前3项中。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忠诚于事业,这说明了我国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断的追求。玛汉・坦姆仆的实证研究结果是个体成长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我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中外之间的知识型员工在有关个体成长激励因素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3.在前3项中还有比较集中的是工作(业务)成就激励因素,说明我国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视业务成就激励因素。这个结果与美国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这与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特点有关,他们不断在追求知识,非常重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他们要求不断地进行培训,希望得到工作认可、希望不断得到知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重视事业上的成就。

4.不同年龄(事业周期)、学历等的激励因素排序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是年龄不同对激励因素的重视程度差异方面的实证分析。陈井安和景光仪的实证分析结论是:20~29岁的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福利”激励的偏好高于40~49岁年龄段的知识型员工;20~29岁年龄段的知识型员工对“个人成长”激励的明显强烈于40岁以上的知识型员工。陈至发和刘群的实证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型员工对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不同,根据从高到低的前3项激励因素分别是:小于25岁的为成长发展、薪酬奖金和工作环境;26~35岁的为薪酬奖金、成长发展和工作环境;36~45岁的为成长发展、业务成就和薪酬奖金;45岁以上的为业务成就、成长发展和薪酬奖金。吴绍琪和贺礼英的研究证实:25岁以下的知识型员工重视“个人发展”激励因素;25~35岁的知识型员工更重视:“提高收入”激励因素;35~45岁阶段的最重视“业务成就”和“工作自主”激励因素。郑超和黄攸立的实证研究认为:年龄越低,但追求“个人发展”越高;年龄越大,却仍然最看重“提高收入”。

杨春华的研究把知识型员工的事业周期分为:(1)20~25岁的立志阶段。(2)26~39岁的前进阶段。(3)40~60岁的维持阶段。(4)60以后的衰退阶段。并在对前2个阶段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对立志阶段的知识型员工起相对主导作用的前3项激励因素为个人能成长与发展、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公平,在前进阶段的知识型员工最重视报酬、个人成长与发展、福利与稳定。以上结论虽然有一些差异,总体上可以总结为:年龄小的处于事业初期的知识型员工,还没有家庭经济压力,事业刚刚起步,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阶段,要提高收入,首先要确立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提高业务水平,最重视“个人发展”激励因素。随着年龄增大,业务经验不断积累,有信心获取较高的薪酬收入,再加上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加看重“提高收入”因素。

其次,是有关不同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对不同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方面的分析。陈井安和景光仪的结论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偏好“业务成就”;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偏好“个人成长”;不同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福利”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陈至发和刘群的研究分析为:具有硕士及以上的知识型员工将“业务成就”作为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具有本科学历的最看重“个体成长与发展”因素;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则最重视“薪酬奖金”激励因素。郑超和黄攸立的结论是: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选择“个人发展”作为第一激励因素的高于大专学历的;选择“提高收入”作为最重要激励因素的大专学历的要高于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

张军政等的分析说明:研究生学历知识型员工偏好“工作成就”和“学习培训”;本科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偏好“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专科学历知识型员工偏好“薪酬福利”和“领导素质”。吴绍琪等在对IT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学历越高的知识型员工对“个人发展”的需求越强烈;学历越低的知识型员工对“业务成就”的需求要强烈得多。综上许多研究者的分析结果,发现有不同的结论,还没有形成相对的共识和方向性,分析认为,可能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存在着区域不同、企业性质不同、企业行业不同等还未证实的差异性。这些有待今后更多研究者进行更细和更有效的实证研究。

另外,还有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地域、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等进行了细分化的实证研究。由于这些研究的数量还不多,研究的结论等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四、研究结论及有关建议

1.研究结论

(1)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共识,可以得出一些相同的内容,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定性的理论分析进行。从研究量方面来看,在2006年以后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2)知识型员工的特征研究,主要也是通过定性的理论研究,一般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得出了一些比较共识的结论,基本可以描述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是: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工作成果难以量化、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高流动性等。

(3)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研究,虽然有许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出结论,通过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与国外的研究结论有许多差异。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最重要的前3项激励因素为:薪酬福利、个人成长与发展、业务工作成就。其它还有比较重要的激励因素有公司前途、公平、工作自主、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培训等。另外,在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有关建议

(1)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等条件下的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进行更多的定量的实证研究,找出他们的共性和差异。

(2)结合管理学的其他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

(3)强调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的不同,明确知识型员工中存在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4)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研究的成果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以确立其共性和差异的方面。

(5)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企业家在内的管理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增加知识型员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孟华兴,王春和,张伟东.创新联盟:知识员工激励[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彼得・德鲁克.变动中的管理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樊治平.知识管理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6]约翰・阿代尔.员工激励[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7]张瑞玲,丁韫聪.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1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知识;中小企业国际化;国际化过程模型;国际新创企业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092-06

一、引言

在聚焦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两种代表性理论。国际化过程模型可以进一步区分为Uppsala模型(umodel)和创新模型(Imodel),其中Uppsala模型的影响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本文所讨论的过程模型,指的是Uppsala模型。在研究文献中,“国际新创企业”、“天生全球化”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两个概念,本文将“天生全球化”相关研究也一并视为国际新创企业模型的一部分。

“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这两种理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和行为的假设存在着巨大差异:过程模型假设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渐进式的,其行为策略是反应式(Reactive)的;国际创业模型则假设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快速的,其行为策略是主动式(Pmactive)的。在理论解释力方面,国际化过程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中小企业渐进式国际化行为,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能够识别并解释当前越来越明显的“加速国际化”趋势。然而,如果将中小企业国际化速度看作一个连续的光谱,现有的两种理论实质上仅仅分析了位于两端的国际化行为,而缺乏对处于中间状态、更具一般性的国际化行为的关注。显然,该研究领域缺乏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笔者认为,对两种现有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型的比较分析,是尝试建构中小企业国际化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的一个很好的起点。鉴于两种现有理论都高度重视知识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选取知识作为比较分析的主要视角。本文共分成5个部分,正文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讨论知识在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的作用;正文第四部分从理论根源、知识角色、知识来源与获取机制等维度对两种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正文的结尾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结论。

二、知识在国际化过程模型中的作用

(一)经验知识与渐进式国际化

在国际化过程模型(uppsala Model)中,企业国际化被描述为一个依赖于经验知识的渐进过程(Johanson和Vahlne,1977)。传统的国际化过程模型关于知识有如下假设(Petersen,Pedersen和Sharma,2003):1.对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知识是市场专有的。由于每一个国外市场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一个市场中获取的知识只能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被用于其他市场;2.这些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它源自于当前的市场活动,知识获取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3.知识嵌入于个体之中,即通过个人经验获取市场专有知识并存储于个体之中;4.作为第二、三项假设的合理延伸,嵌入个体的经验知识难以在组织内传播;5.对国外市场的不可逆的资源承诺随着经验知识的获取而成比例递增。

基于上述假设,国际化过程模型以市场知识、市场承诺、当前商务活动和承诺决策等变量来解释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渐进性体现在进入模式选择和目标市场筛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在特定国外市场中的进入模式依照一种链式结构演进,即从不规律的出口开始,到通过独立的业务代表出口,再到在国外成立销售分支机构,直至最后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其次,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筛选时,依次进入心理距离不断加大的新市场。所谓心理距离是指诸如语言、文化、政治体系等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Johanson和Vahlne,1990)。

国际化过程模型的基本逻辑可以表述为一个循环过程:首先,企业向国外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日常活动同时也诱发了经验学习,进而导致特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其次,随着特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的增加,企业在特定国外市场中感知到的风险不断降低,这将刺激企业进一步向该市场配置更多的资源。由此可见,经验知识在国际化过程模型中扮演着资源规制者的角色(Prashantham,2005),也就是说,企业经验知识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向国际市场投入资源的水平。经验知识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利用商业机会(Johanson和Vahlne,2006)。

(二)经验知识的主要类型

在初始的国际化过程模型中,只假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验知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除了特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之外,还存在着更为一般化的、不特定于任何国际市场或进入模式的经验知识。

Eriksson等(1997,2000)在市场和企业层面对经验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操作化,他们开发出测量经验知识的三个构念。市场层面的经验知识被分解为“商务知识”和“制度知识”两个构念。商务知识是指关于客户、市场和竞争者的经验知识。制度知识是指关于政府、制度框架、规则、规范和价值观的经验知识。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帮助企业了解国外市场的机遇和问题。

企业层面的经验知识是特定于具体企业的一般化知识,被称作“国际化知识”。国际化知识是关于企业自身从事国际化运营的能力与资源的知识,是企业在如何组织国际化活动方面积累的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特定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方式。国际化知识帮助企业了解在不同国际化情境下需要具备何种知识,以及在何处寻求这些知识。与市场层面的经验知识不同,国际化知识不是嵌入于个体,而是嵌入于企业的惯例和结构之中。Eriksson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化知识与市场层面的经验知识以及感知的国际化成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商务知识和制度知识是国际化知识与感知的国际化成本之间的中介变量。

除上述类型外,Johanson和Vahlne(2009)还发现了更一般化的网络经验知识。他们认为,在国际商务网络中,商业伙伴之间的互动有可能发展出一种特定于关系的网络经验知识,这种知识帮助网络成员了解商业伙伴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国际商务网络所具有的多样化特征,可能对开发一般化的网络经验知识产生积极影响。

(三)经验知识的获取机制

国际化过程模型中最基本的知识获取机制是从当前经营活动中积累关于特定市场经验知识的“干中学”过程。在模型提出后的几十年里,随着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于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知识获取机制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Forsgren(2002)指出了国际化过程模型(Uppsala模

型)在知识获取机制方面的两点不足之处。首先,组织学习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具有不同的维度,但是国际化过程模型仅仅强调了通过自身经验学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通过模仿进行学习、通过招募个人和合并组织进行学习以及通过搜寻和扫描新信息进行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机制。经验学习并不是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知识的唯一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拥有这些知识的组织或者模仿具有高合法性组织的行为来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其次,组织学习既包括提高组织效能的“利用”式学习,也包括提高组织对潜在备选方案认识的“探索”式学习(March,1991)。前者主要强调的是在现有活动中学习,后者则强调对潜在活动的学习。国际化过程模型仅仅讨论了针对企业当前活动的“利用”式学习,却没有对寻找当前活动替代方案的“探索”式学习作出更多解释。

作为对学术批评和挑战的回应,国际化过程模型的创立者从国际商务网络视角对模型进行了修正(Johanson和Vahlne,2009)。在修正后的模型里,知识(机会)、关系承诺决策、学习(信任构建)以及网络位置取代市场知识、市场承诺、当前商务活动和承诺决策,成为新模型的主要变量。企业被视为嵌入于多元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商务网络之中,国际化是企业强化其网络地位的行动结果。在新模型中,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网络关系的发展过程,成功的国际化要求企业建立起一个或更多的网络关系。企业的知识、信任和承诺都是关系特定的,企业通过商务网络关系学习知识、建立信任、发展承诺并识别环境中的商业机会。虽然Johanson和Vahlne在新模型中仍然坚持将经验学习作为国际化过程中获取基础性知识的主要机制,但他们同时也承认其他的知识开发途径有可能成为经验学习的补充。修正后的模型认为,国际商务网络中的知识开发不仅仅是从其他网络行动者处学习已有知识,还包括网络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知识。

三、知识在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者们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并不是像国际化过程模型所预测的那样进行渐进式的国际化,而是从企业建立初期起就迅速走向国际,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0fiaR和McDougall,1997),或者“天生全球化”企业(Madsen和Servais,1997)。由于国际化过程模型无力对中小企业的“加速国际化”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此受到国际新创企业模型(或天生全球化模型)的挑战,而后者则成为近年来兴起的国际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新企业加速国际化现象展开的大量研究中,知识在新创企业国际化中的影响和作用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前经验

企业家先前经验的重要性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挑战国际化过程模型的主要理由之一(Oviatt和Mc-Dougml,1997)。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认为,很多新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成立初期就进行国际化,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创立者或经理人在企业创建之前就已经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国际化知识与经验。创业者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只能通过“干中学”才能获得,海外教育背景、先前的工作经历、海外的社会资本等等,都有可能使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就已经对其拟进人的国际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Crick和Jones(2000)的案例研究显示,新创企业经理人先前的国际市场工作经历,帮助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处理复杂的国际运作以及风险和资源评估的经验,建立了创业后可利用的客户网络和市场联系。这一研究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新创企业何以能够在创立初期就采取外向型市场拓展战略。此外,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企业家的先前经验使新创企业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催化企业获取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所需的额外知识(Oviatt和Mcdougall,2005)。

不过,先前经验并不是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的一个充要条件。在Chetty和Campbell―Hunt(2004)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中,不论是传统国际化的案例企业还是天生全球化的案例企业,其创立者或高层管理者大多都具有先前的国际工作经验或者海外生活背景。因此,仅凭创业者的先前经验还不足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国际化模式。

(二)技术知识

除了市场经验知识外,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还高度强调了技术知识的作用。事实上,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大量的研究样本都来自于生物、电子等高技术产业。知识强度被识别为新创企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Prashan~am,2005)。所谓知识强度是指企业依赖其活动和产出中的固有知识来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Aufio,Sapienza和Almeida,2000)。

Cheuy和Campbell-Hunt(2004)发现,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开发具有全球市场潜力的创新型产品。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天生全球化企业大多采取“聚焦-成长”战略,即深度聚焦于一个狭窄的利基细分市场并在其中寻求建立市场支配地位。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国际化逻辑是以创新优势为基础快速实现全球扩展,这种战略要求企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集中使用资源。基于同样的逻辑,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产品往往是技术密集型的、高度专业化的,并且在每个国家都只有少量的客户。天生全球化企业倾向于控制一个狭窄的产品范围,并在该市场中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声誉的领导者。因此,技术创新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快速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量。

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至少应该是新创企业加速国际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一个新创企业试图在成立早期就进行国际化,那么他不仅需要国际市场经验丰富并且富于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经理人)来发现国际市场机会,而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来提品和服务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三)动态能力

Weerawardnea等人(2007)运用动态能力理论,对知识在天生全球化企业加速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重新进行了概念化。Weerawardnea等人认为,解释天生全球化企业加速国际化现象的现有理论之所以是不完备的,是因为研究者们没有认识到,天生全球化企业及其创立者们的学习行为在企业合法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创业者个体特征、市场聚焦学习能力、内部聚焦学习能力、网络能力、营销能力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生产开发能力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抽象了新创企业合法成立之前的内外部学习过程,为新创企业的加速国际化行为提供了以能力为基础的理论解释。Mort和Weerawardnea(2006)的研究也发现,网络能力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创企业获取市场和技术知识,识别和快速利用国际市场机会。

简言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认为,动态能力帮助企业开发知识,铺平了企业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的道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过程并不必然是路径依赖的,而可能是以企业中个体能力和

组织能力的培育和重构为基础,实现激进的、打破框架约束的变革(Prange和Verdier,2010)。

(四)国际化成长

除了解释加速国际化现象的成因外,企业在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之后的持续成长也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在这一研究主题之下,知识再一次成为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的重要解释变量。

Autio,Sapienza和Almeida(2000)认为知识和学习是新企业成长的关键驱动因素,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在高技术产业这样的动态环境中要更加突出。他们实证分析了国际市场进入时间、知识强度和难以模仿性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与国际化成长负相关、知识强度与国际化成长正相关。也就是说,在新创企业早期发展阶段里,国际化时间越是提前、产品的知识强度越高,新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成长绩效也就越好。在Yli-Renko,Autio和Tontti(2002)的研究中,他们以芬兰高技术新创企业为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市场知识、知识强度与国际化成长之问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培育内外部社会资本,高技术新创企业能够有效强化其技术和市场知识基础,这种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创造为新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Zahra,Ireland和Hitt,(2000)实证检验了新创企业国际化模式(多样性、市场进入模式)对技术学习的影响,以及技术学习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化(多样性、进入模式)是提高新创企业技术学习和技术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而技术知识的积累对于新创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快速的产品引入以及竞争优势的获取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知识视角下两种国际化模型的比较分析

在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知识都是解释和预测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变量。不过,在关于知识与中小企业国际化之间关系的具体阐释上,两种理论既有显著的差异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区别和联系可以通过理论根源、知识角色、知识来源、知识获取机制等维度进行的对比分析而得以厘清。

(一)理论根源

从理论发展的脉络来看,国际化过程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企业成长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则是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的交叉研究。然而,如果从知识的视角看来,虽然关注的焦点不同,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根源,即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Sapienza等,2003)。国际化.过程模型重点强调了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中管理知识(即经验知识)的作用,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则强调了企业家知识的作用。

(二)知识角色

国际化过程模型将市场经验知识作为资源承诺(市场承诺和关系承诺)的前提,高水平的市场经验知识将导致高水平的资源承诺,反之亦然。因此,市场经验知识的角色是资源的“规制者”。在过程模型中,经验知识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充分条件。修正后的国际化过程模型(Johanson和Vahle,2006;2009)还强调了经验知识对于识别和利用国际市场机会的作用。

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否认市场经验知识对于企业资源投入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更加强调技术知识的影响。产品和技术知识的积累,使企业能够识别和利用国际市场中新的生产性机会。技术能力促进企业创造优质产品、改进现有产品以及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和效能。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小规模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世界范围内利基市场的专业化需求(Knight和Cavusgil,2004)。在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技术知识可以看作是企业快速国际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知识来源与获取机制

在知识来源方面,两种理论模型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首先,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过程模型关于知识来源和获取机制的观点,只是特别强调了企业家(创业团队)先前经验的重要性。企业家(创业团队)的先前经验被认为是新创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源禀赋,能够支撑新创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并采取多样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然而,对于企业家(创业团队)究竟以何种方式积累起这些经验和知识,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先前知识成为模型的一个外生变量。其次,修正后的国际化过程模型采取了网络视角,以“学习、创造和信任构建”取代了原始模型中的“当前活动”构念,这意味着修正后的国际化过程模型将企业的网络关系视为知识的主要来源(Johanson和Vahle,2009)。与之相似的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也高度重视网络关系对于新创企业快速知识开发的影响,网络关系在许多研究中都被当作新创企业知识的前因变量(Yli-Renko,Autio和Tontti,2002;Freeman等,2010)。

在知识获取机制方面,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和国际化过程模型的差异主要有三点:1.在学习内容方面,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增添了对技术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讨论(zahra,Ireland和Hitt,2000);2.在学习策略方面,国际新创企业的主要学习策略是“探索”式学习(Sharma和Blomstermo,2003),而国际化过程模型中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利用”式学习;3.在学习机制方面,国际新创企业更可能采用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模仿式学习,而国际化过程模型描述的企业更可能采用从直接经验中学习(Sehwen和Kabst,2009)。尽管存在这些差异,然而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否定经验学习在获取市场知识方面的基础性地位。不过,由于新创企业拥有先前经验并因此具备更高水平的吸收能力,所以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学习。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