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论文范例6篇

财经类专业论文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1

(一)对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和实践教学环境的制约,地方高校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认为理论教学是学术性的体现。但是一味地注重理论教学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并行,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反之,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如果得不到充分重视,则会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执业水平偏低,不可避免地造成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企业也聘不到合适的人才。

(二)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场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内的财经实验室,另一类是校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然而,由于地方高校财政经费的限制及对财经类专业的重视不够,财经实验室建设起步晚,投入不足,实验室软硬件设备匮乏,实验室规模较小,导致财经实验室建成之后使用效率较低,甚至流于形式。在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的建设当中,一部分地方高校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条件,向地方企业满撒网,重视实习基地数量而忽视其质量,对实习基地后期的管理工作存在缺位的现象。并且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实习内容往往涉及企业的核心业务,略有不慎,可能会导致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所以企业单位一般不愿意大规模接收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了学生实习,也不会让他们接触很多专业工作,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挫伤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部分学生选择走个形式,随便盖个章应付了事。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分工不明确

地方性高校由于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面临教师少、任务多、分工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较少的师资承担着繁重的教研负担,一边要负责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一边要组织实践教学的开展,无奈之下,实践教学往往放在次要位置上,教师很难安心组织、管理实践教学。

(四)考核评价效果不明显

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主要是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然而,在部分地方高校财经类实践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成绩主要依靠理论成绩、实习报告及日常考勤,指导老师很难全面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难以验证实践报告是否属实,难以保证实践时间。校外的实习在教师牵头组织以后,由于管理缺位,学生在实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学生自觉性不高,利用实践教学人员较为分散的特点,玩游戏、聊天,之后找单位盖个章就可以通过,导致实习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缺乏规范,考核形式单一,无法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考核体系,导致考核评价效果不明显,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良好的实践氛围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为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认识到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开展财经类专业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企业应聘经验年限制约和上岗实践操作缺乏的问题。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宣传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可以为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从校内方面讲,要逐步加大对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整合内部软硬件资源,提高财经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校外方面讲,建立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学校应该引导产学研合作,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工作。此外,地方政府也应该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地方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当教师,又能当师傅的复合型教师。高校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引入机制和培养机制,利用人员弹性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条件引入或培养“双师型”教师。具体而言,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践型教师,优化师资结构,为实践教学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另一方面,应该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短期目标及实施计划,发挥地方优势,采用培训、引进、访问和激励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将企业专业人才和资源引入地方高校,以实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升级优化,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积极作用。

(四)完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2

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系或专业,且纷纷将财经新闻人才培养列为高校发展新的“生长点”和“创新点”,其中不少学校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同时也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造成财经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新闻人才与就业市场的脱节。本文以浙江财经学院对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例,探讨当前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道。

存在的问题

当前,顺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受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我国财经媒体正处于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对于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事实表明,这种既懂新闻传播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就业门路很广,深受市场欢迎。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财经新闻教育从量和质上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种矛盾、割裂的现实急需我们对现有的财经新闻教育进行反思、改革。具体来说,当前高校财经新闻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泛化,缺乏层次感

目前许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名,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盲目克隆兄弟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方向上忽视了新闻媒体对财经新闻人才的多样化、层次化需求。具体表现为:教学缺乏目的性,教材选择与综合性新闻院校趋同,难以体现财经新闻专业的课程特色;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感,造成学生就业目标缺乏明确性,无法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加重了新闻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问题。

2、课程体系缺乏科学规划,造成财经和新闻“两张皮”

目前高校财经新闻专业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课程,为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这种通行的“财经专业课+新闻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大多不过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相加而非有机融合,很难将财经专业知识和新闻报道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结果造成财经和新闻“两张皮”的割裂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正是财经新闻专业教学的巨大瓶颈。

3、教学方法、手段大多沿袭传统的新闻教学模式

当前的财经新闻教育,或“重术轻学”即偏重新闻技能的传授而轻视理论学习,或偏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际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远远不能满足财经媒体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后一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财经新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纸上谈兵”的授课方式,而应该走出课堂,强调在基于财经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多深入新闻实践,这就必然对教师的新闻实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现行高校考核体系、人事制度等带给教师的压力,使得教师实践的机会越来越稀少,结果自然造成课堂教学一味沿袭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越来越强化知识和理论的灌输。

4、缺乏既掌握经济学理论和实务,又熟谙新闻业务的融合型师资

笔者通过对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院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师资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实务经验缺乏等问题,具有新闻实践经历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系统的经济学素养,90%以上的师资缺少新闻实践经历。另一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仅是偶尔到新闻院校“友情客串”,大多数不愿或缺少机会专门从事新闻教育。而融合型师资对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资进行强化、培训和提高。

有益探索

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正式设立于2001年9月,依托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主要为各类新闻媒体培养熟练掌握财经专业知识的高级新闻人才,同时为政府管理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培养文秘、宣传等专业人才。该专业方向开办近十年来,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学生就业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具体而言,该校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依托重点经济学科,确定“以财经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培养模式

许多院校大多将财经新闻专业设置在人文学院,且将财经新闻和文秘方向分属于不同的系科,事实证明,这种设置并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浙江财经学院摒弃了这种传统的专业设置原则,确定了“以财经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为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做出了积极探索。这正是该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创新之举,即把财经新闻和文秘专业方向设置在以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为依托的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而不是放在人文学院,突出培养具有经济学基础和新闻文秘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此举可充分利用经济学科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基础。

在专业设置中,重点学习财经理论,兼学新闻理论。课程设置保留了财政学、税务学必修课,增设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文秘等课程。在教育理念上,注重社会实践,建立了财经新闻研究中心、财经新闻实验室,在多个媒体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实践证明,把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置于经济学科的背景下,较之人文学科背景,无疑更符合市场的需要。

2、实施“1+3”教学培养模式,以实现“打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2005年起,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财经新闻与文秘专业方向开始实施“1+3”教学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各二级学院学习一学期后,第二学期开学初通过考核,第三学期转入省级重点学科一财政学专业学习。在课程设置E,该专业方向主要分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专业课,诸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新闻编辑学、经济新闻研究、文秘学,以便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程,诸如财政学、中国税制、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旨在为学生消除财经报道中的专业障碍。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修读完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的全部课程后,仍获得财政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同时又拥有财经新闻专业的学历背景。

3、通过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财经新闻实践能力

财经新闻与文秘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大量的新闻实践经历对于学生尤为重要,不仅可直接弥补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并自觉加以弥补。为此,该专业特设了两个时段的实习任务,

即大二下学期的阶段实习和大四下学期的毕业实习,并在《市场导报》、浙江在线等新闻媒体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阶段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感觉”,使之知其所短从而尽快地补其所缺;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总体性检阅,同时也为就业选择打好基础。每届学生实习期间发表的作品均在百篇以上,不少文章发表在《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等报纸头版。还有2005级、2006级学生前往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实习,与同类院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生相比,表现不俗,获得好评。

4、实行综合导师制度,为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支持

2001年财经新闻专业率先提议并实行综合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导师,导师像带研究生一样带本科生。该制度通过“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把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松散、阶段性的关系转变成明确、稳定的关系。综合导师制顺应了财经新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了高校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经过9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综合导师制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其创新之举及其实践成果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之后又在综合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双导师制”,即学生可在新闻学与经济学各选一名导师实行交叉培养,这就为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支持。

目前该校财经新闻班一直坚持小班化教学,在实际运作中有意识地控制规模,致力于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门路比较宽泛且前景为市场所看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新闻媒体,3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考公务员进入政府管理部门,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各类企事业单位,担任类似“财经笔杆子”的工作,还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了考研、出国等。自该专业创办至今,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对策和建议

浙江财经学院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对于当下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创新不无启示。但同时也应看到,该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还有诸多亟待改革之处。

第一,课程设置体系改革

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自2005年起实施“1+3”的教学培养模式。由于进入财经新闻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专业背景多样,在转专业前普遍接受的是公共基础课(如外语、政治等)的教育,并没有机会选修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完成。另外,据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反映,由于现有课程体系中偏重财经类理论课程,且涉及的财经知识内容庞杂、过于专业,使得原本缺乏经济素养的外专业学生难以真正消化吸收,造成对财经理论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中的新闻类课程,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课程量偏少,学时少,实践机会受限制,造成学生对新闻业务掌握得浮光掠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专不够专”、“博不够博”的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丁淦林教授曾就新闻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提出:“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横向看,各门课程之间应该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纵向看,各门课程之间应该是相互衔接、逐步递进的关系。”依此来考虑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宜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新闻学教育”的模式来构建。其中,通识教育是打造“宽基础、厚口径”人才的第一步,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学学科基础提高学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财经新闻教育的重点,因此,应将经济学课程“前置”于新闻专业课程提供给学生修读。同时,面向财经新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应有别于其他专业要求的同类课程,应体现出财经新闻的专业特色和满足专业培养需要。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财经和新闻“两张皮”问题,开设并增加一些融合型课程比如《财经新闻概论》、《专业财经新闻报道》等尤为必要,当然这类课程必须配备融合型师资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实行“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制度,虽然能使学生对一般性的新闻实务操作有所了解,但由于实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是分开的,实习过程并非由授课教师亲自指导,新闻媒体虽然接纳了学生,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教学和实践脱离,因此毕业后只能适应一般性的新闻报道工作。该方向曾创新性地提出了“师傅带徒弟”、“请进来走出去”等的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但之后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这种教学方法曾一度被忽略,结果又重新出现教学和实践分离的状态。有必要恢复并光大这种良好的教学传统,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等媒体资源,让学生参与到新闻采写的每个环节中去,授课教师亲自指导,由此优化专业教学效果。

针对新闻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建设有现代化的报纸编辑实验室、电视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硬件条件优越。并且与解放日报、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以及北京、广州等地的新闻媒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闻媒体普遍反映该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适应力强。一批经济新闻专业毕业生进入了新华社、北京电视台和上海的报业集团以及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由此可见,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人才;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66-02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政法类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二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三是以专门院校里的法学院系,如吉林大学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等。通常政法类院校是以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特色,而专门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即要培养出专门、专业法律人才。本文仅就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谈本人之粗浅看法。

一、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要有特色、高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自身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法律人才为数众多,但高层次、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短缺却尤为严重,培养法学专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纲要》还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是当务之需。

(二)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合理配置法学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650余所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失业或离职者最多的5大专业依次是: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专门院校法学专业如果不根据现实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只能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负担。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年都能接触到来自专门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感触颇深:建筑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医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懂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竟搞不清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可想而知专门院校法学教育的失败。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现象也比较突出:税收案件中法官、律师不懂增值税发票;建筑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医疗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医疗常识……社会急需专门、专业化的法律人才。而专门院校对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扬长避短,走专门化特色化的法律专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只有这样专门院校的法律专业才有生存的空间与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对法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

二、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门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到社会对专门、专业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少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开设没有专业特点,基本上是人家开什么可我们就开什么课程。没有对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致使已开设的课程比较混乱,没有做到与法学专业的融合与衔接。以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为例,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搬、照操政法类、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课程体系,其结果,专门院校培养的学生法学不仅基本功底不及其他政法类及综合大学,专门、专业法学知识也没有凸显出来。一方面,造成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专业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所占学分或课时的比重明显偏轻。要做到专门院校法学专门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以财经院校为例,要打造特色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基础课程应该纳入学科基础课程当中。比如,财经院校应当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学科纳入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范围之内。设想在没有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税收学等学科基础课程或在所开课程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给学生开设金融法、会计法、税法等课程,只能使学生掌握的法律规范与经济学理论相脱节。

(三)专门院校专业法学课程严重缺失。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本专业的法学课程作为开课的重点,开全专业法学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凸显专业特长,又可使法学专业符合本专门院校的特点,满足于本专业的法律需求。但在实际上,各专门院校对本行业的法律课程重视不够。以财经院校为例,目前财经院校中,体现财经法学特色的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财经类法学课程类别划分。各院校虽都开设财经类法学课程,但课程类别各不相同,有的为必修课、有的为选修或任意选修课,还有的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同时财经类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财经类核心法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大部分学校在第三学期才开始安排此类课程。财经类课程没有结合相应的法学课程开设。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本专门院校的专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需专门院校应该在办学过程中准确定位,一是学校类型定位。学校要根据区域、行业的需求,选准自己的定位。二是办学层次定位。如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热门,许多高校都争办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特色和优势,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要考虑把资源集中到学生培养、提高质量上。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的龙头,学校如何保持优势的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非常重要的内容。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注意在经济、管理的学科交叉中寻找特色,凸显优势。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法学专业特点

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适合本校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使课程结构既科学、合理、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应细化大专业下的小专业,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设置,重新整合专业方向课,以突出财经类法学的优势。将限制性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课的学校,应增加其总的学分和学时,在总量上提升财经类法学专业方向课的比重。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开课时间

为了培养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应当有别于专门法律院校。笔者认为,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中又按照重要程度分成选修课、必修课等,开课的次序、时间应当本着先一般通识课、后法学基础课、最后到专业法学课程这样的程序进行。具体对策如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不分院校、专业,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体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外语、计算机等。对法学专业而言,为了给后续的法学教学打下基础,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也应当列入通识课程范畴。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这些通识课程划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都可作为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而法学基础理论、外语等则应作为通识必修课。同时对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除外语、计算机课可在以后学期根据需要继续开设外,其他全部通识课程均应当在大学一年级修完。

2.法学学科基础课

专业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除了要开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4科核心课程外,还应开设司法文书、外国法制史、律师法、法官与检察官法等课程。这些法学学科基础课也可以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将法学专业的14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作为选修课,同时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全部法学基础课程应当在大二全学年修完。

3.专业法学课程

如果说专业院校中通识课程和法学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没有差异的,那专业法学课程将是打造法学专才的核心与关键。各专门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对本行业、部门法学人才的需要,设置法学专业专门化的课程体系。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开设并强化财经特色,以经济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作为课程开设的重点。可将经济法律规范划分为经济组织法、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法、经济管理法、社会保障法等。作为经济组织法内容包括公司法、各种企业法等。作为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预算法、税法、价格法、金融法等。作为市场秩序法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作为经济管理法包括会计法、合同法等。作为社会保障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每一部分又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再做细分。比如,金融法,内容可含银行法、票据与结算法、担保法、保险法等。这些课程也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授课时间应当安排在大三及大四第一学期。其他院校可以结合本专业法学的实际需要选课、开课。

当然,专门院校要培养出专业法学人才,对策及措施还有很多,比如,论文写作和实习环节。论文写作应要求写本专门院校相关行业法律论文,医学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就可以围绕医疗法,而建筑大学的法学专业则可以建筑法为方面来确定选题撰写论文。毕业实习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到医疗、建筑公司等单位实习……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将所学专业与实践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不仅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需要既通晓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的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悟真,张西道.财经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16-02

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的增加以及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本科生教育的供给大为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高校对课程的应用性更加重视。这种背景下,上述院校的财经专业应用型建设逐渐成为这些专业演进的主要方向之一。应用型财经专业建设过程中,理论教学的作用与定位,是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

一、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必要性

(一)理论教学的设置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的培养任务所决定的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该分类法将人的教育经历分为7级。其中,本科教育被分在第5级。第5级教育经历分为A、B两类,A类是理论型本科教育,教学目的为构建受教者的科学研究基础;B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目的为形成和发展受教者的实际工作技能。有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显然,应用性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毫无用处。相反,理论教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更加扩大。理论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介绍专业理论,而是成为指导其他应用型专业课程的原则和基础。

(二)理论教学是应用型财经专业与其他类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主要区别

在学生培养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性课程比重较大,理论课程居于次要位置。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角色转换时间短,可以迅速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过,由于理论课程比重小,学生的专业基础较弱,知识的自我更新速度较慢。而且,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这使得学生就业时的沉淀成本较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财经专业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经济学专业视角。因此,在课程内容上,理论教学在应用型财经专业中的比重更大。

此外,就理论教学本身来说,应用型财经专业与研究型财经专业之间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型财经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研究型财经专业注重理论的演进与理论的验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优势主要在于行为的封闭性、逻辑性和严密性。与之相对照的是,应用型财经专业所需要的理论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执行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教学更强调理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三)理论教学是应用型财经类专业未来的发展基础

目前的应用型财经专业大多由升级前的专科院校相应专业发展而成。今后,应用型财经专业设置硕士点,向研究型财经专业转变是发展趋势之一。理论教学为未来应用型财经专业的转型与升级起到了两个方面的推进作用。一方面,理论教学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为今后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可以增加学生的发展方向。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理论教学特点

(一)培养专业思维模式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财经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财经行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理论教学应以专业思维模式的培养为根本任务和目的,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这一要求,理论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方法,具备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化分析的基本能力,熟悉专业术语的运用,以区别于没有受过经济学理论训练过的人们。最终,学生经过理论教学的熏陶,对经济现象做出的分析结果应该是经济学专业视角下的本质性结论。因此,应用型财经专业中,理论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对分析对象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财经理论体系的熟悉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财经理论是应用型财经专业学生的基础所在。只有扎实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作为本科教育,必须使得学生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财经理论课程的比重不能过低。这些理论课程,逻辑性、严密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讲授时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此外,为了保证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熟悉,必须加强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财经理论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熟悉整个财经理论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三)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形成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

对应用型财经专业学生实施理论教学,最终目的是为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增强其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应用型财经专业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如果没有理论教学,那么各专业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中必然没有充裕的空间,从而造成单一和僵化。即便实施了理论教学,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理论应用能力,那么学生的发展空间同样狭窄。因此,经济学理论教学在应用型财经专业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理论应用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保持自己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增强发展后劲,从而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设计

就教学设计来说,应用型财经专业的理论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与理论,又要遵循应用型财经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教学特点,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与协调。概括来说,经济学理论教学设计应以理论应用为目的,在“手段-目的”为主要特征的泰勒模式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对热点话题、身边案例的专业分析

经济学理论教学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要传授基本的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热点问题,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应用的具体思路。同时,在选择分析案例时,还要注意学生日常生活中案例的比重。通过对身边案例的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时刻以专业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除了教学内容结构上的调整,在进行经济学理论教学时,还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经济学新理论、新方法的探讨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经济学方面的新观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并启发学生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对新理论、新方法的求知欲。

(二)强调过程教学,改进考核方式

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向学生有效传授经济学理论,还会因为其枯燥无味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厌倦。因此,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此外,还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就会运用最能适应该种考核模式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看来,只有如此才能在考核中获得优异的表现。这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博弈。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但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效果较低。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方式应付这种考核模式,忽视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等后果。因此,有必要对上述考核方式进行改进。首先,在题型的设计上,减少单纯的理论问答题,增加理论应用题。其次,在考核形式上,避免一站式考核形式,采取多样化考核形式,将考核体现在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以及课程论文当中。

(三)在教学课程上,注重跨课程内容的融合与交叉

应用型财经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教学,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口径。因此,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一方面,不同经济学理论课之间进行交叉。不同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在内容上实现交叉融合后,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理论,这提高了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的高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进行交叉。这种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形成实际工作能力。目前,市场上用人单位急功近利特征比较明显。对于招聘进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他们能够立即应付和处理实际问题,并且尽快为单位创造收益。从课本到实际,很多问题及其处理办法都会存在差异,而且,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一般都不是单纯某一领域的片面问题,往往涉及学科较广。在这种背景下,已经在学校接受过跨课程融合教育的学生显然具有较大优势。

总之,加强和改进应用型财经专业经济学理论教学,既有利于专业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今后就业空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樊琴.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理论课教学[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4):35-36.

[2] 李锋.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09,(35):25-27.

[3] 林钟鑫,欧志华.理论创新与应用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J].西江教育论丛,2006,(4):34-38.

[4] 吴立军,王瑞金.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力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6):133-135.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学术英语可以分为通用学术用途英语(EGAP)和特殊学术用途英语(ESAP)(Jordan, 1997)。EGAP培养学生听学术讲座、做笔记、参加学术讨论并做学术报告、展开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等,强调语言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蔡基刚,2012);ESAP侧重的是与专业相结合的学术能力的教学,强调专门学科的语言学习,如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大多认为EGAP应该代表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课程和改革方向(蔡基刚,2012;孙有中、李莉文,2011等)。本文所探讨的学术英语指的是通用学术英语。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211财经类院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于财经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EGAP从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方向?学生对EGAP课程的需求程度如何?本研究调查了财经类院校低年级本科生(1)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2)对开设EGAP课程的看法,从而聚焦财经类院校,了解该类院校学生对EGAP课程的需求,探讨在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阶段开设EGAP的必要性。

一、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及相关研究

早在1978年Munby就已指出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首要环节和必要步骤。需求分析是指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手段(Basturkmen,2010)对学生和教师的情况、学习目的、雇主或职业需要进行的一种分析(夏纪梅、孔宪辉, 1999),其目的是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但由于目前学习者本人的个人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刘艳梅、朱慧敏,2013),以及任何语言类课程都建立在学生的某种需求之上(Hutchinson &Waters,1987),本研究将只涉及学生视角的需求分析。

关于国内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阶段EGAP课程需求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并不太丰富。蔡基刚(2012)对上海四所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需求调查,该调查涵盖了一所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但没有区分调查中其它三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学生需求的不同。刘艳梅、朱慧敏(2013)研究某省属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时涉及了对EGAP课程的需求,讨论了学生对该类课程的认可度。本调查聚焦一所对国际化要求较高、战略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财经院校学生的需求,试图丰富国内该类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蔡基刚(2012)的调查问卷重新调查了财经类院校学生对EGAP课程开设的需求情况。目前国内研究表明(钟家宝、钟兰凤、陈红,2014;韩静、侯贺英,2014)不同风格的学习者、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对学术英语技能需求存在差异性,笔者期望采用蔡基刚的调查问卷在财经院校重新调查能够进一步突出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3个自然班的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专业涵盖了工商管理、税务、会计、电子商务、经济学、金融数学等,具有一定的专业代表性,有助于我们综合了解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调查在2014年6月近期末考试的课堂上完成,学生们经过将近一年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已具有对问卷问题的把握能力。问卷完成时间为10-15分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回收率为100%。所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 财经类院校低年级本科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首先,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65.59%的一年级学生表示将选修全英语或者双语课程, 67.74%的学生有用英语听国外学者专家的讲座或讲课的需求,另外出国留学或作为交流生出国学习的需求达到34.41% (见表1)。可以看出学生今后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需求是非常高的,这一结果和我们平时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所了解的情况也相吻合。近年来,随着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数量的增长,在大二、大三开设双语课程以及全英语课程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另外,随着近些年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频繁开展和出国学习交流学生的日益攀升,学生们对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需求也必然越来越高。

表1

事实上,一些财经类专业使用的教材均是引进的经典英语教材,全英文的专业类教材使用较为普遍,有的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需要阅读全英文的专业学术文献,甚至用英语完成学术小论文等作业。在所调查的93名同学中,69.89%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要求他们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资料,41.94%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要求写实验报告或者摘要等,这个比率虽然低于阅读,但相比而言也是较为频繁的。另外,75.83%的学生认为能够用英语直接搜索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重要。66.66%的学生认为能够用英语写摘要或文献综述,或实验报告、小论文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重要。

虽然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术英语读和写的能力对今后专业的学习的重要性,但本调查显示学生们在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词汇量、读、写、听、说五个角度来看,排在第一位的困难是“词汇量不够,尤其是学术词汇和准专业词汇不够”,接下来分别是“阅读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速度慢”、“用英语做论文的口头陈述和参加学术讨论有困难”、“不习惯老外讲座,跟不上或者不会记笔记”和“写英语的专业摘要、实验报告和小论文有困难”这四项技能(见表2)。这个结果与蔡基刚(2012)针对上海四所高校的学生做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表2

鉴于阅读英语文献是中国学生用到最多的技能,本研究调查了学生用英语搜索和阅读专业文献的困难。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困难是专业词汇不够以及总词汇量不够(见表3)。这个结果与蔡基刚(2012)的也基本一致。

表3

总体来讲,财经类专业低年级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但他们自身还不具备在二、三年级必修或选修全英或双语课程的基本学术英语能力,研究也表明他们在听讲座、记笔记、参与讨论等一些最基本的学术英语能力上也还有所欠缺,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参加国外学者专家讲座。因此,开设一门与自己专业相关、关注学术英语技能培养的EGAP课程作为过渡课程,衔接基础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对财经专业学生来讲是必要的,他们需要通过一门这样的课程熟练掌握英语学术环境下的听、说、读、写技能。

2.财经类院校低年级本科生对开设EGAP课程的看法

就“大学英语中应该包含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在内容上体现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或者说是否应该设置EGAP课程这一观点,66.66%的同学认为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态度的只有9.68%(见表4)。

表4

就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建议来看,29.03%的学生认为大一开设学术英语课比较合适,56.99%的学生认为大二开设比较合适,8.9%的学生认为大三及以上开设合适。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认为大二及以上开设合适。由于一些双语或者全英的专业课程在大二或者大三以上才开设,学生们对大一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需求相对而言没有太急迫。

表5

四、结语

本文在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财经类院校学生对学术英语的需求以及一些课程设置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在财经类院校这类专业性比较突出的院校,需要开设EGAP课程。作为过渡衔接课程,学术英语课程能起到培养学生在学术语境中的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准备。另外该课程的设置也是可行的,虽然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各个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很多专业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和交叉性,因此学术英语选择的内容上可以偏向经济商学类,在学术性词汇、学术文体的特征、学术文章写作的格式等方面找到其共核特征,从而培养学生今后在专业领域学习中所实际需要的核心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Basturkmen, H. Developing course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2]Hutchinson,T&Water,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Munby,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Jorda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30-35.

[6]韩静、侯贺英.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经营管理者2014(11):375.

[7]刘艳梅、朱慧敏。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省属财经类高校为例。山东外语教学,2013(3):69-77.

[8]孙有中、李莉文(2011)。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外语研究,5,1-4.

[9]夏纪梅,孔宪辉.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初探.外语界,1999(1):26-31.